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电影简史 女性作为被观者

【资料特供】女性主义电影简史

第一节 概念溯源

“女性和电影”作为批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初发端以来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到了20世纪后半叶,才有了将女性主义和电影联系起来的可能性。在世界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女性的政治意识经批判性地转向了电影方面。电影已经拥有了可以从性主义视点加以分析的为时不长的历史。这种意识的创立以及如此多可供分析的影片是前所未有的。电影作为一种建制(INSTITUTION)的异质性在它初次遭遇女性主义时就表现出来了。

女性主义和电影的冲突是女性主义和父权文化之间范围更广的激烈对抗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妇女运动就呼吁关注文化的政治意义,关注主流艺术和文学的创造过程中妇女的缺席现象。基于这种洞察,相关领域的政治和美学的讨论也获得了新意。研究者发现:女性被严重地排斥在创性传统之外,在文学、通俗艺术和视觉艺术中屈从于父权思想,女性不得不明确地反对化上的性别歧视,并试图去发现能摆脱完全依男性的创造力概念而存在的艺术表现手段。

关于“女性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这一课题在研究的初期就证实了女性一直被排斥在电影生产和制之外这一事实,这或许正对应了她们被利用为银幕上的性感对象的现实。多个国际女性电影节展示了研究者的成: 意外发现和被遗忘的女性导演都屈指可数。总之,早期电影史特别呈现出一种妇女被歧视和被边缘化的压抑图景。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在电影工业吸引商业性大投资之前,确实有少数妇女在好莱坞执导影片。但随着商业制片体系的来临,以及有声片的引入,电影吸引了来自银行和电子工业的大规模投资,女性制片人开始出现。

女性制作影片的第一个可能性来自经济和技术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电影以另一种经济基础发展为35毫米的商业产品。至于对女性的影响,就是她们不再只是以前电影界的少数派,而是开始大批参与其中了。从电影工业的生产过程来看,投资的规模和女性的参与之间呈一种负效应。

40年代出现了女性电影世界的第一线曙光,但它几乎没有引起注意。1943年玛雅·黛伦(MAYA DEREN)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无声片《下午的罗网》(MESHES OF THE AFTERNOON)。二次大战后,时拍摄新闻片所用的16毫米摄影机进入了美国的旧货市场,为“下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变化向电影之外的人们敞开了电影制作的大门,并催生出新的电影类型。16毫米电影由于和“真实电影”(纪录片的一个流派)的特殊联系使它自身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工具,不经意识形态的中介而去捕捉现实。电影看起来将从商业生产的历史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崛起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也开始萌动。1971年,几部颇具女性意识的纪录片得以公开放映,标志着第一代女性主义纪录片的诞生。这些纪录片均由女性拍摄,而且都涉及女性题材,它们是《成长中的女性》(GROWING UP FEMALE)、《三生》(THREE LIVES)和《女性的电影》(THE WOMAN'S FILM)。

随着这些女性纪录片的出现,各种女性电影节、研讨会以及杂志书刊也开始以“女性”为重点,试图以主动的姿态,唤醒社会对女性主义的各种思考。学术研究方面,开始有人研究男性主导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希望正视好莱坞主流电影中如何扭曲或摧残女性的真实经验。据,再有学者尝试在电影史上重新挖掘女性电影工作者的意义与贡献,并以厚实的现代批评理论,如符号学、心理分析、结构主义等,提供研究“女性与电影”这个课题的方法,如克莱尔·强斯顿(CLAIRE JOHNSTON)的《女性电影随笔》(NOTES ON WOMEN'S CINEMA);专门研究女性主义的电影期刊,如《女性与电影》(WOMEN AND FILM)也正式问世。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一时蔚然成风。
女性主义电影简史 女性作为被观者

1972—1973年间,是女性主义变化的分水岭。这段时间活动开始减少,研究日益增多。也就是说,女性运动逐渐转变成了女性主义的理论化研究。1975年后,女性运动初期那种勇猛、激进的活动趋势,已经逐渐转化为专业的学术研究,同时女性主义的发展中心英国和美国也衍生出了不同的理论走向: 美国研究者较重视社会学、现象学以及主观经验,论点较为乐观,以《女性与电影》(WOMEN AND FILM)期刊以及其后易名的《暗箱》(CAMERA OBSCURA)期刊论点为代表;英国研究者则较注重方法学、分析学以及客观的历史经验,论点较为悲观,以克莱尔·强斯顿(CLAIRE JOHNSTON)的《女性电影随笔》(NOTES ON WOMEN'S CINEMA)一书,以及《银幕》(SCREEN)期刊的论点为代表。

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基础逐渐创立,较为重要的文献著作有:

△1974年:莫莉·哈斯凯尔(MOLLY HASKELL)的《从尊敬到强暴:电影中的女性待遇》(FROM REVERENCE TORAPE: THE TREATMENT OF WOMEN IN THE MOVIES);琼·麦伦(JOAN MELLEN)的《新电影中的女人和性》(WOMEN AND THEIR SEXUALITY IN THE NEW FILM)。

