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搭石教学设计特等奖

搭石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乡亲们善良、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感受乡亲们的心灵美。

2、学习从平凡事物中观察、发现美的写作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从对“搭石”的描写中感悟乡亲们善良、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感受乡亲们的心灵美。

三、教法与学法:读讲结合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石这篇课文,同学们在预习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学习。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看读书要求:

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人们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的语句,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默读、圈画,3分钟左右)

三、品读课文,感悟情境

(一)摆搭石

1、我发现了很多同学已经在课文中划上了波浪线,那么谁来说一说你画出的人们摆搭石的语句?

学生汇报: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肯离去。

哪位同学能带着老人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2、师:大家想一想,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他的心里会怎样想呢?

学生汇报:老人会想,如果搭石不稳,人们走搭石的时候会掉到水里。

师:是啊,因为老人会担心别人会掉到溪水里。所以他才会这样做(师用手指着大屏幕),齐读: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生:读

3、师:看到了老人的这种行为,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啊?

学生汇报:老人助人为乐、帮助别人、为他人着想、默默奉献。

师:同学们体会的多好啊!

师:从老人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乡亲们的心灵美,(师板书美)。因为看到了这种心灵美,所以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带着这样的体会,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二)、走搭石

1、搭石摆好了,那么同学们我们就看一看人们是怎样走搭石的?

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画出的人们走搭石的句子?

学生汇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划的是这个句子

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谁能想象着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2、师:这里有几个生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动作叫做协调有序?

生汇报

师: 这是你的理解。

3、下面,让我们一起加入走搭石的人群中,咱们大家合作着读一读,体会一下什么样的动作叫做协调有序。

前面的三排同学是前面的人群,后面四排同学是后面的人群,老师读前面的,前面三排同学就读抬起脚来,老师读后面的,后面四排同学就读紧跟上去,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准备开始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前面的

《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搭石教学设计特等奖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踏踏的声音,像······

师说: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第一组走在前面,第二组走在后面,第三组走在前面,第四组走在后面。

师:准备好了,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没有人踩脚,也没有人跌入水中,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人指挥啊?学生:没有。对,没有人指挥,动作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作协调有序。

师:同学们知道了走搭石的技巧,走搭石的时候要走的稍快,所以说紧走搭石慢过桥。

4、师:我们再来看一看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

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里有个生字绰,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出示三种意思。

同学们想一想,人影绰绰里的绰是第几种意思啊?

生:第三种

师:人影绰绰的绰是姿态优美的意思,

5、老师现在给同学们看两幅画面(师出示图片)

通过这两幅图画,想一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这样吧,同学们先分小组讨论,大家交流一下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老师再找同学来说一下

找2~3位学生描述。

生回答:我想象到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荡漾起一道道波纹,人的影子倒影在水中的画面。

听你们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波、人影两相和的美!

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谁还想再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生读

师:水波在轻轻的荡漾啊,同学们想象着画面,再一起读一下这两个词语。

6、师:同学们读的真美啊。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又像是一首清新的小诗。

大家看: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首先呢老师先给读一遍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清新的小诗?(生举手),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想读,那这样吧,同学们就伴着音乐,自己先读一读,然后老师再找同学来读,开始吧

生读

师:哪位同学想读一读呢?

生读

师:听到你的朗读,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里。

师:家乡的一行人走搭石的风景是这么的优美,请大家想象着美的画面,一起来读一遍

生读

师:这一行人走搭石,不仅走出了音乐美,也走出了画面美,因为这种美,所以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让搭石

1、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画出的人们面对面让搭石的句子?

指名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师出示文字

谁想象着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画面,再来读一读

生读

2、师:同学们,从两个人走搭石的情景中,你又有什么感受啊

学生:·····

师:其他同学还体会到什么?

生:谦让

师:好,谦让也是一种美啊,因为这种美,所以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大家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师:那么年轻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四、拓展延伸

1、师:这里有一个词语理所当然,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生:应该

师:按道理应该这样,应该的意思

同学们如果乡亲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那么结合你刚才划出的人们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的句子,想一想家乡的人们还认为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

学生汇报······

师:乡亲们都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2、师: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走搭石啊,假如遇上抱着孩子的妈妈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们会帮助她过搭石,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还有很多很多的假如,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谁来说一说假如遇上___________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们会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汇报。

3、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你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谁来说一说,说的时候一定要用上理所当然这个词

生汇报

师:人们都把······都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带着种体会,大家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4、同学们,下面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家首先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这个自然段,一排排搭石······读。

学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想一想,搭石搭起了什么?

生回答

师:搭石搭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桥、和谐之桥,所以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五、小结:

作者描写了不起眼的事物搭石,抓住了人们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的几个片断,让我们感受到搭石的美,也感受到了家乡的人们的心灵美,所以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物,想一想与这个事物有关的几个画面,然后写一写小事物的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449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原文地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作者:梅香沁雪《黄山奇石》教学反思《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主要写了黄山奇石的奇妙。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同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主备人: 付启碧教材分析“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

《风娃娃》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了解“纤夫、船帆、断断续续”等词的意思,会写“吸、极”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风娃娃所做的五件事,随课文积累量词和“地”字短语;3.了解课文第二、三段的段式结构,初步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凤阳花鼓古筝教学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五年级)一、教学年级:五年级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

声明:《《搭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搭石教学设计特等奖》为网友颓废霸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