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波美文欣赏 陆波美文
作者:陆 波
那些年写了一些文字,大都逛遍千山万水,大都杳无音信,不见归来。
完成那些文字,我心里很快乐;她们一去不返,却也多少刺伤一点我的虚荣,惹起几丝落寞,还有——对娘的愧疚。
娘嗔怪,你还不睡?都几点了?那是娘睡过一觉起夜,望见了我屋里的灯光,娘在窗外就说,你老写呀,看呀,得躲避眼睛啊!于是我就应声“呃”,赶紧把灯熄上,思绪还在暗夜里流淌,我得叫娘放心地去睡,我不忍娘在窗下再喊一声。
剩余的思绪缓缓渗入迷梦的沙漠,我随沙石翻滚,我在绿阴歇息……一夜良宵天将晓,我的美梦又被娘的一声“该起来了!要晚了啊”打断,我回到了现实的清晨里,窗外蒙蒙亮着,看不见阴晴。
有一天拿到一本杂志,那上面真有了我的名字。我把她交给娘,翻开目录,我说娘你从上头找找俺。本想给娘的惊喜,却变成对娘的考验。娘把书本放得老远,眯起眼睛左看右看,就是找不到我的名字,哪有?哪有?娘给我的那名字并不因为印在书上就格外闪亮。娘的眼睛,竟花得看不清书页上的五号字码了。
这一刻,我突然看到了娘的苍老。这一刻我突然一迭声地叫起了娘,娘,娘。我竟不知从何时起,就没有这样好好地看娘一眼了,认真地看,看娘的脸,看娘的眼睛,看娘隐在这眉心这内心的全部情绪;也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就很少叫她一声娘了。
如果我是从十岁开始记的事,那么时年三十八岁的娘该是什么样子呢?我的确不能很清晰地记起那张脸了。家里只有娘十八九岁梳着长长麻花辫子的黑白照片。黑亮的眸子紧盯镜头,微有怯意。那该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留影。从那时到结婚以后的娘很少照相了,从二十岁通往五十多岁的漫长时光里,几乎没有留下几张照片。娘的青春,娘的美丽,娘的一切欢笑和酸楚,全都漩进了岁月的沙漏,悠悠无音,寥寥无痕……然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他的呆头呆脑之中,又何曾为娘摄录下几张这样的照片呢?
当你还是个小屁孩儿,脑子里装满的调皮捣蛋是不是远比娘的那些柴米油盐重要?上了学,那些一直把你迷惑却又被你痴痴迷恋的学习、考试是不是远比娘的辛苦操劳重要?工作以后,你的那些为了挣口饱饭的生计是不是永远要比娘的事更多更忙?以后,以后你成了家呢,你所给娘做的,是不是也一定赶不上给妻儿所做的多?……
娘一从她的身上把我分离出来,就成了我整个生命历程的配角了。
娘似乎一从我记事起,脸上就不再写着年轻了。
娘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忽略了的,白昼的明媚,夜晚的温馨。
娘,是我们这地儿孩子管母亲的叫法。城里的孩子毫无疑问地习惯于叫妈,我们的下一代小孩也开始叫妈。然而我们这一代农家小孩,一学会说话舌尖上练习的就是叫“娘”,叫“大”,如果我冷不丁喊娘一声妈,娘会吓一跳的,喊父亲一声爸,父亲也会不知所措。娘,大,这越来越稀罕的轻唤,在爹娘的心里早已成啁啾天籁,汩汩流泉,在我的心底,也早已成最芬芳的土壤和最温暖的阳光。
我想我小时候,嘴巴里的娘一定挺甜、挺亲、挺勤,挺讨娘的欢喜,可现在却突然意识到:我竟有多少年不轻易叫声娘了!
人一大,似乎再这样挺甜、挺亲、挺勤的叫娘就有些难为情了,就像娘在外婆面前也不是这样叫法,娘叫起外婆总喜欢叫一声“娘来”,顺加一个柔和的尾音,那仿佛添了乐音的呼唤连我这个外孙都听得格外舒坦。
也不很清楚娘是从哪天起,就开始不再喊我乳名,而代之以学名。起先是有我同学或是外人在场,小心翼翼地叫,渐渐就大大方方地叫开了。我的名字一定在娘的心里温习了许多遍。文刚长呀,文刚短呀,隐了姓,只叫名,真是亲切又温暖。我最好的同学也是这样招呼我的,而娘的唤声里分明传递给我更多的情感,仿佛心海动不动就要澎湃起来:自豪啊,高兴啊,娘知道她的孩子长大了!
还得说,这个我越来越喜欢的名字是娘的杰作。半工半读、没有上完小学三年级的娘,当年硬是说服了学问高深的爷爷。爷爷说,叫文林吧,很大气,娘把这名字含在嘴里品品咂咂,就说不好,就怕拿这土话一叫,林呀林呀的,真别扭,不吉利,就说叫他文刚吧,文刚听来蛮好……爷爷和娘都是我最亲的人,可对于一个孩子的全部关爱,没有谁会比一个母亲来得更为深远和细腻。
以前每到节日,割一块猪肉回来,娘总要分一大半送给外婆。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听到娘不经意的,仿佛是对我,也仿佛是对自己轻轻说的一句:
“多给你姥姥些,过下个年还大老远呢!”
人年纪大了,缓缓走在剩余的路上。娘大概是看到了缓缓走在前头的姥姥,不敢想姥姥还能走多远,有一天姥姥停下了脚步,我这才看到了缓缓走在前面的娘。我这才开始不敢去想,不敢想娘的路还能走多远,只有在心底默默祈愿,娘年年健康,娘长命百岁……
好好看看娘吧。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看看娘。
(选自2006年9月《中华散文》)
赏析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作为有灵性的人,更应该好好报答爹娘的养育之恩。“好好看看娘”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在每个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总是娘忙碌的身影,关爱的笑容,知冷知热的体贴。作为中学生,大多数刚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想娘的滋味特浓,但不能天天守在娘身边,而是要让娘心里愉快。能让娘心里愉快的,莫过于让娘看到儿女有出息。因此,只有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才是娘最乐意看到的。
此文满怀强烈的感情,以夹叙夹议的手法,写出了对娘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同样是写母亲,这篇文章却不落俗套,自始至终,洋溢着温馨、甜蜜的气氛,读来亲切感人,为中学生作文提供了范例。
缺憾的长度
作者:陆 波
缺憾,有长度吗?