流行于20年代的好莱坞的类型片之一的“女性片”,与喜剧片、恐怖片、强盗片、西部片一样,仍然是男性导演的天下。因“女性片”而闻名的男导演有克拉伦斯·布朗(1890—1981),他的影片《控制欲火》(1924)表现了中年女企业家和青年雇员的婚恋故事和为了成全他人而毅然退出情场的自立精神,呈现了与一般“女性片”中“堕落荡妇”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为“女性片”奠定了良好的开端。1934年后,美国电影开始走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迎合传统社会理想;“女性片”也迎合时代潮流,“荡妇”形象一扫而光,纯情少女和贤妻良母成为影片的主角,驯服于男性文化的规范。尽管如此,孤军奋战的女导演阿兹纳的“女性片”始终着力表现性格坚强、独立思考、命运多舛的女人,体现了女性导演独到的思考。在她的影片《克里斯多夫·斯特朗》中(1933),著名女影星凯瑟琳·赫本饰演了因爱上已婚男人而怀孕的女飞行员,无法忍受社会的压力,终于在创造飞行记录后摘下氧气面罩自杀身亡。爱情、婚姻、家庭和子女始终是“女性片”涉及的一贯主题。50年代,“女性片”在好莱坞开始归入情节剧行列,一部表现白人妇女、黑人女佣、女儿和情人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影片《生活的模仿》(约翰·斯托尔导演)是美国主流意识的代表作。虽说按照女权主义的激进观念,“女性片”中的女人依然是男性文化观支配下的典型,但是,从女性的角度探讨社会问题的“女性片”在男导演手中出现显然代表着历史的进步。

60年代末期不只在美洲,几乎整个西欧都处在政治混乱的紧张气氛中。女性主义即女性解放运动,是在此时期涌现的意识形态之一。尽管妇女运动在电影中的成就已颇为显著,但大部分女性主义者仍坚持: 在男权价值体系下,女性权益仍缺乏保障。

在电影鼎盛的20世纪30~50年代之间,女性在电影工业的地位相当低下,在上层管理人员中无女性立足之处。这20年里生产的数千部电影中,只有极少数由女性执导,但制片人从无女性担任。这在以制片人为核心的好莱坞电影体制中很说明问题。 在30~5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中,虽说女性在编剧、剪辑乃至服装方面都有出色表现,但只有在表演领域女明星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时至今日,美国女演员的地位和作用仍大大高于女导演。

在好莱坞电影中,正如女性主义影评人安妮特·库恩指出的: 女性角色通常被架构成男性主导世界的“他者”或“局外人”,女性无法得到讲述她自己故事的机会,因为电影故事均围绕男性为中心,影像也以男性为主体。女性仅是男性的性爱对象——依她们的外貌及性感程度来评价。女性在银幕出现的主要目的是去支持男性,很少能为自己活出充实的人生,婚姻和家庭才是她们的奋斗目标,而非显赫的工作表现。

在好莱坞以往的电影中,女性角色大多被边缘化,几乎不是事件的中心,她们的功能是在一旁欢呼,等待男主角来领取他们的奖赏,所有男性的特质——聪明、野心、自信、专业、主动——都很少出现在女性身上。

但也有些好莱坞类型电影对女性较为关注——如爱情片、家庭伦理片、浪漫喜剧片、歌舞片及女性片等。通常家庭通俗剧会突出女明星,并集中表现她们“典型”的女性特质,如伺候丈夫、教育小孩、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矛盾等等。当面临婚姻或事业抉择时,通常电影中的女性都被安排“选择婚姻才是明智的抉择。”如果女性选择了工作,她通常就会受到生活的折磨。

现在大约已有20多位女导演在当今好莱坞主流电影界站住了脚,她们的存在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角色的范畴拓宽了不少。但进入70年代后才诞生了真正的“女性电影”和“女性电影批评”。

回顾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和女性电影节,明显可见是妇女运动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妇女制作影片的浪潮,这一次的浪潮唤醒了电影人和观众的女性意识。电影被用来记录妇女运动的谈话,进而直接介入讨论,这样影片中的妇女可以和生活聚会中的妇女的讲演和观念产生互动作用。这些影片引起了女性观众特别高的热情,有史以来第一次,女导演为女性观众制作了有关妇女和女性主义政治学的影片。

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孕妇留职(maternity leave)、薪资平等、投票权、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

个人推荐的影片(个人看过的,觉得体现女性主义):<<卡蜜尔-克劳黛尔>>(罗丹的情人),<<钢琴课>>,<<钢琴教师>>,<<玛利亚布劳恩的婚礼>>,<<末路狂花>>,<<回归>>(阿莫多瓦的).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6785.html

更多阅读

战后150部最佳超现实主义电影1946 超现实主义绘画

战后150部最佳超现实主义电影(1946-2007)   (2012-04-04 14:24:59) 转载▼标签: 休闲战后150部最佳超现实主义电影(1946-2007)这一百来部影片目录是我从auess那里复制来的,感觉auess他总结得很认真,早些时候我也很喜欢这种超现实风格的电

后现代主义电影一 后现代主义风格装修

后现代主义电影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后现代主义电影指带有能反映后现代社会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的电影类型,这种艺术风格上是无中心的、无根据的、拼贴的、戏仿的、模拟的、多元主义的,它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界限

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浅析电影《万箭穿心》 万箭穿心电影完整版

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迄今为止主要形成了三种批评模式:一是研究电影文本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二是对电影的接受者,即受众进行研究;三是建构女性电影传统。这三种批评模式各有侧重点,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女性主义电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为什么被禁

电影《活着》观后感看完《活着》这电影,从内心早就想写点什么,但颇感苦涩,很难落笔。《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徐富贵,妻子家珍。纨绔子弟福贵由于嗜赌如命从解放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 直接电影

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是研究现代主义电影之后的电影美学思潮和倾向的批评理论。20 世纪 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经历了危机和动荡的时代,嬉皮士、反文化和性解放思潮的泛滥,反映了青年一代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愤懑、反抗和精神上的混乱。后现代

声明:《女性主义电影简史 女性作为被观者》为网友烈酒配孤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