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烯烃的“三重门” 吉林60万吨甲醇制烯烃

聚煤网9月15日讯:“下了高速直走,就能够看见我们了。”

还没到,煤化工的朋友就这么告诉我,内蒙草原上的高速公路如一条亮灰色的白带一样,搭到遥远的蓝天白云之间。在夺目的阳光下,虽然早就没有风吹草地的景色,但凉爽的夏风总是让驾驶者有着万里驰骋的感觉。我相信朋友的话,关掉导航后,冲入了准格尔旗,但是在遥远道路的东西两侧出现的栉比鳞次、错落有致的装置让我一下子失去了方向,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准格尔旗煤化工基地。

从中国煤化工的示范年——2010年开始,煤化工成为中国投资热点之一。翻开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在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67.5%,石油占比17.8%,天然气为5.1%。2014年4月2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做的工作报告中,2013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为65.9%。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在2013年12月发布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现代煤化工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发展我国现代煤化工业的总体目标,就是将10亿吨煤炭的化工原材料转化(不含炼焦),该数量约占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量总量的1/4,而2013年煤化工用煤为2.2亿吨,如此计算需要在7年内增长4倍。

煤化工产业目前主要依靠液化和气化两种技术途径,前者即是通称的煤制油,后者为煤制气,而甲醇、烯烃等则为煤制气的重要延伸。目前已经投产的甲醇制烯烃项目有近十个,据多方统计,正在规划和兴建的项目有64个之多。我自2007年回国到现在的主要项目之一就是甲醇贸易。在近年诸多能源化工产品不景气的时候,如煤制烯烃之重要的中间体甲醇正在蓬勃发展,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煤制甲醇更是占全球煤制甲醇总量的95%。而由德国南方化学集团独家赞助再度出版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有机化学家乔治·奥拉撰写的《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BeyondOilandGas:ThemethanolEconomy》更成为行业内的彼岸圣经。不过,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任何一个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将与其自身物理状况、外在技术进步和环境排放的变化而产生一个内循环的生命周期,如此来说,赋予甲醇第三段生命的烯烃产业(笔者一直认为甲醇第一段生命是甲醇,第二段生命延续是DME),能够让甲醇走多久呢?如同好声音的导师在盲选过程中的空头许诺“来我的队,想走多远就走多远”在事实中无效一样,我们也要静下心来分析甲醇制烯烃的“三重门”。

甲醇制烯烃的“三重门”之一:“李代桃僵”门

影响甲醇制烯烃发展的第一重门:李代桃僵门(石脑油和甲醇)。

传统制烯烃方式有两种路线:一是石脑油制烯烃,二是煤制甲醇再制烯烃,另外最近兴起的是烷烃脱氢制烯烃。那么假设在一个市场完全开放的经济体中,在一个非某种原料独占的生产领地,那么最经济的选择是做两手准备,在石脑油有成本优势时候,选择石脑油,在甲醇价格有优势时候,选择甲醇。

据测算,在煤制甲醇中,考虑到各环节生产工艺、人工成本以及折旧费等,某生产企业的具体单耗及成本如表所示,在实际生产中,各生产企业的技术工艺存在差异,实际转化率也不同,综合考虑各生产企业的情况,对煤制甲醇的成本进行公式拟合。假定原料煤的价格为a,甲醇价格为M,甲醇的成本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M=1.6a+0.5(a-130)+800,若a=500,则M=1785元/吨,相比某生产企业的成本高1785-1099.08=685.92元/吨。



对于第二步和第三步甲醇制乙烯单体以及乙烯聚合聚乙烯的成本进行分析,3吨甲醇制一吨聚乙烯,各种工艺成本加上人工和折旧约为1500元/吨,对甲醇制聚乙烯的公式进行简化,聚乙烯的价格用P表示,P=3*M+1500,若a=500,则P=3*1385+1500=5655。

整体上,煤制聚乙烯的成本公式可以简化为P=3*(1.6a+0.5(a-130)+800)+1500,a为原料煤的价格。假定煤炭价格a=500元/吨,聚乙烯成本价格P=6855元/吨,目前煤制聚乙烯市场价格在11700元/吨,利润=11700-6855=5155元/吨。初步计算显示,相比传统的油制聚乙烯工艺,煤制聚乙烯的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利润空间较为丰厚。

尽管以上的测算每年都会有变化,不过既然可以进行二选一的选择,但在中国一枝独秀的甲醇制烯烃是否有着原油进口经营权单一的前因呢?

