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2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谈
作者 张红玉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年第5期
《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位于公民教育,并结合课程内容赋予了特殊使命——学做人,做一个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如何使课程的定位落到实处,完成这一目标,我认为掌握一定的适合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位于公民教育,并结合课程内容赋予了特殊使命——学做人,做一个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如何使课程的定位落到实处,完成这一目标,我认为掌握一定的适合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榜样分析法
这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榜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榜样,也就是说要注意榜样选择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学习榜样的目的在于行动,要注意引导学生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基础教育教材网 科学出版社南京分社](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02640t01cf280bd2cd108940.jpg)
二、表演法
表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课文内容或课外补充内容生动形象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时我做编导,学生演;有时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例如:教学《伸出爱的手》时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如购物、乘车、看病、问路等,推选一名同学扮演聋哑人,组内各成员合作表演故事,进行模拟体验。深长在模拟聋哑人购物时,一名学生扮演聋哑人在那里指手画脚向扮演售货员表达自己想要购买一件物品,但售货员读不懂这位同学的手语,最后两人都很着急。表演后让两位学生分别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扮售货员的同学说:“因为读不懂手语无法知道他想购买什么,特着急。”那位扮演聋哑人的同学说:“现在我明白了不能用口表达,听不见有多难受。”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聋哑人难!一切日常生活都难!在情境中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感受生活。
三、调查访问法
通过调查访问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以道德情感体验为动力,逐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在教学《我们的生命》中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调查访谈。可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问问妈妈:当知道怀了自己的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当每次感受自己在肚中有力的律动时是怎样的心情?当妈妈因为肚中有了一个小宝宝而产生生理上的反常时是怎样的心情?在肚子日渐大起来时是什么心情?当生产自己时妈妈的心情怎样的?问问爸爸同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知道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的。它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