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太鲁阁国家公园 三 峡谷奇幻行 花莲太鲁阁

做攻略的时候,我对这个被英国列为“十大必游景点”排名第五位的太鲁阁国家公园充满期望。去过之后,觉得较之内地许多名山大川,自然还是逊色不少。但是作为规模如此宏大的公园,太鲁阁峡谷却是没有门票的,而进入景区则给每个游客免费发放安全帽防止落石,用完后返还。浅蓝色的安全帽并不都很新,显然用过的人不少,却都非常清洁,没有损坏。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不觉心里赞叹了一番。

太鲁阁音取自台湾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意为“伟大的山脉”。山脉中住着太鲁阁人信奉的“彩虹神灵”。走遍全台的胜景,如果没到花莲的太鲁阁,那可是一大憾事了。长春祠、燕子口、九曲洞等峡谷景观美不胜收,著名的白杨瀑布,清水断崖展现太鲁阁地形之险峻与地质之奥妙。当行走在太鲁阁峡谷的每个角落,可感受到大自然造物力量的伟大。

太鲁阁国家公园横跨花莲、南投及台中,以雄伟壮丽、几近垂直的大理岩峡谷景观闻名。沿着立雾溪的峡谷风景线而行,触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层和溪流等风光。

四百万年前,菲律宾海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成台湾,慢慢降起的中央山脉表层岩层受到风化侵蚀作用而剥离,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这些大理岩受到立雾溪长期侵蚀下切作用与地壳不断隆起上升,形成几乎垂直的U型峡谷。公园内巨峰林立,从清水到南湖大山顶,落差达3742公尺,造就了层次复杂的植物林相,并提供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空间。

游完清水断崖,陈师傅带我们来到太鲁阁第一站--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

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境內,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建造立霧廠,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四點四公里長、一公尺寬的步道,早期被稱為「神秘谷步道」,後來才改回太魯閣族慣稱的「sgadan」,意為「臼齒」。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近年來砂卡礑步道已經成為一條前往花蓮旅遊的熱門景點。

如果来回走完全程需要一个多小时,个人建议走一段即可,最主要是体会先人开凿出这条步道是如何的艰辛。





步道就开凿在大理石峭壁上,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岸行走,由于是沿用早年开建电厂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



感觉枯水的模样



















遇见萌物~



山苏就是鸟巢蕨的叶尖,近几年台湾流行的野菜,已有人工栽培。花莲一带山区因潮湿,山苏长得尤其好,太鲁阁的砂卡当步道旁全是这种植物。

中途还有人摆摊售卖





随处可见堆石头





大理岩层历经地壳变动,形成各异的岩体,再经河水冲刷,就产生了多变的褶皱与纹理,仿佛抽象的石刻壁画。















砂卡当步道花了我们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接着坐车前往下一个景点燕子口,本来是可以去长春祠,但目前在整修所以暂时关闭,只能远远望了一眼。

看看山体觉得如果天气恶劣还是挺危险的说



透过立雾溪向对岸望去,看到对面顶部为黄蓝相间,汉白玉围栏的的建筑,这就是长春祠。长春祠的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唐代亭台楼阁风格,并依照附近地势嵌入山壁之间。泉水自山壁涌出,形成一道飞瀑直泻而下,形成“长春飞瀑”景观,为中横公路的一处盛景。周围具环形步道,可饱览峡谷及曲流风光。祠后有380级台阶,人们称作“天梯”可通往观音洞。而祠下方的飞瀑左侧岩石上,镌刻着“长春听涛”四个大字。

当年,出于军事、经济和社会安定的角度出发,由台湾时任行政院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副主任的蒋经国先生提出并亲自督导修建贯穿东西的中横公路。筑路的主力军则是当年跟随蒋家父子来海岛的几万名退役老兵担任。这些离乡背井的的老兵们在“衣锦还乡”的期待破碎后,把深重的思乡之情,倾注在向大自然开战的战场上,凭借最原始的工具——刀、斧、炸药,一米又一米地手工开掘进去,用了近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世人瞩目的工程。。。。。这座长春祠就是为了祭奠在修建台八线中横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殉职地212名荣民建立的。

这也是每天限量放行的桥,无论多么想在上面走一回,都需要得到景区许可才可以通行。







两岸大理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蚀成许多小孔穴,聪明的燕子便以这些小洞为巢,形成“百燕鸣谷”的奇观,故名“燕子口”。但是随着公路上人声、车声的隆隆作响,燕子早已离巢另觅他处安居了。



陈师傅给我们发了安全帽,并嘱咐一定要戴好,这里道路狭窄,旅游车靠左边行使,大家要靠右边行走。我们的头顶上就是悬崖,经常会有滚落的山石,这里已经有多起游客被砸伤的事故发生,所以规定游客进出必须戴安全帽。







九曲洞,系当年建造中横公路时,荣民所开凿出来的,特色是山洞和断崖很多,而中国人习惯用九这个数字来表示数目之多,并不是真的有九个山洞,九曲洞正是这个意思。每当大雨过后,大量雨水从崖壁上冲刷而下,形成短期的瀑布景观,称之为“时雨瀑”。九曲洞为中横公路的一大奇观,常常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公路在此穿山凿洞而建,奇岩怪石,尖峰绝壁,道路曲折穿行于坚硬的岩壁中,为人力开凿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合。

