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考向指径

1. 了解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2. 理解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意义

课文整理



内容精析

一、水土流失的形成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蚀、风蚀等)造成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破坏和损失。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或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等。

课文是通过沟谷密度和沟谷深度来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的。

*沟谷密度就是每平方千米的面积上所有沟谷的总长度。

地面比较平坦开阔的黄土塬面,沟谷密度小于3千米,广大的丘陵沟壑区,沟谷密度达4-8千米。黄土高原有的地区被沟谷蚕食的面积已经达到黄土覆盖面积的1/2。黄土高原主干沟的深度一般都在200~300米,长度可达几百千米。

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态主要有沟谷地貌和沟间地貌两类,其中沟间地貌常常又可划分为塬、梁、峁、墹等地貌类型。课文中提到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即为黄土梁峁区。

*黄土塬:平坦的黄土高地,地表平坦,坡度1º~3º。

*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º~5º。

*黄土峁: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并明显穹起。

*黄土墹:古代河谷经黄土堆积、水力掩盖,且尚未被现代沟谷分割的平坦谷地。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是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形成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其中,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气候、风、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所致,进人人类社会之后,人们生产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深入和拓展,水土流失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加速,因此,一定意义上讲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①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人类社会之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就已经存在,那时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降水、地形、植被、土壤等。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它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普遍的一种断裂构造。

②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进入人类社会之后,人类生产活动的深度、广度不断深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从而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过程。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等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耕作制度又称农作制度,它是指农作物栽培方式及用地、养地等农业技术体系的总称。

轮荒、开矿通过破坏地表林草植被,使黄土表面抗蚀能力降低,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加速作用的主要表现,一是破坏林草植被种源(轮荒),二是形成水土流失的物源和触发机制(开矿)。

分析下表说明“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90

径流减少率(%)

15

30

60-50-30

75—60-50

70

侵蚀减少率(%)

55-30-20

80—50—40

95-85-70

98—89-80

lOO-95-90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植被覆盖率越高,径流减少率越大,径流量越小,从而使侵蚀作用减少率增大,水土流失减轻。因此,植被破坏加速,增强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例如,陕西省的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据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仅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这一方面说明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要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

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流失土壤16亿吨。黄河的泥沙90%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据河南省陕县水文站多年的观测资料,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达37千克,暴雨时最多超过600千克。过去流传的“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含沙量之大。黄河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约占全国外流河总输沙量的60%,如果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送这些泥沙,每天装载110万车次,也要一年才能运完。这些土壤的流失,相当于每年损失氮、磷、钾肥3000多万吨,使黄土高原的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难怪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毛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黄河下游“地上河”决口改道的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淤积造成的。故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而黄河泥沙的90%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所以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思考:⑴黄河下游的流域急剧收缩,面积很小,因此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会对下游黄淮海地区产生大的影响,对吗?为什么?

不对,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急剧缩小的原因,正是由于黄土高原水土的大量流失,导致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周围的地表径流难以汇入,这种地上河的河道特点使黄河在大的汛期容易决口,造成河水泛滥,给黄淮海地区带来巨大破坏。

⑵为什么说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黄河的主要危害是黄河中下游决口改道,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泥沙流入河中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淤积抬高河床造成的,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而黄河泥沙的90%是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所以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⑶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看看母亲河的节目,把沿黄河不同河段取来的99瓶水排列成一副黄河走向示意图,描绘了黄河的颜色由清—灰—淡黄——酱黄——灰——蓝的变化。这一节目感染了所有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也引出了人们有关黄河更多更深的思考:黄河各段水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黄河上游植被相对较好,人类污染也较少,河水清澈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的大量冲入,河水变浑③下游由于落差较小,水流平稳,泥沙大量沉积,河水变灰变蓝。

【例1】下表表示植被的减水减沙的效益,表中减水减沙率的3个数值分别为高值、平均值、低值,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90

径流减少率(%)

15

30

60-50-30

75—60-50

70

侵蚀减少率(%)

55-30-20

80—50—40

95-85-70

98—89-80

lOO-95-90

(1)黄土高原林草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

A.防风固沙,滞洪蓄水 B.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C.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D.蓄水拦沙,保持水土

(2)径流量和土地侵蚀二者相比较,其中受植被影响较大的是 。

(3)植被覆盖率提高,对河流径流量将产生什么影响? 。

(4)对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植被破坏最严重的人类活动方式是 ,此外还有 、 、 和

等。

【解析】由表可知植被覆盖率增大,则侵蚀减少率增大的幅度比径流减少率大

【答案】⑴D⑵土地侵蚀⑶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小⑷毁林开荒 营造宫殿 樵采 轮荒 开矿

