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筷子文化 筷子的中国文化

箸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独步世界的进食用具。在我国距今7000-6600年新石器时代的非金属的古箸实物、多为骨箸。如今,在千姿百态的进食器具中,箸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已成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

一、“箸”的文字源流

食箸,古称箸,今曰筷子。

《说文?竹部》: “箸,饭攲也。从竹,者声。”《辞海》注释:“攲是古代巧器。”因此箸的本意就是指夹取食物的用具。

“箸”的别称有筴 提 等, “箸”还有异体字,如 筯、櫡 等。从明代始,已普遍成为“筷子”。陆容《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奂中尤甚。为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筷)儿,幡布为抹布。目前,年代最早的“箸”字出现在先秦《诅楚文》中。

二、中国箸文化的特征

箸是两根形状、规格、材质完全一致的小棍,具有正直、坚韧、诚朴的特性,而且两只箸之间无任何机械联系,而通过手指的操作,默契和谐,协同动作,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性格的物化形象。

中国箸文化的主要特征

1. 普及性:中国十三亿的人口及许多海外华侨,从三岁儿童始均会使用筷子,它的普及性是任何一个生活用具无法相比的。

2. 多向性:箸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竹、木材、兽骨(角)、象牙、美石(玉石、水晶、翡翠、寿山石)、金属(金、银、铜、铁、锡、铝、铅、合金、不锈钢等),稀有珍贵材料(虬角、犀角、玳瑁、绿?孔雀骨)和其他类(鱼骨、珊瑚、塑胶等)共200多种。箸的雕饰从古代刻划短线纹,涡纹,刀题诗刻联,从绘画、烙画到镶嵌、雕镂,多彩多色。

3. 传承性:箸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无论到何时何地,中国人进食用具都很难离开筷子。并且还用箸作为礼俗、馈赠、寄情、歌咏、收藏的特殊工艺品和礼品。

4. 国际性:目前据统计,全世界至少18亿以上的人口使用筷子。箸文化具有世界意义,它已成为许多亚洲国家在内的“中华食文化圈”的共同文化特征。日本有“筷子节”,法国设“金筷奖”,西方许多人流行“为了您的健康,拿起筷子来”的时潮。

三、中国箸文化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了解五千年中华文化史。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丰富许多学科的内容,为古代冶金、加工、机械制造等。

4、弘扬箸文化有助于规范箸的生产经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中国筷子文化 筷子的中国文化
5、箸文化研究,可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四、诗歌中的箸

1、李白 “投箸”抒忿懑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2、白居易把箸“击盘而歌”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3、杜甫的《野人送朱樱》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4、刘禹锡的《送张盥赴举》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

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

清代金二镶牙箸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5、杜牧“借箸”论元载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6、北宋书法家米芾《与伯先贴》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7、原来的周驰,在《咏箸》中,通过箸的外形特征和功能,抒发了虽遭谗而不废的“直”的情怀。

矢来形何短,筹分色尽红。

骈头斯效力,失偶竟何功。

比数盘盂侧,经营指掌中。

蒸豚挑项脔,,汤饼伴油葱。

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

上前如许借,犹足沃渊哀。

五、筷子的使用方法

筷子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六、筷子的禁忌

三长两短

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

仙人指路

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 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带有指责的意思。

品箸留声

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发出声响。是一种无礼的行为,令人生厌。

击盏敲盅

用筷子敲击盘碗,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执箸巡城

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迷箸刨坟

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

泪箸遗珠

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被视为严重失礼。

颠倒乾坤

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正所谓饥不择食。

定海神针

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是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辱。

当众上香

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视为大不敬,因为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

交叉十字

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或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

落地惊神

用餐时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一种表现。因为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

七、“筷子”文化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在加拿大,一位外国朋友正兴致勃勃地学着中国人使用筷子。看着他那笨拙的样子,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一种无比的自豪感随之油然而生。

筷子,源于中国,它虽然简小,但在人类文明史上却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这样称赞:"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木头,却精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现代科学表明,长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指灵活,头脑聪明,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在当今令人眼花缭乱的诸多餐具中,外观极不显眼的筷子却以其特有的魅力脱颖而出,深受人们喜爱。