九曲洞据说才是太鲁阁的精华所在,可惜落石严重已经关闭,遗憾未能游览。





整个太鲁阁国家公园里我没找到垃圾桶,所以希望大家自觉带几个垃圾袋,做到“垃圾不落地”。





又是一个著名的景观——印第安人头像,陈师傅指给我们看,考考大家的眼力~



这个也是侧面人像,白色是他的眉毛~~



最高处也有一个~~~





午餐的地方有个小商店,看中了一顶猫头鹰帽子,hold住没买。。。。







一份180台币,还好吧,景区里面不算贵的。分别点了牛肉饭和鸡肉饭。





   台湾女诗人席慕容曾多次来过太鲁阁,她把自己对太鲁阁的爱恋写成一本名为“水与石的对话”的配诗图集出版发行。在太鲁阁峡谷中的一个观景台上,立有一块牌子,上面就写有席慕容的这首诗:

刻痕

从雾里出现 又再消失在雾里

那一路唱着歌怎样也不肯停下来的歌者啊其实

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

在湿润洁净的砂粒之间

如果你愿意在水边静静俯首

细看那砂质的河床 映著天光

在于你微笑的倒影重叠的地方

流动的躯体其实已经

在砂粒间刻画出无数细微的起伏纹路

在光与影之间 记载著

碰触时的颤动

和割舍之时的缠绵





慈母桥,隶属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绿水游憩区』,位于天祥以东三公里处,也是立雾溪与荖西溪的交会处,故又称此地为「合流」。慈母桥是利用花莲的特产大理石材所建成,洁白中透着庄严之美。在桥的东侧另有先总统蒋公为纪念慈母王太夫人而建的『慈母亭』。

慈母桥以其巨狮坐镇之传统中国风设计,成为中横公路众多桥梁中相当引人注目者。其名称由来是据说曾有位少年在此被洪水冲走后,其母却仍每日在此望儿早归,深受感动之后人于是将此桥命名为『慈母桥』。





过了慈母桥,又有岳王亭。大陆带来的精忠报国思想在宝岛随处彰显。岳王亭边的吊桥很短,来回跨越峡谷之上, 倒也小有刺激。









文天祥公园,是一个小小的公园,一般如果跟团走的话,这个景点基本是看不到滴。文天祥当然不是在这里去世的,他来这里其实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任务——镇魂!当年日本占领台湾,但在这片地界日本鬼子被消灭了一大片,之后阴魂不散,常有怨灵跑出来作乱扰民,于是当局请了文天祥坐镇,后面是一面墙的正气歌。



研究了半天不知道是啥,问了陈师傅说这个是蚂蚁窝





下午三点多到达白杨步道,这里游玩来回大概要2个多小时。陈师傅给了我们一把手电筒,最好自己随身带把伞,因为有些隧道里面会有水滴下来。至于水帘洞,洞口就有前面去过的游客留下的雨衣,所以不必再带。



白杨步道原为水力发电项目的施工道路,“多隧道”与“多水”是其两大特色。从入口到水帘洞,共有8个隧道,最好携带手电筒备用;且整条步道沿溪而行,前段是立雾溪的支流瓦黑尔溪,后段是立雾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一路极景不断,爱壮阔者可赏峡谷溪流,喜微美者可观山壁苔流。



















喜欢这里每一块介绍植物的牌子,不是照本宣科的文字,而是很优美的散文诗。









这一段水流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仿佛雷声轰鸣般很远处就听到。











水帘洞,里面水还是挺大的,相机彻底失去作用,只能拍个招牌给大家看了。



拿着电筒,准备往身后的洞穴走







我们最后离开的时候才到了招牌门匾处,必须拍一张。



这块石头巨多游客围着它拍照,我这次坚决免俗了,哈哈



台灣太魯閣國家公園介紹

交通概況

太魯閣國家公園對外交通有蘇花公路(台 9 線)、中橫公路(台 8 線)和霧社支線(台14 甲)等道路,可自行開車前往或搭乘飛機、火車抵花蓮(火車可至新城)再轉搭花蓮客運或租借汽、機車代步進入本園區。

遊憩安全需知

一、中橫沿線及兩側步道皆為潛藏危險地區,因無法預測落石發生時間及地點,請遊客隨時保持警覺注意安全,並請遊客勿逗留並快速通行;小落石可能是大量落石的前兆,請迅速離開,並警告他人,無法快速離開時應緊靠山壁以雙手抱頭;豪大雨期間請避免進入,以免發生危險。

二、本處園區太魯閣至天祥段屬峽谷演育地區易發生零星落石現象,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用(安全帽免費借用管理須知詳如附件一)。

