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起源与历史

愚人节有时称作万愚节(All Fools' Day),是一年里最开心的一天之一。它身世不明,有人认为是庆祝季节交替,有人认为源于历法更换。

愚人节:起源与历史身世不明的愚人之日

原作:大卫?约翰逊和什穆埃尔?罗斯(David Johnson and Shmuel Ross)



愚人节有时称作万愚节(All Fools' Day),是一年里最开心的一天之一。它身世不明,有人认为是庆祝季节交替,有人认为源于历法更换。

换了元旦

古代罗马人和印度人等在4月1日或其前后庆祝元旦。这一天紧接春分(3月20日或3月21日)。在中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庆祝3月25日的天使报喜节(the Feast of Annunciation)[1],作为新年的开始。

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用新历法(格里高利历)取代旧的儒略历(the Julian Calendar)[2]。新历法规定1月1日庆祝元旦。当年,法国采用了改革后的日历,把元旦挪到1月1日。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很多人都拒绝接受新的元旦日,或者不知道,于是继续在4月1日庆祝元旦。别的人就开始愚弄这些墨守传统的人,打发他们做些“傻差事”或者编假话,让他们信以为真。后来,这种风俗传遍了整个欧洲。

说法存疑

这种说法至少存在两个疑点。首先,它并没有完全说清楚愚人节是如何流传到其他欧洲国家的。例如,英国直到1752年才采用格里高利历,但那时愚人节在英国已经是固定节日了。其二,这个说法缺乏确凿的历史依据,只是后来出现的猜测而已。

君士坦丁和库格尔

愚人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波士顿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瑟夫?博斯金(Joseph Boskin)提出来的。他说,这一风俗始于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当时王宫的小丑和傻子们告诉罗马皇帝,他们可以把帝国管理得更出色。君斯坦丁大帝乐了,赐一位名叫库格尔(Kugel)的小丑当一天的国王。库格尔发布敕令,要求这一天尽情做荒诞之事,于是形成了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事。

约瑟夫?博斯金教授解释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很严肃的一天。在那个时代,大智者若愚。小丑们用幽默的眼光诠释了世道。”
愚人节:起源与历史

1983年,美联社的一篇文章做出的这种解释被许多报纸转载,受到公众的关注。唯一的隐情是:这全是博斯金杜撰的。过了好几个星期美联社才意识到自己成了愚人节的笑料。

春的气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都曾在4月初左右庆祝类似的愚人节,前后也就相差一两个星期。罗马人在3月25日庆祝嬉乐节(Hilaria)[3],欢庆阿提斯(Attis)[4]的复活。印度历法有欢悦节(Holi)[5],犹太历法有普珥节(Purim)[6]。也许一年的冬春交替之际有某种气氛适合人们轻松愉快地庆祝。

环球庆典

整个西方都过愚人节,包括骗人去做“傻差事”,找寻子虚乌有的东西;玩恶作剧;编荒唐的故事让人信以为真。

法国人把4月1日叫做Poisson d'Avril,意思是“四月的鱼”。有时,法国儿童在同学的背上贴一张鱼的图片,恶作剧被揭穿时就大喊“Poisson d'Avril”。

要了解更多关于愚人节的起源与历史,请访问Infoplease.com http://www.infoplease.com/spot/aprilfools1.html#ixzz1qf5lOfCE

译注:

[1] 天使报喜节:庆祝天主派遣天使向玛利亚预报救主将要由她诞生的喜讯。订立在三月二十五日是从十二月二十五日向前所推算出的玛利亚受孕的日期。这个节日在有不同的名称:对主的宣报、基督受孕、基督取血肉、圣母领报等。

[2] 儒略历:格里高利历的前身,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恺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的历法,于公元前46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法。儒略历一年设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于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由于累积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1582年后被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善为格里高利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

[3] 嬉乐节:古罗马著名节日,时间为3月25日,庆祝阿提斯(Attis)神的复活。Hilaria一词可能是hilarity(欢闹)和hilarious(欢闹的)的词根,意为疯狂地嬉闹。嬉乐节也称罗马欢笑日。

[4] 阿提斯:大地女神丘贝雷的儿子及情人,常以美男子的姿态出现。丘贝雷女神降生之际拥有男女两性,她切断了自己的男根成为女神,被切断的男根落到大地,成为杏树,杏树的种子进入河神桑卡利俄斯的女儿拉娜的体内,生下的孩子便是阿提斯。

[5] 欢悦节:又称洒红节、霍利节、荷丽节、胡里节。印度传统新年日。据传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从前有一个暴君不允许人民信奉大神毗湿奴。他的儿子却坚持敬奉大神。王子对父亲的专横跋扈表示了不满,因此受到百姓拥护。于是父王大怒,暴君便指使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在一个月圆之夜烧死王子。翌日清晨,当国中的百姓带着盛水的器具赶去救人时,却发现王子安然无恙,而霍利卡已化作灰烬。这是大神毗湿奴保佑的结果,人们便将7种颜色的水泼向王子以示庆祝。

[6] 普珥节:又称普陵节,希伯来语,抽签的意思。根据《旧约圣经》中《以斯帖记》,流落波斯的犹太人逃脱了波斯帝国统治时期宰相哈曼的种族灭绝阴谋。哈曼要在亚达月的十三日杀戮灭绝犹太人。然而,末底改与以斯帖禁食、代求,于是神扭转了整个情势,使得原本的灭绝日成为犹太人的得胜欢庆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70037.html

更多阅读

香薰的起源与历史 咖啡的起源和历史

香薰的起源与历史——《现代香薰疗法》珍妮“芳香疗法”是由法语Aroma 和Therapy 组合而成的新词汇,它是一门利用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对人体进行保育、按摩、消毒、除臭等,来达到养生保健和延缓衰老的艺术和科学。它是通过香料飘

王铭铭:命与历史

时下历史学家读很多西方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众多书籍中,别有意味的是柯林武德(R.G.Collingwood)的《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七年版)。书中比较耀眼的,是柯林武德企图在历史和艺术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人们通常认为,艺术

第13节:剑与火,从自由贸易到闭关自守(3)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导致荷兰盛极而衰的是两大历史事件。  1648年荷兰终于与西班牙签订了和平协议。荷兰挤走了葡萄牙,打败了英国,屈服了西班牙,打遍欧洲无敌手。新兴而强大的荷兰,感到了没有对手的孤独

第22节:主题与意义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17节 主题与意义  你的那些预设问题可以提醒你,你所看到的影像是特定因素和条件的产物,而非仅是透过景框看到的世界。电影不是仅就一个主题展开的,而是基于某些原因和为了产生某种

第17节:意见与评价(1)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12节 意见与评价  在下面的这种写法里,作者找到了个人经验和客观观察之间的平衡点,很好地整合了他的个人经验和他对这部影片的感情,这种感情也许可以和其他观众产生共鸣:  即使对

声明:《愚人节:起源与历史》为网友王者呐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