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成功原因探析 非诚勿扰安娜牵手成功

毕业了,把毕业论文放在这里,嘿嘿

摘 要

2010年江苏卫视新派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是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是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自2010年开播以来,以其出色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那么《非诚勿扰》是怎么在大量的婚恋节目中一路走红,并得到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本文将从传播学5W模式分析《非诚勿扰》节目,探析其成功的原因,分析节目的不足,提出媒体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文中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重塑媒体社会责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非诚勿扰》成功传播学

Abstract

In 2010, JiangSu TV dating show "FEICHENG WU RAO " is not only a file to adapt to the fast rhythm ofmodern life, but also a love and marriage dating large program foryong people, it is a dating open platform to the majority of singlemen and women .since its launch in 2010, with its excellentprograms and new model FEI CHENG WU RAO get many audience'sattention. "FEI CHENG WU RAO " is how became popular and receivedhigh rating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reason in the way ofcommunication 5W model. Of the reasons for its success, the lack ofprograms,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edia, the paperals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find ways to reshape the socialresponsibility of the media .

Key words

FEI CHENG WU RAO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一、《非诚勿扰》节目介绍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精心打造的一档适应现代快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通过免费的网上报名、节目组筛选,最终站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节目中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在场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四个环节来决定男女嘉宾速配成功与否。
  自2010年1月15日《非诚勿扰》开播以来,该栏目的收视率一路攀升。据有关监测数据显示:5月9日一期《非诚勿扰》的收视率达到4.15%,成为中国电视日常节目的近年来最高纪录。5月14日,在视频网站优酷上,《非诚勿扰》以4822万次点击率,占据综艺节目“大陆热播”第一名,超过“台湾热播”第一名《康熙来了》的3297万次,远超湖南卫视同类节目《我们约会吧》的88万次。

二、电视情感交友类节目发展概况

情感类节目作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元素,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8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的“克隆年”,在这一年里,电视界涌现出一大批样式新、内容新、意识新、面孔新的栏目,情感类栏目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形式、很深的人文关怀成为大批栏目中的佼佼者,其中以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和《真情》为代表。这些节目在当时火爆一时,但很快随着近几年的电视选秀节目的狂潮慢慢消沉下去。2010年《我们约会吧》与《非诚勿扰》的出现再度点燃了人们对交友节目的热忱。

三、为什么《非诚勿扰》这么红

为什么在电视相亲类节目消沉几年后,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下文从传播学5W模式的角度分析其热播原因。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引申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效果分析(取得什么样的效果)。《非诚勿扰》在节目设置、把握受众心理和加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等方面都与之契合,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一)把握好节目的控制源,从源头上提升节目质量

1.《非诚勿扰》品牌定位成功

品牌定位的成功。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非电影冯小刚喜剧《非诚勿扰》,但是却恰到好处的用了电影《非诚勿扰》的影响力。《非诚勿扰》电影的名字反应出当代大龄青年对待婚恋认真和严肃的态度,字语里面少了戏谑和荒谬的成分,尤其是“诚”一语道破现在年轻人的心理,这四个字开宗明义的体现了节目宗旨。这种对品牌意识的塑造和做法给其他电视台敲响了警钟,一个品牌的成型离不开好听的名字,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

2.铁三角----节目主持人个性组合

由谁来主持节目,也是一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节目主持人可以很恰当的控制节目的内容。《非诚勿扰》恰当的组合主持人,让他们在节目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主持人孟非,他之前主持的《南京零距离》,是江苏地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其独特的评论专栏“孟非读报”成为《南京零距离》中收视率最高的子栏目。这些铺垫为孟非赢得了很好的本地人气指数。

孟非在主持《南京零距离》的时候多为民生新闻,所以对于社会基层的了解比较深入,也练就了贴民心的口语表达方式、有思想高度的语言表现力。《非诚勿扰》是一个男女嘉宾观点撞击的舞台,每位嘉宾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在他们的自由言谈中引导他们,找到话语亮点,把节目的看点推向高潮,孟非可谓是煞费苦心。孟非说:“我每次上电视都是通宵做预备,推开窗户,已见东方之既白。”

