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样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推进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位英语专业出身的编辑私下对我抱怨
:大学所学的语言技能工作时用不上,几年就荒废了。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不投入那么多
时间学英语。
本章则要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假如你的英语程度是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大致有3000个词
汇量,按照我的方法“深练”一百日,不借助字典就大致能够阅读《时代》周刊。《时代》
周刊是一本在英语国家也属于高词汇量的时事杂志,属于有教养的阶层的读物。英语到达这
样的水平,就可以不太费力地在工作中运用。
英语学不会吗——一个失败者的经验
本章讲的是我个人的经历,并希望从这种个人经历中给读者一些建议,对中国传统的外语学
习方法进行若干反省。首先我要针对的是本书的核心:“深练”。学英语和学习其他任何技
艺一样,只有“深练”才能进步,“浅练”则最终无功而返。其次,遵循“深练”的原则,
我要讨论一下你是否应该学英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你的专项技能,学习英语要有什么
样的心理准备。
我之所以把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写进这本讨论天才的书中,绝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是天才。相
反,我在学习外语方面相当低能。这也不是故作谦虚。根据我从小的观察和经验,我无论学
什么课,只要用功,基本都能在同伴中比较出类拔萃。看看,我其实还是自视甚高的人。但
是,一学英语,我最多就是中等。一个习惯于学什么都比别人快的人,突然落入中游水平,
心理的挫折感自然很大,难免夸大自己的无能。长期以来,我就一直认为自己在英语方面能
力非常弱,甚至怀疑有什么先天障碍。这种自我认识,对学习过程又有重大的反馈,形成了
“英语永远也学不会”的自我定见,结果不仅是更笨,而且浅尝辄止。应该说,从1979年上
大学到1989年发誓开始学英语为止,我在“英语热”中是个典型的失败者。我走走停停,最
后勉强掌握的最多不过是《新概念》第一册,需要从《新概念》第二册第一课学起。
不过,1989年夏天我决定出国留学,发誓用几年攻克英语。此时已经28岁,身边的亲友都认
为这是不可能的,甚至从小打着我学英语的父亲也觉得我有点发疯了。但是,日后我却突然
开始在这方面成功。比如,在1989年秋我还在《新概念》第二册上挣扎,1995年秋则进入耶
鲁大学学习。1997年36岁时,在经历短暂的挫折和放弃后,又开始学习日文。如今,这两种
语言文字都成了我事业中非常有用的工具。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用英语教书、做研究、写论
文,甚至还在《纽约时报》评论版的头条发表过文章,接受过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采访。这
样历数自己的“优胜记略”,未免有自我吹嘘之嫌。我在这里希望证明的是:像我这么一个
能力中下的人,经过“深练”能够走多远。要知道,我开始学习英语时已经快30了。大部分
学习过程是30岁以后完成的。如果说我在十几、二十岁出头时的语言学习能力是中等的话,
过了30肯定就是中下了。这在我学习日文时表现得特别突出,有精确的分数作为证据。比如
,我第一次开始学日文时,其实还是35岁在耶鲁攻读硕士课程的第二年。我几乎投入了所有
的精力,甚至不惜忽视其他课程,但学到一半就觉得根本跟不上,只好半途而废。第二年进
了博士班重新来,觉得自己怎么也算挣扎了半个学期,有所准备,比那些从来没有碰过日文
的同学有优势。果然,刚开始几次测验,我在班上都是头几名,显然属于“有底子”的。但
是,自此之后每周的测验名次都持续下跌,到了期中几乎跌到最后几名。期末时只好放弃其
他课程全力恶补,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回升到中上游水平。第二年(1998年)夏天去明德大学
(MiddleburyCollege)参加9周集中营式的强化班。明德大学大概是美国最有名的外语训
练基地。当时有个入学摸底考试,还有个毕业成就考试。其实两个考试一模一样,目的是看
你在9周中究竟进步了多少。我在那个班里最要好的朋友是来自布朗大学的一个19岁的黑人
女孩儿,她也被全班视为天才。她在两个考试之间提高了40分的成绩,我的成绩则仅提高了
2分!一般而言,如果你是我这么个笨得出奇的“蜗牛”的话,你会彻底放弃对自己的信心
。其实我早在上大学前就暗暗下定决心:世界上可干的事多着呢,绝不沾和外语有关的事情
,我实在不是个学外语的材料。1979年高考,我文科总分在北京大概是前10名。但英语卷子
一个大字不识,只凭瞎蒙在选择题中撞对了10分。好在那年属于文革后非正常时期,英语只
算10%的成绩。我的10分换算成了1分。可见我是早就放弃了英语的人。但是,阴差阳错,在