三、中橫沿線由低海拔爬升至高海拔,氣候變化很大,欲往中、高海拔者,需備禦寒衣物。另新白楊至關原路段容易起霧,應小心注意。

四、在海拔七百公尺以上地區,由於氧氣逐漸稀薄及氣壓降低而引發如呼吸、脈搏加速或紊亂、氣喘、疲勞感、嘔吐等「高山症」的症狀,應立即下山,若身體仍有不適應馬上就醫。

五、夏、秋兩季毒蛇、毒蜂出沒頻繁,請小心留意。

六、遇見野生動物時,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並請不要驚擾和餵食。

七、最美的地方,也是最危險的地方,請隨時注意自己及同行者的安全,維護環清潔並遵守國家公園法及各項公告禁止事項。

步道分級表

景觀型步道

(一)此級步道為開放性步道。步道路面平整,坡度平緩,安全設施良好且資源解說設施完整。

(二)適合一般大眾前往,老少咸宜。

(三)步道行程於半天內即可完成,輕裝即可上路。

健行型步道

(一)此級步道為開放性步道;步道路面平整,但坡度稍大或位於中海拔地區,氣候變化大而有潛在之危險因素。

(二)此級步道適合體力稍佳者,輕裝並攜帶水與少許糧食即可,路途近者於半天內亦可完成。

(三)路途稍遠之步道則需一整天的行程安排。

登山型步道

(一)此級步道位於較偏遠山區或路途較遠,步道路徑尚稱清晰但部份可能較崎嶇,氣候變化大而有潛在之危險因素(高山症)。

(二)進入時須準備齊全之裝備,如: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急救藥品…等等。

(三)屬於生態保護區域者,需事前提出申請,適合體力佳且有初步之地圖判讀能力者前往。

(四)部份步道因路途較遠,須有過夜準備。

探險型步道

(一)未在傳統登山(健行)路線,主要為新路線勘查、溯溪或古道探勘為主。一般均無明顯路徑,需依賴地圖判圖、方位測定等技術及相關資料之收集。

(二)此級步道位於生態保護區、高山地區或偏遠山區,主要為自然原野區域,進入生態保護區時須申請入園許可。;路徑部份不明或有自然崩塌現象,具有潛在危險性。

(三)此級步道部份無設施或需時數天,適合體力佳並具有地圖判讀及野外求生能力者。

(四)各項登山裝備需一應俱全(飲水、食物、地圖、禦寒衣物、照明設備……)。

園區峽谷段遊憩據點及步道介紹

太魯閣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為提供遊客各項遊憩資訊及解說諮詢服務,進入國家公園之前,建議先到遊客中心蒐集所需各項資訊,必能使旅途更加充實。遊客中心內設有三座展示館,分別是「生態遊憩館」、「人與自然館」及「環境教育館」。除展示館外,遊客中心每小時播映多媒體節目,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服務台則免費提供摺頁及諮詢服務。遊客中心另設有販賣部,提供國家公園各項出版書籍、摺頁、紀念品等,亦提供簡單餐飲,在此對著落地窗外的青山喝一杯咖啡,可以享受片刻的悠閒。

太魯閣台地步道系統

得卡倫步道

步道等級:健行型

位置:中橫公路189 公里處

長度:3.2 公里

所需時間:約3 小時

台地步道(南段+北段)

步道等級:景觀型

位置:中橫公路189 公里處

長度:1.07 公里

所需時間:約30 分鐘

太魯閣台地步道系統可分為南段、北段及得卡倫步道等三條步道,南段長700 公尺,北段長307 公尺,得卡倫步道長3200 公尺。太魯閣台地步道南段緊鄰立霧溪,沿台地南緣由西向東走,自遊客中心旁大草坪經遊客中心後方,延伸至太魯閣警察隊;北段從大客車停車場旁斜坡棧道起,向東延伸到行政中心旁。得卡倫步道入口位於台地北段步道西側停車場旁,路線由停車場上方經相思樹林、太訓岩場、原住民部落與攀岩場平台至蘇花公路。

*相關資訊:

一、停車位:小型車:73部;大客車:19部。

二、公廁:行動不便廁所3間;男廁-小便斗23具、蹲式2間、坐式10間;女廁-蹲式7間、坐式16間。

三、花蓮←26Km→遊客中心←2.3Km→長春祠←5Km→布洛灣←10.7Km→天祥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中橫沿線公廁較少,請儘量在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或布洛灣遊憩區使用後再行前往。

二、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砂卡礑步道

步道等級:景觀型

位置:中橫公路188 公里處

長度:4.5 公里

所需時間:約4 小時

攜帶裝備:安全帽

如何去砂卡礑步道:

開車----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步道口就在隧道口右側的砂卡礑橋橋頭。車輛可通過砂卡礑橋後,左轉進入停車場將車停妥後,再步行回到步道口。

步行----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向西穿過砂卡礑隧道後,約15 分鐘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口。砂卡礑隧道設有人行步道及照明燈。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4 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則是立霧溪入海前最後的支流,短短16 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地形,儘管氣勢不如立霧溪的太魯閣峽谷壯闊,但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鬱閉的森林,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

由於森林茂密,溪水清澈,因此正好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魚類、蝦、蟹、水生昆蟲、蛙類等是溪中的主角,溪床上則常可見到鉛色水鶇、紫嘯鶇、河烏等溪流鳥類流連覓食;步道上昆蟲、蝶類、蛇類、山鳥,偶而還可見到台灣獼猴等哺乳動物,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除了可沿途觀察自然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可以隨時停下腳步在平台上小憩賞景,聆聽溪水自然美妙的樂音。

*相關資訊:

一、停車位:小型車21部;大客車:3部。

二、公廁:位於砂卡礑步道之停車場,行動不便廁所1間;男廁-小便斗4具、蹲式4間、坐

式1間;女廁-蹲式6間、坐式1間;步道內無公厠。

三、長春祠←1.3Km→砂卡礑←1Km→遊客中心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砂卡礑為熱門景點,遊客眾多,因停車位有限,週休、連續假日及寒暑假期間經常沒有車位,車輛請儘量停放至本處遊客中心停車場,再步行進入,步道入口處請注意進出車輛。