在节目进行中孟非还要把握好主流思想,将一些年轻人的轻浮的思想及时纠正过来,引导思想向主流思想发展。比如在一期节目中,孟非说:“我要纠正一个误区,总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都去当将军了,谁来当士兵打仗?我就从来不想做老板,只想做打工的。一个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有担当,负责。”

性格色彩研究者乐嘉的上场为《非诚勿扰》增添了节目更多的色彩。节目一下有两个光头主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节目主持拍档。乐嘉从21岁开始活跃在大型演讲台,为提升现场穿透力,他曾专业进修戏剧,这些经历让他可将舞台表演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融入自己点评中,加之他天赋激情,塑造出独一无二的风格和特点。内在世界乐嘉对于人性深入的细微心理有准确的把握;外在世界,乐嘉又具有一种震撼的能量,将他的内涵以戏剧化的手法呈现给观众。乐嘉担任此节目的嘉宾主持,他随时对男女嘉宾的性格进行分析,提供了更确切的性格参考,让短时间内结识的男女朋友尽量对对方更丰富的了解,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他常常说出嘉宾难以启齿的真心话,赢得场上一个又一个话语高峰。

心理点评老师黄菡,与孟非是多年好友,还搭档主持过《就说这么多》,并且在多档电视节目担任情感分析员,她的分析知性、睿智、毫不刻板。而且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分析到位、学识广博。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黄菡和孟非的嘉宾点评可以说是非常互补的。乐嘉的点评常常很犀利、一针见血,而黄菡老师的点评则非常的温和,一刚一柔为节目又制造了亮点。

(二)拿内容来说话,抓住受众的心

节目内容是受众最关心的部分,节目谈论什么样的内容、话题是否具有社会共鸣,节目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都是节目成功的关键。

1. 相亲具有现实性,相亲内容吸引人

随着社会速配时代的到来,80后面临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压力,还有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社会速度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浮躁的心理状态,也正是这一心态造就了“闪婚”“闪恋”一族,相亲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非诚勿扰》正是将这一现实搬到大荧幕上,成为荧幕上的内容,这是对社会现实变相的反映,因为社会本身存在这种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相亲是经过亲人、朋友的介绍,两个本来不认识的人走到一起进行性格、收入、家庭的了解。这原本都是私下进行的活动,但是电视将这种私下的行为作为一种节目形式搬上电视荧幕,满足受众的窥视别人私人空间的欲望。

2.参与者的个性凸显节目的不同

《非诚勿扰》节目在挑选嘉宾的时候,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职业,受众在嘉宾身上会找到某种与自己相似的观点,这种联系会让受众主动对嘉宾进行情感联系和身份的认同。因此,受众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他们会自化为男女嘉宾,从他们的角度,加上自己的情感因素改写属于自己的文本。

参与者的表现力也是挑选参与者时注重的一个方面。在《非诚勿扰》节目中出现的参与者大多具有鲜明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表现力。部分参与者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喜欢在镜头前展现自己。许多参与者个性鲜明,如马诺,她是一名来自北京的平面模特,因其在《非诚勿扰》中大胆、犀利的言论而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被网友们称作“拜金女”。在一期节目中,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但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马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是坐在宝马里边哭吧”。在《非诚勿扰》的参与者还有很多,又如2010年4月18日播出的第二十期节目中,二号女嘉宾朱真芳不愿意和男嘉宾王煜握手,声称她的手只会给男友握,其他人20万。此言一出,引起了观众的非议。一时间网络上把她和《非诚勿扰》都推上了舆论的高点。
  在嘉宾的挑选中由于部分女嘉宾一直未能速配成功而反复出现在舞台上,导致有时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心理,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女嘉宾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不时有新鲜的面孔加入到参与者队伍中,使人物关系处于变化中,也使得观众不至于审美疲劳。