28岁时不得不捡起这个不愿意学的语言,经过“深练”,英语竟成了我的饭碗!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立志为什么重要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孔子自述一生之成就,起点是“余十有五而有
志于学。”立志是成功的起点。美国音乐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权威Gary McPherson曾对157名
随意选择的孩子的音乐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起点是这些孩子开始学习乐器之前(大多为七
八岁),终点是高中毕业,用访谈、测试、录像等方式监视其进步的全过程。结果发现,孩
子们最后的成就,都和他们的立志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些孩子在学习乐器前就被访谈过,
按照他们的志向分为三类:一为短志型,即一周准备练习20分钟;二为中志型,一周准备练
习45分钟;长志型,一周准备练习90分钟。按说,我们对七八岁孩子在学琴以前的这种许诺
不可认真,因为他们甚至没有准确的时间观念,未必知道45分钟是多长时间。但是,这一追
踪调查的结果却十分令人惊异:当大家的实际练习时间是一样时,第三组长志型的孩子比第
一组短志型的孩子进步快400%。长志型孩子每周仅练习20分钟就胜过短志型孩子练习1.5小
时。而当长志型孩子保持高水平、高强度的练习时,和其他组孩子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立志带来了动机,动机决定你将调动多少心智资源投入你的事业。你不
能对自己的大脑进行强迫劳动。“我要练”和“要我练”的态度比练习的时间更重要。你在
立志时,实际上就是在决定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日后的行为,也会被立志时所进行
的自我界定所规范。用哲学的语言说:你选择了自己。
所以,在转入学习英语单词、攻克《时代》周刊这个细节时,我不妨讲一些更大的背景。“
深练”如同前几章所讲的,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天才成功的秘诀,其实不过是个笨功夫。“深
练”所涉及的是目标确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努力、努力的失败以及由此而来的挫折感、
重整旗鼓再次冲击目标,乃至把达到目标的过程和所需要的技艺分成几段、几块,然后用近
乎“慢动作”的方式完善每一个细节,等等。你必须对所有这些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经过
得起各种挫折,下定决心走完每一个过程,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立
志所决定的。
首先谈目标确定
学英语必须有长远的大目标,知道你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预期。作为“过来
人”,我经常对后辈说:学英语对于如今生活在快节奏的大众传媒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最大
的难处在于其“慢”。你学习其他技能,读了几本书,或者上了几门课,一年之内就有脱胎
换骨之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即使不是个专家,也算懂了很多了。悟性好的人,通过一次交
谈,就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似乎我们所谓天才成功的十年定律也可以被
轻易超越。有些简单的技艺,比如开车,则10小时就让你觉得自己换了个人,在很短的时期
就能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学外语则不同。你也许把所有时间都投入进去,但是,5年下来你
似乎还是什么也没有掌握。苦读10年后,跑到讲英语的大学者那里准备“听君一席话”,却
可能什么也没有听懂,10年书白读了。比如,我1989年夏天开始学习英语,四年多以后,即
1994年3月11日,我在纽约的肯尼迪机场下飞机,想买张车票去纽黑文,居然半天没有人听
懂我讲的是什么!那时我不禁沮丧地想:“我这四年多没日没夜地努力都算干什么了?”这
样的沮丧,会导致许多人放弃。
但是,如此慢的进步不应该遮蔽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外语不可能学不会。每当我面对这样
的挫折想放弃时,都想起一位朋友安慰我的话:“你看看那些轻度智障者。他们没有正常人
的智力,无法胜任正常的工作,也不可能完成学校的学业。但是,他们的症状只要不是太厉
害,则都能讲话。他们能行,你难道就不行?这是个时间的问题、耐心的问题。”所以,你
要相信,只要有持续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拿出生命中的五、
