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发表日期:2010年1月28日

为什么肥皂泡总先上升后下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一个个小肥皂泡从吸管中飞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美丽的色彩。此时,小朋友们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我们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飘浮于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我们常常是看到肥皂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过程和现象,我们只要留心想一下,就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开始的时候,肥皂泡里是从嘴里吹出的热空气,肥皂膜把它与外界隔开,形成里外两个区域,里面的热空气温度大于外部空气的温度。此时,肥皂泡内气体的密度小于外部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会上升。这个过程就跟热气球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上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发生热交换,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泡体积逐步减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皂泡就会下降。

为什么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我们知道,水中能溶有少量空气,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

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水被加热时,气泡首先在受热面的器壁上生成。

气泡生成之后,由于水继续被加热,在受热面附近形成过热水层,它将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

使泡内的压强(空气压与蒸汽压之和)不断增大,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

当气泡所受的浮力大于气泡与壁间的附着力时,气泡便离开器壁开始上浮。

在沸腾前,窗口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P。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凝结成饱和蒸汽,

压强亦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于是,

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

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

此时,气泡脱离器壁上浮,其内部的饱和水蒸汽将不会凝结,饱和蒸汽压趋于一个稳定值。

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液体对气泡的静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变小而减小,因此气泡壁所受的外压强与其内压强相比也在逐渐减小,

气泡液--气分界面上的力学平衡遭破坏,气泡迅速膨胀,加速上浮,直至水面释出蒸汽和空气,

水开始沸腾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开了",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对水的振荡减弱,

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水开后摸壶底,烫手吗?

水开了,这时你若迅速把壶提起来并勇敢地把手贴到壶底,

发现壶底并不烫手,若过一会才把手贴向壶底,壶底反而又烫手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壶底是离热源最近的地方,也是水汽化最集中的地方。水开后,

在壶底产生一串串汽泡,并上升到水面,这就是沸腾。水沸腾要吸收大量的热,

在水壶离开火炉后的一瞬间,水的沸腾仍在进行,所以此时壶底附近的热大量地被吸收,

暂时降低了壶底的温度,因此壶底并不烫手。可是过一会儿后,水停止沸腾,不再冒汽泡,壶底和水温相同,壶底也就烫手了。

刚出锅的鸡蛋为什么不烫手?

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你用手去拿,为什么不觉得烫手?

这是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

水分的蒸发使蛋壳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不过,

这只是很短的一会儿,鸡蛋表面的水分完全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

蒸发是降低温度的好办法。当室温比人体的温度高的时侯,

人体向外散热主要足依靠蒸发的办法。人体每小时可以分泌l升以上的汗液,

带走的热量大约是580千卡。也就是说可以使58公斤的水温度下降10摄氏度。

所以一个人即使在面包炉里,只要不被直接烫伤也是能待一个短时间的。

人体对周围温度的感受和空气的温度关系很大。冬天虽然屋子里的温度在25摄氏度,

脱了衣服仍然感到很冷,这是由子冬天屋子里的空气十分干燥,身上的汗水蒸发的快。

而夏天空气潮湿,蒸发过程缓慢,所以不觉得冷。

为什么可以用吸管“喝”汽水

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嘴还没有从管内吸气时,管内外液面是相平的。

这时,管内外液面上的气体压强相等;在嘴从管内吸气时,管内气体减少,

管内液面上的压强也减少,这时管子内液面上的气体压强小于管外作用的液面上的大气压。

所以,我们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喝汽水时,首先要将管子插入汽水里,

当嘴吸气里,管内便有一部分气体被吸进嘴里,便造成了管内剩余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且小于管外的大气压,因而在管外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便沿管子上升,被吸进嘴里。

为什么电冰箱在停机后不能立刻起动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下面就压缩式冰箱介绍一下。

压缩式电冰箱是电机压缩式电冰箱的简称,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构成部分:箱体、制冷系统与控制系统。

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制冷系统。现在就来看看制冷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利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使之气液循环,不断地吸热和放热,以达到制冷的目的。其具体过程是:通电后压缩机工作,

将蒸发器内已吸热的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吸入,经压缩后,形成温度为55℃~58℃,

压强为112 8帕的高压、高温蒸气,进入冷凝器。由于毛细管的节流,使压力急剧降低。

因蒸发器内压力低于冷凝器压力,液态制冷剂就立即沸腾蒸发,吸收箱内的热量变成低压、低温的蒸气。

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如此不断循环,将冰箱内部热量不断的转移到箱外。正是因为这样,

所以夏天用冰箱来冷却房间,不但是不可能的,反而会使其内部温度升高。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知道只要压缩机一工作,其机体内就有高压存在,并且在断电后,要有段时间才能消失,

这就是冰箱为什么不能在关机后立即开机的原因所在。下面详细分析一下其内在机理。

电冰箱在运行过程中,其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吸气侧移为低压侧,其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

压缩机的排压侧移为高压侧,压强高达117007帕左右,两侧的压强差很大(压力差也是很大),

停机后两侧系统仍然保持这个压力差,如果立即启动,压缩机活塞压力加大,电机的压动力矩不能克服这样的压力差,

使电机不能起动,处于堵转状态,这就使得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的转速加快,磁通量的变化率加大了,