缺憾的长度是多长呢?普通人家会有这样的经历,某个要紧处要用一寸长的钉子,你搜索家中积累的五金杂件,什么螺丝图钉垫片一大堆,好不容易清出一枚钉子,一试,钉子太长;又探雷似的犁一遍过去,看中一枚,比一比,短了。再又地毯式地搜查,在笔筒或书架等平常比较冷清丧失关照的地方勘查出几十枚钉子,结果无一适宜。备用的钉子不算少,合用的就一枚。可是,这一枚就那么难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问题不太大,只好取长就短,凑合着用。但是,一时找不到钳子,只得用钢锯代劳,然而不巧,中途又断了锯条,让你一筹莫展。坚硬的五毫米,够短了,足以让你伤透脑筋。一杆秤,秤锤与重物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如果秤锤移动五毫米,那么矛盾便立即激化,不可调和。平衡是一种美,缺憾便是短短的五毫米,那么一点点而已。
一点点,接近于忽略不计,用来表示少之又少。五毫米微不足道,但足以造成莫大的悲剧。缺憾似乎是一种意外,不,应当属于必然。小时候,看电影《桥》,工程师伸手去拉从绳子爬上来快到桥面的勇士,但就差那一点儿,五毫米吧,桥上的与桥下爬升的都付出了最后的努力,可恨手臂太短了,就五毫米,幽明两分的距离有时就那么短,成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许删除缺憾,也就死了震撼。在艺术方面,缺憾便是常客。长度便是一毫,看得见,摸不着,即所谓添一毫嫌多,减一毫嫌少。一毫,成了美丑的分界,表面上薄如蝉翼,实质上厚似泥墙,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个看似透明的长度,可以促使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呕心沥血为之奋斗终生,也可以引诱科学家废寝忘食迷茫不醒。
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使楚霸王在乌江边留下千古叹息,使孔明六出祁山落魄丢魂。如此才有历代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缺憾使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而无切肤之亲,使宝玉与黛玉生死相许而姻缘不至,使牛郎与织女遥空相对,遗恨终天。如此才有情人咫尺成为天涯。永不聚头的感伤。这便是缺憾。缺憾何止同床异梦,何止长堤溃于蚁穴?缺憾是一首声韵低回的挽歌吗?是一篇激情亢奋的祝词吗?抑或是如影随形驱不散的幽灵?
大概,宇宙诞生之时,缺憾也随之降临。没有缺憾,就不存在比较,也无所谓完美。缺憾不讲情面,不可抗拒地存在。面对缺憾,哭不顶用,笑一笑或许能感受缺憾之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一生中体味到的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心性就越澄明,慧根就越稳固。历史上,孔子不为诸侯所用而授徒三千,孙膑中奸计而有兵书,司马迁受酷刑而作巨著,李白命途多舛而溢诗情万丈,苏轼仕途不进而开一代宗风,叹惋唏嘘披盖百代,不能说与缺憾毫无关系。这么说来,缺憾并不可怕,她本来就是断臂维纳斯,是未竟的艺术品,是完美的前兆。要相信天无绝人之境,叶吐而燕子归来,花尽而硕果满枝,阴尽预示阳生之必然性。怎见得?南朝的吴均《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此即滴水映汪洋之态,星火具燎原之势。一种感叹,一种豪气,前景光明。
缺憾是探路者,莫非是庄周化蝶的敲门砖?
(选自2006年第5期《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赏析
在现实生活中,缺憾与完美是一对孪生姊妹。世间事情千变万化,常常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奢求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发生,总有大大小小的缺憾存在。缺憾同时也是希望的载体,还是运筹的基础,更是进取的动力,只有面对现实接受缺憾,才有可能通过不断地付诸实践一步一步走向完美,在缺憾和完美之间演绎着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要想拥有完美,还必须认识到缺憾和不足是暂时的,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明天充满信心,即使失之东隅,也会收之桑榆,这便是缺憾带来的意外惊喜与收获。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缺憾也是一种不美丽的美丽,更是一种不完美的完美。
文章开头从生活琐事谈起,亲切可感,形象地写出“缺憾的长度”;自然引出议论的中心,“缺憾的长度”虽短,但影响很大,接榫自然,结构严谨。缺憾本无所谓长短,作者却赋予它以长度,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作者对缺憾的认识和感悟。文章列举孔子、孙膑、司马迁、李白、苏轼等人物,充分证明了人生中“体味到的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文章末尾引用南朝吴均的诗进一步证明了缺憾是“完美的前兆”使文章立意显豁,增加文采,点明并深化了主题。
诗意地栖居
作者:陆 波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昔日那挤挤挨挨的老房宅、古民居已成了碎砖瓦砾,还有数十处断墙颓垣。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夏日的艳阳。
曾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内向外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它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会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怕也若一册泛黄的线装书,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月亮却布满了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宿舍的我们是多么地钦羡住在这些小巷中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的诱人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炸得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显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尽管破碎,却带着两千多年的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门窗,那雕梁画栋的木片木条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时代在前进,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意地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子——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的韵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该仅仅是物质享受复制式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和文化在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中更为重要。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和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赏析
这是一篇个性特色鲜明的优美散文。作者对古城改造中破坏历史文物与居民传统风情的行径痛心谴责,辩证地看待民居的改造与发展,显示出珍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眼光。标题揭示中心,作者强调的栖居的“诗意”,在于“古典与新潮”的融合,“历史”与“现代”人文的有机链接。文章对城市建设、改造中把古巷夷为平地的做法表现出了不满、无奈,对古巷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对清一色的钢筋水泥建筑持否定态度。作品开头“提出问”,结尾表明主张,首尾是呼应的。第六段用“不得而知”与前文形成反复,引出感慨议论,思路十分明晰。作者主张应该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应该在现代化的大都市建设、改造中“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是一篇关注生活,针砭时弊,充满人文关怀的散文。文章描写充满诗意,叙述要言不烦,结构紧凑,语言多用长句,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落叶
作者:王 蒙
鲜花总是会凋谢的,塑料花却地久天长。聪明的商家把假花做成半凋败状,真是巧夺天工了,然而,它却再也凋谢不下去了。生命与凋谢同存,幸耶?悲耶?
我看到著名的草书书法,常常感到不能理解,怎么他这么粗一道,细一道,浓一道,淡一道,歪一道,扭一道地乱涂,人家就说好呢?若是我这么胡乱涂,怎么就没有人说好呢?