199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国办发[1999]38号,即“38号文”)。随后在2001年发布了“72号文”(《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确立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在原油进口、加工、运输、销售上的专营地位。不过根据我国在2000年时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应该从2002年开始,每年下达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配额,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部分数量原油的进口,2002年要有400万吨成品油、720万吨原油的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并逐年增加配额:这两个数字必须每年递增15%,持续十年。不过2003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体现了对于国计民生资源由国有企业控制的基本思路,在“国家比市场能够保证国计民生”的观念指导下,在能源行业中一直都是“国进民退”的格局。

2007年1月1日,出台《原油市场管理办法》,无论所有制形式,内外资企业只要符合《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都可以申请成品油和原油的批发。只是门槛非常高:合格原油企业需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年进口量在50万吨以上、拥有库容不低于20万立方米的原油油库。规定合格成品油经营企业要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油库容量不低于1万立方米、同时拥有接卸成品油的输送管道或铁路专用线或公路运输车辆或1万吨以上的成品油水运码头等设施。

不过只要有点逻辑常识的人会发现,此规定中存在着简单的因果倒置的关系,如果没有进口资质,哪来的“年进口量50万吨”的原油呢?因此后来的“36条”和“新36条”都是只听楼梯响,未见鞋落下。不过2014年8月28日,国家商务部赋予广汇能源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石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成为地方炼厂最热议的话题。即便是具体使用细则还没有出来,注册性质为民营的能源企业拿到20万吨的原油进口量其象征意义是大于实际意义,但不可不否认,这已经向前多走了一步。

行文到此,甲醇制烯烃的第一重门已经隐约可见在山中,那就是如果开放原油以及石脑油进口经营权,甲醇制烯烃还有那么大的竞争力吗?

甲醇制烯烃的“三重门”之二:一叶知秋门

“你们现在的这片基地,原来是草原吗?”我问。

“不是,2002年我们的时候,水草已经很少了,”朋友答道。“整个基地都是一户牧民的,他有五个孩子,我们一开始根本用不完他所有的地,我们给了他好多钱用来征地。”

“那他现在在哪里呢?”我好奇地继续问。

“哦,他拿了钱去城里住了,几个孩子也都到城里读书去了。”另外一个朋友抢着答,“我都没见过他们。”
甲醇制烯烃的“三重门” 吉林60万吨甲醇制烯烃

“不过在2002年之前的90年代,这里应该是水草肥沃的吧。”我继续问道。

“那是当然。”朋友笑答到,然后端起茶杯,“我们公司规定中午不能喝酒,只能喝茶了。”



餐厅在这个熟悉的煤化工基地的职工饭堂二楼,座位宽松而又舒适,略略推开窗,已经开工100%的煤制甲醇装置和正在施工的烯烃装置就在不远的空地上,清凉的风将远处热火朝天的机器的轰鸣声传来,2014年大跌的煤价使得煤化工产业迎来的又一个利润丰厚的时代,上一次还要追溯到全球大宗商品高涨的2008年了。

准格尔旗曾有“鸡鸣三省”的称谓,因为它沿黄河与陕西、山西毗邻。黄河水为此地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从仰韶文化的农业区开始,到“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的卫青设郡,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准格尔旗的黄河年过水量248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544亿吨,为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支持。而兴起的煤化工更是使得煤炭行业如虎添翼,2013年已投产煤制油项目的产量达到170万吨,甲醇产量达到2900万吨,煤制烯烃产量180万吨,煤制气天然气示范项目产量也达到了27亿立方米,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但中国的煤炭价格在2008年后经历了一个“过山车”的过程。

