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跛子---帖木儿1 跛子 驼子 瞎子

老实说,不是这次5月中旬去撒马尔罕,我还真的不知道帖木儿----这个继成吉思汗后最伟大的跛子,曾经建立了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中国版图面积-----940万平方公里帝国的“突厥化蒙古人”的传奇,也自然谈不上对其有什么兴趣。直到去了一趟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这个曾经帖木儿帝国的首都以后,我才对帖木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让他成为继成吉思汗后横扫中亚大陆,让俄罗斯人、波斯人、印度人、甚至成吉思汗后裔都闻风丧胆、甚至还要和明朝的永乐皇帝一争高低的魔鬼般人物?带着这些疑问,我从网上搜集并整理了关于帖木儿的故事,他的文治武功、他的虚伪狡诈、他的背信弃义、他的凶狠残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这是我第一次大篇幅地引用史料,因为历史不可杜撰。我所做的,就是连日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梳理和整理,以期给读者一个关于的帖木儿的完整轮廓。我觉得要了解中亚人,必须了解帖木儿。

我之所以称帖木儿伟大,绝不是对他残暴的歌颂或者臣服,毕竟,在那个以武力说话的历史画卷中,帖木儿要占据非常浓厚的一笔,这是谁都无法回避的。

要了解帖木儿,就让我们回眸到那血雨腥风的十三、十四世纪吧。
伟大的跛子---帖木儿(1) 跛子 驼子 瞎子

1、帖木儿夺取河中

十三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思汗建国后,分授诸子封地,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所生)得到从畏兀儿(元代西北民族)境一直延伸至河中的草原地区,包括天山南、北麓与裕勒都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及今日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1227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去世那年,察合台建立了察合台汗国(ChagataiKhanate),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初时建都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即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最盛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1241年,察合台去世。

中亚河中地区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河中地区是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中心,为古代欧亚陆路主商道丝绸之路重要通道;自汉朝前后,该地区先后被匈奴、大宛、突厥、唐朝、西辽、元朝统治。河中在汉朝以前为匈奴之地。汉朝时期被称为大宛(费尔干纳谷地)所辖。大约到440年时,厌哒匈奴占领了索格底亚那即河中(撒马尔罕);之后被突厥占领。

唐朝在平息安史之乱之后在此区域设置河中府,蒙古扩张后,蒙古占据河中地区。元朝蒙古政权先后在撒马尔罕设阿姆河行中书省,管辖河中地区,成吉思汗死后河中属于察合台汗国西部。元朝末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元朝时期蒙古民族和其他民族在此融合。

迁居河中地区的部分蒙古贵族,迷恋城市生活,改信伊斯兰教,并积极主张突厥化。但有一部分人则反对突厥化,主张保持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一部分人的主张遭到了第六任可汗木八剌沙的反对。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1219年成吉思汗带兵征服中亚各地,到1225年分封诸子,为了维护统治,成吉思汗及蒙古诸汗王实施宗教宽容政策,使各地区多种宗教并立。加之突厥语诸族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木八剌沙等都逐渐皈依伊斯兰教。木八剌沙为了表示对伊斯兰教信仰的虔诚,不仅在河中地区举行加冕礼,还把居住在七河流域的札剌亦儿部和巴鲁剌思部迁到河中地区,使其很快突厥化。居住在汗国东部(今新疆天山南麓)的蒙古族人仍然保留着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1321年后,察合台汗国开始分裂,1331年,塔儿麻失里(Tarmashirin)继汗位。塔儿麻失里不仅自己信奉伊斯兰教,而且强令整个河中地区百姓信奉伊斯兰教。这引起蒙兀儿斯坦的伊塞克湖和伊犁河流域的游牧民动乱,也引起了一部分蒙古统治者的反对,塔儿麻失里的弟弟布罕将其杀死。1348年,统治天山南路的杜格拉特部权臣布拉吉找到一个18岁的贵族秃忽鲁帖木儿汗(TughluqTemurKhan),宣布他是也先不花的儿子,并在阿克苏拥立为汗,察合台帝国正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秃忽鲁帖木儿汗统治的地区称为东察合台汗国。秃忽鲁帖木儿信奉伊斯兰教,他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

帖木儿(Timur,1335~1405)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的。帖木儿被称为跛子帖木儿,因此写成Tamerlane(其实,我觉得最好写成Tamerlame,因为在英文中,lame表示跛子的意思)。他于1336年4月8日(官方承认的日期)生于撒马尔罕西南三百六十里的渴石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即绿城)。父亲为他拉给(AmirTaragay),母亲为他克那(Takina-Khatun)是乌兹别克人氏。关于帖木儿是蒙古人或者突厥人,历来的史学家们都有不同的见解。帖木儿朝的史学家们企图把他的家谱追溯到成吉思汗的一位伙伴,甚至是他的亲戚,以为他后来建立帖木儿帝国谋求成吉思汗的正统性作掩护。事实上,他出身于河中巴鲁刺思部的一个贵族之家,当时,巴鲁刺思部,也就是帖木儿的叔叔哈吉别统治着渴石,按理说这帖木儿也算是高干子弟了。