我们不应该认为外国人的一切都好,我们不应该跟在后面亦步亦趋,有些东西在外国已经流行过了,不时兴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而我们只有拿出自己的东西,才能和外国对话,得到外国的承认和称许,我们岂能不致力于挖掘自己的东西呢?
同样的一套房间,搬入的时候觉得热闹,搬走的时候觉得凄凉,觉得留恋,觉得依依不舍,但还是要搬走,不会淹留。
维吾尔人有这样一句谚语:“让你去取帽子,结果把脑袋取来了。”这样的人是热心?积极?天真?爽直?实在?急切?紧跟?聪明?
真理的力量在于朴素。谬误的力量在于夸张,随心所欲,想入非非。谬误常常比真理更响亮,气魄更宏大,更刺激,更有一种泰山压顶的威严。知道真理的力量的人是负责的。知道真理的力量并且知道谬误的力量并且决不向谬误屈服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慷慨大度是强者的美德,压倒一切是强者的恶德。自尊与执拗则只是弱者的一口气。而嫉妒呢,没有一点儿出息了。
说大话有一种特殊的美:勇敢,自由,奔放,浪漫,势不可当……而且显得高深可敬。
儿童的美是纯净的,青年的美是热烈的。成人的美是广博深厚而令人战栗的,它洞悉了,战胜了又原谅了各种各样的丑,是一种至善至圣的美。然而至善至圣又是可怕的,那样的美,也就有一点儿可怕的了。
拼命地,不断气地阅读你心爱的作家的著作吧,连续一个星期。如果这个作家仍然没有使你厌倦,大概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一只蝴蝶因为美丽而被捕捉和制成了标本,美凝固了,蝴蝶的翅子不再扇动,它被赞美,被梦见。它仍然在你的梦中飞翔。
落叶善舞,因为它本来是绿过的。而且它一点也不怕被遗忘。
(选自《文汇报》)
赏析
读罢这篇散文,你也许会感到困惑:文章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的确,你很难确定它究竟在反映什么或指向什么,每一个自然段仿佛都在“各自为政”。没错,正是这不成一体的形式,使它容量倍增,凝聚了作家王蒙对生活、人生、社会等诸多方面独到而深刻的思考。
王蒙善于在常人熟视的生活中,捕捉到一种不被人们注意的现象,而后换个角度,深挖下去,鞭辟^里,产生不同凡响、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比如他说的“谬误常常比真理更响亮,气魄更宏大,更刺激,更有一种泰山压顶的威严”,让你不能不为之叫好:“说大话有一种特殊的美:勇敢,自由,奔放,浪漫,势不可当……而且显得高深可敬”,对那种“有魄力”的人如某些领导干部讽刺得入木三分!
文章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摘取、浓缩、提炼了不同的生活现象,显得十分自由、潇洒、无拘无束。看似“落叶”般零散,却又飘落于同一棵大树。加之文章或诙谐幽默、或犀利尖刻、或深刻凝练的语言,让人读了如品香茗,余香不绝。
林清玄专题阅读
作者:陆 波
作家思想、写作风格
林清玄先生是台湾著名的乡土派作家.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引入到散文中来,为散文写作开创出一种独具风格和魅力的崭新写法。
因林清玄先生曾在报社、杂志社担任过记者、主笔和主编,所以,他的作品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和散文诗等诸多领域。但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讲,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在林清玄的散文写作中,一方面,他继承了台湾乡土文学的传统衣钵,在一个比较狭隘的文学视野里,表达着自己对民族大义和民族传统悠远的关怀,由于台湾传统的乡土文学早已于三十年代就和大陆的现实主义文学断裂,再加上缺少对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们的有力借鉴,林清玄的散文视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欠缺。
他说,人要学会超越,只有超越了旧的自我,才能到达一个诚真的大境界;他说,人要重视现在,“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他说,凡事大可不必百般取索,千般计较;他说,只有把爱和美的感觉融入生命,美好的生活才会更加宽广;他说,痛苦终会过去,美会流传……
也许是因为他的散文中渗透了深奥的禅意,从他笔下流出的文字总是自然而然地给人一种“精神家园”的感觉。那种感觉既有些虚无又有些缥缈,但却没有远离红尘,它不会将人和现实从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剥离出来,相反,它会让你在感叹过人生的无常、挫折与空漠后有种想要归属的欲望。在他的笔下,“有中还无”,“无中亦有”,“有”与“无”成为同一种存在。林清玄曾说:“我的散文只是我生活的笔记,唯一与生活不同的是,它去除了生活的琐碎杂质,来表达心灵中单纯与干净的世界。”
他说,一个人如果心灵美那一切皆美。他在作品中写道,苦瓜是最美的瓜,柠檬是最美的酸果,其实世间万物在它极致的背后有一种别样的美。他语重心长地教导读者:“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确立了美的品质,那他的一生也不会改变。”这也是他作品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所以他的作品被誉为“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玄妙的声音”,影响遍及海内外。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作家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玫瑰奇迹
作者:林清玄
有一天,突然兴起这样的念头:到台北我曾住过的旧居去看看!于是冒着满天的小雨出去,到了铜山街、罗斯福路、安和路,也去了景美的小巷、木栅的山庄、考试院旁的平房……
虽然我是用一种平常的态度去看,心中也忍不住波动,因为有一些房子换了邻居,有的改建大楼,有的则完全夷为平地了,站在雨中,我想起从前住在那些房子中的人声笑语,如真如幻,如今都流远了。
我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时空里,只是偶然地与宇宙天地擦身而过,人与人的擦身是一刹那,人与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与宇宙的擦身何尝不是一弹指顷呢?我们寄居在宇宙之间,以为那是真实的,可是蓦然回首,发现只不过是一些梦的影子罢了。
我们是寄居于时间大海洋边的寄居蟹,踽踽终日,不断寻找着更大、更合适的壳,直到有一天,我们无力再走了,把壳还给世界。一开始就没有壳,到最后也归于空无,这是生命的实景,我与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过。
我很喜欢一位朋友送我的对联,他写着:
来是偶然,
走是必然。
每天观望着滚滚红尘,想到这八个字,都使我怅然!