3.制造犀利话题,引起社会关注
  首先,参与者的话语充满个性,在男嘉宾与女嘉宾的对话中,不乏人身攻击和羞辱谩骂。比如当一位男嘉宾说自己没有花太多心思打扮,是自然美时,女嘉宾马诺立即回应“我希望导播能给我们放一首解脱,然后让他下去就算了”,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会对一个陌生人进行如此的侮辱,这样直言不逊的做法当然是为了制造矛盾,强化人物之间的戏剧性冲突。《非诚勿扰》开播后,网上迅速蹿红的女嘉宾有马诺、马伊咪、谢佳、朱真芳等,她们都是以言语大胆出位,尖刻犀利而出名的。此外,“拜金女”、“博士男”、“宝马男”等称谓也是因其制造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出名。
  在节目中制造话题,营造争论空间。制造话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公众讨论和社会关注。如美籍华裔博士安田,拥有超豪华学历背景的他在节目现场搞怪不断。最后,当心动女生就站在面前时,他却出人意料选择放弃,原因是他希望找到一位志同道合“为人民服务”的女生,可是心动女生并不符合他的要求。节目播出后,安田引起网友热烈关注,他的那句话令人思索。在网上安田的视频被转载的次数排到了土豆网的前几。也让国人再度思考有关于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作为一名在国外长大的孩子为什么在毕业后能怀着如此的心境,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依然达不到这样的思想高度。

4. 节目形式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非诚勿扰》之前的婚恋交友节目也很红,但是《非诚勿扰》绝不是以前节目的拷贝。过去大多交友节目男女嘉宾数量是相等的,进行一轮一轮配对,节奏会很慢。《非诚勿扰》是在男女人数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一个男的面对二十四个女的,在这里面就会有一个戏剧冲突的效果,节奏也会很快,会是短短分钟就完成一轮配对,比较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非诚勿扰》大胆的使用的一对二十四的模式。打造了全新的女性视角,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男嘉宾被24位女嘉宾点评。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权主义的兴起,社会性别角度要求男女平等,而不是从男权文化角度来审视,它包括第一,女性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存在价值,而非男性的附庸;第二,女性应该是,事实上也可以发展为多元化的社会角色,而非仅仅是贤妻良母式的传统角色;第三,女性正在成为发展进程中的推动者、创造者或者重要的行动者,这种形象应该在大众媒体中得到体现。①《非诚勿扰》正好迎合了这一女性视角的潮流,她们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她们想说就说,不像以往电视节目中往往把女嘉宾当成被看得花瓶,音乐细节的处理。

《非诚勿扰》背景音乐的选择也十分考究,能充分契合场上气氛,嘉宾出场的背景音乐《Can you feelit》大气磅礴,有种万众瞩目的英雄登场的气势、男嘉宾心动女生上台的背景音乐《Gee》清甜的女声,愉快的旋律,让少男少女一下子似乎陷进了热恋中的感觉。还有其他部分音乐如《可惜不是你》、《梁山伯与朱丽叶》等都准确诠释了不同的节目气氛,这些歌曲的网络点击率随着《非诚勿扰》的热播不断攀升。对音乐把握让《非诚勿扰》直接提升了一个层次。

5. 设计专场,打造节目适应性

随着《非诚勿扰》的热播,节目组也在不断地改善其节目的质量,后期节目组推出了外来务工人员专场、教师专场、即将推出的澳洲专场……都是在不断的寻找节目新的亮点。2010年7月29日的外来务工人员专场,节目舞台迎来了最平实的男女嘉宾——外来务工人员,该期节目播出后广受关注和好评,很多观众表示,通过这期节目真正了解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感情,给观众带来了普通电视节目无法透出的诚挚的温暖与感动。社会心理学者黄菡也表示,作为首个将目光集中投向外来务工人员婚恋问题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社会意义已经超出了普通电视交友节目。在2010年9月10日教师节之际,《非诚勿扰》为单身女教师开辟专场,为辛勤的老师们送上一份浪漫的节日惊喜。节目挑选了24名女教师作为《非诚勿扰》的女嘉宾,她们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的单身女教师。观众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与往常在讲台上严肃教师们不一样的面孔,看了他,她们在讲台之外对于爱情憧憬和执着,这样更有利于改变传统印象对于教师的刻板印象。