六年时间,什么也不干,专门学习英语。当时几乎周围所有的人听了我的计划都摇头。这反
而坚定了我的信心。我想得很清楚:那么多人想进美国的名校读书,他们中有许多人不仅比
我的训练好,人也更聪明。凭什么那么有限的机会能轮到我?回答是:我要得到这样的机会
,就必须做别的人都不做的事情。现在既然所有人都说我的计划不现实、没有人会做这么蠢
的事情,那就正好证明我正在从事一件别人都没有做的事情。我离成功就近了一步。也许你
可以说这是人生一大赌博。那么我就要赌到底!正是这种自我界定,决定了日后的收获。
不过,仅仅下了决心是不够的,还必须现实地、精确地界定自己的目标。让我们回归到前几
章所讨论的学习过程:“认知期”、“贯通期”、“自动期”。学外语时,掌握基本的语法
和发音规则的时期都可以归于初学的“认知期”,此时进步是很快的。只可惜在这个阶段所
掌握的那点语言,很难派上什么用场。第二阶段“贯通期”,则是通过天长日久的积累把所
掌握的基本规则和词汇不断丰富深化,融会贯通。遗憾的是,这个过程,特别是对我这种快
30才起步的人来说,几乎长得永远也走不完。我写作此书是在2010年,距离我开始认真学英
语已经有整整21年了。其间我在美国生活了近16年,工作生活全用英语。但我相信自己仍然
处于第二阶段之中,还远没有达到第三阶段的“自动期”。也就是说,我的运用英语还没有
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且我相信这个境界我此生永远也达不到。毕竟,我是从
28岁而不是8岁开始学英语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虽然这是事后的现实,但也是我事前想到的),我在确立目标时就必须有
所选择。比如,现在学英语大家都讲究所谓“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我则正好反其道而行
之,以读为主要目标。我知道,我离讲一口纯正的英语相距太远,即使有那个可能,也不值
得我花那么多时间,毕竟生活和事业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目标,我不是为学英语而学英语,而
是利用英语吸收我渴望得到的信息。我的事业是学术。所以,口语方面我只要能达到最低限
度的沟通能力就可以了。对我来说,读写是学习和创造的最基本的手段。而这方面的技艺训
练,年龄又相对不是那么大的障碍。还有,我头几年的学习主要是关在屋里自己学,听说的
机会也少,没有语言环境的优势。在读写之间,写作没有读者、没有老师指导,也不妨暂时
放一放。但读则不同:你读同一本书,在美国读和在中国读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作了一
个决定:不要追求听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缺乏语言环境的劣势,以读领先。这样,我在国
内的起步阶段就最大限度地回避了语言环境的劣势。在听说方面要等人到了美国、有了环境
后再“跟上”。这大概也是我学了四年多后、人到了肯尼迪机场居然什么也说不清楚的原因
之一吧。
目标被界定得如此具体以后,则要把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分成几段,一步一步地完成。如上
所说,我那时学习英语的具体目标是出国留学,是留学这一大目标的第一步。为此,我绝对
不在没有走完第一步时走第二步。20世纪90年代初的“出国热”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人们
只要有机会就出去,而很少考虑在什么条件下出去。许多人英语不行就出去了。没有奖学金
和经济来源,找个人担保也出去了。我则我行我素:在学习的头几年不考虑托福、GRE等考
试,也不去找门路出去。我认的只是一点:在英语环境中求学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如果
我的英语阅读达不到一定的速度、完成不了最低的阅读量,出去有什么用?我绝不会这样盲
目地出去。我从来不相信所谓“一出去就自然适应了”的神话。结果,许多条件比我好、出
去比我早的人,出去后并没有我这么顺利。我想,这是因为我遵循着“深练”的原则,慢慢
来,处理好每一个必要的细节。我宁愿一开始作慢动作,把基础打好再说。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选载
既然我的战略首先要攻克阅读,就必须面对阅读最大的难关:单词。读书就得识字。不认字
怎么读书?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方式和“深练”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至少我们这代人用的
英语教科书都是如此的格式:课文、单词表、语法要点和注释。无论是老师的课堂讲解还是
学生的课前准备,大家都习惯于先温习一下单词表,知道课文中都出现了什么生词,再学习
一下语法要点。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扫清了障碍后,大家就可以尽可能通畅地读课文了
。现在的教学方法也许活一些,但基本的精神没有变。老师在学生开始阅读前,要尽可能帮
助其扫清阅读的障碍,减低其阅读中的困难。这叫“循序渐进”。这就是我们的常规。
