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基地面積:3,948.72m
建築面積:2,933.12m
總樓地板面積:21,682.15m
最大高度:36.49m
樓層:地下兩層 + 地面七層 + 屋頂
為藝術和電影有關的活動提供一個基礎,以及幫助人們彼此
自由而順利透過各種各樣的媒介交流的公共設施
概念
透過提供最新的知識和文化 靈活服務于人們的需要。
使不透過終端而是節點的聯網潛能最大化。
服務全部人 包括生理殘障,使用者,提供者,和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
服務
.表現的空間,例如畫廊和劇院 - 藝術品和電影工作被展覽人們欣賞。
.活動的空間,例如工作室和工場
媒介的終身教育和文化活動
訊息的支持和自願的活動,例如幫助生理殘障的使用它的設備
工場被安排與視覺/數字化內容和媒介的產品有關
.最新的知識和訊息被提供。
sendai shimin圖書館
![2013普利策建筑奖得主伊东丰雄(一)仙台媒体中心 日本仙台媒体中心](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10841t0107dfd527689cd321.jpg)
藝術/ 文化,集中于對藝術和文化的研究 電影/聲音
圖書館為視力和聽到的生理殘障人設計
教育目的的視聽素材
.環境,其中有人能收集,累積,編輯,並且發送訊息,被提供。
計畫
.與藝術有關的展覽會,電影螢幕和專題討論會,電影和媒介被安排。
.教育提升和義工被支持,包括生理殘障能自由地使用媒介。
.與很多人合作收集資訊與儲存數位化的記錄於檔案裡
.與外面的圖書館和各式的組織合作發展。
仙台媒體中心外型像個巨型玻璃水草盒,伊芳東豐雄在構思時放棄傳統的柱子,改而使用螺旋形管道;電梯、樓梯和空調設施都藏在直徑2米至9米的管道。
空間不是像關在一個盒子裡面,而是可以自由的向任何一個方向擴展。雖然是置身于一個盒子的空間,由於四方體的旋轉給你一個動感的空間。這樣的一個建築中間沒有的柱子,梁、窗戶、門等等,而是重合組合的一個空間 ,所以非常的自由。
三個主要元素 : "plates" " tubes" "skin"
plates - 七層樓面疊合而成的正方形版層,每一層均代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通過不同類型的媒體所進行的不同的溝通方式
tubes - 13根穿過並支撐那些樓板的樹狀元素 他們是靈活的的結構元素,同時也是其中的垂直交通手段,是一種信息空間,光、氣、水、聲等不同能量類型從其間穿流而過
skins - 將建築的內部與外部分離開的一種元素,特指面向主街道的雙層外牆以及屋頂機器空間的外殼
流動與透明的建築一像是伊東豐雄所追求的 從這案例也可以明顯的看出
第一印象通透的玻璃外牆讓人感覺沒有阻隔,室內與室外似乎是融合在一起
而從外觀也能看到每層的使用者來回在大玻璃盒中走動,像是魚兒在水族箱游動的感覺,
而歪斜的柱子則真的像是海草般。
到了內部空間,清爽的空間配色與舒適的尺度,鮮明的家具更是替內部加分不少,
室內空間看不到一般建築物內的門、窗、 樑、 柱,打破了一般人對建築物室內的刻版映象,
尤其利用tubes做為垂直動線相當特別,讓原本對樓梯、電梯這樣的服務空間能與室內融合而不突兀。
http://www.smt.city.sendai.jp/en/ 仙台多媒體中心官方網站
http://www.artspace.org.nz/shows/Ito.htm Media Architecture < > Architectural Media
http://www.um.u-tokyo.ac.jp/dm2k-umdb/publish_db/books/va/english/virtual/05.html
THE STRUCTURE OF SENDAI MEDIATHEQUE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modern%20work%20%202005/b9013009/index.htm
建築:非線型の出来事 伊東豐雄建築事務所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