二、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用。

三、公廁使用山泉水,水資源珍貴,請節約用水。

四、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長春祠與長春祠步道

長春祠步道

步道等級:健行型

位置:中橫公路186 公里處

長度:1.13 公里

所需時間:約1 小時

攜帶裝備:安全帽

長春祠是為紀念當年闢建中橫公路期間,不幸犧牲生命的築路人所建的。中橫公路施工期間,共計有212人因公殉職,長春祠中就刻有他們的姓名,以垂後人憑弔。早在民國四十七年,公路仍在修建期間時,公路局就於長春祠現址興建長春祠,然而原祠曾於民國六十九年因坍方而損毀,新祠改建完成後,復又於民國七十六年發生第二次坍塌,祠體被落石擊中全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和公路局遂在舊的祠體左側重建,於民國七十八年完工,即是現在所見的長春祠。遠望長春祠,可見祠體下方有一湧泉自山洞中流出,即是有名的「長春飛瀑」,除了與長春祠隔溪相望之外,也可從舊長春隧道西洞口旁的階梯而下,沿著步道行約百餘公尺即可到達長春祠。祠堂旁有一涼亭,可在此小憩,欣賞峽谷景致,聆聽如雷的濤聲。涼亭一側有一小水池,正是湧泉剛從地底下冒出所形成的,水質澄澈沁涼。長春祠後方有一條「之」字形的步道,便是長春祠步道。它沿著一片陡峻的山壁開築,直上高處,被稱為「天梯」。這段步道中途經過彌陀岩、鐘樓和太魯閣樓,居高臨下,尤其登上鐘樓,可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公路、車輛、遊人盡在腳下,景色相當秀麗。由於步道陡峭,從長春祠一路走來確實頗為辛苦。鐘樓是步道的最高點,由此開始已全是下坡,且林蔭鬱閉,是最輕鬆的路段。不多久穿越過一座吊橋,即可到達禪光寺,循禪光寺聯絡道路而下公路,便可與公路相接。這條長僅1.35 公里的步道,由於地形爬升起伏,卻需花一小時左右才可走完全程。

*相關資訊:

一、停車位:小型車:32部;大客車:3部。

二、公廁:行動不便廁所1間;男廁-小便斗6具、蹲式3 間 ;女廁-蹲式9間。

三、花蓮←26Km→遊客中心←2.3Km→長春祠←5Km→布洛灣←10.7Km→天祥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長春祠公廁較小,請儘量在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或布洛灣遊憩區使用後再行前往。

二、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

用。

三、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四、步道階梯濕滑,請注意安全。

五、注意落石。

布洛灣遊憩區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布洛灣」是太魯閣語「回音」的意思,過去曾是太魯閣人聚居的部落,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布洛灣管理站,並規劃成具原住民文化特色的園區。

布洛灣分上、下二台地,下台地海拔約370 公尺,是管理站所在,提供解說諮詢、多媒體節目放映等服務,太魯閣族工藝展示館主要展示園區內太魯閣族人織布、藤編技藝精美的作品,此外,下台地還有環流丘步道,可以俯瞰溪畔水壩與太魯閣峽谷的景致,布洛灣—燕子口步道則可以直接步行通到中橫公路的燕子口。上台地山月村是住宿研習的空間,山月村後方靠山的一側有一條迷你卻生態豐富的上台地步道,上、下台地之間落差約二十公尺,也有一條步道相連接。環流丘、河階地,從史前、太魯閣族到現代的人文發展,難得的熱帶季風雨林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國家公園多年來著手培育廣植的原生種台灣百合、台東火刺木、雙花金絲桃、金花石蒜等,都是布洛灣最值得深入瞭解的特色,布洛灣可說是一個兼具地形、生態與人文價值的地方。

*相關資訊:

一、停車位:行動不便車位2部;小型車:106部;中型車(中巴):33部;大客車:22部。

二、公廁:行動不便廁所1間;男廁-小便斗14具、蹲式7間;女廁-蹲式18間。

三、花蓮←26Km→遊客中心←2.3Km→長春祠←5Km→布洛灣←10.7Km→天祥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二、夏、秋兩季毒蛇、毒蜂出沒頻繁,請小心留意。

燕子口步道(1.01K)

步道等級:景觀型

位置:中橫公路179 公里處

長度:1.13 公里

所需時間:約20 分鐘

攜帶裝備:安全帽

沿著中橫公路到達燕子口,立霧溪峽谷在此變得更狹窄了,從這裡向西延伸到慈母橋,是立霧溪峽谷最膾炙人口的一段。燕子口步道從燕子口隧道東口起經靳珩橋到錐麓斷崖。步道途中不僅可欣賞到太魯閣峽谷,還有壺穴、湧泉、印地安酋長岩及錐麓斷崖景觀。而靳珩公園是為了紀念中橫公路開闢期間,不幸犧牲的靳珩段長所建的,公園中有靳珩段長塑像、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及小型商店,而商店外的觀景平台,則是欣賞印地安酋長岩最佳的位置。燕子口步道可說是一條兼具地形、生態與人文特色的步道。燕子口步道原為中橫公路舊道,由於路面狹窄,經常造成交通擁塞,且遊客眾多,因此太管處便在這個路段採取人車分道的計畫。新開鑿兩座隧道,及興建一座橋樑,工程於民國96 年6 月1 日正式通車,車輛改駛新隧道,而舊公路除維持車輛單向通行外,亦增設人行步道,遊客可從燕子口步行至錐麓斷崖,悠閒自在地欣賞峽谷景觀。這是太魯閣峽谷中,繼九曲洞步道之後的另一條人車分道的步道。

*相關資訊:

一、公廁:男廁-小便斗3具、蹲式2間、坐式1間;女廁-蹲式3間、坐式1間。

二、遊客中心←7.3Km→布洛灣←1.4Km→燕子口←3.8Km→九曲洞←5.5Km→天祥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燕子口公廁較小,請儘量在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或布洛灣遊憩區使用後再行前往。

二、燕子口舊道為人行步道及由東向西之單線車道;因停車空間不足,東段入口請於遊客下車後即駛離,勿在錐麓吊橋處停車,以免影響其他車輛行駛。

三、燕子口步道可能發生落石,為潛藏危險地區,因無法預測落石發生時間及地點,請遊客隨時保持警覺注意安全,並請遊客勿逗留並快速通行;小落石可能是大量落石的前兆,請迅速離開;豪大雨期間請避免進入,以免發生危險。

四、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用。

五、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六、行走步道時,請注意通行車輛。

九曲洞步道(2K)