可是,人间的某些擦肩而过,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有情有义又有天真的心,就会发现生命没有比擦肩而过的一刻更美的。
我们在生命中的偶然擦肩,是因缘中最大的奇迹。世界原来就是这样充满奇迹,一朵玫瑰花自在开在山野,那是奇迹;被剪来在花市里被某一个人挑选,仍是奇迹;然后带着爱意送给另一个人,插在明亮的窗前,仍是奇迹。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一朵玫瑰而言,生死虽是必然,在生与死的历程中,却有许多美丽的奇迹。
人生也是如此,每一个对当下因缘的注视,都是奇迹。
我在从前常买花的花店买了一朵鹅黄色的玫瑰,沿着敦化南路步行,对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微笑致意,就好像送玫瑰给他们一样。
我不可能送玫瑰给每一个人,那么,就让我用最诚挚的心、用微笑致意来代替我的玫瑰吧!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一个相会也是偶然的擦肩而过,在我们相会的一弹指,我深信那就是生命最大、最美、最珍贵的奇迹!
本文以玫瑰喻人。“对一朵玫瑰而言,生死虽是必然,在生与死的历程中,衔有许多美丽的奇迹。”因为,不论玫瑰在哪里,只要能够彰显它的价值、它的美丽,就是奇迹,而不必去计较什么,关键是曾经有了这样的过程,有了这样的经历就足够了。对于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虽然“来是偶然,走是必然”,但“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一个相会也是偶然的擦肩而过,在我们相会的一弹指,我们深信那就是生命最大、最美、最珍贵的奇迹”!
是啊!对一朵玫瑰而言,生死虽是必然,在生与死的历程中,却有许多美丽的奇迹。人生也是如此,每一个对当下因缘的注视,都是奇迹。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程中,要使得你所经历的每一个驿站,都能够留下坚实的足印,绽放美丽的风景,呈现夺目的光彩。关注每一个细节,重视每一件小事,由平凡造就伟大,由一般跨越美丽!
本文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浑然天成;联想自然、丰赡;似与读者娓娓而谈,语调温和,令人感到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如“我不可能送玫瑰给每一个人,那么,就让我用最诚挚的心、用微笑致意来代替我的玫瑰吧”。文笔流畅清新,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大智慧。
通读全文,我想,我们应该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珍视、超越的冲动!
宁愿做傻瓜
作者:林清玄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做“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做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
因为常常讲,所有的弟子都已经记住了:“师父常常说宁做傻瓜。”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庙里漏雨漏得稀里哗啦,大师大声叫弟子赶快来接雨,但是很多弟子不在,只剩两个,听到师父叫,赶快拿了桶来接雨。
一个弟子拿一个很小的桶子冲出来。无相大师看了就说:“雨下得那么厉害,漏了好几个地方,只拿了一个这么小的桶子,真是傻瓜。”这个弟子就很不高兴,心想:“匆匆忙忙跑出来接雨,结果师父还骂我傻瓜。”
第二个徒弟因为太紧张了,拿了一个竹篓子冲出来,要接雨的时候呆住了。无相大师心里想:怎么傻成这样?怎么有这么傻的徒弟?就很不高兴地骂他说:“你真的是个大傻瓜!”这个弟子一听,非常开心,心想:“师父一直都在鼓励我们要做傻瓜,现在竟然说我是个大傻瓜,这一定是在赞叹我了不起。”这样起了欢喜心,心开意解,得到了开悟。这个弟子究竟开悟到什么呢?
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打破分别心。当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的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生气、不开心,我们也可以不生气,宁可做傻瓜,很开心,就像我们看到一个碗,可以想:这个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个洞。但也可以反过来想:这个碗虽然破了一个洞,但还是很漂亮!
第二,从悟的境界来讲,傻瓜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开悟,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在生活里面没有心机,保持着一种纯然的状态。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弟子,宁做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的心。
就像我们修行,每天都花时间在那儿叨叨念念,是在做什么?整天在那儿打坐,是要干什么?别人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时,给你一百元,你就觉得很有价值,但是不能用这样子来衡量,因为这世间许多东西是无价的!
我们看到街上那些智障或者智力比较差的人,他们是非常单纯,非常纯净的。我们通常没有那么纯净,因为我们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比较执著于“有”的人,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有效果,如果三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件事情。通常都比较实际,比较现实,比较会计算,比较会营谋,这样的人叫“聪明人”。因此聪明人的生活是塞得满满的,他没有心灵空间,他每天都在算,做这件事可以赚多少钱,明天加起来就赚多少钱,他永远不会做赔钱的生意。
但是修行要反其道而行,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间,在世人都迷乱的时代,我们在内心里清明就好,外表上宁可做傻瓜。
赏析
普通人的“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间,在世人都迷乱的时代,我们在内心里清明就好,外表上宁可做傻瓜”,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一个深刻的道理讲得如此的明白,如此的透彻,如此浅显易懂。而且,作者所说的“傻瓜”,并非真正的傻瓜,而是外表上的大智若愚,韬光养晦,“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德。
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时代的热情呼唤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文中“无相大师”所说的,“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何愁我们的社会不美好、不文明、不幸福?
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的举重若轻,通过禅师与弟子的对话故事,顺理成章地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思想“和盘”托出,可谓“寥寥数语,尽得风流”。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弟子,宁做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的心。”不错,如果我们能够心无杂念,对人生和他人能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大度,多一点友善,那么,不仅自己能够“开悟”,能够“认识人生真价值”,也能够为别人带来好处,收获友谊,同享“美丽”。
本文哲理与事例相辅相成,遣词造句口语化,增强了对受众的“亲和力”。
真诚相待
作者:林清玄
我去民权东路的殡仪馆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最后的仪式是绕着朋友的棺木瞻仰他的遗容。看着朋友安详的脸,想到去世前他因病而极端痛苦的样子,现在他终于解脱了,我减少了忧伤的情绪,感到有一点安慰了。
走出殡仪馆,我想到今后再也不能和朋友一起喝咖啡谈笑,想到生命的短促无常,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好好地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吧!因为百年后再也吸不到了。”就觉得空气特别香甜。
然后,我步行到与朋友去过的亚都饭店喝咖啡,在那优美的欧式咖啡厅里,我端起咖啡,对自己说:“好好地品味这杯咖啡吧!因为百年后就喝不到了。”这样想,觉得那咖啡特别地香甜。
喝完咖啡,我沿着民权东路向东走回家。走过了大家都不想进去、最后不得不进去的殡仪馆。
走过了大家都在求财富、求姻缘、求子嗣的思主公庙,香火鼎盛,可以看到人间永不满足的欲求。
走过了几家妇产科的医院,仿佛听到新生儿恐慌面对人间的啼哭声。
走过了广大的荣星花园,看到几对情侣在那里谈情说爱,一对新婚夫妻在拍新婚的照片。
呀!生老病死的历程是多么短暂,在民权东路一千米就走完了,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地在演出吗?
