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6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本文转载自林元鹤《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学习方法

中药学部分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应用知识和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为数众多,内容复杂,涉及面广。不容易抓住重点,普遍反映是:药味众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如何学习《中药学》谈几点看法:

一、抓住重点,掌握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是本学科的重点,掌握功效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一方面要运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

学习到后期可将前后章节相关的功效进行联系比较,可加深功效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如行气与补气,化湿与利湿,祛风与息风等等。

二、把握共性,注重特性

中药学是按药物的功用分类的,同一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这样既容易记忆,又不易混淆。对性味归经、用量用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至于配伍记一些常用的、特殊的配伍方法,重点熟悉其意义。 总之,学习时应区别内容是属于普遍性还是特殊性的,而予以分别对待。对普遍性的内容可予总的掌握,对特殊的内容则须重点记忆。

三、归纳分析、明辨异同

中药为数众多,而一味药常有数种功效,内容复杂,容易混淆。其实药物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学习时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药物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其异同点。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中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等内容。

将功效相近的药物进行对比,比较其异同点,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半夏与南星等。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将主治证相近的药物进行比较,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同一药物因品种不同,炮制不同及药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别,通过比较可加以区别,避免混淆。

第一章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学习目标:

熟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品种繁多,仅古籍记载就有3000种以上,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中草药药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叫做“本草”学。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中国人民把它你为“中药”。而“本草”学也相应地称为“中药学”或“中草药学”。“中草药学”就是专门介绍各种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几千年来,中草药一直被中国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渐积累了宝贵的用药知识,并形成一整套中药理论体系。我们介绍几种典型的本草著作:

《神农本草经》

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

成书年代:成书于东汉末期 (公元二世纪 ),汉代本草代表作。本书载药 365 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记载病名170余种,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服药方法等)。

学术价值:(1)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

(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3)为本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成书年代:公元500年左右,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载药达七百三十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江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和有名未用7类。

学术价值:

(1) 第一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了《神农本草经》。对条文逐一注释、发挥。

(2) 反映了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成就。

(3)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

李励、苏敬等21人主持编写。

唐代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又称《唐本草》,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全书54卷,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 850 种。

(1) 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

(2)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3) 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4) 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唐慎微

成书于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简称证类本草。宋代本草学代表作,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1) 该书图文并茂,方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

(2) 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

(3) 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成书于1578年(明万历6年)。明代本草学代表作。该书52卷,约200万字,附方11000余首,载药 1892 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16纲、60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国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1) 李时珍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将本草学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高度。

(2)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3) 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采矿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成书于1803年(初稿1765)。清代本草学代表作,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全书10卷,载药 921 种, 新增药物达716 种之多。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1)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

(2) 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华本草》

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

成书于1999年。当代本草学代表作。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后4卷为民族药,分为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收载药物8980种,插图8534幅,引用文献1万余种,计约2800万字。

(1) 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

(2) 填补了《本草纲目》问世以来中药文献整理的空白。

(3) 不仅对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有使用价值,而且对中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药性的含义及药性理论的内容。

2.掌握四气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含义、表示的效用与临床应用。气味配合的原则及综合效用。

4.掌握升降浮沉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临床应用及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5.掌握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确定依据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确定依据、影响因素、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及使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进行认识。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扶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药性是依据用药后机体反映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的。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

第一节 四 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

三、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一般来讲,凡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凡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温热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辨证用药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

第二节 五 味

一、含义

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二、确定依据

五味的确立一方面是通过口尝而获得,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以药味与疗效的关系为依据,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进行不断的归纳、整理而总结出来的。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热解肌,即云其味辛,但实际口尝却并无辛味。故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的不同功效。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

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津),故气虚、阴(津)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如甘草、绿豆等。

淡味附于甘,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等。

甘味多腻滞,易助湿碍脾,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古人有“中满忌甘”之说。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如五味子涩精、敛汗,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

涩味附属于酸,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开胃、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

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黄通下泻火为通泄,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故苦味药相应地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如黄连苦寒用于湿热证,苍术苦温用于寒湿证。坚阴含义有二,一是通过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亏而相火亢盛之证。二上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黄柏有厚肠止泄作用。

此外,药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药有开胃进食的作用,但服用过量,反能伤胃,临床上对芦荟、穿心莲等极苦的药物,多采取入丸、装胶囊吞服等用法,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因苦能燥,易伤阴津,阴津不足者不宜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此外,咸味还能入肾补肾,如紫河车、鹿茸、蛤蚧等能补肾壮阳益精。咸又入血,如犀角、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

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咸味药有伤脾胃,如芒硝,脾虚便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气味配合原则有二: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麻黄、紫苏均味辛性温而发散风寒;气同味异,功能不同,如浮萍辛寒能发汗清热,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黄连苦寒能清热泻火,牡蛎咸寒能育阴潜阳;味同气异,功效有别,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石斛甘凉清热生津,黄芪甘温能补气升阳,山药甘平能平补脾肺肾;一气多味,作用广泛,如白术苦甘,苦能燥湿,甘能补脾。

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内容,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含义

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升降浮沉的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 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2、药物的气味厚薄 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

3、药物的性味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下行血海”(沉降)以活血调经。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四、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五、影响因素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炮制和配伍,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减弱。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第四节 归 经

一、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二、理论基础

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补肾的不同,反映了药物在机体内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将这些理论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学说。

三、确定依据

1、药物的特性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 --- 能入肝。

味苦 --- 能入心。

味辛 --- 能入肺。

味甘 --- 能入脾。

味咸 --- 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同,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2、药物的疗效

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四、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太阴等,有时也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如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方可提高疗效。

归经学说主要阐明药物作用的定位,与气味的定性,升降浮沉的定向,构成了中药“三位一体”的药性基础,对于完整地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还须注意,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

第五节 有毒与无毒

一、含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确定依据

1、含不含有毒成分:如砒石、马钱子等含有毒成分。

2、整体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过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毒性与品种、入药的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在皮肤粘膜施用面积大小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的发生。

四、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 品种混乱

2、 误服毒药

3、 用量过大

4、 炮制失度

5、 剂型失宜

6、 管理不善

7、 疗程过长

8、 配伍不当

9、 辨证不准

10、 个体差异

五、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 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要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 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的各个环节,杜绝伪品。

3、 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 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8703.html

更多阅读

人生需要一种化解 人生需要一种激情

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倾倒出他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它揭示了一种真实:将人击垮的,经常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琐碎事件构成的倦

面试一次失败的经历 一次失败的海外面试

互敬互信才能产生佳绩2006年7月31日的《商业周刊》,介绍了世界第三大飞机制造公司——巴西Embraer公司的发展。其中提到该公司之所以在小型支线客机市场上独占鳌头,并没有遵循人们通常认为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制造业的必经之路:以极低

日本一村一品案例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启示

近年来, 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三农”问题很多,但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差距不断拉大,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最终目的。怎么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声明:《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6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为网友情場幸存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