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义
•读后感是读了某些文字性的材料以后,对材料的思想内容,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体会而写下的文章。
•观后感是看了影视等非文字性作品或材料后,有所感悟写下的文章。
•读后感和观后感都属于议论文,在写作时,可以参考议论文的写法,但是读后感和观后感也有自己的特点。
2、结构
•读后感的写作虽然和议论文差不多,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又有其特殊的要求。一般来说,一篇完整的读后感由四部分组成:引材料、析材料、联现实、作结论
(1)引材料
•读后感主体部分的开始一般都是引用所读的文字材料。引用可以是直接援引原文,也可以概述原文大意。
•注意点:
推荐概括地引用,不推荐直接引用;
引用材料的篇幅长短根据你文章的长短来决定,不宜超过20
引材料不是盲目地引用,而是为了导出论点作准备,也就是说,引用的材料要与论点的阐述有关系,否则就不必引用。
(2)析材料
•在引材料的基础上,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议论。目的是要议出文章的中心,也就是作者读后所受到的启示,体会等。
•注意点:
析材料要紧紧抓住你所引用的材料,引材料与析材料得到的观点要有逻辑关系。
析材料最好单独成一段,篇幅不宜太短。
(3)联现实
•这部分是作者“感”的具体阐述,其内容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予以分析、评论。
•注意点
要在材料的基础上联系现实;联系现实要深入地分析,不能就现象论现象;
这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篇幅不能少于文章字数的50%。
(4)结论
•读后感的结论部分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常常是重申文章的观点或是对所提出问题作出回答或是提出希望、发出呼吁。
•这一部分和一般议论文的结尾相似。
(5)结构安排
• 引材料、析材料、联现实和作结论在读后感中一般按照顺序分段进行,但是也可以根据写作的习惯和需要进行变换、调整和补充。
3、写作要求
1)读材料
•读了材料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进而概括出读后感的论点。读是写的基础,没有认真地读,就不可能写出好的读后感。
•在写读后感时,一定要联系现实生活,要实现好从材料到现实生活的过渡。在联系现实生活时,也不能完全脱离材料的内容。最好是在分析议论结束后,在文章结尾处再回到材料,形成首尾呼应,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感觉。
•读材料的要求:
读懂/读熟/理解材料中的意义
(2)寻找感点
•所谓“感点”,也就是所读材料让你有所感悟的地方,从“感点”确立自己的观点。注意的是有的文章的感点不是只有一个,但是议论的论点只能有一个,所以一定要在仔细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想法。
•兄弟射雁
(3)联现实
•这部分是作者“感”的具体阐述,其内容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予以分析、评论。
•注意点
要在材料的基础上联系现实;联系现实要深入地分析,不能就现象论现象;
4、题目
读后感的题目一般采用两种形式:
(1)直接式:
观《甜蜜蜜》有感、读《罪与罚》有感、《断背山》观后、《梵高传》读后
(2)正副标题式
爱无性别之分
——观《断背山》有感
天才的背后
——《梵高传》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