让我们更真诚地相待吧!因为我们的人生难得,因缘难遇!
让我们对父母多一点孝心,因为百年后只会剩下怀念。
让我们更真诚地对待妻子或丈夫,因为百年后就不能携手散步了。
让我们更珍惜儿女的成长,因为百年后要拥抱他们就不可得了。
让我们在每一个相会,每一个因缘里,都能全心地付出与融入,都能无私地感谢和奉献。
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诚的相待。
因为,因为,百年后,这些都不可得了!
赏析
相信每一个读了这篇文章的读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与人之间是应该真诚相待!不论是对待父母、儿女、朋友……毕竟“我们的人生难得,因缘难遇”!否则,都只能是“空悲切”,“因为,因为,百年后,这些都不可得了”!所以,“让我们在每一个相会,每一个因缘里,都能全心地付出与融入,都能无私地感谢和奉献”!
作者为了让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与感悟,他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所进行了铺排:由“殡仪馆”想到了“生命的短促无常,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好好地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吧!因为百年后再也吸不到了。就觉得空气特别香甜。”这就是提醒人们,要在当下活出生命的质量,享受生活本应有的滋味,否则,会后悔终生的;由“喝咖啡”,又想到了要“好好地品味这杯咖啡吧!因为百年后就喝不到了。”“这样想”,便“觉得那咖啡特别地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思主公庙”、“妇产科的医院”、“荣星花园”……这就是人的一生全部的生命轨迹,“我们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地在演出吗?”此反问句,以无可质疑的口吻,教导我们“时父母多一点孝心,因为百年后只会剩下怀念。更真诚地对待妻子或丈夫,因为百年后就不能携手散步了。更珍惜儿女的成长,因为百年后要拥抱他们就不可得了。”
像自言自语,又如促膝相谈,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留给我们的一个挥之不去的“背影”!
分清具体类别 关注内容形式
作者:陆 波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中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试最高的一个层级,它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是需要文学、历史以及其他许多知识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它是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要求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作具体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有时也包括物象,如对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的鉴赏。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呈现形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感情基调需要不同的语言,如议论文讲求严谨周密,说明文讲求简明准确,记叙文有的讲求朴素自然,有的讲求生动形象,也有的追求新颖精美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般从四个角度分析: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评价;②从艺术技巧的角度去评价;③从篇章构思的角度去评价;④从修辞的角度去评价。
复习备考首先就要结合往年的一些考题弄清各种考查点,然后针对不同考查点的设置,摸索答题方略。
1.鉴赏形象:概括特征,揭示意义。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对人的形象的分析,也包括对物的形象的分析。无论哪种,最终都是为了揭示形象的意义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作用的分析,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如2006年湖北卷第18题:
原文片段
在普鲁文斯省,当天气温暖起来时,把家畜送到阿尔卓斯山里去已经是习惯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个月。夜间便睡在露天底下高齐腰际的草里……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
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的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在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
而在这时候,它们才仅仅同意进到群狗的窝里去。在那儿,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
(都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②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分析】一般来说,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塑造的形象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一是这种形象在文章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形象特征及它与周围形象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这种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理解形象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
2.鉴赏语言:联系主题,切合形象。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要求。具体地说,包括鉴赏文中重要的词语(含标题),鉴赏文中重要的句子,鉴赏文中重要的段落,鉴赏文章整体的语言(风格)。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鉴赏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和“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有明显的不同,鉴赏的要求更高,可以简洁地阐述一下含义,更重要的是剖析这些语言在文中的作用。这个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述。对语言的鉴赏还要注意联系主题和人物(事物)形象。如2006年全国卷I第15题:
原文片段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
……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
……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林清玄《阳光的香味》)
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1)阳光的照射使稻埕和农夫的皮肤都显得更壮美;(2)“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一句出现在本文第3段,具有为农夫造像的作用。本文虽题为“阳光的香味”,但主人翁却是这位“年轻的农夫”:不仅“阳光的香味”为他所发现,本文的主旨也是通过他的行动、经他之口说出的。作者在作品中给他塑像,让他披洒着耀眼的金色阳光,以闪耀着金色光泽的稻埕为背景,站立在天地之间,这委实是一个强者才能有的姿态。“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一句,说它意在渲染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是因为“金色”是华丽的色泽,农夫收获的稻子晾晒在场上,为金色的光泽所笼罩。有渲染、夸耀、为他自豪的意思。“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一句,说它意在突出农夫的阳刚之美,不仅因为“强悍”二字,还因为“铜色”二字带给我们的坚硬金属感。此外,同样是阳光的颜色,作者把前者叫“金色”,把后者叫“铜色”,从中也可见出他遣词造句的独特匠心。
造像既毕,作者开始描写晒稻谷的场景、对“阳光的香味”的感受以及农夫对自己选择务农“身世”的交代。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一切是非常惊奇,也是非常欣赏的,而前面为农夫造像的那一句话,也与后面描写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前后联结成为一个有机体。
3.鉴赏表达方式:分清类别,挖掘作用。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叙述主要包含:人称的变换和选择;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描写主要包含:按对象分有人物描写(肖像外貌、语言对话、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和景物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按范围分有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的是一个点,场面描写的是一个面,以群像居多);按繁简程度分有工笔(又称细描、工描)和白描(相当于速描、勾勒);按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近景描写和远景描写;按状态分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按时态分有现实描写(实)和想象描写(虚);按技巧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抒情主要包含: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议论的方法主要包含: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说明的方法主要包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判准类别之后,再要注意的就是挖掘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作用的分析要结合主题和形象。如2006年湖北卷第19题:
原文片段
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
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绢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着它们。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
……
在这样的骚动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食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周围。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
(都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场面描写、白描。羊群归家后,作者写院子里大孔雀、鸡窝动物的骚乱,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②细节描写。大孔雀金绿两色相间、戴着绢绒般的冠,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归来,公羊看到食槽感动得流出眼泪等细节逼真地写出羊儿归来的欢乐。③拟人。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三点答到两点即可)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描写的句子,然后归类,再结合全文来分析。这里抓住场面描写分析可以,抓住细节描写也行。比较容易看出来的是拟人,比较难看出来的是白描。对白描,一定要结合典型的片段从本质上认识清楚,这种描写手法还是容易考查的。
4.鉴赏艺术技巧:洞视本质,紧扣主题。常用的艺术技巧有:象征、想象、联想、渲染、抑扬、托物言志。如2005年全国卷I第15题:
原文片段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第二段)
天下事都是如此——(第三段)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第四段)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第五段)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第六段)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第七段)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第八段)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
(冰心《一日的春光》)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
【分析】原文从第二段到第八段,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北平今年苦涩的春天。第二段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二是春还未曾露面,就已悄悄地远逝了。第三段,以“天下事都是如此”表达出对今年北平春天的失望。第四段,先交代了去年冬天冷而长的特点,后表达了苦苦地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的心意。第五段,以两句“有一天看见”的内容。再现出了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击退的情景。第六段,“九十天看看过尽”,作者盼春春不至的焦急心情跃然纸上,难怪有“我不信了春天”这样的激愤之辞。第七段,寻春到大觉寺、管家岭等处,却发现春天已经远逝,再次表达对今年北平春天的失望之情。于是,在第八段里,作者表达出对春天再也不指望什么的“坦然”心态,再次重复强调“我不信了春天”。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明确看出“我不信了春天”的原因,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二是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三是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从写作方法上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欲扬先抑。有了这一抑再抑的描写,下文“一日的春光”才会扬得很高。
5.鉴赏谋篇布局:从形式人手,剖析形象和主题。常用的篇章结构、选材剪裁技巧有:立意(以小见大),开头结尾的特色与关系(呼应、照应),线索,过渡衔接,承上启下,点面结合,烘托铺垫,伏笔悬念,背景设置,一波三折,主次详略,材料典型、生动、真实、新颖。结构是内容的外衣,鉴赏文章的谋篇布局还是要归结到对内容和形象的鉴赏。如2005年北京卷第19题:
原文片段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史铁生《合欢树》)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答案】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分析】史铁生的这篇散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不同于一般的独具个性的鲜活的母亲形象。回答本题要找到后面的对比的文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筛选和整合,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要点加以归纳。
6.鉴赏修辞手法:从句子入手,剖析形象和主题。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指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通感)、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等修辞格在语句中的体现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纲规定了修辞考查只有八种,实际上考查到的远远不止八种。如2006年湖南卷第18题:
原文片段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向往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方令孺《在山阴道上》)
文中,作者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说明鲁迅所向往的好的生活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赞美祖国的今天。
【分析】本文作者参观故居,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处。作者对鲁迅先生写的“好的故事”的回想和引述,实际上是对其精神的升华和延续。作者认为,当年鲁迅所说的“好的故事”、他所向往的好的生活,而今在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这令人感到欣慰。这里的表达技巧主要考查引用,侧重点在对其作用的分析上。
坐看云起
作者:陆 波
①翻开大唐史册,我不关心帝王是谁,我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叫王维的诗人身上。
②借用“坐看云起”来形容王维唯美的人生最合适。王维的山水诗打开了日升月隐、草长花开的生命空间。对于王维善感的心灵来说,花开花落云起云飞是一种审美、一种启示。坐看云起是王维诗意人生的一种极致。红尘中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生命纯真的本质和理想随着天光云影浮现在心灵的天空中。内心的真实是生命的真实。
③我对王维情有独钟的理由是他诗中显示出的静美的气质与我的心灵深深契合。我从琐碎而缺少光泽的生活中挣脱出来,走进王维的诗境。月色把竹林、山色整理成一派柔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夜晚静美至极。山中寂静无人,只有松风游于林间,竹隙筛下碎银似的月光落在石上。俗世的欲念,心灵的尘埃,被清风月华洗涤得清清净净。诗人在明净的天、明净的地、明净的月光中弹琴复吹箫。他身着雪白的长衣,长身玉立、羽扇纶巾、眉宇问流动着英气。细细的手指已搭上纹质拙朴的古琴,弦丝在颤动。音乐的意境渐渐开阔,仿佛一粒石子投进天空般湛蓝的碧水。此刻,我的身是明净的,我的心灵是明净的。彻上彻下彻里彻外的明净。
④渴望建功立业、匡扶社稷是历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梦想和追求。王维既做官吏又当隐士,往返于人类斗争与自然情调的两极。朝廷的险恶伤着他的心,大自然景致的美妙却给他的心灵以慰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生存着。完全的媚俗与脱俗,都会导致深刻的痛苦。王维只能这样做。
⑤亦官亦隐的王维没有忧悒,没有焦虑,没有烦躁,没有抱怨。他不为物我所役,自自然然地生活着,充分感受天地之心之道,用一颗天高云淡的心感受着大自然中的山川日月、花木飞鸟,呈现出蓬勃的生命精神。只有卸下尘嚣的重负才能抵达生命原初的家园。王维在恬静的光线里收割盛唐山水盈漾的清香。我于幽谷中远眺“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在田园里仰望“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徘徊于涧边凝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沐浴着如水的月华聆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夜独坐沉浸在“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意境中。
⑥王维那颗体悟天地万物的大智慧者的心,静静地活在他的山水诗境中,静静地思考着。他用全部的生命和智慧,创造出了继陶谢之后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奇峰,彪炳千古,成为中华五千年辉煌文化的璀璨一页。倘若删去这一页,我无法想象唐朝诗坛将淡没多少光辉!
⑦我从王维的心灵和诗境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时光从我的身外从我的心内慢慢地流逝,如水。从中,我试图领略生命的意义。
⑧王维,用他美丽的恬淡的心灵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自然。这境界,这情怀,足以温暖和滋润我们焦虑的心灵。
(选自2006年第2期《青年文学家》)
阅读训练
1.为什么说王维的人生是唯美的人生?
2.根据本文,请概括说明王维的山水诗的特点。
3.试分析“完全的媚俗与脱俗,都会导致深刻的痛苦”的含义。
4.本文说明王维怎样的生活态度?
