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一场战役或战斗的细节,并不是要美化某一方,而是要还原过程的惨烈,以史为鉴。近日广州海珠桥大修近尾声,媒体都对海珠桥的历史进行介绍,其中讲述1938年广州沦陷,海珠桥遭到首次破坏时都讲到,海珠桥是遭受日机轰炸,以致开合装置损坏。在新近安置在海珠桥上的“1938年纪念雕塑”上的文字介绍也是这么提及。百度百科海珠桥词条也这样说到这一事件。但究竟事实是否如此呢,近日翻查有关资料时却发现有不同的答案。
这是海珠桥纪念雕塑上对1938年的叙述,配图可见日兵,飞机及损坏了的开合装置齿轮。
首先从战略角度分析一下海珠桥的意义。海珠桥建成于1933年,原本中部可以开合,直到1967年还是横跨广州珠江南北两岸的唯一大桥。不用详说,海珠桥对于广州的经济和防务都有重大的战略作用。一般来说,侵略一方的目标就是占领后最大地掠夺经济资源,除非特殊,否则不会在战斗过程中过多地破坏有价值的桥梁码头机场等重要建筑,因为日后还要利用其转运物资或作进一步攻击之用。而败退的一方,倒是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破坏,例如工厂仓库码头等,然后破坏桥梁道路,以减少资源被夺取并可延缓敌方进攻速度。所以国民党军1938年从广州败退之时对海珠桥进行破坏是有其战术需要的。
我们再从资料看看当年的细节。首先参加过1950年海珠桥重修的衡阳铁路局第二钢梁队的队长卓观培在其文《海珠桥修复记》中提及,日军占领广州期间,该桥曾遭受美机轰炸,虽未命中桥梁,但中孔梁开合机械有所损坏。文中没有详细叙述轰炸的年份,而且轰炸者为美机。
在找到的2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关键的线索。
(原图说明:1938年10月21日日军侵占海珠桥,被轰炸后损坏的桥面一片狼藉,此图为当年的新闻图片/香港朱理明供图)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海珠桥上方钢梁有爆炸造成的缺口,而下方的地面也有损坏的痕迹。位置大概就是中跨开合装置附近。图中有数个日本兵把守,可见日军很重视海珠桥的利用价值,派兵看守以防被我军破坏,故应不会贸然将其炸坏。
(原图说明:这是日军入侵广州后,其军邮机构发行的一张由日本兵绘画的明信片,图中可见海珠桥开合机械设备被轰炸损坏的情景)
从这图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当年开合装置损坏的部位和情况了。原图说明,这是一张日本兵画的图,按照日本侵略军当年邮政和情报管制的做法,这种表现日军进行有意破坏的图片根本就没办法在当时发行和流传出来。个人推测,发表该图的目的,应该是日本为了展示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以破坏桥梁阻延日军的进攻。图片还有一个细节,在圆形齿轮的上方画有一个吊着宣传标语的气球,很明显就是日军侵占广州后粉饰太平之用。从上面二图的破坏情况看,安放炸弹进行破坏的可能性很大。
最后找到一个关键证人的叙述,杜襟南在其回忆中说到:“1938年初,日军频频轰炸,父亲把全家接过翁源县避难。7月份我报名参加清远的国民革命第4路军修筑国防工事。”“10月17日,修筑工事的吴连长突然接到广州来电,要求马上率队转移,我们留守工地,后来得知连长到广州执行任务。”22日下午才知道“广州昨晚失陷。”“10月23日,我见到返回清远的吴连长。他告诉我,这4天接到无数命令:在日军占领广州之前坚壁清野,炸水厂,炸电灯局,炸海珠桥……吴连长黑夜里骑着马在市区里东奔西跑分配人力和炸药。慌乱之中,海珠桥只炸了一半就撤退了。”“许多人包括广州一些文献的记载,1938年海珠桥第一次被炸是日本人干的,这是错误的,事实上,亲手炸毁海珠桥的吴连长,心情十分沉痛,直到日本人占领广州前最后一天才下大决心,也只炸毁了一截。后来,日本人竟将整副机械拆下用船运回日本。”(参考资料3)对照图片,所谓的炸毁了一截,估计也只是一截钢梁而已。
综合国民党军在广州败退的局面、杜襟南的证言、图片情况,1938年海珠桥第一次遭到破坏应该是由于国民党军在广州败退,实行破坏政策,而用炸弹对桥进行爆炸,但破坏得不彻底。并非传闻中的由于日军飞机轰炸造成损坏。
参考资料:
1.卓观培:海珠桥修复记,广州文史第49辑17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2011年6月25日羊城晚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6/25/content_1145206.htm
3.2012年10月22日广州日本,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2-10/22/content_1968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