但是,“深练”的方法正好相反。“深练”是一种“挫折学习法”,要打破常规、制造障碍
、给学生提供自己克服困难的机会。学生在阅读中突然碰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词、一个不理
解的语法结构,一下子就会警觉起来,就会提高注意力,会挣扎着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最宝
贵的学习机会。我们的教材,则好心好意地把这样的学习机会给剥夺了。所以,许多学生学
了很久就是学不会。
为什么会如此?我不妨再把前面介绍的词汇表拿来展示一下:
AB
叶子/树木皮鞋/__子
甜/酸音乐/__律
演员/电影软件/____机
高中/大学铅笔/__张
沙发/椅子葡萄酒/__乐
水果/蔬菜啤酒/__啡
大海/港口铁路/__车站
强壮/弱小杰出/__庸
老师/学生家长/__子
城市/住宅国家/-__府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一般人在读完两栏单词后,对B栏的记忆,会比A栏多3倍。理由很简
单:A栏没有障碍,你阅读时没有磕碰,没有警觉,注意力不集中。B栏设置了障碍,逼着
你填空补缺,你的脑子也就兴奋起来。克服困难学到的东西总能记住,顺顺当当学到的东西
转眼就忘。我们英文书课文后的词汇表,就非常类似A栏:词汇,中文意思,词性等,一目
了然。当你毫不费力地阅读这些词汇表时,就像阅读A栏一样没精打采。但是,如果你在课
文的具体语境中碰到一个生词,经过挣扎终于学会,那就像阅读B栏一样,因为努力而注意
力集中,你就更有可能记住。
这一点,我是从美国的教育方法那里学到的。我刚决定学英语,就有非常幸运的机会到中国
社会科学院英语中心培训(是背着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偷偷去的)进行强化学
习。当时那个中心的课程,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其实社科院不过
是个接收单位,主要教师都是洛杉矶分校的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系的研究生,课程也是那个系
所设计提供的。这实际上是一所美国的英语学校(其中有若干中国老师当助教或合作教师)
。我从第一堂课就晕了头。美国的老师拿来一篇《时代》周刊上的长文让我们读。我傻了眼
:我上这个班之前可是刚刚开始学习《新概念》第二册呀!《时代》周刊我也能读?词汇表
在哪里?语法要点和注释在哪里?我所习惯的那种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哪里?我孤立无援地阅
读《时代》周刊,第一行就出现五个单词,要自己一个一个地查,而且经常查出来也不明白
讲的是什么意思,不懂的语法和习惯用法太多!要知道,我们都习惯了系统的教材。比如,
第一课出现的若干单词,这些单词又会在第二课、第三课,乃至以后的课文中按照既定设计
重复出现,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记忆。而且每课的课文都根据学生的程度一点点推进,绝不
出现过难、过为冷僻的单词,没有特别难的语法结构。这些精心设计的教育方法,美国人一
下子都给破除了。当时我的感觉是他们简直不讲理,觉得自己快被淹死了,一度想放弃。
然而,久而久之,我就发现了其中的道理。第一,你读的不是别人为了照顾你的程度而编写
的简化版课文,而是真实的美国杂志上真实的英语。你不是在游泳池的浅水区练习,而是在
大海里游泳。你对自己差多远一目了然。第二,你碰到不认识的单词自己查,不懂的语法结
构自己想办法解决,反复挣扎,这样学来的东西不容易忘记。第三,你会直接地感到自己在
读这些“真英语”时速度越来越快,对回报看得清清楚楚,使你更有学习的动力。
当我理解了这套方法并尝到甜头后,这套方法就成了新的常规。我于是又开始对这套方法寻
求突破。要知道,美国老师特别强调速读,强调碰到不认识的字时根据上下文猜一下,只要
不严重地影响阅读理解就跳过去,为了速度而牺牲一些精确性。我则觉得这对我们攻克单词
关并不好。于是自己发展出一套通过阅读记忆单词的办法。最近我因为当了新东方的顾问,
看到新东方的一位学生报告说,老师叫他们“一天新背320个单词,复习1800个,每天到了
晚上我看见英文字母就有呕吐的愿望。”我的方法绝对不是这种让你呕吐的方法。相反,我
的方法会给你带来许多快乐。用这样的办法,我一天能够记忆150个左右新单词。以下不妨
先把方法简介一下,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第一,你要找一篇英语媒体上的文章。这篇文章最好图文并茂,讲的是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你对内容越是有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查关键单词就越有动力,查出来的单词记住的机会也就
越大。相反,如果对内容不感兴趣,读起文章来昏昏欲睡,你就无法记住里面的单词。
第二,在阅读过程中,每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要在那个单词下画一道醒目的线,然后