5.王维的心灵和诗境给我们的生活以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对于王维来说,生活是一种审美、一种启示。他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生命纯真,内心真实。
解题提示:体会第②段,进行概括提炼。
2.静美。王维的山水诗描写出自然景物的静美,更表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明净。
解题提示:注意第③段中反复出现的“静美”、“明净”等词。还要注意同时思考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两个方面。
3.完全媚俗,屈从于险恶的朝廷,与世俗同流合污,会导致王维深刻的痛苦;完全脱俗,归隐山林,放弃知识分子建功立业、匡扶社稷的梦想和追求,同样会导致王维深刻的痛苦。
解题提示:第④段“渴望建功立业、匡扶社稷是历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梦想和追求”,而现实是“朝廷的险恶伤着他的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王维只能亦官亦隐。完全媚俗,是指与世俗同流合污;完全脱俗,是指消极遁世,归隐山林。
4.他面对朝廷的险恶,不忧悒,不焦虑,不烦躁,不抱怨。不为物我所役,自自然然地生活。卸下尘嚣的重负,寄情山水,寻找到心灵的慰藉。
解题提示:注意第④段“朝廷的险恶伤着他的心,大自然景致的美妙却给他的心灵以慰藉”,根据第⑤段概括他的生活态度。
5.面对尘世的喧嚣,人生的浮躁,要多一份坦然、淡然,要以恬淡的心灵,真诚地面对世界,面对生活。
解题提示:注意第⑧段“温暖和滋润我们焦虑的心灵”,第⑦段“从王维的心灵和诗境中寻找心灵的归宿”,再根据第⑧段概括。
习惯于失去
作者:周国平
出门时发现,搁在楼道里的那辆新自行车不翼而飞了。两年之中,这已是第三辆。我一面为世风摇头,一面又感到内心比前两次失窃时要平静得多。
莫非是习惯了?
也许是。近来来,我的生活中接连遭到惨重的失去,相比之下,丢辆把自行车真是不足挂齿。生活的劫难似乎使人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深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我乐意承认。试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阿Q精神行吗?由社会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做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容忍姑息。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那么,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做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斗争吧。
阅读训练
1.第6自然段中说“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第7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
3.“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论述“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观点的?
参考答案
1.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2.因为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3.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起统领全文的作用。4.两个方面。(1)失去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勇于承担。(2)为了习惯,我们不妨主动失去,保留一份超脱之心。
时间
作者:沈从文
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伙。)
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人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阅读训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1.全文就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同价值为我们介绍了三种不同观点,请加以概括。
2.作者为什么说人们“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
3.第6自然段中说“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这种限制”指什么?这句话如何理解?
4.作者在文中举出释迦、孔子、耶稣等名人,意在告诉我们什么?
参考答案
1.(1)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2)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3)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2.因为人与人之间对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或目的不同。3.这种限制指一切人的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句话是说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尽管生命有限,但他们留下的思想、成就将是人类永久的财富。4.意在告诉我们: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的心,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这就是他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人生好比住店
作者:邵燕祥
平白君引丰子恺先生《车厢社会》中语,说人生好比乘车,很是贴切:
有的早上早下,有的迟上迟下,
有的早上迟下,有的迟上早下。
上了车纷争座位,下了车各自回家。
在车厢中留心保管你的车票,
下车时把车票原物还他。
丰文写于1935年,一花甲有余了。但我相信再过一花甲,世事也仍然如是。这是说所有的人都在同一个大车厢上了。果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车厢。这是以宇航员的眼光看地球的。
我从中国古人说的“人生如寄”,把人生天地间,想象为住店,其实也近似李白所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而李白也是居高鸟瞰的。我却还是站在地面上,且如小农经济的眼界,看各样人的人生之不同,只不过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所住的店不同而已。
有人一辈子住的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样的环境,写进诗里的很不错,但还难免有“屋漏偏逢连夜雨”,“全家都在风声里”的一面,一个“窗破鼠窥灯”就够消受了,若再碰上十字坡式的黑店,白天黑夜都要提防有人闯进来勒索,直至逼出人命。
这怕是李顺大造起新屋前之所难免。
陈奂生进城就住有沙发的店了。现在许多旅店,以前多是招待所,也分三六九等。
最普通的招待所,没有隐私,服务员随时有权破门而入,更不用说夜里来查房了。还有的文明一些,只在门上设一小窗孔,就无须哐哐地砸门了。服务员除了给你送开水,还关心你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多么令人感激呀!
有人一辈子就住普通招待所。有人随着岁月流转而不断由大通铺而三人间或单间而套房,此之谓升迁。
有人长期住“小招待所”,从计划经济转轨向市场经济以后,它就改名叫什么宾馆、别墅,或仍如过去叫什么园,庭院深深深几许,或叫花园而无园叫广场而无场,摩天矗立于闹市之中。
有人从鸡毛小店住进朱门“王府大酒店”。
有人住过总统套房尔后又腾出让给别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小小悦来店,迎送南来北往的客。
小店有小店的规矩,大店有大店的章程。小店住住罢了,要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大酒店则不然,服务周到,吃喝玩乐一条龙,且不断完善,加上各种时髦服务。
但很少见有一旅客或一家旅客长期在一个店、一个房间几十年如一日地住下去。
人生只有一次,不知道有几个人当他晚年回首往事,历数他住过的旅店时,能够为他曾经用店里的枕巾擦鞋,为他长期拖欠了巨额宿费,为他粗鲁地侮辱邻居或向窗外吐痰,乃至为他用公款嫖娼而脸红,而悔恨?
有多少人生旅途中的旅客,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而无一例外的是,最后谁也不能不离开旅店:退房。
然后,后来的客又住进来了,一切周而复始。
有些客走了,人们还有时念叨他。还有一些,则谁提起来都会骂上几句。然后,时过境迁,终于都被忘却了,一切化为旅店流水账上的一个数字:多少“人次”。
阅读训练
1.文章开头引了丰子恺《车厢社会》中的几句话。请回答下面问题(每问回答不超过10个字)
(1)“有的早上早下,有的迟上迟下,有的早上迟下,有的迟上早下”的含义指什么?
(2)“上了车纷争座位,下了车各自回家”的含义指什么?
(3)“在车厢中留心保管你的车票,下车时把车票原物还他”的含义指什么?
2.文章第14段画线句子“但很少见有一旅客或一家旅客长期在一个店、一个房间几十年如一日地住下去”,说明了什么?
3.文章结尾画线句子“有些客走了,人们还有时念叨他。还有一些,则谁提起来都会骂上几句”,这里被“念叨”的人和被“骂”的人应该指怎样的人?
4.邵燕祥的《人生好比住店》与丰子恺《车厢社会》里的几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1)人生就如乘车一样的短暂
(2)争名夺利到头一场空
(3)人生的名位是外在于生命的
丰子恺这几句话主要说的是人生短暂,不要去争名夺利,耗费生命。
2.人的处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个变化可以指好的变坏,也可以指坏的变好,总之,人的一切名位不是永恒的。
3.被念叨的人是指在人生的旅店里没有做过坏事,没有留下悔恨的人。被骂的人是指在人生的旅店中干尽坏事却终究不知悔恨的人。
可以参照第15段的内容回答此题。
4.丰子恺是告诫人们名利如过眼云烟,不要为名利而争。
邵燕祥是告诉人们,人生如住店,名位和现状并不永恒,永在变化,人生只有一次,要不留悔恨。
那一声吆喝
作者:陆 波
“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
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
只见吆喝,不见人。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依山环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雾大,能见度很低。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老人枯瘦枯瘦的,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她背在山背篓里的腊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手里呢,持着一束腊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腊梅,腊梅,刚从南山采的腊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腊梅最好似的。
“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这腊梅主干笔直、修长、枝杈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
“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
“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腊梅后,就走了。“我等着你——娃子!”