步道等級:景觀型

位置:中橫公路175.7 公里處

長度:2 公里

所需時間:約40 分鐘

攜帶裝備:安全帽

九曲洞步道原本是中橫公路舊道,為疏解中橫公路交通及讓遊客便於欣賞峽谷景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人車分道計畫,並於民國85 年完成九曲洞隧道,讓車輛行駛隧道,而原來的中橫舊道則改成人行步道,提供遊客可以在沒有車輛行進的干擾下,悠閒地欣賞太魯閣峽谷景色。

全長2 公里的九曲洞步道,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向上仰望僅透著一線天光,向下俯瞰則是湍急的立霧溪水,兩岸山壁緊峙,其鬼斧神工令人讚嘆,而其險峻的地勢令人震懾。除了峽谷之外,大理石岩壁上的斷層、節理、摺皺等地形,以及在這峭壁上絕地逢生的岩生植物,都是在步道上隨處可見的。遨翔在峽谷中的燕子,是這裡最容易看到的鳥類,牠們不僅在峽谷中覓食,也在隧道中築巢養育幼鳥。上升氣流則是受峽谷地形影響而產生大氣流動的一種特殊現象。沿途樸拙的隧道與山壁,保留當年開鑿中橫公路時,原始施工方法的痕跡,處處充滿著力量與生命之美,仔細搜尋,不難在山壁上發現當年鑽子敲打所留下來的鑿痕。此外,早年日本人為開採立霧溪砂金所開鑿的「採金道路」,懸在步道外岩壁窄小的路跡仍清晰可見。九曲洞步道路面寬闊平緩,全程均適合各年齡層遊客,不僅是一條大眾化的遊憩步道,也可說是一個戶外的地質教室。

*相關資訊及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遊客中心←7.3Km→布洛灣←1.4Km→燕子口←3.8Km→九曲洞←5.5Km→天祥

二、九曲洞步道目前無公廁可使用,建請可於太魯閣、砂卡礑、長春祠、布洛灣、合流、綠水及天祥等地區先行使用廁所(未來規劃於步道內第一通風口設置公厠)。

三、九曲洞步道可能發生落石,為潛藏危險地區,因無法預測落石發生時間及地點,請遊客隨時保持警覺注意安全,並請遊客勿逗留並快速通行;小落石可能是大量落石的前兆,請迅速離開,並警告他人,無法快速離開時應緊靠山壁以雙手抱頭;豪大雨期間請避免進入,以免發生危險。

四、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用。

五、因東西洞口腹地狹小,停車空間有限,請自行考量遊程規劃。

六、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七、請靠步道內側行走,沿途標示危險路段勿駐足拍照。

八、請勿刻字留念。

綠水及綠水步道(2K)

綠水

綠水曾是太魯閣族人的陀優恩部落,現以地質地形之環境解說教育為主,設有地質景觀展示館。地質景觀展示館最早是花蓮縣政府太魯閣風景區管理所辦公室,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又陸續作為管理處及太魯閣警察隊的臨時辦公室。除了地質景觀展示館之外,公路對面另有綠水服務站,一樓為以合歡越嶺古道及綠水為主題的展示館,地下樓則是餐飲店。

綠水步道

步道等級:景觀型

位置:中橫公路171.5 公里處

長度:1.97 公里

所需時間:約1 小時

攜帶裝備:手電筒、安全帽

綠水步道原是合歡越嶺道的一部份,由於此段古道路況良好,景觀及生態皆相當豐富,因此國家公園管理處將它規劃成步道。綠水步道全長二公里,步行約需一小時,路徑寬約二公尺,大致維持日據時期合歡越嶺道的寬度,步道全線平緩易行,是條老少皆宜的景觀步道。

步道入口位於地質景觀展示館旁,茂密的森林、斷崖地形、岩生植物、人文遺跡都是其特色。走在這條具人文歷史價值的步道上,有如走在先人的足跡上,讓人引發思古之情;站在斷崖上,可俯瞰立霧溪谷與綠水河階;各種岩生植物,在岩壁上展現它堅毅的生命力,其中太魯閣櫟更是台灣珍貴的稀有植物。走一趟綠水步道可以體驗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人文特色,也可以觀察步道上特殊的植物生態。

綠水步道從地質景觀展示館出發,在步道後段與產業道路相銜接,最後於合流露營區附近回到中橫公路。如果是自行開車,出發前可將車輛停放於綠水停車場,走完步道後,只要沿著中橫公路步行約三百公尺就可回到綠水。

*相關資訊:

一、停車位:小型車:16部;大客車:24部。

二、綠水上台地公廁:男廁-行動不便廁所1間、小便斗6具、蹲式2間;女廁-行動不便廁

所1間、蹲式5間;綠水下台地公廁:男廁-行動不便廁所1間、小便斗4具、蹲式2間;

女廁-行動不便廁所1間、蹲式3間。

三、慈母橋←0.7Km→合流露營區←0.6Km→綠水←2Km→天祥←0.86Km→白楊步道口。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綠水上台地停車場腹地有限,僅可供停放小型車8部,大型車請至下台地停車場停放,停車時請關燈熄火。

二、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三、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用。

