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钟跃明这个人物,我有太多想说的。用片里的话说,他是在路上的人。为了体味百态人生,他来到了这个世上。
文革奴役了那个年代人的思想。但钟跃民们并没有被束缚住,相反,正是那种强压下一触即发的社会形态造就了他们的冥顽不灵。故事自此拉开了序幕,青春就这样残酷的被撕开来展现给我们看。
那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拉帮派,打群架,讲义气,敢想敢干。我不知道现实是不是这个样子的,那种情形是我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的。他们可以为了一句话杀人,他们吹着口哨挑逗漂亮女孩,他们捍卫着他们自己也不明白的东西。他们看似满不在乎,却在玩世不恭的眼神中伤害与被伤。
![血色浪漫2 血色浪漫4](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11548t0140e0798fe32a3b32.jpg)
且不去评判那段历史,我所思考的,是男主人公钟跃民的那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态度。他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敢爱敢恨,敢退敢进。这样看来,他好象具备了一个好男人所应具备的一切。他所缺乏的只有一样,那就是责任感。而责任感是一个成熟男人所必须具备的。
钟跃民讲义气,为了哥们儿可以流血、坐牢甚至拼命,但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家人的不负责任。他爱过周晓白,爱过秦岭,也爱过很多其他的女人。也许真的像张海洋说的那样,他真诚的爱过她们,但他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不能给自己所爱的人一种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不能给她们任何承诺。于是在这些女人一个接一个死心塌地的爱上他之后,他却洒脱的上路,去继续他的浪漫人生。如果说周晓白是他的一个梦,一个醒来了却永远也不可能触碰到的梦,那么秦岭便是他的信仰。他信仰自由,秦岭也是。爱了就在一起,不爱了就离开,一切顺其自然,谁也不牵绊谁。他之所以可以用十几年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杳无音信的女人,是因为这个女人对自由的诠释深深的打动了他。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不负责任的,毕竟像秦岭那种具有足够冷静的理性的女人是少之又少的。而就连秦岭那样理智的女人最后也选择了离开。
钟跃民永远都饱有激情,跳跃的思维不是常人所能理解。他心比天高,可正像周晓白说的那样,没有人能到天上去,到了天上更寂寞,所以,钟跃明是寂寞的。他把一切都看的很明白,却硬要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耍弄着自己的聪明,说着玩世不恭的话语,走自己想走的路,只为自己而活。可正是这样自我的人才是最自私的,他最爱的人是他自己。
我不属于那个年代,但我想我并不用刻意去理解什么。那样的人生,那样的色彩,也许没有机会再来了。红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浪漫是我毕生的追求,这样的血色,这样的浪漫,这样一个不可复制的人生,值得让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钟跃民用人生演绎浪漫,尽管过程中伤痕累累,甚至可能不得善终。但就像他说的,人生在于过程,而不在结果。
无论如何,他尽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