6. 成功的进行媒体议题设置

大众传播学中,议题设置是专门探讨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的一种模式,议题设置是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者议题中,那些得到媒体更多注意的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感知。②《非诚勿扰》的热播就是成功的利用了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

《非诚勿扰》节目中的议题都围绕日常生活化的问题展开,比如工作、金钱、情感,节目来源于现实又反作用于现实。

(三)强大的媒体实力,多方位打造宣传平台

1. 全面升级的江苏卫视

以现代感、传媒感、资讯感及江苏文化风味形成江苏现代电视传媒的鲜明特色的江苏卫视,频道以新闻版块、娱乐版块、电视剧版块划分,清晰地将新闻、综艺、电视剧三项最受观众喜爱的栏目形式呈现给全国观众,成为全国卫视频道中备受瞩目的新生力量,江苏卫视拥有与江苏经济文化教育大省地位相符的传媒位置。2010年江苏卫视全面升级,以“情感世界幸福中国”为频道定位,立志成为国内最优秀、最具特色的电视播出平台之一!这次全新的定位,为《江苏卫视》找准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更为《非诚勿扰》的播出提供了强硬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非诚勿扰》的媒介使用。以往由于条件的限制或者人们生活水平的限制,互联网只是一部分人的工具,但《非诚勿扰》却处于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

2.《非诚勿扰》创建自己的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上面设置了六个子栏目。其中有特色的是人气嘉宾、新闻报道、参与讨论栏目块,以人气嘉宾为例,由于在节目中大家也许对于某个嘉宾非常注意,虽然节目结束了但是观众的热情并没有结束,《非诚勿扰》很好的利用了受众的这一心理,专门开辟了人气嘉宾栏目,如果想要继续了解嘉宾的情况可以注册为用户查看。

3. 网络论坛互动把节目推向新高

在百度贴吧形成《非诚勿扰》吧,笔者从《非诚勿扰》百度贴吧看到《非诚勿扰》贴吧共有4481820 位粉丝。百万的粉丝数目足以见得《非诚勿扰》的魅力。此贴吧内共有主题数518946个,贴子数6011573篇。里面有粉丝自发的帖子,还有吧主对有节目中人气男女嘉宾否能牵手成功发起的投票帖子。为了吸引广大粉丝的继续支持,在贴吧的顶部专门设置了“发帖参与获得孟非、乐嘉亲笔签名的活动。”只要长期在江苏卫视贴吧发言,并参与《非诚勿扰》贴吧互动,就有机会获得奖品。这种互动,打破了电视节目与观众间荧屏内外的隔阂关系,增强了传播的互动性,扭转了受众一味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局面,使网络媒体成为电视媒体的强大支撑。它为受众指出了一条明确的反馈路径,不仅便于集中获取受众对节目的看法与建议,而且也有利于及时传播节目的相关信息,打造出一个活跃的传受互动平台,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影响范围和受关注程度。

(四)抓准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

使用与满足以研究如何为达到某种需要的现实和满足而使用媒介,一改以往研究媒介如何影响受传者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典型的受众中心模式。其基本观点是:第一,心理与社会需求的满足。基础的逻辑描述为他们是在探讨“需求”的社会及心理的起源,因为这些需求而产生出对于“大众媒介或其他来源”的期望。第二,透过大众媒介的消费。“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受众具有一种基本的社会互动需求,从经验中,他期望某种大众媒介的使用可以给予这种需求某些满足,这会导致人们去观看某些电视节目、读某些形式的杂志内容,等等。③作为大众传播过程的另一端——受众,不再是传统效果研究中的被动的、靶子式的接受者,而是作为“主动”的解读者生存在媒介环境中。《非诚勿扰》有着可观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主动抓取大众心态,使受众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反过来更加激发了观众对它的关注。
《非诚勿扰》成功原因探析 非诚勿扰安娜牵手成功
1. 抓住青年人的视角

