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针线包
“小小针线包,革命传家宝,
艰苦朴素永不忘,光荣传统要记牢。”
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全社会在伟大领袖的号召下,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活动,而他们先进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艰苦朴素,他们共同使用过的针线包,也就成了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说起针线包,其实上了年纪的人都不会陌生。过去,在一般家庭的主妇手中,都会有一个针线笸箩,就是用柳条或篾条编织成的小筐,有方形的,也有椭圆形的,用来装些针头线脑的,家里谁的衣服破了,扣子掉了,到那里一找,十分方便,当时有一句话十分流行,就叫“不笑补不笑破,就笑日子不会过”。因为在当时,大多数人家都需要穿补丁衣服,缝缝补补是常有的事。可是如果一个人出门在外,就不能把“笸箩”带在身边,那走到外面衣服破了怎么办?于是,就有人发明了针线包,把一些常用的针和线以及一些扣子、布头放在里面,随身带着走,一旦衣服破了、扣子掉了,自己就随时可以补上。
那时,我们的军队也很艰苦,全军上下都是穿的棉布军装,开始是“人字纹”的,后来又有“斜纹”的和“平纹”的,但不管哪种布料,一遇到训练和施工都很爱破,所以当时看到官兵穿带补丁的军装也是常有的事。而部队中也有许多战士的“针线活儿”做得很好,他们自己绗被子、补衣服,有的老兵还把穿发白的军装、穿带补丁落补丁的军装,当作一种荣耀,因为那样才显得他是一个“老资格”。当然许多老兵也积存着一套新军装“压箱底”,那是留着逢年过节回家探亲相或对象时再穿的。
雷锋和好八连的事迹流传开后,大家都为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所感动。雷锋平时省吃俭用,他的衣服鞋袜都是补了又补,遇到灾区受难时,他竟从每月6元钱的津贴费中积攒下来200元捐献给了灾区;好八连从战火中进驻了灯红酒绿的上海滩,他们坚持穿草鞋、吃粗粮,拒腐蚀,永不沾。当时就有一首歌谣这样唱:“南京路上好八连,一双袜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雷锋和好八连的事迹为全国人民所钦佩和认同,“针线包”也成了解放军的一个光荣传统。
大概是1970年春节的前夕,当时的省政府“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向沈阳军区机关和驻辽部队的全体指战员赠送了统一制作的针线包,这个针线包是用皮革做的,工艺算不上精美,但比较结实耐用,针线包外面印着烫金的四个大字“艰苦朴素”,是毛主席的手写体,里面配装了一些针线、顶针、折叠剪刀等,可谓用心良苦。我在部队工作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个,并把它送给了我。我很珍惜,没有舍得用,一直把它珍藏着,后来我也到了部队,看到好多老兵有这个针线包,是他们时刻离不开的物件,他们经常会很炫耀地把它拿出来,缝补衣服,还主动帮助我们新兵做些针线活。我心里很羡慕,但还是没有把自己近个针线包拿出来使用。
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年,人们再也很少穿补丁衣服了,针线包也派不上更多用场,自然也就该进历史的博物馆了,可是那个年代艰苦朴素的“针线包”精神却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每当面对美味佳肴、华丽服饰时,我总会想起自己珍藏的那个针线包。
不久前,一个朋友从美国回来,看到我珍藏的针线包后十分兴奋。他说,在美国有不少华人都知道中国的雷锋和好八连,他想要我把这个针线包送给他,带回美国去会引起大家的美好回忆,他说:“反正这个东西在国内已经过时了。”可我没有舍得,只答应以后有机会给他仿制一个,而我这个,只想珍藏着。
20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