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题记
滚滚的历史长河里,多少文人才子被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忽略了,冷落了。这些迁客骚人虽然饱受仕途失意之苦,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坦然面对自己那落花般凄凉落寞的人生。落花无声,可正是这寂寞让他们多了一分淡定,多了一分从容;正是这寂寞使他们看破红尘,使他们远离世俗的喧扰,过着绿水青山相伴的日子。
落花无声非无情。
正如龚自珍所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季的绽放,又一季的凋零。落花虽憔悴,但它并不后悔,因为它的绽放与凋零都一样动人,一样有意义,因为它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生养自己的土地。花开花落,只是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双重选择。而历史上,众多人才的“落花”人生亦是如此,战乱时期的他们颠肺流离,仍要为国家、为人民而担忧,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杜甫,自幼起就才华横溢,可当时唐朝的统治阶级昏庸至极,杜甫没能受到重用。杜甫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磨难,战乱时他携家逃难,生活艰苦,但他仍不忘创作。十几年的漂泊,杜甫亲眼目睹了广大人民苦难的生活,于是他在自己的诗歌里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横跋扈,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一记对唐朝衰败局势的担忧。长期的奔波,让杜甫饱经风霜,他的人生更是坎坷艰辛。落花无声,可这满腔的爱国情却是激昂澎湃的。

“三苏”之一的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却因反对变法一再调职。到了晚年,苏东坡连连遭贬,他被卷入了朋党之争中,满腹冤屈不知找谁倾诉。一时间谣言四起,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东坡犹豫了,一边是官场的黑暗争夺,一边是百姓的疾苦,他想放下却又放不下。最后,他长袖一拂,高唱“一衰烟雨任平生”,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落花无声,东坡的旷达令人叹服,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掷地有声,这一代文豪才情成为他的“落花”人生的闪光点。
落花无声非无情。
李白在政治上遭到排挤,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少年时立下“大济苍生”的志向,可世俗的浑浊让他选择了归隐,选择了自由的追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一位爱国人士却因小人陷害遭放逐,最终给泪洒汩罗江,纵身一跳,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悠悠历史,漫漫人生,落花的美丽,是永恒的停驻。落花无声是一种心境,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