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有哪些原因?要注意什么?
血红蛋白偏高,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血红蛋白偏高,见于高海拔地区土生土长的人,如西藏、青海、云南西部、四川西部等高原地带的居民;还有,新生儿刚出生时,血红蛋白也很高;普通人长时间不喝水,或严重腹泻、高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缺水,会使血液浓缩,也出现血红蛋白生理性偏高。
病理性血红蛋白增高,见于造血机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症,或红细胞新陈代谢障碍等。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没有什么临床意义,只是一些实验室研究的指标而已。

会飞的小草 2008-11-02 02:08:44 125.77.167.*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正常范围
0.155~0.18(15.5%~18.0%)
检查介绍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比容变异的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若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血小板比容均一性。
临床意义
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多,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个体间相差悬殊;
血小板分布宽度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PDW增大:见于急性肺淋巴细胞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正常范围 0.155~0.18(15.5%~18.0%) 检查介绍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比容变异的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若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血小板比容均一性。 临床意义 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多,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个体间相差悬殊; 血小板分布宽度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PDW增大:见于急性肺淋巴细胞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jtt19920210 2009-10-08 19:57:37 124.94.187.*
血小板分布宽度 【定义】
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PDW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
【正常参考值】
0.155~0.18(15.5%~18.0%)。
【临床意义】
PDW增高表明血小板体积大小相差悬殊。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多,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个体间相差悬殊;血小板分布宽度减少,提示血小板减少。 检查介绍,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内血小板比容变异的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若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血小板比容均一性。
好好人sonya 2009-10-26 22:32:06 219.146.253.*
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多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
继发的可有明显的诱因,如接受放化疗,或服用某些药物等。
而原发的目前病因不是很清楚。
但该疾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因此目前不能说其具有遗传性。
如果血小板低的话,建议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检查和骨髓检查。
在没有做具体的检查是很难说 你所讲的血小板低是否会遗传的。但如果是遗传的话,那我只能说很糟糕,那很有可能是一种骨髓缺陷方面遗传病,治起来比较麻烦,严重的需要做骨髓移植。当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血小板减少没有遗传。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
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酗酒;
巨幼细胞贫血;
某些骨髓疾病;
血小板滞留在肿大脾脏中;
肝硬化伴充血性脾肿大
骨髓纤维化;
戈谢病;
血小板被稀释;
大量输血或血液置换(贮存血中血小板很少);
体外循环手术;
血小板消耗或破坏过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IV感染;
输血后紫癜;
某些药物如肝素、奎宁、磺胺类抗菌素、一些口服糖尿病用药、金制剂、利福平等;
新生儿慢性白血病;
淋巴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内凝血性疾病如产科并发症、癌症、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创伤性脑损伤等;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感染伴败血症。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