巴鲁刺思部(Barlas)或者巴鲁刺思姓氏是如何来的呢?据《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八世祖蔑年土敦的第三个儿子叫合赤兀。合赤兀的儿子长得魁伟雄壮,茶饭量很大,取名叫巴鲁剌岱。巴鲁剌岱组织了巴鲁剌思氏族,其后人形成巴鲁剌思姓氏。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巴鲁剌思部的大部随察合台西迁,成为察合台汗国的民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帖木儿应该是具备蒙古人血统的,但他出生的时候,察合台汗国已经分裂,因此,我觉得应该把他定义为“突厥化的蒙古人”。在游览帖木儿陵墓的路上,我也问过当地导游这个问题,他十分肯定的说:帖木儿不是蒙古人。这其实可以理解,作为乌兹别克斯坦的英雄,如果成了蒙古人,这就和现在的中国扯上了沾亲带故的关系了,这一点,肯定是乌兹别克斯坦人不愿意接受的。

帖木儿的父亲他拉给为巴鲁刺思部落的贵族,也为军事部门的领袖,为蒙古帝国中军事服务的突厥人。他拉给事虔诚正统的穆斯林,当帖木儿7岁时,父亲送他进入宗教学校接受教育。帖木儿对自己的出身总是认为与众不同,不只在思想上,也表现在行为上,小时候就常玩君臣游戏,总是喜欢被称为“孩子王”,可以说是从小立下了革命的远大志向。

1346年,河中统治者哈赞汗(Qazan Khan)被异密迦兹罕(Amir Qazaghan ofQaraunas)所杀,河中进入部族统治的时代。1357年异密迦兹罕被勃罗勒歹之子(son ofBorolday)暗杀,尽管迦兹罕的儿子米尔咱·阿布达拉赫继承了河中统治权,但此时的河中基本上属于无政府状态。1358年,米尔咱·阿布达拉赫被帖木儿的叔叔、渴石君主巴鲁剌思部哈吉别(HajjiBeg Barlas)和另一个名叫速勒都思部巴颜(BuyanSuldus)的地区突厥贵族驱逐。然而,哈吉别和巴颜两人都无力驾驭河中突厥贵族。况且,迦兹罕的孙子迷里忽辛使自己成了阿富汗境内一个重要的君主,领地包括喀布尔、巴里黑、昆都士和巴达克山。这是河中王国中的一个封建割据国家。1360年3月,东察哈台汗国的秃忽鲁帖木儿汗率领蒙古人趁乱入侵并征服了河中,而且还统一了整个察合台汗国。在他统治时期,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帖木儿的叔叔哈吉别放弃了徒劳的斗争,马上离开了河中,结果一到呼罗珊,就被暗杀了。

25岁的帖木儿看到现在是崭露头角的时候了。在河中突厥人抵抗蒙古人的事件中,他看到了合法继承其叔叔哈吉别并成为巴鲁刺思部首领统治渴石的途径。看准这一点,他及时地向入侵者秃忽鲁帖木儿汗作出了巨属的表示。秃忽鲁帖木儿汗很高兴得到这样一位有价值的支持者,作为回报,他承认帖木儿对渴石的所有权。其间,由于察合台军暂时撤退,哈吉别趁机返回渴石,企图夺回对渴石的统治权。而帖木儿毫不畏缩地对哈吉别发起攻击,然而,此时的帖木儿毕竟羽翼为丰,所以遭到挫败,被迫逃往阿富汗。1361年3月,秃忽鲁帖木儿汗第二次入侵河中,为帖木儿挽回了局面。秃忽鲁帖木儿汗一到河中,河中的所有贵族——忽毡异密迷里拜牙即、速勒都思部巴颜、帖木儿,以及哈吉别本人——都来朝觐他。但是,秃忽鲁帖木儿汗为了在这些凶悍的突厥人中杀一儆百,无缘无故地处死了迷里拜牙即。哈吉别闻之害怕,作为持异议者离开了河中,他因此而遭受厄运,一到呼罗珊,他就在撒卜兹瓦儿附近被暗杀。贴木儿立即前往惩罚凶手,但是实际上,他现在已轻而易举地摆脱了对手,再次成为渴石永久的唯一君主和巴鲁刺思部首领。

秃忽鲁帖木儿汗很赞赏帖木儿成熟的才智,占领河中后,将管理权交给了他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自己则返回喀什噶尔,并任命帖木儿为他的辅臣。