查字典。查出来后,把单词抄写在笔记本上,并尽可能努力记住词义。要注意:这里说的努
力记住,指的是一瞬间的努力,不能反复背那个单词。这只是一次性地看一眼、记一下。另
外,你也不要写下单词的中文意思。一来是写下中文意思让你心理有依赖感,在那一瞬间就
不会以绝望式的努力去记住那个单词了,二来也花费太多时间。你必须保证阅读是你的主要
活动,尽可能快地往前走。这种记忆生词的努力,和在上面那个词汇表中阅读B栏词汇时填
空补缺所用的努力和时间应该差不多。最后我还必须提醒你:绝不能歧视不同的单词。有些
人想当然地认为有些单词重要,有些单词不重要。错矣!千万不要这么自以为是。你在和一
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不要觉得你知道哪个词在这个文化中常用、重要,哪个不常用、
不重要。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这一阅读式的单词记忆法自然会告诉你。我后面马上会
讨论这一点。
第三,随着你这样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在单词本上一次性地记录所碰到的生词,单词就会自
然积累下来。当你看到本子上的单词已经有三四行之多时,就停下来,把每个单词一次性地
读一遍,看看是否还记住了其中的意思。如果发现有些词已经忘了,就再查一下字典,再一
次性地记一次(不必重新抄写)。这里的原则是,你要在你短期记忆消失前将之巩固一下。
以后的阅读还是要重复同样的过程:到有六七行单词时,还要从头阅读一遍,把忘记的词查
出来。这时,前三四行已经是“二进宫”了,我一般也是要再度记一遍,不过那时这些词很
少有忘记的,费时不会太多。当然,完成这个过程,要根据个人的能力不同而调整。如果你
短期记忆力强,可以到四五行时温习。如果你短期记忆力弱,就两行时温习一次。
第四,我一天这样工作8小时,一天结束时一般能积攒一百五十甚至二百个单词左右。临睡
前把所有单词温习一遍,发现大致一百二十个左右的词还记得。另三十个左右忘记的词要再
查出来进行一次性记忆,然后可以安睡。
第五,第二天早晨起来,重新温习所有的单词。以我的经验,此时你还是能记住一百到一百
二十几个。你只需把忘记的词再查一遍,进行一次性记忆,然后吃完早饭,开始下一轮的阅
读和记忆。在这个时刻,你和头一天的那个词汇表不是要说再见,而是要永别。你再不必回
头温习。
你最好利用长假期的机会开始这样的强化,看看用这样的方法,一天8小时的练习量能维持
多久。能维持两个月就两个月,能维持三个月就三个月。能一天8小时就8小时,不行7小时
也不算太差。只要维持了一段时间,许多奇妙的变化就会发生。我前面说过,你绝对不能搞
“词汇歧视”,对所有单词都要一视同仁。要知道,你这么阅读,每天接触的生词就150个
以上,读过的词汇(包括那些认识的词汇)则是成千上万,而且你读的是真实的英文媒体。
有些生词即使你在第二天早晨起来检查时仍然能记住,如果不在以后的文章中出现也会被忘
记。你维持着如此大的阅读量,总碰不到的词自然属于很少用的词,忘了就忘了,用不着遗
憾。常用字忘了怎么办?放心。只要保持这么大的阅读量,真正的常用字隔两天就会再出现
,你还是依照这套方法记忆一遍就行了。有些单词,你可能重复记忆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有
时你阅读中碰到一个不认识的词,心里会惊呼:“天呀,我记得我查了多少次了,怎么还是
不认识?!”这时你的大脑会非常警觉、兴奋。当你知道自己碰到了困难但重要的词汇时,
你记住这个词的机会就增加了许多。这其实就是“深练”中一个核心内容:重复。但这不是
机械重复,而是不断失败、挫折以后的重复。一般的重复,会随着次数增加而降低你大脑的
警觉度,能重复到让你麻木的程度。但在“深练”的重复中,你的大脑的警觉度会随着重复
(挫折)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当然,你也用不着听有些英语教材告诉你哪些是重点词、哪些
不是。生活本身会自然告诉你的。
你做个简单的算术:假设你起步时只有3000的词汇量(高考的英语词汇量要求也在此以上)
,这样工作100天,一天150个单词,那么就先后记忆了15000次新单词。当然,这15000次的
词汇记忆中,有许多是重复的:你学了忘、忘了学,有的甚至被你重复记忆了十几次。不过
,也有不少词你只学了一次,当天就在文章中不断重复,一下子就记住了。让我们打个折扣
,就算你这100天总共学习并记住了5000个新词汇(15000的1/3)。那么,加上你原有的
3000词汇,你就有了8000词汇量。美国新闻记者写文章的常用的词汇就6000。《时代》周刊
比较特别,以用词丰富著称。但8000词汇,大致能够涵盖其主要的词汇。在这种状态下,你
读《时代》周刊还会有许多不认识的字,但至少可以不用词典看个大概了。
看到这样吓人的训练计划,有人也许会说: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的又一重折磨。错矣!对于
有动力的学生,这是个比看起来轻松得多的过程。你可以挑你最喜欢的内容去读。难道我们
不记得小时候废寝忘食地读《三国演义》的情景吗?比如,如果你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
