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武士道》 大道之行 读书笔记

该书作为【日】新渡户稻造的代表作,它撰述并首次发表于作者1899年在美国宾西法利亚养病期间,翌年才在作者的国度日本发表。正如作者自己在说明写作目的时所说,本书的目的乃是为了献给他自己的叔父—太田时敏,因为他教会了“我”敬重过去并仰慕武士的德行。

新渡户生于1862年9月1日,死于1933年10月15日。其出生地是日本岩手县盛冈市,父亲是南部藩士。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北海道大学毕业。曾担任国际联盟副事务长,也是东京女子大学的创立者。他是从1984年到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日本银行券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个日本几乎全盘西化的年代,新渡户一直坚持着西日结合的思想,他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一面又反对全盘西化,主张从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的食粮。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要当太平洋之桥的”“我要将西洋思想传到东洋,将东洋思想传到西洋!”

读书笔记之《武士道》 大道之行 读书笔记

那么,作者在该书中谈了一些关于武士道的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他又是如何一一解答的呢?首先作者给武士道一个框架式的标签,他将武士道说为是作为一种道德体系的武士道。正对这种道德体系,而细细分之,作者的目标乃是要想在书中阐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关于日本武士道的起源及渊源,二是它的特性及训条,三是它对民众的影响,四是关于武士道的影响的持续性和永久性。而其中,尤以第二点最为重要,其余各点皆是被作者作为余论来处理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关于日本武士道的起源和渊源。关于起源问题,此处实在不便多详,只不过各种历史之混乱与在战乱。而关于武士道精神之渊源问题,倒有几个渊源可论。武士道精神之渊源,按照作者之阐述,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为起源于印度,经由中国传到日本的佛教,这一点经常为我国民所忽视。佛教的冥想的生活为武士道以平静地听凭命运的意识,对于不可避免的事情恬静地服从,面临危难像禁欲主义者那样沉着,卑生而亲死的心境。二为产生于日本本土的日本传统的泛灵多神宗教神道。如果说佛教为武士道提供了某种思维的方式和形式的话,那么神道则为武士道的提供了某种行为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刻骨铭心地对主君的忠诚,对祖先的尊敬以及对父母的孝行。三是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无论是来自于印度的佛教,还是来自于日本本土的神道,本身都并没没能给武士道一种对于道德的清晰的认识,而相反,备受中国传统文化所熏陶的日本文化却在中国文化里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道德教义。孔子的教义为武士道在道德上提供了五伦之道,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冷静、仁慈而又富于处世的智慧。由此可见,武士道并不只是人们一直以来强调的那样,说它只是日本神道思想的残留物,事实上,它是几乎整个亚洲文明的交汇点,在这里不仅包括日本的传统文化,还汇集了作为亚洲古代的两大文明体系,中国传统儒家文明和印度宗教文明。

其次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本书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武士道精神的特性及训条。这部分实际上包括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刀、自杀。义在这里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道义,而更像我们所说的义务,即按照义理武士应该要去做什么,要去履行什么的义务,然而这种义务往往带有某种狭隘性,就连作者本身也说这也许是错误的,如一位著名的武士林子平就说义是“该死的场合就死,该攻讨的场合就攻讨”。勇是一种敢作敢当、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这种精神首先必须应该是要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的,忽视了正义而为的勇往往是被勇士所不耻的,为不值得的事去死在武士道精神里也被称之为“犬死”。换句话说:“勇就是去做正义的事情。”仁也被称为恻隐之心,是武士道精神中最高的精神,这和儒家文化中将仁作为最高的精神是一样的,一切好的精神都源于此,根于此。而爱、宽容、同情、爱情、怜悯等则是仁这一精神的内容。礼即礼貌,然而它并不只是简单的礼貌,并不只是指为了取得良好形象而行的德行,应该是建立在对他人的同情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他人的同情性关怀,同时也意味着对正当事物和社会地位相应的尊重。诚即诚实和信实,武士的信实要求和标准比一般人要高,任何形式的谎言和遁辞都是不允许的,都会被看成是武士的卑怯。名誉的意识包含着对人格尊严即对价值的明确的自觉,它是武士生来就懂得重视随其身份而来的义务和特权,它产生于武士家族的那种惧怕羞耻的强烈感。忠义指的是对上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武士道中,尤以对君主的忠诚最为重要。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他们将忠义发展到了“任何其他国家都未曾到达过的高度”。克己实际上是一种武士的禁欲主义性格,它是不哼一声的忍耐和不要流露自己的悲哀或痛苦二者的结合。日本武士在面部上流露出感情也会被认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为。刀被称之为武士之魂,日本武士把刀看成是力量和勇敢的象征,正像穆罕默德所说:“剑是天国于地狱的钥匙。”在日本“刀”是天国和地狱的钥匙,“刀”是名誉和地位的钥匙。自杀在日本武士道中主要指切腹或剖腹,它意味着刺开腹部的办法来自杀,通常武士选择自杀是要保存他们的名誉,而日本武士之所以选择腹部作为自杀的地方,是基于他们认为这里为灵魂和爱情的归宿之处,这种信念让人本武士看似最丑恶的死亡形式带上了某种崇高性。

关于作者的第三、四个问题,此处不再论述,一是由于在该书中本身不是重点,另一个则是由于三、四个问题相信大家在日常的相关资料中也有很充分的认识。

此处我觉得有必要再次申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武士道精神看成是日本宗教神道的产物,这我不否认,但是这绝不是武士道作为一种道德体系懂的全部渊源,它甚至也不是它最重要的渊源。

完,2012年7月15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8290.html

更多阅读

《通鉴》拾零之二------齐襄王的剽窃艺术 拾零

前一段时间,学术腐败之风盛行,其中剽窃之事尤多,同行之间,同事之间,甚至还有导师剽窃研究生的,为人所不齿,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在过去,领导要是剽窃了小科员的,就得另说,没准还剽窃出团结,剽窃出效益,用时下的话说,剽窃出正能量来。据《

《棋子》——X之司狼神威 桃生封真x司狼神威

《棋子》——X之司狼神威“想走出你控制的领域,却走进你安排的战局我没有坚强的防备,也没有后路可以退想逃离你布下的陷阱,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我没有决定输赢的权利,也没有逃脱的幸运我像是一颗棋,进退任由你决定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

松下幸之助:《年轻》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成千上万的读者把它抄下来当作座右铭收藏,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安排后半生的精神支柱。美

转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狼》

原文地址: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狼》作者:昆仑云天山雪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狼》一、原文、译文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声明:《读书笔记之《武士道》 大道之行 读书笔记》为网友掬水碎月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