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霸王别姬》,《蓝风筝》。
第五代导演不约而同选择了直面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代,彼时文革结束将近20年,在电影市场还未被商业化的年代创作出了至今让人望其项背的巅峰之作,它们是否可以位列影史最佳姑且不论,但这份不惧ZF压力的勇气足以让人肃然起敬,要知道,在最近的15年里,只有张艺谋藏着掖着捣鼓出了一部《归来》,而且其文革背景显然被有意识淡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蓝风筝》的导演田壮壮因为这部电影而被禁拍十年。
《活着》算是自己认识那段历史的始端,它被无数人誉为张艺谋最好的作品,我甚至认为它是中国最好的电影,直到最近读了余华的原著才发现电影是被阉割过的,原著的悲惨无奈和绝望更甚,张艺谋为了躲过审查给了电影一个温暖的结局,即便如此还是未能逃脱被毙的命运。
《霸王别姬》如果放在当下,这部电影绝对是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重量级卡司,绚丽多姿的京剧叙事符号,极具话题性的故事情节以及电影内容背后潜藏对人性的思考,大格局大时代大小人物的集体悲剧都被有条不紊的安排在京剧舞台上逐一呈现,它足以担得中影史最佳。与其说是电影成就了张国荣,倒不如说是张国荣成就了电影和陈凯歌,不能否认陈凯歌的才气,但张国荣用他近乎自虐的努力和天赋换来了人角合一,最终和陈凯歌相互作用一起完成了最完美的化学效应。
《蓝风筝》是真的“盛名在外”,在国内要想看这部电影难度比前两部大,名气也不如前两部,以至于我也是最近才在国外看完。影片风格与前两部大相径庭,田壮壮以记录片的方式冷静的叙述从土改到文革这20多年的社会状态,影片直到最后才出现较大的情节冲突。脱去华丽的表现形式,《蓝风筝》以如同那个年代麻木冷血的视角呈现了一个普通的北京家庭的命运,平静下透出的巨大悲凉所能引起的反思丝毫不亚于前两者,影片细节所展现的内容和史实更加完整和客观。
这三部电影让我反思人之初到底是恶还是善,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人们连最亲的人,最爱的人都可以随便出卖,可以视人之生命为草芥,人没有最基本的尊严,所有的个体都被掌控在他人手中,没有信任没有自我没有爱情没有亲情,生存的意义何在?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政体能把普通民众洗脑成如此冷血麻木?换一个角度来讲,是不是就因为仗着时势人们就最大程度的释放心中的恶,去肆意践踏人生命,从而回到人性本恶的命题?
替那个年代的有识之士感到无比痛惜,他们见过世面有过梦想和满肚子的学问,解放之初想必都盼望着一个理想社会到来,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毁于少数几个人的翻云覆雨手之中,被卷入人性的黑暗漩涡,不计其数的人为此赔上了性命,他们的才华他们的抱负他们的一腔爱国热血在顷刻化为乌有,可曾想象他们自杀时候的绝望悔恨不甘?
更为可悲的是如今的政府试图掩盖抹去这段历史,没有一场审判指向那些迫害过成千上万知识分子的红卫兵,数百万个生命仿佛从未在世上存在强行被人为的从世界抹去,没有任何官方言行来为这场人类浩劫做深刻的反思,当年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小红卫兵们,你们现在是否过的心安理得?
50年代到70年代的黑暗阴影并没有随着时间逝去,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丧尽依旧残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而这一切的始源依旧是我们的独裁政体,他们以换汤不换药的方式继续维护着独裁。在看似美好的当今中国社会,我们大多人被洗脑的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大家都被引导向钱出发,多少人因为迫于生计而放弃自己所爱的东西,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根本不知道自己爱什么,于是整个社会被扭成一根绳,大家都奔着同一套成功标准而去,这病态的社会本质上和40年前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写这些的时候很冷静,不激愤。我不想反政府反社会,但也不想轻易掉入人云亦云的社会洪流中。我渴望了解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因为这段历史绝对不能被遗忘,即便什么也做不了,但至少有个人曾经在历史长河的某个时刻反思过这段黑暗史并缅怀逝去的冤魂。
希望有更多导演能用影像警示人们我们不能忘掉这段历史。而那些逝去的人们,时间会换你们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