,你就读他的传记。当你碰到moonwalk时,一查字典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这就是“太空步”
!你会忘吗?当然,这种方法在开始时要多查些字典而已。开始时你词汇量少、单词多,是
最枯燥、最难的阶段。但是,开始时也是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只要你顶过这一段,以后则
越读越快,吸收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整个过程也就越有兴味。这样训练一段时期,词汇量丰
富了,你还可以分主题地阅读,把每个主题所涉及的词汇一个一个地攻破。等冲到一百天的
终点时,你基本上可以不用词典阅读《时代》周刊。那种成就感、那种兴奋,会让你欲罢不
能。
完成这一训练,在我看来就是登上了英语阅读的最重要的一个台阶。试想,当你能不借助字
典阅读《时代》周刊这种高词汇量的期刊时,你即使停止学英语,也会好奇地拿起《时代》
周刊或其他英文读物看看。当然,你也很容易养成每天阅读英文报刊的习惯。英语成了你日
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不用有意去学也会持续提高。你的英语这样上了路,也会对你的生活和
工作有实际的帮助。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台阶晚上不如早上。要
知道,按我们常规的强度学英语,学的速度比忘的速度仅仅快一点,甚至差不多。你总是不
能达到不用词典就可以阅读的程度,也不能把英语转化为日常的语言工具,一读英语仿佛就
是要上学、用功、去忍受不得不忍受的枯燥功课。这样时间一久,厌烦、疲倦就都会出来。
在1989年以前,我学英语就是这个状态,学一个月,放半年;结果学了10年,还是《新概念
》第一册。后来一强化,几个月就能阅读《时代》周刊,对英语的态度马上有了本质性的转
变。
阅读单词记忆法过程演示
下面我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我在本书中引用过的文章展示一下这样的方法。我在生词下
加线,并在文后记下词汇表:
On asummer day, inside aStanford University classroom, ablonde, 12~year
oldgirl rises to confront her professor. “You’re wrong” she cries andstorms
out intears. The professor, an ethicsteacher at the school, is tryingto
makethe case that it’s morally permissible to kill one innocent life tosave
five.Still later that night, overdinner, theprofessor and the girl sit side
byside, working outtheir ethical differences thinker to thinker. The young
girleven smiles.
Welcometo book camp. With the close of this summer, the GreatBooks Summer
Program, as it isformally called, will havehad its most successful year
according to Peter Temes, its academicdirector. Each summer, studentsages 12
to 17gather against the idyllic backdrop of either Stanford Universityor
AmherstCollege. They attend lectures, participatein discussions, eatmeals,
andlive together as a community of precocious -thinkers.
Readingthe works of Homer, Virgil, Voltaire, ThomasJefferson and so many
others, the studentsare pushed to grapple with questions that havepreoccupied
thegreat thinkers of the past 2,500 years.What is the good life? How should I
faceinjustice? What do I owe my neighbor?
Theprogram started eight years ago with a group of 30students, many ofwhom
wereunderprivileged, meeting onweekends. Today, the campenrolls around 600
students and its overlappingone—, two— andthree—week sessionsrun from
lateJune to the beginning of -August.