不过我想问的是,中国的煤炭真的是这个价格吗?根据《煤炭价格构成、影响因素及波动规律分析》(参见:《煤炭经济研究》2011年03期)一文的作者温晓龙的分析,煤炭生产成本包括:煤炭生产成本包括坑口生产成本、上缴税收、行政收费和生产环节利润,占最终煤价的20%左右:

坑口生产成本。煤炭的坑口生产成本按费用要素可以分为设备折旧费、材料、提取的包干工资、提取的福利费、电力、修理费、地面塌陷补偿费和其他支出等项内容,合计占生产成本的35%左右。

上缴税收。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后,与煤炭有关的税种有21项之多,合计占生产成本的18%左右。税种主要有:资源税、营业税、城建及教育费附加税。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

行政收费。煤炭企业所交纳的行政收费名目繁多,占生产成本的36%左右,大致分为以下四类[2]:①资源费用。包括资源补偿费(约4元/t)、探矿权使用费(约500元/km2)、采矿权使用费(10-20元/t)。②环境费用。包括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约10元/t)。③安全费用。包括安全费用(3-15元/t)、井巷费、煤矿维简费(8-70元/t)。④可持续发展基金。包括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5-20元/t)、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约10元/t)。

煤炭生产环节利润。煤炭生产环节利润指煤炭企业在销售煤炭产品、提供劳务等活动中所产生的净收益,占生产成本的11%左右。

由上数据可见,最终煤价20%的煤炭生产成本中,资源补偿费为4元/吨。即便加上相关税费,可以与采煤及煤化工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相比吗?

2013年我国煤炭为39.5亿吨,消耗构成依次为:燃煤发电48.1%、炼焦冶金18%、窑炉燃烧13.6%,建材工程14.9%、煤化工转化6%、民生消费3.8%、其他1.2%。



人类使用自然资源的历史可以划分为石器时代、木器时代、煤炭时代、石油时代、化石能源混合时代(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时代、新能源时代。自化石使用开始,人类从农业社会转入到工业社会,但是工业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不可逆转的开采,破坏了几千年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从而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全球暖化现在。西方所描绘的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间冲突的电影很多,最著名的如差点成为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所参与《aninconvenienttruth》(难以忽视的真相),国家地理杂志阿莱·鲍德温所导演,后被台湾媒体人陈文茜大力推介的《SixDegrees》(世界的六度),KEVINCOSTNER所主演的《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等等。我国对此反应稍微迟钝点,无论是央视拍的《大国崛起》还是《大国重器》都对这种破坏中华文明传统“天人合一”机械工程文化未加重视。

前工业社会的重点是以生产为中心,或者说是以GDP为中心。而后工业社会的重点转移到以消费为中心,因此环境因素变成世界话题。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承诺中国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将万元GDP碳排放量减少40%至45%。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至45%。2010年10月,第四次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上,科技部公布的《中国2010发展中的清洁能源科技》报告也系统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清洁技术发展状况,并对未来低碳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那么对于我们大气污染最严重的煤炭使用将会有什么影响呢?