在日本,人们把每年的八月四日定为"筷子节";韩国早在小学便增设了筷子课,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推广成为一种教学内容;一九七四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对中国筷子的神奇是津津乐道,赞不绝口。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十五亿之多的人正常使用筷子,由此可见,中国人发明的筷子已成为世界上极受欢迎的重要餐具之一。可以这么说,通过筷子,世界认识了中国,中国也融入了世界。

筷子象征着古老而悠远的中国文明,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华,它是伟大的。无论是身处故土的国人,还是旅居他乡的游子,都对筷子寄予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每当他们拿起筷子时,便能深深地感觉到手中的分量—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们都将筷子紧攥在手心,深藏在心底,生怕遗失。这种遗失就是一种忘却,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耻辱。忘却了就意味着忘却了一种信仰,忘却了为人的根本,忘却了那块曾经养育我们的热土呀!事实证明,也正是由于这些没有忘却的人们才铸就了中国今日的辉煌,他们和筷子一样,同样的伟大!

"一根筷子哟,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著名的歌唱家付笛生演唱的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韵味十足,着人深省。是的,一根筷子不仅无所作为,还弱不禁风,如果稍有触动,便会支离破碎;然而十双筷子紧紧地簇拥着,更有了一种韧性,在任何情况下,也是无坚不摧的。这种团结拼搏的精神也正是每一位炎黄子孙所要汲取的,有了这种精神,就受到了一次诚挚的感召;有了这种精神,就拥有了一个执着的信念;有了这种精神,更得到了一种无穷的力量。它将永远感染着人们,鼓舞着人们,激励着人们……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宋代文人程良规的这首诗,就是对筷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崇高品质的盛赞。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乐意接受筷子,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妙用,更多的是追求着一种精神。当你在享用美味的同时,还能从中受到了一心灵的洗礼,情操的陶冶,这是多么愉悦和快乐呀!

总之,筷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而单单就从我们人民使用独特筷子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智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现在,筷子正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引领着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八、筷子的趣闻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

1、说“筷”子

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馆长 蓝翔:我们有历史记载的是大概3100多年以前,我们已经有了象牙筷子,这个在史记里面有记载,"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纣是殷纣王是殷代末期,纣王因为他很奢侈,他把大象打死以后 ,他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显示他大王的豪华型的气概,这是我们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这算起来,已经有3100年,就是公元前1100 多年,已经有了象牙筷子。但作为历史来说,他并不是中国的第一双筷子,而仅仅是第一双象牙筷子。

我们中国的筷子还要向前推倒1000年,根据我的研究,大致上要有1000年。我们最早的是竹木筷,而不是象牙筷,那麽我们祖先由于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树上树枝撅下来,在陶锅里而捞菜,煮熟的菜,因为煮熟的菜很烫手,要把它捞起来不可能用手去抓,那么要把它捞起来呢,就在原始森林里取下树枝,在这里把它夹出来,,把它掏出来,不然就要等它凉了以后,要么吃热的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那么再这个最原始的筷子应该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并不象我们现在这么有规则那么在捞来捞去的过程中间,逐步逐步产生了筷子的雏形。等到了"纣始而象箸而萁于怖"时候,就包殷纣王的时候,那时侯的筷子已经形成了,粗细长短都相同了,大致上差不多了,那么这样来说,我们起来我们中国有筷子的最早的雏形一直到现在大约有四十年的历史。

远古的时侯,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树或木棍、天然的动物骨角,原始社会末期是修削后的木筷或竹筷。夏商出现牙筷、玉筷。春秋战国,庄重古朴的铜筷铁筷,汉魏六朝,光亮秀丽的漆筷、精致名贵的银筷和金筷出现。近来,质料各异的筷子名目繁多,有象牙筷、犀角筷、乌木镶金筷和各种玉筷。

2、筷子的传说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堂堂中华古国,都找不到记载这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点滴文字资料,也许是我们的先民当时缺少文字,或是记录筷子的书籍佚失殆尽?总之,回答这个悬案的只有“史无记载”4个字。当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证材料。笔者曾先后收集到3个有关筷子起源的传说。