Mr.Temes recalls the inspiration he had to start the great booksinitiative. “
Therewas a brilliant middle schooler in the South Bronx whose teacherone day
said tohim, ‘I betyou’re reallyexcited for high school.’ The kidstared
back ather blankly and said ‘I don’t think I’ll go.’”
Realizing that there were many young students whoshared a love of literature
andideas but lacked the “carrot ofcollege dangling in front of them,” Mr.
Temesand several others began the Great Books Summer Program “to givethese
kids aprecollege college experience.”
Unfortunately, agreat-books curriculum is in short supply even at many
colleges today. But recently a small but vibrantgroup of important professors
havebeen working to restore the great books’ prominence in a liberalarts
education. In the past decade, educators atPrinceton, Dartmouthand Brown
(to name justthree schools) have erectedcenter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givestudents an education in the fundamental texts of the Westerncanon.
Princeton’s JamesMadison Program, Brown’s PoliticalTheory Project and
Dartmouth’s Daniel Webster Project offer orsponsor classes o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political thought, CivilLiberties, Politics andReligion, andso
on.
Themere existence of these programs suggests an important trend instudent
learning habits. The academic radicalism ofrecent decades is receding, and
students are ready to be serious again. Flakycourses—such as Sociology of
Heterosexuality (Yale), Philosophyand Star Trek (Georgetown), or
Whiteness: The Other Side of Racism(MountHolyoke)—no longerinterest them.
Instead, studentsfrom book camp and Princeton are interested in “sittingdown
withPlato, St.Augustine, and JamesMadison, to thinkthrough the perennial
issuesof politics and citizenship.” says RobertGeorge, a professorand
director of Princeton’s James MadisonProgram.
Sinceits birth nine years ago, the JamesMadison Program has dramatically
grownin its offerings and influence on the Princeton campus. That’s onlybeen
possible because “students are very interested inlearning about founding
principles. Our class enrollments are veryhigh,” says Mr.George. “Inthe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class, which hasthe reputation of being the
hardestnon-science class at Princeton, 100 to 125students are typically
enrolled.” To put thatin perspective, most classesat Princeton hold fewer
than 19students. The James Madison Program’snumbers, along withthe Great
BooksSummer Program’s, say it all.Students want to learn this stuff…
一篇读下来,积累的词汇如下:
Stanford, blonde, confront, stormsout, ethics, morally, permissible,
innocent, ethical, camp, academic, director, idyllic,backdrop,Amherst,
participate, community, precocious, Homer, Virgil, Voltaire, Thomas
Jefferson, grapple, preoccupied, injustice, underprivileged, enrolls,
overlapping, inspiration, initiative, brilliant, schooler, bet, stared,
blankly, carrot, danglingcurriculum, vibrant, restore, prominence,
liberalarts, Princeton, Dartmouth, Brown, erected, specifically,
fundamental, canon, JamesMadison, DanielWebster, sponsor, Medieval,
Renaissance, radicalism, receding, serious, flaky, Sociology,
Heterosexuality,Yale, Trek, Georgetown, Whiteness, Racism, MountHolyoke,
Plato, St.Augustine, perennial, founding,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reputation, perspective, stuff.
当然,这是一篇非常简单的文章。我标出的许多单词,其实词汇量在两千以下的学生都认识
。一天读这么两篇文章,就能积累一百多个词汇。而且你要意识到,这虽然非常简单,毕竟
还是《华尔街日报》评论版的文章,是受良好教育的人读的。当然,程度高的大学生或大学
毕业生们,则可以从更难的读物开始。
下面让我们看一段《时代》周刊,难度明显提高:
When ababy is born too soon, it,s hard toimagine that the infant would do
better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than in America. The most fragilepreterm
infantsare housed in specialized intensive—care units and cared for byworld—
classexperts. Prematurity cost the country some $26 billion in2005, according
to theU.S.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yet for all the technology andexpense,
roughly30,000 Americanbabies under age 1 die each year. They die at a rate
threetimes as high as in Singapore, which hasthe world's best infant survival
— longconsidered a key indicator of a nation's overall level of health.In
fact, theU.S. — ranked No.30 in 2005 — lags behindalmost every other
industrialized nation, behindCuba, Hungary andPoland.