贴木儿为了获得河中地区事实上的支配权,为察合台汗国尽心尽力。可是不久秃忽鲁贴木儿就任命另一位异密别吉克在他儿子担任辅臣,而贴木儿则被安置在次一级的位置上。帖木儿当然无法容忍,便与察合台汗的代理人决裂,投奔内兄——巴里黑、昆都士和喀布尔之主迷里忽辛(Khuseyn),在昆都士附近重新组织军队,一起行动策划了反对秃忽鲁贴木儿的暴动。但是被打败,逃入阿富汗。1363年,在阿富汗的帖木儿接到锡斯坦的凯雅尼王子扎兰丁·穆罕默德的请求,率领部队前往协助平息内乱。他凭借高超的指挥艺术势如破竹,迅速攻占了叛乱的7个城堡中的3个。但战事的顺利却使叛乱头目和凯难尼王子都感到帖木儿会借助平乱吞掉这个国家,于是双方议和,共同对付帖木儿。帖木儿仓促应战,集中兵力实行中央突破,成功逃离险境。但是在关键时刻,他的腿突然受了箭伤,成为终身残疾,因而得到了帖木儿·兰,也就是跛子铁木尔的绰号。

残疾人帖木儿并没有放弃对河中的欲望,他与忽辛再次率军进入河中。察合台宗王也里牙思火者准备在在瓦赫什河的石桥附近进行阻击。帖木儿得知消息后,命令500精兵埋伏在石桥附近,自己亲率1500人夜间游泳渡河,占据了对岸的山头。第二天,察合台军发现贴木儿军已经渡河,军心大乱。贴木儿又在夜间派人在各山头点起无数火堆,察合台军以为贴木儿人多势众,更加惊惧,乃至溃散。贴木儿乘势追击,又在卡巴·马坦附近击败察合台军,然后很快攻下渴石城。也里牙思火者无法立足,加上东察合台汗国后院起火,秃忽鲁帖木儿死了,东察合台汗国发生内乱,布拉吉之弟卡玛鲁丁夺取了政权,并残杀秃黑鲁帖木儿的子女及眷属18人。也里牙思火者不可恋战,只得回到伊犁。帖木儿和迷里忽辛穷追其至忽毡以北,直抵塔什干。1363年,河中从蒙古人手中解放出来。

河中从蒙古人手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察合台人的统治,但是河中的突厥贵族,仍然认为察合台汗国才是河中地区的合法统治者,而贴木儿当时还没有那么多历史学家帮他证明他成吉思汗嫡派子孙的身份,所以此时贴木儿并不具备直接统治河中地区的条件。离开了察合台系的君主,帖木儿、忽辛,都不能够统治河中。因此,成吉思汗的合法性无疑要保留,至少在形式上要保留。于是,征服者们认为有必要由察合台系的一位傀儡对他们的胜利加以承认,当然是在他的名义下,他们亲自进行统治。他们找到了都哇的一个曾孙,名叫哈比勒·沙,当时他伪装成德尔维希而隐姓埋名。“他们把他扶上王位,向他献上御杯,各地封建主在御前九叩首。”此后,他们不再注意他。不敢怎么样,哈比勒·沙作为河中王国之首出现,按成吉思汗的法律,已经使这一王国合法化和神圣化。

也里牙思火者回到伊犁地区,掌握了继承权之后,对河中作了一次最后的努力。1364年,他率新军返回河中,最初在锡尔河北岸的塔什干和钦纳兹之间,即在所谓的“泥沼之战”中打败了帖木儿和忽辛(1365年)。忽辛和帖木儿一直退到阿姆河畔,忽辛向萨里·萨莱(昆都士之北)逃跑,帖木儿向巴里黑逃去,留下河中让也里牙思火者任意入侵,也里牙思火者围攻撒马尔罕。后来,形势起了变化。撒马尔罕居民在穆斯林毛拉的鼓动下,进行了勇猛的抵抗,而围攻部队又因流行病而被削弱。最后,也里牙思火者于1365年退出河中,返回伊犁。不久,他在杜格拉特部异密叛乱中被杀。帖木儿和迷里忽辛乘机回军,收复了河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8795.html

更多阅读

跛子帖木儿列传 作者 跛子

第一篇:创业在光荣的成吉思汗四中,战斗力最强的史实人物是谁?玩过这个游戏的都知道:理查一世和帖木儿,战斗力98,战斗技能全会。狮心王理查很多人都知道,可是这位帖木儿,有些朋友可能就只知其名,未闻其实了,其人到底如何?待我慢慢道来。成吉思汗

转载 《诗歌扫盲帖.格式篇1.0版》不会写诗的必看 国际扫盲日

原文地址:《诗歌扫盲帖.格式篇1.0版》不会写诗的必看作者:冷饭本帖由国际诗歌协会旗下世界诗歌扫盲小组授权冷饭转载国际诗歌协会中国官方网址WWW.国际诗.COM1诗歌起源:根据最新研究表明,诗歌是从绘画演变而来。人类初始,还没有文字。便

扩廓帖木儿 脱因帖木儿

扩廓帖木儿(?~1375)元末将领。本姓王,小字保保。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察罕帖木儿之甥、养子。元末兵起后,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至正二十二年(1362),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降而复反的红巾军将领

声明:《伟大的跛子---帖木儿1 跛子 驼子 瞎子》为网友坠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