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曾获“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奖”和“老舍文学奖”的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一直像浮萍一样“飘”的我,竟有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孤安居”。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
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
“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
“不错。”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腊梅的。听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大兄弟?”
“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天到南山采腊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说如果你来买腊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
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腊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背起背篓走人,惹得要买腊梅的顾客直纳闷。
“大姐,人家要买腊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
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
雾,散了。一瓣桔黄色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好是温暖,我总是时不时抬头,朝山坡上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
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
(选自2006年4月《美文》上半月刊)
阅读训练
1.文章开头写出了雾的什么特征?有什么作用?
2.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艺术形象,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3.文章标题为“那一声吆喝”,有什么含义?
4.本文立意深远,含蓄蕴藉,请简要赏析。(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浓稠、能见度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为作者听到卖花老人的吆喝声张本,同时衬托老婆婆质朴的心灵。
2.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先写卖花老婆婆苍老的吆喝声,接着写她枯瘦枯瘦的外貌,然后写她如商人一样的机敏语言(“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最后写她美好的心灵,由外到内——以外表的“丑”反衬心灵的美,完成了人物精神的升华。(如答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其他艺术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3.“那一声吆喝”,尽管“苍老得近乎哀伤”,却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大爱”之音,表现了卖花老婆婆对美好人生的期待,期待自己,也期待他人。
4.人间有大爱,这是我读完此文的第一感觉。那位老婆婆的生活是艰难的:从她“枯瘦”的面容上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她卖腊梅花的时空里读出——要不是生活的逼迫,谁会在“能见度很低”的弥漫着大雾的清晨卖花?一束才四块钱的腊梅花,我却在这大清早迟疑了半天——有哪个商人愿意这般?然而,那位老婆婆却读懂了漂泊他乡的“我”的困境——等我找到工作后来买花。这不是一个商人的等待,而是一个“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对处在困厄中的人能获得幸福的等待。我来买花之日,就是我找到工作之时。“那一声吆喝”,尽管“苍老得近乎哀伤”,却是人类美好心灵的“大爱”之音——“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浮动”在我们的心里。
我在
作者:张晓风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隐痛。为什么痛呢?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阅读训练]
1.第3自然段从行文结构上看有什么作用?
2.(1)第4段中加线的“另一种可贵”指的是什么?
(2)引用《长干曲》一诗的作用是什么?
3.(1)从“端午节晚上”的片段,可以看出“我”怎样的特点?
(2)文中提到“亚当”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
4.倒数第三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下列对文意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我”三年级时曾因病不能上学,便体会到了“在”的重要,意识到了老师点名时的一声应答,是对宇宙和历史宣告:我“在”。
B.“同在”是一种缘分,“同在”是产生各种爱的前提,如果不是同时同地的共在共处,就不可能产生相亲相近的美好情感。
C.文章尾句直抒胸臆,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与警策。语句短小.而含义丰厚;语气斩截,反复点题,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D.本文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对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
E.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而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辨色彩。
【参考答案】
1.过渡作用,启示下文。
2.(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能适应生活的需要(找到恰当的生活位置),生命就有意义。
(2)增加文采;引出自己的询问,表现古今中国人对乡情的珍重。
3.(1)有爱心,有责任感。
(2)人无完人;人应该追求美好,也应敢于担当自己的罪责。
4.A.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表现出一种首尾照应的回环美。B.升华立意,表达了自觉的人生态度。(儿时之“我在”,是一种发乎天性的童心,是对外部世界好奇、参与的天性: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逐渐悟出生命之在的可贵与责任,成年之我在,是一种自觉的人生态度。)
5.CD(A.“对宇宙和历史宣告”是对当年应答时“正经”劲儿的描写,不是当时的自觉意识。B.“不是同时同地的共在共处,就不可能产生相亲相近的美好情感”错;作者之所以“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表现的是,不是同地、却是同时的人之间浓浓的乡情。E.“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辨色彩”不合文章实际,有哲理性,说“通篇充满”不当。思辨,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
更多阅读
中秋美文欣赏6 月明中秋话团圆 月明中秋话团圆
中秋美文欣赏(6)月明中秋话团圆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佳节临近,思念浓,归乡情切,心似箭。每逢佳节倍思亲。曾几何时,中秋,以她别样的风韵,赋予人们多少美妙的畅想。临近中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一轮圆月。看那圆圆的月亮,似乎满
曲剧早期男旦李金波《祭塔》及《丁郎认父》两出戏中的唱段欣赏 曲剧丁郎认父戏词
李金波(1914——1987),男,河南禹州人,曲剧旦角演员,在近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中,演出过大量剧目,最有代表性的有《压塔》《祭塔》《祭江》《丁郎认父》等。1956年在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大会上展览演《祭江》获演员一等奖。他的唱腔端正清雅,音
陆波校长与说不尽的苏轼 蔡陆波
考生都喜欢吃苏轼——陆 波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与苏轼相关的高考满分作文及片段满分作文——与你为邻亮点:设置醉人的意境,表现情感。那是我一直在寻觅着一种意境,一恍然见到的灯火阑珊处的身影。似乎是醉酒李白眯着惺忪的双眼大吼“会
陆恢国画作品欣赏 国画大师作品欣赏
陆恢(1851年—1920年)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字廉夫,号狷叟,一字狷盫,自号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苏吴江,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幼习举子业,秀才入学试为第一,有人举报其父曾参加太平军工作,功名之路永绝。从刘德六游,习花果、翎毛,有出兰
陆游诗词全集 陆游的诗全集诗词欣赏
首页 | 新闻 | 文库 | 指导 | 作家 | 个人 | 书签 | 会员 | 诗词大库陆游【诗人小传】初夏幽居偶题 梅花 剑门道中遇微雨 初夏幽居偶题初夏幽居偶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游山西村 初夏幽居杂赋初夏幽居 示儿 梅花绝句 临安春雨初霁钗头凤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