四、個人貴重財物請勿留置車內,避免遭竊。

五、公廁使用山泉水,水資源珍貴,敬請節約用水。

六、夏、秋兩季毒蛇、毒蜂出沒頻繁,請小心留意。

天祥

天祥是中橫公路東段的大聚落,距太魯閣約19 公里,由於腹地開闊,因此餐飲店、飯店、公車站、停車場、郵局等一應俱全,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在這裡設置天祥管理站及遊客服務站,提供遊客解說諮詢服務。遊人穿過狹峙的太魯閣峽谷之後,總會在此落腳歇息,然後續向西行或在此折回。在這叢山峻嶺中,天祥是一處難得腹地廣闊平緩的據點,屬於多層的河階地形。而這河階地形,正是塔次基里溪和大沙溪在此滙聚成立霧溪,經年累月由河水的堆積、侵蝕所形成的。由於地質結構的不同,以天祥為界,東、西兩端在地形上也有迥然不同的差異,天祥以東屬質地較緻密的大理岩,立霧溪下切,造就出氣勢雄偉的太魯閣峽谷,一般稱為「內太魯閣峽」;而天祥以西岩層鬆軟,雖然河床坡度陡,但溪谷較寬闊,是為「外太魯閣峽」。天祥河階自古就是山居先民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此地為「塔比多」,「塔比多」意思是一種低海拔常見的灌木–––「山棕」,由此可判斷早年這裡應長有大量的山棕。中橫公路開通以後,在此豎立文天祥的塑像,並更名為「天祥」至今。

祥德寺高踞在立霧溪對岸的高位河階上,與中橫公路有普渡橋相連接,階地上有大雄寶殿、白色觀音塑像,地藏王菩薩塑像和天峰塔。尤其天峰塔和觀音塑像,幾乎已成天祥的地標,登上天峰塔,整個天祥階地上的地形景物盡收眼底。祥德寺的闢建,肇始於中橫公路通車後,經國先生為發展太魯閣的觀光事業倡議興建,由當時省公路局長林則彬、合流工程處處長胡美璜、花蓮縣長胡子萍及地方士紳駱香林、楊仲鯨、許聰敏等人共同發起,於民國51 年12 月破土,民國57 年12 月完成大雄寶殿,並定名祥德寺,後來不斷擴建,而有今日的規模。停車場旁的梅園,植有兩排梅樹,每逢寒冬之際,梅花綻放蔚為花海,漫步在盛開的梅樹下,花香撲鼻,花瓣如雪花般飄落,別有風味。梅園一側的晶華酒店原是上海銀行所屬的「中國旅行社天祥招待所」,由先總統蔣中正指示上海銀行興建的,為早年中橫公路上高級的食宿旅店。民國82 年上海銀行和晶華飯店合作改建成今日所見到的高級五星級飯店。郵局對面有一條小徑,循此緩坡直上,不遠即可到達文天祥塑像,日治時期原是佐久間神社舊址,神社已毀,取而代之的是文天祥塑像,這座塑像也成就了天祥之名。

*相關資訊:

一、停車位:小型車:63部;大客車:22部。

二、公廁:行動不便廁所1間;男廁-小便斗11具、蹲式2間、坐式1間;女廁-蹲式9間、

坐式2間。

三、慈母橋←0.7Km→合流露營區←0.6Km→綠水←2Km→天祥←0.86Km→白楊步道口。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停車時請關燈熄火。

二、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三、個人貴重財物請勿留置車內,避免遭竊。

四、公廁使用山泉水,水資源珍貴,敬請節約用水。

白楊步道(2.1K)

步道等級:景觀型

位置:中橫公路168.6 公里處

長度:2.1 公里

所需時間:約2.5 小時

攜帶裝備:手電筒、安全帽

白楊步道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隧道最多的一條步道,從入口到水簾洞短短2.1 公里的路程中共有七個隧道,最長有380 公尺,每個隧道幾乎都保留原石的樸拙鑿跡。有的隧道筆直,可清楚看到另一端出口的亮光,有的隧道內了幾個彎,走在裡頭是一片漆黑,因此最好攜帶手電筒備用。「多水」也是白楊步道的另一個特色。由於白楊步道是台電公司為建水壩而開,因此整條步道都沿溪而行,前段遇見的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而後段所見的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因此走在白楊步道上,隨時都可欣賞到峽谷溪流景觀,也處處可聽到錚淙的水聲,除了溪流的水、瀑布的水,長滿植物的山壁上有苔岩流,連隧道裡也會滲出如小雨滴般的水,甚至有從隧道頂端傾洩而下,如水簾一樣的大水。走在步道中被突如其來的山泉水打中,令人格外沁涼。

步道倚著瓦黑爾溪和塔次基里溪蜿蜒曲折前行,一側是深谷,而另一側有時是陡峻的山壁,有時是平緩的山坡。山壁上零星長著一些岩生植物,如台灣蘆竹、萬年松、車桑子、無患子等,緩坡處覆著層次豐富的森林,山肉桂是常見的植物;至於步道鄰溪谷的邊緣上,是一些喜嗜陽光的山黃麻、構樹、五節芒、山鹽青等陽性植物的天下。在步道全線動物也處處可見。鳥類、昆蟲忙於在樹梢草叢間,而蝴蝶則有時飛舞於步道的花叢間,有時卻停棲在潮濕的岩石壁上靜靜地吸水。春天時,仔細觀察水雞油或苧麻,常有成群的細蝶幼蟲把水雞油的葉片啃得精光,然後快速化蛹羽化。秋冬東北季風吹來,成群的灰喉山椒鳥鮮豔的羽色藏身在樹叢中,常會讓人誤以為是一片片變了色的紅葉,不容易讓人發現,但剎那間,突然群起而飛,橘紅的、鮮黃的,讓人在一時之間還來不及反應,會誤以為是一片片是自樹上飛出的紅葉,然後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又整群一起鑽進另一棵樹中,裝扮成變紅的樹葉,恢復平靜。台灣獼猴是這裡的常客,晨昏時分除了在樹上嬉戲覓食之外,有時也會下到步道散步,也可能和牠們不期而遇。白楊步道原是台電為發展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開闢的施工道路之一,全長原是9.5公里,但後段因地質問題,也常因颱風下雨而坍方落石,有安全之虞,只開放前半段從入口至第一水濂洞口約2.1 公里。步道全線平緩且寬闊,適合各年齡層的民眾健行賞景。