《非诚勿扰》是一个速配交友的真人秀,真实地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情感诉求和文化态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扇近距离观察“80后”精神面貌的窗口,搭建了一座沟通代际情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桥梁。报名方式简单,完全不用收费。并且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结识的不仅仅是舞台之上的男女嘉宾,而是全国的受众,例外这个大舞台满足了很多人想要展示自己的欲望。

2. 抓住父母焦急的心态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财富急剧增加,而社会节奏也随之加快,适婚的单身男女在社会快节奏的步伐中,无暇顾及个人婚恋问题,加之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被剩或主动要剩的男女逐渐增多。近几年来,各大媒体都组织过相亲大会,年迈的父母替子女相亲的事例频现各大媒体的头条。而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却为剩男剩女提供了一个交友平台。据有关调查机构的受众调查显示,相亲节目的相当一部分受众是适婚男女的父母,他们想通过节目了解当下年轻人的择偶标准,好为自己的子女做好相亲的参考。

(五)节目受到广泛的关注,引起多重效应

《非诚勿扰》是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以其轻快的节奏和有争议的话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从中国的娱乐节目来说,《非诚勿扰》新颖的节目形式,给其他娱乐节目节目形式的探索找了创新的模式。《非诚勿扰》自播出以来,一直维持较高的收视率,从它的成功看来,设计新颖的舞台,主持人能够调动气氛,节目挑选善于表达的嘉宾,选取具有代表性或关注性的话题,强大的宣传力度,这些都是综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其他的娱乐节目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非诚勿扰》的节目内容来说,它关注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比如高房价、剩男剩女、现在社会出现的拜金心理,节目中途遭遇过停播整改,经过整改后的节目,更注重引导主流价值,把青年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引导向主流的思想发展。比如节目整改后,黄菡老师的加入,黄菡的入选主要基于三点:首先,作为省党校教授,其在现场的政治导向把控、主流价值观引导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能力,能更好地及时纠正一些嘉宾非主流的审美导向和道德导向;其次,作为社会心理学博士,她能够很好地把握当下男女的心理,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理性切入及分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第三,作为一个女性,黄菡以其知性、睿智和细腻的婚恋解读能让舞台多些温情和感动。

《非诚勿扰》在取得受众共鸣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应当引起关注,《非诚勿扰》节目在内容中就揉进了社会百态,面对各种生活方式,青年人究竟该如何选择?在变化莫测的时尚面前,是坚守诗意的栖居还是奋勇直追?在面对绕不过去的问题面前,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节目制作播出环节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坚持主流观,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电视娱乐并没有罪,但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娱乐化,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包括电视人在内的任何公民都应该想的到,并非所有私下里聊的话题都可以上电视播出广而告之。不能因为想要有节目亮点就一味的寻找出位的语言,比如对于男嘉宾的恶意言语攻击,在一期节目一位男嘉宾身材偏胖,相貌也很一般,好不容易过了一关,一位女嘉宾说:“看他那样子,我怎么就那么想扁他。”这类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虽然说言论自由是对的,但是这种在言论自由掩护下的语言暴力,不仅不利于男女嘉宾配对成功,从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来看,不利于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建设。

2. 避免刻板印象,避免片面的认识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大众媒体具有环境监视的社会功能,它帮助人们了解、把握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在一项某机构做的随机采访中,绝大多数观众认为自己身边朋友的婚恋观比较“正常”,并不像节目中所呈现的那样拜金。我们应该相信,这种拜金的婚恋价值观虽然真实存在着,但一定不代表社会主流的婚恋价值观。节目片面地将这些个别极具争议的婚恋观放大,虽然引起人们的批判和讨论,也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流婚恋观的判断。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被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事实。④因此,节目中所呈现的拜金主义婚恋观,很有可能引起社会主流婚恋观的低俗化。

四、节目发展建议

《非诚勿扰》以新颖的节目形式让观众眼前一亮,它以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成为同类电视节目中的佼佼者。但是随着节目热播,不断的话题和争议,也将它推到了风口浪尖,将媒体社会责任重新提到我们面前。节目在风浪中成长着,应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整改之后的《非诚勿扰》已经大有改进,但是距离真正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媒体究竟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呢?