Whatexplains such dismal figures? The math is fairly simple. Babiesborn
preterm— before 37 weeks of gestation — account for two-thirds of allinfant
deaths, and thenumber of preemies in the U.S. is growing. Today 1 in 8
American births is preterm — a nearly 20% risesince 1990. The babies at
highestrisk are those born "very preterm" — before 32 weeks of gestation—
whoaccount for just 2% of all births but more than half of all infantdeaths (
bycomparison, 99% oflate-preterm babies, born just aweek or two early,
survive). These verypreterm births have driven up the U.S. infant-mortality
rate to6.86 deaths per 1,000 livebirths. “If we reallywant to make progress
ininfant mortality, we have tofigure out how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pretermbirth,” says EveLackritz, chief of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at the
Centers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But ifthe reason for the infant-mortality crisis seemsclear, what to doabout
it isnot, becausepremature births remain a genuine medical mystery: innearly
halfthe cases, the cause isunknown.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preterm
birthsare more common among very young and very old mothers and amongwomen
carrying multiples — twins or triplets. But rateshave climbed considerably
evenamong singleton births. Preterm births are also more common inwomen with
upper-genital-tract infections like bacterialvaginosis, in veryunderweight
andvery overweight women, in women whoundergo cesarean-section births and in
womenwith certain bleeding and clotting disorders. But takentogether, these
factorsstill leave doctors stumped in more than 40% of pretermcases.
Theenduring dilemma of infant mortality is prompting experts torevisit one of
biology's longest-standing questions: Why arebabies born when they are?
Research teams across thecountry, includingobstetricians, statisticians and
molecular biologists, are workingin concert — and veryslowly beginning to
piecetogether the answer.
我假设读者有四五千的词汇量。读完后积累了下面的单词:
fragile, preterm, intensive-care, prematurity, dismal, gestation, preemies
, mortality, multiples, twins, triplets, singleton, genital, tract,
bacterial, vaginosis, cesarean-section, clotting, stumped, dilemma,
prompting, obstetricians, molecular.
当我把读者的英语水平设定得稍微高一些时,生词就少得多。在这一段中,一些生词反复出
现,如preemies等,而且不断变换词形,在这种语境中很容易学,学得还很系统。我相信,
一个有3000词汇量的高中生,经过100天强化训练,特别是用这100天的最后两周集中阅读《
时代》周刊这种变化多端的文体,百天后应能大致阅读这本高词汇量的杂志。
本章以个人经验现身说法,不过是希望证明一个本书反复表达的观点:你能够成为天才当然
更好;如果成不了,或者错过了成为天才的机会,你还是有相当的潜力可以挖掘。像我这么
一位快30才开始认真学英语的人,按说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机会窗”很久。但是,我仍
然能够在英语世界语言要求最高的行业之一(大学的文科)中生存。这里的关键就是“深练
”。我为了解决阅读问题,长年坚持磕磕绊绊的阅读、积累词汇,而放弃了顺顺当当的方式
。我想,如今的后辈,应该有更好的条件做到这一点。
现在总结一下。你是不是学外语的料,并不决定于你是否聪明、是否有语言天分。如果你上
了一个外语班,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慢,这也不证明你“不是那块料”。相反,如果你天资聪
明,经常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顿悟,也不说明你一定能学好外语。学好外语的
关键还是看你的动机有多强,是否能持之以恒。不能持之以恒就不是学外语的料。这包括那
些相当聪明的人。有些人学不好外语,在我看来就是太聪明,忍受不了努力多年还显得很笨
的挫折感。
那么,学好一门外语需要多长时间呢?对一般的大学生来说,我看需要1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
。其中头3到5年最好是强化训练。等大体能够轻松阅读后,再细水长流。开始时如果投入时
间太少,忘的速度就会超过学习的速度,经常会原地踏步。我有位朋友,英语专业毕业,后
来当了大学英语教师。她晚上出去代课挣外快,有一次碰到个年纪大的学生。大家熟了后,
那人发现这位小老师的年纪居然还赶不上他学习英语的年头。沮丧之下,他干脆就不来上课
了。这种症状,流行我们全社会,可谓司空见惯。为什么?我看还是“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的道理。开始阶段没有运用“深练”原则强化,没有迅速达到使用的水平,英语长
期不能成为你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日后一忙,今天拿起来,明天又放下,最后还是一无所成
。所以,我劝有志的朋友,从生命中拿出100天,照着我的方法试一下,看看你的英语会变
成什么样子。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