A、姜子牙与筷子

这一传说流传于四川等地,说的是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不过有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为筷。

B、妲已与筷子

这个传说流传于江苏一带。说的是商纣正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结果,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已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有一次,妲已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桌前。妲已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已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已如此。妲已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这则传说,不像第一个传说充满着神话色彩,而比较贴近生活,有某些现实意义,但依然富于传奇性,也与史实不符。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掘出的钢箸(筷),经考证其年代早于殷纣末期的纣王时代,显然,筷子既不是纣王发明,也非妲已创造,应是更早的产物。

C、大禹与筷子

这个传说流传于东北地区。说的是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虽然“传说”主要是通过某种历史素材来表现人民郡众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不是严格地再现历史事件本身,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产生使用筷箸的最初过程,使当今的人们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形。它比姜子牙和妲已制筷传说显得更纯朴和具有真实感,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这是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规律。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研究.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其原始性依然无法改变。

当然,任何传说总是经过历代人民的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甚至幻想加工而成的,大禹创筷也不例外。它是将数千年百姓逐渐摸索到的制筷过程,集中到大禹这一典型人物身上。其实,筷箸的诞生,应是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非某一人的功劳。不过,筷子可能起源于禹王时代,经过数百年甚至于千年的措索和普及,到商代成了普遍使用的餐具。

九、筷子的材质

筷子看起来简简单单,灵活小巧,却质料各异,种类繁多。中国历史上的筷子就有100多款,我们现在常用的有木头的,竹子的,密胺的。但有更多的筷子是我们不常见的。

蓝翔先生根据对筷子多年的收藏和研究把中国的筷子分为五大类。他们是竹木筷,金属筷,牙骨筷,玉石筷,化学筷。

第一种主要是我说的最原始,最普及的,一直到现在还是很流行的,竹木筷,竹子中间有很多竹木筷,比如说天竺筷,南竹筷,湘妃竹筷,这些都是竹子做的,最普通的毛竹筷,木头有好多,比较有名的楠木筷,冬青木还有红木,在清代的时候最热门的是乌木,乌木在红楼梦里面有的王熙凤给刘姥姥进大观圆时,他原来给他用的是镶金的象牙筷子,刘姥姥用不来,就给他换了乌木的筷子,叫乌木三镶箸,这是最大众的竹木筷。

金属筷,从青铜筷算起,还有金筷子,银筷子,铜筷子,铁筷子,现在发展到不锈钢筷子。牙骨筷,的牙骨是指象牙以及野兽的骨头,野兽的骨头有牛骨头,有骆驼骨头,北方的大部分用骆驼骨头做筷子,还有大象的骨头等等。

第四大类玉石筷,玉的有汉白玉,羊脂玉,有翡翠,慈禧太后用的筷子的翡翠的,翡翠镶金的。还有一大类就是我们现在最年轻的化学筷子,密胺的,塑料的……

还有许多我们今天不常见的棕竹牙帽箸、乳帽镶银象牙箸、乌木镶银箸、虬角镶金箸。等等都可以归到这五大类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1383.html

更多阅读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究竟有哪些? 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品打上了一次性的烙印。一次性针头,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等等,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物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无奈和伤害。也许是因为时间紧迫,你不得不

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调查报告 一次性筷子调查问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一次性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餐馆里、小摊上、大学校园里、机关食堂里一次性筷子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中国筷子文化 筷子的中国文化

箸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独步世界的进食用具。在我国距今7000-6600年新石器时代的非金属的古箸实物、多为骨箸。如今,在千姿百态的进食器具中,箸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已成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一、“箸”的文字源流食箸,古称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一次性餐具生产厂家

似水流雲图书馆欢迎您光临!尽管一次性筷子又被称为“卫生筷”、“方便筷”,但事实上,很多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采用硫磺熏,双氧水、硫酸钠浸泡漂白,滑石粉抛光,不仅没有达到一次性筷子卫生消毒的目的,反而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

声明:《中国筷子文化 筷子的中国文化》为网友微笑面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