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院——三多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谷县城西南约5公里108国道南侧的北洸(汪)村里。大约是因为宣传不够,或者地点略偏僻,似乎不如乔家大院有名,游人也少些;但实际上,论建筑的完好、历史的久远、过去的财力和影响以及可以玩味的看点等等,曹家大院绝不在乔家以下。
曹家作为晋中“金太谷”的首富,已有400余年历史。曹家始祖曹邦彦是太原晋祠花塔村人,以卖砂锅为生,明洪武年间举家迁移到太谷北洸村,至第14代曹三喜时,曾种地、养猪和磨豆腐,后来经营酿酒业,家业渐渐发展起来。曹三喜共有七个儿子,各有堂号,其中四儿子的堂号名即为“三多堂”。到道光、咸丰年间,商业达到鼎盛,国内各地的商号竟达640多家,雇员近五万人,真所谓“辽奉蒙俄六百座”。此时其资产高达1200万两白银,约为清朝国库的1/7。曹家也曾跨出国门,在山西和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堪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茶叶之道”,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茶叶、丝绸布匹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等等。惜于光绪甲午、庚子年以后由于战争、商业竞争以及子孙的骄奢淫逸导致了失败,终于走完了自己的辉煌历程。
现存开放的三多堂院落仅为曹家福禄寿喜四大院之一的寿字院,内套15个小院,有房277间,占地一万余平米,而这也仅是原来曹家住宅的1/20。
三多堂大宅院高耸大雅,厚重古朴,座北朝南,成长方形。参观入口为其东门,进门便是一条石板铺成的东西向通道,将大院分成南北二部分。道北依次为多寿院、多福院、家佛堂、多子院,这是主要的院落,也是参观的重点。看来三多的意思一定是多寿多福多子了。
回头望入口门楼上有“客亦三多”匾额,显然这是对客人的祝福语。
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穿堂大院——多寿院参观。
因为还兼做山西古典家具博物馆,所以各个房间里主要展示明清家具摆设,也有衣物、字画、陶瓷、砖雕等等展出,而这些不是我们参观的重点,我们只做顺便的介绍。这是居住设施。
这是会客布置。
这是女服和日用绣品。
这里展出的龙袍可不一定是曹家的,私藏龙袍是要杀头的啊。
分割前后院的过厅中间是一面很大的鼓,旁边停放着两部“轿车”,这可是当时比小汽车还高档的车哟!旁边墙上贴着镖局的条例,或许曹家有自己的镖局吧?
多寿院还有一个东跨院,也有二层楼。
经过过厅进入多寿院内院,正面就是巍峨的三层高楼。多寿院多福院的两座三层楼连在一起,气势十分雄伟。
进入主楼,一楼东面里间有一盘炕,炕席被掀开着,炕头上有一个直径约40多公分的垂直井口,昏暗的灯光下,很难判定其深度,估计深过十余米了。这可是三多堂的一个很特殊的看点!据旁边的说明牌介绍,这就是曹家银窖的入口。当初曹家生意兴旺,白花花的银锭元宝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运来,只见驼队运来,却从不见运出,那些财宝可能就藏在其中!还有一说这是一个地道口,曹家曾在县城南面25里的范家庄山顶修建了一座占地4000平米的山庄——迁善山庄,用于避暑和躲避战祸。1937年日军侵占太谷,曹家老少几百口人没出大门一夜就全消失了。人们都传说曹家有通往迁善山庄的秘密通道。2006年,在村里老人的指点下进行了挖掘,最终发现了这个洞口。但这么小的洞口,显然人很难进去,且洞口垂直,特别是老人女眷很难从此进入,所以我认为一定还有别的入口,到底是没找到,还是什么原因没有公开呢?还有地窖的防水等问题,也都是一个个未解之谜。
为了对比,再借用网上可查到的别的网友的一张照片,这张是可以看到炕头的。
登上二楼,一对螺钿镶嵌靠背椅十分华丽,似乎已经有点象西方风格了。
三楼陈列着一些文物,这只放在楠木几上的金漆诰命箱不知道是不是曹家的?
另一件玻璃柜中,安放着一只个头不小的辽代金三彩瑞兽,形象逼真,一定也弥足珍贵。
翁201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