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探访东林书院
(2011-08-22 09:18:53) 转载▼
标签: 转载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风声雨声读书声横批](http://img.413yy.cn/images/01111101/01124044t012ed15a5fc3400021.jpg)
分类: 图书收藏、藏书楼(家)、书院
原文地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探访东林书院作者:秦淮春秋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解放东路,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也是明朝东林党人讲学和议论朝政活动的中心。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为当时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所。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与同邑高攀龙等人,在常州知府欧阳东风和无锡知县林宰的支持下,于当时讲学遗址上创建东林书院,并相继主持其间,聚众讲学。在讲习之余,谈古说今、指陈时弊,裁量人物,锐意图新,引起朝野倾慕,当时海内学者都以东林为楷模,其影响极大,成为当时江南传播理学、讲学论典的重要场所。
因东林书院激进的讲学活动,引起了阉党的强烈妒忌和反对。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诏毁天下书院。十二月,阉党魏忠贤罗织东林罪名,矫旨向全国公布了一个309人《东林党人榜》,在全国实行公开通缉逮捕,致使一大批正直官员惨遭杀戮。高攀龙也因不屈逮捕而投水自尽。天启六年四月,除道南祠外,书院被强行拆毁。崇祯时(1628—1644),阉党失势,东林冤案昭雪,又下诏修复书院。
原址规模较大,书院前有“东林书院旧址”石牌坊一座。现存建筑有东林精舍、道南词、东林报功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时雨斋、康熙碑亭等,并收书院保存的明、清20块碑刻,嵌置于堂民的两壁上。1981—1982年进行重修。
东林书院虽一席片壤,但它在我国政治、思想、文化及教育史上均占有一定地位。东林学者为官清廉、讲学风、讲正气、躬行实践、锐意图新及热忱的爱国思想,是我古代优良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份。其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己任”的东林精神延绵流传四百余年而不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东林人顾宪成的千古名联,也是东林书院文化的精髓,它将更进一步启迪、激励、教育人们去不懈追求社会主义进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