二、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1)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

压缩农业用地,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且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吃的好、穿的好,调动他们进行水土保持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去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高产稳产田的建设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严禁在中坡和陡坡建水平梯田。同时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

【例2】梯田是改变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不同地区。不同坡度地形修建梯田时,设计梯田的断面宽度。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土方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快修建梯田的进度,并获得较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水平梯田与坡式梯田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2)隔坡式梯田与水平式和坡式梯因相比,既有水平面,又保留较大的坡面,其适宜布局在降水较少的地区,请说明其科学性在哪。

【答案】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坡地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 可很大程度地降低梯田的修建成本⑵在一个坡面上每修平地台梯田,留出梯田上坡方向一定面积的原坡面不修,这样在降暴雨时,径流将坡面的土、肥储量增加一倍以上,就可以满足农业的需要,使农作物增产。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绿色植物(森林、草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环境效益。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坡、林地和荒地,并利用退耕大于25º的陡坡耕地和一些破碎耕地,用以造林、种草无疑是进行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在造林绿化的同时,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乔灌草相结合,讲求实效。应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桑等)、薪炭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是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植树)。

(3)改善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在牧区,根据草场生产力的实际和草场资源更新的速度,确定草场载畜量,适当压缩牲畜的头数,注意提高牧畜的质量。以防超越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沙漠侵蚕,同时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加强草场建设,保护草场,以更好地发挥草场植被的环境效益。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从而改变本区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调动农民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它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我们要有计划地把表土存放好。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以后的矿区复垦工作提供可能。比如:露天矿区,等矿采完后,先对采矿坑进行回填,回填时颗粒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最后上覆表土,压实平整好,再进行生物复垦,提高土壤肥力,恢复矿区耕地,使矿区农业、矿业双丰收。

【例3】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煤矿的原因是     。

(2)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产生的危害是:     。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坝的原因是:     。

(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     。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高原地区突出的生态特点、矿产特点、矿业生产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和具体保护措施等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答案】 (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走压缩农业用地、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方针。

思考: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能够实现哪些效益?

黄土高原的有效治理,可大大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民的脱贫致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极大地减少黄河泥沙的含量,减少水患对下游黄淮海地区的威胁。

三、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其中坳沟又称干沟,是过去人们对黄土墹的称呼。河沟是一种大型侵蚀沟,通常已发育成河流的支流,它在黄土高原多达百万条以上,遍及整个地区。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要求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具体表现是:工程措施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科学技术是关键。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模式如表所示。

措施

功能

工程措施

打坝建库

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

平整土地

修基本农田

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植树(乔木、灌木)种草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农业技术措施

深耕改土

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

科学施肥

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案例分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甘肃西峰县南小河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流域,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根据这里土壤侵蚀的规律,确立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其具体措施如表所示。

方针

治理措施及治理效果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径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

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

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封坡育林育沙,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

南小河沟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在宽阔的塬面上条田纵横连片,坡地上梯田环绕,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沟头有防护措施,还有一些沟道中有沟地埂,起到固沟作用,暴雨时水不下塬,泥不出沟,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并不能截然分开,如护坡措施中的“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既有工程措施,又有生物措施。

【例4】以下两图反映的是对于沟谷水土流失治理的较为成功的方式,请看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两者在对沟谷的治理上的区别是什么?

(2)围埂林带式沟头防护,采用了哪两种治理措施?

(3)淤地坝这种水土治理措施可以带来哪些效益?

【解析】①首先读懂图的意思,挖掘图中包含的信息。②对应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对图加以分析,注意分析时与图表的实际情况及题目相结合。③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案例理解的程度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答案】(1)围埂林带式沟头防护这一措施不但施行了工程措施,还注意从生物措施上加强水土保持。(2)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3)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等。

图表解读

1.教材表3.1“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通过表中的数字说明植被覆盖率越高,径流减少率越大,径流量越小,从而使侵蚀减少率增大,水土流失量减小。因此,植被破坏加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2.教材图3.5“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说明小流域在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结合,实现了土不下坡、清水长流,达到了水土保持的目的,再加上农业技术措施的实施,三者有机结合,效益互补,以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最终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教材图3.6“南小河沟综合治理措施平面分布图”,通过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治理方针与成绩,印证以上治理措施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这里塬面上建设了连片的农田,起到平整土地,减少地表径流的目的;塬面边缘建有沟边埂、沟头防护、沟坡带建有林地、果园,缓坡地带建有梯田,达到拦蓄径流的作用;沟底坝地,水库,水簸箕使一般暴雨时水不下坡,泥不下沟,农、林、牧都得到了发展。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1-2题。