全球各国对于碳排放的控制不单单在燃烧阶段,而是结构性调整。2014年1月1日,哥伦比亚政府颁布新法律,使用禁止矿商使用“起重机加驳船”的方法将煤炭装上货船。因为通过起重机将煤炭运上驳船,会导致大量煤和灰尘落入大海,污染海水。而一个全封闭的传送带有望消除这个问题。不过因为需要16-18个月安装传送带,此消息一经发布,业内预计哥伦比亚的煤炭出口将在下降1/3。作为全球第四大煤炭出口国,哥伦比亚的煤炭大量出口欧洲。随后的交易中,由于煤炭供应的减少,欧洲煤炭价格上涨超过3美元。新法律也会使哥伦比亚失去42亿比索(合217万美元)的税收收入,但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给子孙后代一个美好蓝天,该法律还是被强力推行了。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孙翠华2014年6月9日在“第五届地坛论坛”上透露,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之中。目前已经启动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并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继续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开发建设国家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当然,收税是一个政府想解决公众问题的最直接简单的方法,不过我也可以问一个问题,如果在煤化工基地进行结构性的环境保护方案,从开采、运输、生产等各个环境进口控制,我们会依然享用那么便宜的煤炭吗?据“十二五”《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项目规划》数据测算,煤制烯烃的碳排放量为11.1吨CO2/吨烯烃。假设碳减排的费用为50元/二氧化碳吨,则为555元人民币/烯烃吨。从工艺路线和单耗看,煤基芳烃的碳排放量应该与煤制烯烃类似,甚至略高一些。据此,今后碳税的征收额将会更大。便宜的皮(煤炭)之不存,毛(甲醇)将焉附?如果一旦环保课题在煤化工全结构的展开,以煤炭为原料的甲醇价格势必水涨船高,届时,甲醇制烯烃是否优势依在?

离开准格尔旗煤化工基地厂门时候,气候已经转凉,从远方吹过来的草原之风,在空旷的地面上卷起一团团枯黄的落叶,旋转而起,飘然远去,秋天的凉意已经开始沁人心扉,不知道未来哪一年,内蒙的高原上的绿色会越来越多,并且会坚持地持续下去,即使是秋意已浓。

甲醇制烯烃的“三重门”之三:“天”门

炎热的沙漠,几只呆头呆脑的乌鸦停在枯干的树枝上,无风,炙热的太阳烧烤着大地。但是,地面上法希姆元帅国防大学的阿富汗学员们都依然着装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聆听前面这位美国将军,阿富汗联合安全过渡司令部副司令,的训话。哈罗德·格林为美国二星少将,他并非一线作战指挥官,而是主管后勤以及训练阿富汗部队的最高将领。突然,一排呼啸而来的子弹打破了严肃的气氛,哈罗德以及身边的几位阿富汗高级军官应声倒下,场面顿时大乱。在一阵简短的交火后,枪手,一位22岁的阿富汗士兵被击毙,他只加入阿富汗三年,但是这排只是泄愤而并非针对特定对象的子弹却让他成为了“阿富汗英雄”(塔利班发言人称),因为哈罗德是美国自越战结束后在海外阵亡的最高将领,而这一切当时都是为了石油。

二次大战后的全球能源布局都是围绕着石油和天然气分布而产生的,相对于石油来说,天然气的输送问题给使用者提出很大挑战。而液化天然气来源于卡伯特的低温学,即当天然气被压缩并冷却至零下华氏260度的时候,将会发生液化,那时的体积相当于气态时候的1/600。因此,1957年,被液化后的2000吨天然气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装入第一艘商船—甲烷先锋号,(CarrierMethanePioneer),并安全抵达目的地:英国泰晤士河口的坎维岛。这次试运行代表了天然气跨海运输的开始,由此进入了天然气出口时代。

在2011年之前,全球甲醇制造产业基本上分为两种,据金银岛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65.5%的甲醇是以煤头为主,天然气为17.8%,焦炉气占16.6%,乙炔占0.2%。而海外的甲醇则基本上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因为即使是管线运输,也存在着消费瓶颈,而就地加工则是最佳途径。但是在2011年之后,世界进入了石油、煤炭、天然气混合利用时代,他们之间在使用方面各有优势:

其中,在全球范围来看,作为甲醇原料的天然气呈现出地区性的重大变化,在过去10年前,新增液化天然气供应最大的国家是卡塔尔,过去10年中是澳大利亚,但是到了21世纪20年代,新增液化天然气最大地区将是美国、澳大利亚和东亚,这些变化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甲醇成本和格局:

1、乌克兰危机影响天然气欧洲局势

1954年的克里姆林宫,来自乌克兰放过猪,打过工现任苏联总书记以农业专家自居赫鲁晓夫大笔一挥,下达了一个“豪放”的建议,为庆祝俄罗斯和乌克兰统一300年,扩大乌克兰领土,将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旗下唯一的自治共和国,那场割让外蒙古的会议,就是由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南部小镇雅尔塔秘密举行的。共产主义老大哥的慷慨为60年后的纷争埋下伏笔。

乌克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欧洲的重要走廊:

由上图的数据就不难猜到,为什么2006年1月1日10点25分左右,位于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的小城苏贾的俄天然气的控制站正式接到莫斯科方面的电话,停止了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而今年因克里米亚的独立已经局势动荡的乌克兰局势,随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欧洲更显得雪上加霜。因此为了获得更加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欧盟一直在亡羊补牢。2009年7月,欧盟与土耳其等中东14国签署了修建纳布科天然气管道的协议,虽然这一管道在今年重新评估后,造价从原来的79亿欧元飙升到120-150亿欧元(约180-220亿美元),但是在那批由普京下令,蒙着白布浩浩荡荡开进乌克兰境内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的280辆卡车进入乌克兰境内后,对于这种“新木马屠城”恐惧,会使欧盟加快纳布科管道的建设。这样,中东的天然气制甲醇的供应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中东天然气甲醇厂的开工率是否会受到影响?从2014年8月底到9月初的进口数量即可窥见一斑。

2、美国页岩气革命使美国成为全球天然气的凹地

“中东曾经是美国的麻烦,现在我们把它留给中国人吧。”如今的美国急着从海外产油国往回撤军,撤人,因为页岩油/气革命改变了美国的能源版图。1970年美国的原油日产量960万桶,到了2008年下降到500万桶,而2014年8月14日美国能源信息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页岩油气产量迅速增长,在截至5月9日当周美国原油日产量增加7.8万桶,达842.8万桶,为1986年以来最高。美国德克萨斯州周今年4月的日产量已经和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拉克当月原油日产量相当。据分析家推算,美国今年原油日产量可望达到846万桶,明年可达924万桶,创下1972年以来的最高点。国际能源署也调整了对美国能源产量的预期,表示不是在之前预估的2020年,而是在2015年,美国将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

美国能源产量上升主要是得益于1949年的专利技术但如今才广泛使用的水力压裂法(fracking)、水平钻探等技术,使得北达科达州和德克萨斯州许多非常规能源储备得到释放,其中包括天然气、页岩气、油砂矿、油页岩、可燃冰等,美国的ShellGasRevolution天然气革命将改变全球能源游戏规则和地缘政治。

美国对进口能源依赖的降低带来的好处包括提高对原油价格的承受力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据统计,在过去4年中,新技术在北美开采出惊人的3400万亿立方呎天然气,这足够供应全美超过100年的消费需求。随着美国天然气成本的降低,制造业成本、取暖成本和电价都在下降,因此,页岩气生产能在2015年前创造150万份就业,2035年前创造出240万份就业。同时页岩气生产,很可能就伴随着巨大的投资浪潮。在2010年-2035年期间,预期相关投资将累计达到3.2万亿美元,在2035年前将为美国GDP贡献3320亿美元。

天然气是为了世界的燃料,未来20年内,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预估会再增加50%-60%。因为天然气属于低碳清洁的能源,不仅可以在发电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美超过一半以上的家庭提供热能,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的上游,比如油漆、肥料甚至塑胶制品。特别是天然气往化工下游衍生。据美国化学理事会预测,在未来5年内,石化商和一些其他制造商将向30个全美大型在建项目投资250亿美元。这些企业包括壳牌石油、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雪佛龙菲利浦化学等行业巨头。全球甲醇最有影响力的制造商梅赛尼斯公司实施搬厂方案,将其位于智利的甲醇厂分拆成两个部分搬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重新建起2套年产能分别为100万吨和90万吨的甲醇装置。当然,当今的能源世界里面也不会缺少中国。