*相關資訊:

一、停車位:小型車:22部;大客車:13部。

二、公廁:男廁-小便斗4具、蹲式2間、坐式1間;女廁-蹲式4間、坐式1間。

三、慈母橋←0.7Km→合流露營區←0.6Km→綠水←2Km→天祥←0.86Km→白楊步道口。

*導遊領隊注意事項:

一、停車時請關燈熄火。

二、請宣導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三、個人貴重財物請勿留置車內,避免遭竊。

四、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用。

五、公廁使用山泉水,水資源珍貴,敬請節約用水。

六、沿途標示危險路段勿駐足拍照。

據點解說服務資訊

一、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服務據點:

解說服務據點 展示內容 開放時間 休館日期

太魯閣遊客中心 生態遊憩館

人與自然館

兒童環境教育館

8:30~16:45 每月第二週週一休館

布洛灣管理站太魯閣工藝展示館 9:00~16:00 每月第一、三週週一休館

綠水展示館 地質景觀展示館 9:00~16:00 每月第一、三週週一休館

天祥管理站 遊憩資訊、昆蟲礦物

標本、太魯閣文物展



9:00~16:00

每月第二、四週週一休館

合歡山管理站 高山生態、景點介紹9:00~16:00 每月第一、三週週一休館

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段遊憩安全資訊手冊

15

二、各據點多媒體放映時間表

地點

時間

太魯閣遊客中心布洛灣管理站

地點

時間

布洛灣管理站

伊達斯廳

09:30 永遠的太魯閣山林幽谷布洛灣 10:00 山水雲天太魯閣

10:30 山水雲天太魯閣山林幽谷布洛灣 11:00 山水雲天太魯閣

11:30 永遠的太魯閣山林幽谷布洛灣 14:00 山水雲天太魯閣

13:30 山水雲天太魯閣山林幽谷布洛灣 15:00 山水雲天太魯閣

14:30 永遠的太魯閣山林幽谷布洛灣

15:30 山水雲天太魯閣山林幽谷布洛灣

*「永遠的太魯閣」片長17 分鐘、「山水雲天太魯閣」片長22 分鐘、「山林幽谷布洛灣」

片長15 分鐘。

*請於節目放映前5 分鐘入場,放映中請勿任意進出。

*簡報室內禁止吸煙及飲食。

*請關掉手機,並保持安靜。

三、服務項目

(一)查詢、建議及有關事項。

(二)自然、人文及遊憩資源展示。

(三)提供多媒體簡報、帶隊解說、導館解說等服務。預約多媒體簡報、導館解說服務請

一日前;預約帶隊解說請於兩週前,以信函、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聯絡本處解說

教育課。

(五)綠水地質景觀展示館備有二部影片提供遊客觀賞,「太魯閣峽谷成因」片長約9 分鐘;

「永遠的太魯閣」片長17 分鐘。

(六)合歡山管理站備有二部影片提供遊客觀賞,「花之頌」與「冬之藏」片長均約13 分

鐘。

(七)解說服務預約:(03)8621100 轉802

(八)遊客電子郵件信箱e-mail:http://blog.sina.com.cn/s/mailto:tarokonp@taroko.gov.tw

(九)網址:http://www.taroko.gov.tw/

(十)入山、入園申請 保育研究課 (03)8621100~6 轉701、702

聯絡電話資訊

☉聯外交通及路況查詢

中橫路況[中橫東段] (03)8691311~2 [霧社支線] (049)2982066

蘇花路況[花蓮段] (03)8230570 [南澳段] (03)9982161

花蓮火車站 (03)8355941
【花莲.太鲁阁国家公园】(三)峡谷奇幻行 花莲太鲁阁

新城火車站 (03)8611237

花蓮客運總站 (03)8323485

花蓮機場 (03)8210700

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段遊憩安全資訊手冊

16

☉住宿

太魯閣閣口:立霧客棧 (03)8610769

太魯閣旅社 (03)8611558

砂卡礑民宿 (03)8611623

戴一夏民宿 (03)8611645

布洛灣:布洛灣山月村 (03)8610111

天 祥: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 (03)8691111~4

天祥晶華度假酒店 (03)8691158

關 原:救國團觀雲山莊 (04)25991173

合歡山:松雪樓(東勢林區管理處)(04)25229696

☉遊客中心、服務站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03)8621100~6 轉360、361

布洛灣管理站 (03)8612528

綠水地質景觀展示館 (03)8691129

天祥管理站 (03)8691162

合歡山管理站 (04)25991195

☉緊急救難聯絡電話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03)8621048 或(03)8621100~6 轉601、602

太魯閣國家公園警察隊 (03)8621405~6 轉354、355、356 勤務中心

[文山小隊] (03)8691202

[合歡小隊] (04)25991191

花蓮縣消防局119

花蓮縣警察局110

國家公園公告禁止事項

(法源依據:國家公園法第13 條暨內政部96 年3 月07 日台內營字第0960801114 號函)

一、焚燬草木或引火整地。

二、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

三、污染水質或空氣。

四、採折花木。

五、於樹木、岩石及標示牌加刻文字或圖形。

六、任意拋棄果皮、紙屑或其他污物。

七、將車輛開進規定以外之地區。

八、其他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禁止之行為。

其他經內政部公告『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內之禁止事項』如下:

