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http://img.413yy.cn/images/01111101/01124022t01e75c09a2d6647108.gif)
当时的具体情形是:玄宗泛舟于白莲池,在沉香亭召李白写配乐的诗,当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他不肯上船,并说自己是酒中仙,谁召见都不去,后来是高力士扶着他上船见了玄宗。
李白的行为真是匪夷所思,在封建社会里这叫抗旨不遵。幸亏唐玄宗是有肚量的一个人,没追究。一般的皇帝,杀头都可以了,最少也得把官罢掉。李白你在我跟前充老大,我是谁?我是天子!
所以,李白这种行为的轰动效应,对于人心的震撼力、冲击力之大,用杜甫的话讲,叫做惊天地、泣鬼神。李白也是靠着这六个字,千百年来,以一种很高大的形象,铭刻在我们亿万人的脑海中。了不起啊!文人墨客干到这份儿上,绝了。
李白是真的不畏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 并"使高力士脱靴"吗?从医学的角度说,我们不敢苟同。李白的这种行为与他的政治抱负背道而驰,是"傻"到家了,说到底,李白是生病了。那么,是什么样的疾病致使这位大诗人做了这些不着调的事呢?他的大脑究竟受到了什么样的摧残,以致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了呢?
8、“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这样,经过杜甫的一宣扬,李白不但被尊为诗仙,还被尊为酒中仙了。郭沫若先生曾经煞费苦心地统计过,在李白留存在世上的诗歌中,含有“酒”成分的占百分之十七。既然说李白喝酒是论“斗”的,那就要搞明白斗这个计量单位。
从出土的青铜斗看,这个斗和我们现在家里的饭勺大小差不多,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现在常用的一个大一点的玻璃杯。还有《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这是说喝得很少。
战国时秦商鞅变法统一了量制,10斗合1斛(或石),1斗为10升,后世沿用。古代的“升”量值不大,1升大约能合现在市制单位的4两,1斗合10升就是4市斤重量。汉代王莽传世的 “铜方斗”上有篆书铭文:“律量斗,方六寸,深四寸五分,积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容积和秦朝的量制差不多。
唐朝的斗和以上所说的没有多大出入。
李白写了这么多与酒有关的诗,又有“酒中仙”的名号,李白自己也说“将进酒,杯莫停”,“金樽清酒斗十千”,“一斗合自然”。可见李白是能喝酒的,我们来探究一下他究竟能喝多少酒。
按照上面所说的“斗”的计量,一斗按照最大的说法,“1斗为10升,1升为4两”。就按李白自己说的那样一次喝一斗,也就是4市斤的重量。
李白喝的是什么酒呢?
唐朝时还没有白酒,后世诞生的白酒(也称烧酒,即蒸馏酒),酒精度数大大提高。唐朝那时的酒都是自然发酵的米酒,粗糙、混沌、未经再加工的。这种米酒,不经过蒸馏提浓,酒精度无法进一步提高,因而酒的乙醇含量很低度数就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
李白喝的米酒,其酒精度不会超过现在的黄酒。我们按15度这个古代自然发酵难以逾越的度数来换算,能喝4斤15度酒,实在是不值得什么吹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