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
第3.2节 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答案:B

解析:修梯田是防止水土流失。

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答案:A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完成3-5题:

3.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 B.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人为因素为主   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貌类型区是

A.黄土塬面区  B.黄土丘陵沟壑区    C.沟谷间地貌区 D.沟道小流域

5.这一段文字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减缓水土流失,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答案:A B C

读图3—2-3所示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6-7题。

6.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保持水土         B.改良土壤

C.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7.关于图中a、b、c、d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通常用作耕地    B.b处适宜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C.c处应大力植树造林    D.d处宜打坝建库

答案:A B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渍化、盐碱地广布

9.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①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

②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

③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④图中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向

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  D.②③⑤

B C

二、综合题:

10.图3-2-4为我国山西省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蓄水位保持在海拔900米,水库蓄水后的回水淹没的干流河段大约是   千米。若干年后,a河、b河洪水危害加剧,原因是   。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   。

(4)简述Q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来看,今后更有利于哪些产业部门的发展?

解析:河流发育于山谷中,故河流流向始终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淹没干流长度,利用比例尺可计算。

答案:(1)垂直于等高线指向低处(2)75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当水库蓄水抬高水位,使a河、b河下游河床淤高,导致水流不畅,洪水泛滥(3)bb河流域绿化带平行于等高线与坡面径流方向垂直,因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更大一些。(4)自然资源开发(水能、铝土等)。铝产品加工、铝矿开采、炼铝、化工、旅游、养殖等。

11.20世纪90年代,我国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积极扶持,建立了大片果园基地。据此材料

分析:(1)该地建立果园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

(2)你认为该地建立果园基地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应怎样解决?

(3)你认为该基地今后应向哪个方向发展?

解析:黄土高原地处丰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且土层深厚,发展果园生产,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又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但本区市场狭小,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不高,加上水源不足,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发展该地交通,加大科技投入,并发展果园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1)自然条件: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较大,且土层深厚;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价廉;且有利生态环境保护。(2)不利条件:①市场狭小;②交通落后;③水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解决措施:发展本区交通、打坝淤地等。(3)发展方向: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果质量,发展水果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12.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根据图3-2-9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 、 。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原来植被种源破坏殆尽。目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的是     。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

(4)从图中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能源资源丰富,在能源基地建设中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  。

(5)从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的关键是     。

(6)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主要表现是 ( )

A.地下矿产丰富,地面矿点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的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

答案:(1)土质疏松多暴雨耕地减少河床淤积(2)轮荒开矿(3)保塬护坡固沟(4)交通运输水源紧缺(5)优化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6)BCD

高考链接

1.读我国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黄土高原广大的水土保持区内,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2)试从旅游资源的形成、价值和开发条件三方面,比较著名景观洛阳的白马寺与西岳华山的不同。填表完成。

景观名称

比较项目

洛阳白马寺

西岳华山

旅游资源的

形成

价值

开发条件

(3)比较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的农田灌溉系统,为什么宁夏平原农田灌溉系统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农业发展更有利?

(4)下列农畜产品的生产,主要以河流为灌溉水源的是

A.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肉牛、德国北部的马铃薯

B.埃及的小麦、印度西北部的棉花

C.美国中部的玉米、日本沿海的水稻

D.加拿大南部的小麦、巴西高原的咖啡

答案:(1)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天然草场;矿区表土的妥善存放和土地复垦;小流域综合治(2)

景观名称

比较项目

洛阳白马寺

西岳华山

旅游资源的

形成

为纪念东汉时期去西域求佛法、白马驮运佛经而归

岩层断裂作用形成的断块山

价值

研究佛教文化在我国的扩散和分布等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雕塑艺术的观赏

地质、地貌科学的研究价值和自然美的观赏价值

开发条件

位于城市,开发旅游的基础设施完善,容人量大

位于山区,山势险峻,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3)与河套平原比较,宁夏平原既有灌渠,又有排水沟,形成有灌有排的灌溉系统,在半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只灌不排的灌溉系统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使农田减产,宁夏平原排灌结合,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4)B

2.图3-2—7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3-2—8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

(2)推出导致图3-2-7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

解析:读图3-2—7,可以发现该山地存在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基带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再根据东西两坡同一种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判断该山大致为南北走向;读图3-2—2,地形为介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因此判断该地形区为高土高原上的某一南北走向的山地。

答案:(1)黄土高原(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 (4)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生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节水农业),防霜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2502.html

更多阅读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内容标准】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学习要求】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材分析】1、重点: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

声明:《第3.2节 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网友秒速五厘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