2014年7月23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油气协会将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在美国的投资项目公诸于世,18.5亿美元投资一套世界级的甲醇生产线,设计总产能为年300万吨。据媒体报道,中国财团正考虑在休斯敦航道(HoustonShipChannel)建设720万吨/年的甲醇装置,并将建设一个大型的深海出口终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参与到了正蓬勃兴起的美国天然气出口行业。另外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中投(CIC)已经对Cheniere能源计划建立的一座用于出口液化天然气(LNG)的工厂进行了投资。Cheniere拟建的工厂位于阿拉斯加,建成后将成为美国首个出口LNG的码头。中投这次是以间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到美国能源出口项目,中投连同新加波政府投资公司(GIC)和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投资黑石发起的Cheniere能源15亿美元股权投资项目。中投不会享有在Cheniere董事会中席位。中石化以25亿美元收购戴文能源公司(DevonEnergy)的股份,中海油(Cnooc)斥资数十亿美元投资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Energy),尽管切萨皮克目前市值仅有120亿美元,但它控制了美国7%的天然气资产。

诸多的投资,可以想见在几年后,中国海外企业是运甲醇回国,还是在北美开展天然气、甲醇、烯烃贸易都成为可能,这也将对全球天然气甲醇制烯烃的布局产生影响。

“请看,这是一张从美国带回来的美国地图”,在上海繁华的淮海中路的一个办公室,朋友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地图有明显的折痕,刚铺在墙上不久,上面有一些标注的地方。

“我老板春节后带队走了一圈,我们已经看了几个区块,并且正在和当地的页岩气生产商进行洽谈,”朋友很高兴地叙述道。

“关键是美国页岩气的价格,至少应该控制在5美元以下吧?有长约吗?”我问道。因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市场即时报价,而是一个整个计价结构和风险管理策略。而这方面,不论是财大气粗的国企,还是像今天这个自强不息的民企投资负责人,在离开计划经济控制的中国国内能源市场而走向海外时依然显得经验不足,因为都缺乏足够的自由能源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波动的洗礼,我们会付出多少学费,才能有所收获呢?

“现在的变化的确很大,不过我们还是有信心,因为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美国毕竟有他们的自然优势”朋友挥了挥手,“我已经准备把孩子放过去读书了。”

夜色降临到灯火通明的大上海,虽然隔着落地玻璃窗,但依旧可以感受到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我从窗口望出去,堵在高架上下的车龙非常迟缓的移动着,车灯一串串地连接在一起,似乎每辆车前面都是一个瓶颈,但是在电子眼的监控下,每列车队依旧各行其道,稳步向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4226.html

更多阅读

韩寒三重门写作的来历 韩寒的三重门

韩寒在在1999年上高一时因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而成为小众名人 但让他成为大众名人的 是在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 不仅轰动一时 而且畅销不衰 销量超过200万册 韩寒自称“我至今所有的荣誉都是因为这本

《三重门》作者的真实英语水平 三重门 水平

《三重门》作者的真实英语水平——— 剖析《三重门》里所使用的全部英语知识点张放后面是《三重门》整部书里的全部重要英语知识点,共有30多处,太过简单处,我没有收录。第三条是之前收录的,因已编号,虽属太过简单,也仍放于此,读者可忽略

读《三重门》有感 读朝花夕拾有感

“……也许放开这纷纷扰扰自在一些,但不能放开——比如手攀住一块凸石,脚下是深渊,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得流血,不知道该放不该放,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这是《三重门》结尾,以一个在成长路上的孩子对未来的迷茫结束。这无疑是一个现

韩寒《三重门》到底谁写的 三重门是韩寒写的吗

水落和石出——《三重门》到底是谁写的?(2012-01-25 14:11:31)转载▼标签: 杂谈  水落和石出——《三重门》到底是谁写的?  韩寒终于在大过年的时间里作出了光明的、磊落的回复了。韩寒的题目叫《光明和磊落》,我取个名字叫《水落和

声明:《甲醇制烯烃的“三重门” 吉林60万吨甲醇制烯烃》为网友别走近我你会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