一、陳列、販賣、搬運、寄藏依法禁止捕獵、採取之動植物、礦石及其標本或加工製品。

二、攜帶獵槍、索、網、夾、籠、電瓶、毒藥及其他足以捕捉、獵殺與傷害或毒害野生動物之獵具進入園區。

三、任意設立攤位、流動兜售或從事展演活動。

四、填土、整地或傾棄土石。

五、設置祭祀設施、紀念碑、牌、墳墓與懸掛或放置路標、條及其他妨害景觀之設施。

六、於指定以外之地區大聲喧鬧、營火、野炊、烤肉、滑草、游泳、溯溪、攀岩、露營等活動。

七、於非指定地點丟棄寶特瓶、保麗龍、塑膠製品、金屬製品、廚餘及其他不易自然腐化之物品或廢棄物。

八、於園區內燃放鞭炮、煙火、冥紙及其他危害公眾安全之物品。

九、於園區內任意停車致影響交通。

十、破壞公眾物品與設施。

十一、棄養、放生動物或餵食野生動物。

十二、進入公告禁止進入之區域。

遊客配合事項

一、優質的遊憩品質,來自於您最佳的旅遊習慣和行為。

二、為能共同擁有優質旅遊,請大家共同遵守各項法令規定,亦請旅遊同業人員予以協助宣導和勸導。

三、本處園區太魯閣至天祥段屬峽谷演育地區易發生零星落石現象,為維護及加強遊客安

全,行走步道時請自備安全帽,本處亦免費提供安全帽予遊客借用(安全帽免費借用管理須知詳如附件一)。

四、燕子口舊道為人行步道及由東向西之單線車道;東段入口請於遊客下車後即駛離,勿在錐麓吊橋處停車,以免影響其他車輛行駛。

五、請勿隨意丟棄垃圾、菸蒂、果皮及吐痰,以共同維護良好遊憩環境品質。

六、對於大陸客來台若遇有違法、違規等情事時,請依『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第22 條相關規定通報交通部觀光局,以及協助調查處理。

七、旅行業辦理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業務,若有違反『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規定時,將依該辦法第26 絛規定報請交通部觀光局處理。

八、若有緊急事故發生,請儘速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03-8621048、太魯閣警察隊03-8621045 轉354~356 勤務中心、花蓮縣消防局119、花蓮縣警察局110 聯繫。

附件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安全帽免費借用管理須知

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本處)考量園區常有落石之風險,為加強維護遊客於步道上之安全,建議遊客自行攜帶安全帽,減輕小落石之傷害;對未自備安全帽者,特提供免費借用服務,爰為管理提供遊客使用安全帽之需要,特訂定本須知。

二、本借用管理實施期間為98 年6 月1 日起至98 年12 月31 日止。

三、本處於遊客中心、布洛灣管理站、天祥管理站及合歡山管理站提供安全帽免費借用及歸還服務,遊客可於上述4 地點填寫借用申請單(如附件)後,即可借用及歸還安全帽,各服務據點借還時間如下:

(一)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借用:08:30~ 15︰00。歸還:08:30~ 17︰00。

(二)布洛灣管理站:借用:08:45~ 15︰00。歸還:08:45~ 16︰20。

(三)天祥管理站:借用:09:00~ 14︰00。歸還:09:00~ 15︰30。

(四)合歡山管理站:借用:08:30~ 15︰00。歸還:08:30~ 16︰30。

四、前項之借用及歸還不限同一處,借用者可視旅程安排,自行決定於合適地點借用及歸還安全帽。

五、本處所提供之安全帽以一人借用一頂為限,團體可由一人代表辦理借用手續;借用時間以1天為限,請務必於各服務據點開放時間內歸還(詳如借用單所列時間),若因其他因素,無法在上述時間歸還,請於17:00-19:00 歸還至本處值班室(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291 號)。

六、遊客於拿到安全帽時請確認下列事項:

1、安全帽尺寸是否合適;

2、安全帽體是否完整無損壞;

3、安全帽外觀是否清潔。

上述檢查發現有問題時,借用人可立即向工作人員要求更換安全帽。

七、本處所提供之安全帽限於園區內使用,請勿攜出園區範圍外。

八、本處開放借用之時間限於各服務據點開放時間,其餘時間請自備安全帽進入各步道,以免發生危險。

九、借用人若有遺失安全帽,應按原價賠償。

十、本須知奉核後公布實施,修改時亦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3651.html

更多阅读

幽鹤国家公园的翡翠湖 翡翠林仙鹤

落基山脉从北至南分隔开了太平洋西岸的加拿大两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这里星罗棋布地散落了很多美丽的湖泊:路易斯湖、梦莲湖、沛托湖、弓湖、药湖.....。风景点和国家公园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冰川国家公园、贾斯珀国家公园、优鹤

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

【纳米比亚1】首站:埃托沙国家公园   (2014-11-11 23:11:44)如果说南非是豪华的,那么纳米比亚就是神秘的。这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明年是她25周岁的生日。纳米比亚的原名是西南非洲,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这个名字还有印象。印象中的这个国

从美国国家公园学到些什么 美国羚羊谷国家公园

从美国国家公园学到些什么此文仅以本博在黄石、美洲杉和国王峡谷、大峽谷等国立州立县立国家公园的所见所思,以及网上收集到的信息,谈谈对美国国家公园的一些感受和粗浅认识。条目索引:一.美国国家公园概要二. 我所见到的美国国家

美国西部大峡谷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10月份天气

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全长443 公里,是世界奇景之一。峡谷由于受到科罗拉多河的强烈下切作用而形成,所以又称科罗拉多大峡谷。1869 年,美国炮兵少校鲍威尔率领一支远征队,乘船航行,从科罗拉多河

声明:《花莲.太鲁阁国家公园 三 峡谷奇幻行 花莲太鲁阁》为网友丑的别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