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r. Olympia
这部捷克/斯洛伐克喜剧片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原著小说的作者赫拉巴尔当年灵感突发,18天内将这部著作写就,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赫拉巴尔当年希望这部小说由最能还原他作品精髓的伊利曼执导,但他死后小说电影版权被捷克国家电视台获得,导演权一度要交给曾获奥斯卡提名的霍布雷克执导。在伊利曼的争取下,终于拿到了该片版权。有如此重量级的幕后卡司,也自然少不了投资手笔和大牌明星。
影片拍摄完成后,在捷克获得了空前轰动!其票房是上一年捷克票房冠军《达芬奇密码》的两倍,比同时上映的《博物馆惊魂夜》的票房高出4.5倍!该片还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是捷克官方送审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足见其地位之重!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的故事跟《阿甘正传》有些相似。《阿甘正传》开篇一片羽毛把人带到了公园附近,阿甘和路人滔滔不绝地回忆自己的过去。《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的开头,老家伙杨·迪特因在监狱表现良好,被准予特赦。本来应关15年,结果提前释放,14年零9个月就出来了。这个迪特老先生居然还挺满意,由此可以断出他的智商。
随后他前往被安置的一处废弃小屋生活,至此开始了对自己青年时期荣耀与辉煌的回顾。最初,他在火车站卖烤肠。后来他做了服务生,并且得到点化,决心成为有钱人。
这个小人物个子不高,因此没有与生俱来的傲慢。此外,他还学得很快。因此很快从一个小酒吧的打工仔混成了经验丰富的服务生,有了到大酒店工作的资质。其间,导演以迪特这个小人物的视角审度了不同阶级,不同人物在硬币面前显露的穷酸本质。这个段子重复出现多次,每次都很搞笑。
善解人意的迪特身边不缺女性,但他一心想拥有可以铺满地板的钱币。于是他不停向上攀登,为了争夺布拉格巴黎大酒店头号上菜师的职位,他不惜给人下脚拌。
随后,希特勒占领了捷克。侍候过英国国王的酒店领班斯奎凡尼克先生刚正不阿,不肯向希特勒致敬,也不招呼纳粹军官,因此被纳粹带走了。此时,从善如流的迪特先生发现德军有望征服世界。到那时候,伺候德军高级将领不亚于伺候英国国王。小人物的农民范儿催促着迪特先生努力讨好德军。不仅如此,他还娶了个德国女孩,从此加入纳粹的“雅利安人”配种计划做服务生。
随后的故事可以说是绝对政治正确的。迪特的妻子希望战后可以买家酒店,一起过有美好生活。然而,在一次空袭中,迪特的妻子抱着犹太人的邮票死了。
战后,迪特用妻子收集的犹太人邮票真的买下了酒店。但此时赶上新政权要分田斗地主。死要面子的迪特坚持要以富豪的身份进监狱服刑。
迪特的一生追求的不只是财富,他要的还是名分。他是爱慕虚荣的。为了虚荣,迪特出卖了灵魂,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虚荣到了暮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尽管迪特还保存着一个非洲国王颁发给他的荣誉奖章。
小说不光鞭挞了迪特先生,片中出现的小人物几乎全是贪慕虚荣的。他们表面上出手阔绰,骨子里却还有那爱占小便宜的农民劲儿。
尽管《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的小说和电影在捷克很火,世界范围口碑也很不错,但论成就依然和《阿甘正传》有很大距离。究其原因是《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小说有很大局限性。其局限性在于意识形态,因此不像《阿甘正传》那样具有普世价值。作者刻画迪特妻子被砸死的结局显然带有政治立场的妥协性,在当年看来应该是解气的,但现在看来有些刻板。所以这部作品思想性有些局限。
尽管如此,依然不影响该片的可看性和娱乐性。片中丢硬币的段子反复出现,十分搞笑。此外,小人物的逻辑也很无厘头。导演在人物的刻画上也非常着力,每个人都极富鲜明特色。而这种特色又常常可以引发笑点。每个演员卓别林式的表情让人感觉有种莫名的亲切。扮演青年迪特的男演员伊凡·博尔涅夫样貌可爱,演绎风格自然洒脱。该片尺度也很大胆,香艳的美女在镜头面前大胆裸露,没有刻意的娇羞,一切为了剧情服务,看起来顺承自然,落落大方。片中还用了一些CG特效和表现主义手法,以增强戏剧性。片中戏虐的音乐流畅而怪诞,充满对小人物庸庸碌碌却浑然不自知的嘲讽。和可见导演在处理细节方面很花心思。
抛开剧本意识形态的天生缺陷看,这是部登峰造极的喜剧片,笑声中可以引入思考。该片是捷克电影的顶级之作,有着非同小可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