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16:04:37分享人:黑道大哥来源:互联网7
原文地址:我看中超大牌外援作者:天津野球帝一直以来泰达的引援问题饱受广大球迷诟病。球迷们都骂李XX,其实李总也是背黑锅的,李的上面还有爷了。国企就是这样,上面不给拨钱李也没辙。况且当年泰达接管天津足球并非自愿,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另外,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本国球员水平较差问题。把泰达的长远建设的筹码全部压在外援身上根本不可能。过分依靠外援取得好成绩也不是长远之计。国人都急功近利,只想短时间快速出成绩,在本国球员水平较差的情况下想拿好成绩就只能不惜重金引进大牌外援;恒大是个先例,之后有有了富力、申花、阿尔宾等效仿。这不是好现象。外援再牛X最多也只能上4个,剩下的7个人都是我们本土球员。如果这7个人水平上不去,他们和那4个人是踢不到一块儿去的。本赛季恒大和泰达的首轮交锋中,恒大的孔卡受处罚停赛,恒大踢得也很一般,甚至一度被我们压制。克莱奥多次拿球后观察队友想要传球,却多次发现身边都是中国球员而选择了自己带球。由此可见我们的球员和人家高水平外援很难形成默契。看看恒大的比赛,绝大多数进球都是孔卡、克莱奥和穆里奇三人联手制造的。一旦孔卡或穆里奇缺阵恒大的进攻立马哑火!这还是我们球员水平不行的问题。再来看看上海申花。朱老板在引进了阿内尔卡之后又投出了重磅交易引进德罗巴。微博上有球迷说朱老板的作法促进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人家日本就是这么做所以才有今天的成绩。我看完他们的博文后瞬间就石化鸟。我不能不佩服朱老板的商业头脑。连续引进大牌球星能给俱乐部带来多大的商业利益大家都知道。光出售转播权就可以获取多大的利益;还有广告费以及知名度的提高什么的····如果中国足球的水平单靠多花些钱多买几个大牌就能提高的话,我情缘把我家房本当了捐献出去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尽一份力。扯淡!!!人家日本经过二十多年学习,始终如一坚持地面进攻打法才积累了今天的成果。另外我们在青训方面和日本差的太多了,截止到2011年日本注册的足球人口达到了62万,而我国只有8000。不仅如此,日本的孩子在足校接受训练,每月只需支付5000日元(折合人民币400元);再看看我们,中超的那些球员从小到大哪个不是十几万二十几万的给俱乐部或足校送钱才踢出来的。日本搞青训是为了国家足球的发展,我们搞青训是为了谋利;出发点就不一样,结果肯定也不会一样。另外两国的孩子在学习足球所支出的费用的差距也可看出两国在青训上的投入的差距。如果把买大牌的钱用在青训上不是更好?但那样见效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成绩。不仅如此,我们一直在引进国外的大牌。原来中超各俱乐部只是从南美、东欧的一些低级别联赛找外援,现在则把目光投向了五大联赛的大牌球星甚至教练。阿内尔卡、巴里奥斯、德罗巴还有里皮,现在又传言皮耶罗、小罗和里克尔梅。当然他们来了可以增加中超联赛的观赏性和关注度。但我们想一想:我们只是而且只能不断的从欧洲引进高水平球员,而人家日本则是不断地向欧洲高水平联赛输出自己培养的高水平球员,而且他们如今很多也都成了大牌。如中村俊辅、长友佑都、香川真司···正如他们的索尼、东芝、本田。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涌现了容志行、金志扬、左树声等等等等优秀球员。改革开放后我们也培养了郝海东、于根伟、张效瑞、杨晨等很不错的人才。现在呢?于大宝、蒿俊闵、董方卓、周海滨等海归在欧洲没有什么表现就回国了。只能说我们的青训水平每况愈下,孩子们对足球没有兴趣,足球人口太少了。回到泰达引援的问题,既然我们没钱买高水平外援,为什么就不能再培养出来第二个于根伟和张效瑞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3272.html
更多阅读
写的真好……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我是急性子,看什么电视都希望马上有结果。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大结局。周日的中午(好不容易睡一个懒觉),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财经
我是你们这部电视剧的热心观众和铁杆粉丝。我搜索而来又读到您的文章,对您在电视剧中扮演的“周以农”这个人物给予点赞,您把握得很到位,很有分寸。也很爱你的这篇实事求是的分析文字,并且引用转载。因此而热心建议改动一下其中的几个错
中国足球顶级联赛、足协杯、全运会历届冠军一、联赛1、足球比赛大会1951东北队1952空军队1953东北队1954东北队2、甲级联赛1956北京队1957北京队1958北京队1959广东队1960天津队1961上海队1962上海队1963—64未举行
我的尼康D90—贫民中的王者本人二十刚出头就发烧、爱好摄影十几年,曾用过最初级的手动快门上海海鸥,兰州甘光小傻瓜潘太克斯,自动快门的海鸥300,机械相机尼康F50。当数码浪潮汹涌袭来的时候,由于眼花瞭乱的更新换代,追逐的步伐永远赶不
之所以会在《狼烟遍地》刚刚上星之际来写柳烟,缘于这段日子听到、看到了太多不喜欢、讨厌她的说法。对于这些说法,我虽不尽认同,但却都能理解。只是,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觉得柳烟的不讨喜中被“冤枉”的成分要多一些。其实,早在《狼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