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途经安徽省马鞍山市,闻采石矶名气,故游之。
采石矶与南京的燕子矶、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合称长江三矶。
驱车驶入公园右门,在一座粉墙碧瓦、飞檐高耸的传统建筑物门前停下。这就是著名的李白纪念馆。
从纪念馆出来右拐,紧邻李白纪念馆题有唐李公青莲祠横额,门内太白楼创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建筑是清代光绪三年的遗物。依山势而建。
太白楼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著名的“三楼一阁”。初建于唐元和年间原名谪仙楼。清雍正八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亦称作“唐李公青莲祠”。太白楼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式样,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为太白楼,后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置郭沫若书写的“太白楼”和张恺帆书写的“谪仙楼”匾额,各具神韵,十分醒目。
太白楼西侧广济寺门口旁边有一口“赤乌井”,是采石矶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物。
拾级而上,广济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于北宋,已有900多年历史。亭内有数方珍贵的古碑。蛾眉亭据险而临深,凭高而望远,景色秀丽。
沿着古朴苍黄的石阶而上,一个比较现实的传说:李白在采石矶忧愤投水而死,衣帽放在矶上,尸体漂到江边。一个到江边汲水的农民发现后,连忙将尸体打捞上来,葬在自家的菜园里。后来,按照李白的遗愿,迁葬到当涂县的青山乡。当地老百姓就将李白的衣帽留下,在山上建成衣冠冢。
墓碑文友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书写。
翠螺山半山腰还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垒砌,基高2米,直径5米,墓碑上镌“唐诗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拥,芳草菲菲,环境幽静。
在我们眼前的三台阁高五层约30米,阁体呈方形,琉璃覆项,飞檐翘角,气势恢弘。三台阁,又称文昌阁,始建于崇祯十五年,中祀文昌,祈求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1999年重修。三台阁矗立于采石矶翠螺山之巅,层楼叠起,巍峨壮观,登高俯瞰,天门雄姿,雨山佳景,江心洲绿地,雨山湖碧波,松风云影,江流水色,尽受眼底。西看和州,霸王庙隐隐约约可见;北眺金陵,钟山只隔数重山。登三台阁,寻觅诗仙游踪,沐浴太白遗风,体味诗韵意境。
三台阁内的休闲茶座
远眺霸王庙
滚滚长江水,尽收眼底
俯瞰采石城
仰望三台阁,秋叶烂漫,阁高入云
沿石阶而下,三元祠,又称三官洞,是采石矶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江水拍击洞边崖壁,浪花飞溅。洞内上下两层,洞内有洞,可通大江,环境别致,四季景色迥然各异,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
石壁上书法题刻
当年三秀才在采石矶避难,而三人科举考试中名中状元、榜眼、探花前三甲。
孙权之妹被誉为“石矶娘娘”
一块平坦巨石为联璧台,此石嵌在葱郁陡峭的绝壁上,伸向江中,险峻异常。民间传说诗人李白是在这里跳江捉月,骑鲸上天的,故又称捉月台或舍身崖。老年的李白,有一晚又在江上泛舟赏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他醉眼朦胧,只见满江的繁星族拥着一轮皓月随舟而行。他被江上月夜的美景所陶醉,以致忘情的跃入水中去捞月亮。这时,江上忽然游来一头巨鲸,将他驮起游往东海中的仙山去了。
燃犀亭,四方小亭简朴典雅。传说东晋将领温峤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过天门一泻而下,浪击峭壁,卷起千堆雪,气势壮观。
石阶下还可以看到悬空横出的巨石,上有一只50余厘米长的大脚印,传说是明初大将常遇春三打采石矶时,用力过猛、愤垮石崖留下的。
结束了翠螺山的石阶,步入平坦的游道,在园区内留意带有古典深文化建筑和人文,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远眺翠螺山顶的三台阁
圆梦园,“粉墙黛瓦马头墙”的纯正徽派建筑,这就是圆梦园
圆梦园回廊壁上刻有历代诗人、画家对竹的描绘,游客经处,小桥流水,烟雨江南,如行画
每个建筑的角落和结构,细细品味,深深吸引每一个对艺术的渴求
博彩桥
当代书法草圣林散之先生的纪念馆和墓地别具一格,给采石矶又添新景。其茅草屋顶建成的馆内陈列着林老先生的百余幅优秀书画艺术精品,造诣非凡;在旁边的墓地形似砚台,墓身作墨,大树为笔,背景当纸组合的“文房四宝”更见匠心独运。
林散之虽出身江北乌江,但他一生崇拜李白,并要葬于采石矶,实现了与李白为伴的遗愿。
院落内布置的树化石,迄今国内最大的树化石群,极其珍贵
“绿树碧湖楼宇间,琴声轻歌洒江天”。
石阶上林木草叶间,
树影中灰瓦白墙立,
长江水奔流至此停,
采石矶留恋往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