据大众传播研究者施拉姆对大众传播主要功能的描述,他认为大众传播主要有五种功能:守门人功能(大众媒介负责报道生活发生的各种事件)、决策功能(不断对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表观点、意见、唤醒社会大众的注意)、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商业功能⑤就目前十分火爆的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而言,要承担好这些社会功能与责任,有两点至为关键。

一是完善社会服务功能,解决相亲节目不相亲的问题。电视婚恋交友类节目,应以为适婚观众服务为目的,为需要交友的观众提供平台,提高节目的服务性。经过整改之后,《非诚勿扰》设置的外来务工人员专场与教师节专场就是为提升节目的服务性所作的努力。在眼球经济的主导之下,媒体的社会信任危机已十分严重。因此,节目制作以服务为导向,而不以“眼球”为导向,对塑造我国媒体社会责任,便有了特殊的意义。

二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主流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信息媒介,大众传媒担负着传承社会文化的使命,应当自觉地传播有助于促进积极、健康、有益的社会文化的内容,自觉抵制消极的、不健康的和有害的文化垃圾,这是媒体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责任。

五、结论

《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赢得了观众的热捧,也给中国娱乐节目的创新、发展开了好路。我们在节目的成功中不难看出节目的成功都围绕着5W的因素。第一个W--谁,要认清自己节目的品牌,节目由谁来主持。第二个W--说了什么,节目主要围绕什么内容来进行下去,这个内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节目怎样让大家眼前一亮。第三个W--受众,节目的定位,一档节目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受众,《非诚勿扰》恰好迎合了剩男剩女的心理,还有父母焦急为孩子相亲的心理。第四个W--节目渠道,《非诚勿扰》积极利用网络打造自己的节目影响力,和受众互动起来。第五个W--效果分析,《非诚勿扰》在经历了整改风波之后,节目内容更加趋向于主流思想,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从这来看,《非诚勿扰》恰到好处的应用了5W模式,所以其传播的环境更为流畅,传播的效果更佳。

《非诚勿扰》透析受众心理需求、将婚恋交友这一话题做好,它策划细腻、制作精湛。《非诚勿扰》在围绕受众关注及参与方面的节目策划和商业效果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无疑为今后的电视栏目策划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教材。

参考文献

⑴ 冯波主编.《传媒社会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⑵ 吕萌著.《媒介形态变化与电视文化传播》[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⑶ 孔炯著.《传媒赢利模式》[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⑷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媒模式论》[M] .上海译文出  版社 . 1997年版

⑸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版

⑹ 邵培仁著.《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⑺ 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分析. 论文发表时间:2010-07-2518:38学术论文来源:www.csscipaper.com 论文发表者:CSSCI

⑻ 陈龙著 .《大众传播学导论》[M]. 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注 释

① 卜卫著.《媒介与性别》[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版. P211

② 陈龙著.《大众传播学导论》[M].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P286

③ 陈龙著.《大众传播学导论》[M].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P284

(日)藤竹晓.现代大众传播理论[M].日本放送出版社.1968年.P114

⑤ 陈龙著.《大众传播学导论》[M].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P20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4666.html

更多阅读

那笛是谁?那笛非诚勿扰照片 非诚勿扰那笛牵手

那笛是谁?那笛非诚勿扰照片混血美女那笛,模特、演员,爸爸是白俄罗斯人,妈妈是中国人,有过很多的广告代言和影视经历。2010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11号女嘉宾。和马诺的拜金女形象不同,那笛在《非诚勿扰》中并没有过激的言论,相反,中规中矩

《乡村大世界》成功原因探析 西南联大成功探析

需求满足与价值追求——《乡村大世界》成功原因探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贵武 杜双“有人说中国电视节目一片‘转椅’和‘灭灯’,央七的《乡村大世界》栏目既无‘转椅’也没‘灭灯’,播出15年了依然好看。”2012年9月4日,网友HX-L

声明:《《非诚勿扰》成功原因探析 非诚勿扰安娜牵手成功》为网友清风挽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