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文坛的贾平凹
来源《燕赵晚报》石家庄日报社主办2015年3月24日
在文坛素有“独行侠”之称的贾平凹,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就已发表文学作品20多篇。23岁,毕业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工作,任助理编辑。
1976年,贾平凹已经在全国发表了四十多篇作品。怀揣文学梦想的贾平凹,最大的目标是发表更多的作品。他每天坚持玩命地写作,不断向全国各大媒体投寄自己创作的作品,但往往石沉大海,没有任何一点音讯,手头收到最多的是书报社或杂志社的退稿签。“稿子向全国四面八方投寄,四面八方的退稿又涌回六平方米。退稿信真多,几乎一半是铅印退稿条,有的编辑同志工作太忙了,铅印条子上连我的名字也未填。”贾平凹在这一年将收到的所有退稿信都贴到墙上,“抬头低眉让我看到我自己的耻辱。”
正当贾平凹创作没有头绪的时候。陕西人民出版社准备同文化部门一起再写一部《烽火春秋(续集)》,作协的负责人李若冰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刘善继请中文系抽调了四十多工农兵学员和几位教师参加编写。贾平凹受出版社派遣到礼泉县烽火大队蹲点参与编写。也就是在这一年的6月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他儿童题材小说集《兵娃》。
贾平凹担心到了乡下不可能有条件写他的小说,而搞社史又是很乏人的,调查呀座谈呀……他一门心思是在文学创作上,最大的愿望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礼泉县烽火大队蹲点,贾平凹了解到农民王保京,在上世纪50年代科学种田获得高产而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他的事迹享誉全国。贾平凹上午参加生产队劳动,晚间开会调查搞材料。空闲时间他和大队农科所的那帮年轻人厮混得最熟,一起光屁股下河游泳,一起烧野火煨豆子吃,一起用青烟叶卷喇叭筒来吸。大跃进,合作社,无论是否科学可行,烽火人总是激情澎湃,乐观勇敢,烽火的发展是中国农村前进的典型代表和缩影……在走访编写“烽火社史”的间隙,贾平凹用仔细敏锐的眼光观察感受着生活,正因为创作环境的改变,如鱼得水,写作灵感瞬时迸发。
1977年6月7日,贾平凹依据在烽火的生活感受,以农科所里那一对姊妹为模特儿塑造,创作完成短篇小说《满月儿》,寄给了《上海文学》杂志社。
随后,完成创作任务的写作班子撤销打道回府,各自回到原来单位。《烽火春秋(续集)》印出少量内部书,征求各方的意见,终未正式出版。根据在烽火大队体验到的生活,还创作了小说《岩花》《果林里》等,《果林里》还被改编成连环画,深得画界读者的喜爱。
1978年第3期《上海文学》刊登了短篇小说《满月儿》,满儿月儿的青春阳光形象令因“文革”而死气沉沉的文坛焕然一新,满儿月儿的灿烂音容如犹在耳,让人想起蒲松龄笔下的婴宁,被千万读者所喜爱。同年,《满月儿》获中国作家协会评选的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崭露头角,之后的文坛有了一个叫贾平凹的陕西作家。
诗人邹获帆以诗人特有的敏感,最早发现了这颗文坛新星的光芒。发表于1978年5月《文艺报》上的《生活之路:读贾平凹的短篇小说》是最早一篇研究贾平凹小说的评论文章。在纪念陕西文坛泰斗中国石油文学奠基人李若冰的文集里,贾平凹深情回忆了李若冰先生在文学之路上的鼓励和栽培,尤其提到了和许多文坛大家在礼泉烽火深入生活,如何创作出短篇小说《满月儿》,记忆犹新。
30多年过去了,贾平凹在礼泉县烽火村蹲点参与《烽火春秋》社史创作,写作的灵感再度升华,文思如泉涌,从《满月儿》开始步入文坛,20世纪80年代前以中短篇小说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中长篇小说为,进入21世纪后以长篇小说为主,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大奖,是文坛有名的劳模作家和获奖大户,被誉为“鬼才”,是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