从而导致电机绕组的电流剧增,温度升高,如果时间长,很有可能烧毁电机。因此要求停机后过4~5分钟再起动。

1、牛奶的妙用

牛奶,不仅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而且还有许多的妙用。

早晨起床后,如果发现眼皮肿,在牛奶中加入少许食醋,搅拌后用棉球蘸它要眼皮上反复擦试片刻。尔后用热毛巾敷一会儿,眼皮便会恢复如常。

吃大蒜后,口中有难闻蒜臭味,喝杯牛奶或用牛奶嗽口,蒜臭味即除。

烹调时,若酱油放太多了,在菜中加入少许牛奶,可使菜味道鲜美。

炸鱼前用牛奶浸泡片刻,炸出的鱼不公无腥味,且异常鲜美。

衣服上有墨水迹,先用牛奶洗,后用洗洁净浸泡搓洗,污迹即除。

2、小病小伤试试自疗

生姜止血如一时不小心弄伤了手脚,可把生姜洗净捣烂敷在伤口出血处,范围以敷满伤口为宜,止血效果好。

炸姜片止咳用适量生姜切片入锅内,用少量植物油炸黄,加半碗水煮10分钟,放入少量的糖一次喝完,再喝点白开水,效果很好。

味精止牙痛牙痛时,可用筷子或干净的手蘸一点味精涂到疼痛的牙齿周围,疼痛即刻好转或消失。

萝卜蜂蜜治燥咳萝卜适时洗净,用纱布将捣烂的萝卜挤出汁,每次60毫升,加入适量蜂蜜调均匀,每日3次,连服3-5日,疗效满意。

大蒜瓣治哮喘取大蒜2-4瓣洗净后,捣成泥状,装入小瓶中,用鼻子闻大蒜的气味,每日3-5次,多闻无妨,一日换一次大蒜瓣,连用3-4日,冬天效果最佳。

荸荠治结膜炎用鲜荸荠四五个洗净捣烂,用消毒的纱布数层滤过汁即可点眼,每次滴1-2滴,每日3-4次。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初发、眼红、有分泌物、轻度肿痛、自觉干涩有效。

米泔水治皮肤瘙痒取米泔水(浸洗花生后的水)1000毫升,加入食盐100克,置铁锅内煮沸5-10分钟,倒入脸盆待稍凉,用消毒的手巾蘸水搽洗患处,每次搽洗2-3分钟,每天2-4次,疗效显著。

土豆皮治烫伤先把土豆洗净,再把干净的土豆皮剥下来后,直接敷在烫伤之处,然后用消毒纱布包好固定,一般烫后敷2-4天痊愈,并且无疼痛,无疤痕。

芝麻叶治咽炎取鲜芝麻叶5-7片,洗净稍干入口,慢慢边嚼边咽,每日嚼3-4次,连用3-4天,可以痊愈。

蛋黄冰糖治气管炎取鸡蛋黄10个,冰糖100克,将蛋黄冰糖混合搅匀,再加入黄酒500毫升,放置10日即可服用,每次服25克,每日2次。此方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

绿豆蛋花汤治口疮取绿豆适量、鸡蛋1个,把蛋打入碗内捣散。将绿豆浸泡10多分钟后,煮沸1-5分钟,用绿事业汤冲蛋花即成,每日早晚各服一次,一般服1-2天痊愈。

3、天喝酸奶 结肠不患癌

西班牙最高科技研究中心食物和营养学研究所所长阿斯森松.马科斯指出,酸奶不但能治疗神经性厌食症,还能减少患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危险。他说,酸奶富含钙、高质量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且热量低,因此它能提高机能的防病能力,调节肠功能和免疫系统。此外,它还能较好的吸收营养素。研究表明,每天喝一瓶酸奶不仅可以减少结肠癌的增加,还可以治疗因粪水积累引起的中毒。

4、提神,茶比烟好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吸烟“提神”主要是香烟中所含的烟碱在起作用。烟碱属于剧毒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小剂量烟碱加强中枢神经的兴奋过程,减弱抑制过程,大剂量烟碱则使中枢神经转入抑制。这种情况,常常打乱了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动态平衡。烟碱还能使人体的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因此,大量吸烟所造成的结果是使人的记忆减退、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香烟中还含有大量焦油等多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些物质不但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而且有致癌的作用。吸烟还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故抽烟不仅不能提神,还对健康有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816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隆中对文言现象

原文地址:成语中的文言现象作者:锦绣林海成语中的文言现象成语这种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是语言园地中的长青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预习展示反馈及展示课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主讲教师:史金凤)预习环节一、预习目标:1.收集整理文中的生字与生词。2.了解、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开拓视野,发散思维。3.与文本有关的独立创作:与现实生活,当今环保话题接轨,自觉提高环保意识。二、预习内容及方法指导

英语中的音变现象 英语语音现象

英语中的音变现象英语中的音变现象源于一个“省力”(Economy)原则。牢记省力原则,让我们读英语时唇舌处于放松的状态,轻松的去读英语。主要有连读、失音、弱化、浊化、同化、重音、缩读等形式。

俗话说的好——生活中的矛盾现象 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

原文地址:作者:本家明俗话说的好——生活中的矛盾现象1、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2、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3、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4、俗话说:

声明:《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网友永不言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