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地图学、遥感与地球信息科学的一面旗帜!
----陈述彭先生生平简介
(一)学历与经历
陈述彭先生,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1920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省萍乡县,1941~1947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2006年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及主席团名誉成员,曾获该院一级勋章。
他曾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先后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两次被评选为优秀博士生导师。
陈述彭曾当选为国际地理协会地理数据地理模型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2000),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1990~1994),法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员(1998-2008),IGBP中国委员会委员(1991~1998),逝世前仍担任中国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200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2005-),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委员(20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
2008年11月25日20时05分,陈述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我国现代地图学的开拓者
陈述彭先生对中国地图学的复兴,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
1957年他打破传统地图的观念,设计编制《中国地形鸟瞰图集》,从不同视角和高度俯瞰地球,以三维立体彩色晕渲展示中国自然区域的地理景观,出版后在国内引起强烈轰动。1998年,美国地理学会为此授予他O.Miller金质奖章,称其为“在发射人造卫星以前东半球第一位创作这种意境地图(MentalMap)的科学家”。
1963年,陈述彭先生率领科学小组在海南岛开展1:20万航空象片系列制图的实验成功。利用1:63000航空全色像片,调制编绘地质、地貌、陆地水文、土壤、土地覆盖和植被等系列专题地图,拓展了航空摄影除测绘地形图之外,在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橡胶宜林地选址和热带雨林保护提供了数据和图件,此项研究成果使我国当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国家大地图集列为中国国家重大科学计划之一,1957~1965年间陈述彭先生任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学术秘书兼编辑部副主任,具体承担总体设计及自然地图集的编制任务。他主持研制了一整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艺流程;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成功地出版高度综合性的全国地图8类220幅的大型图集。其中海洋、第四纪地质等21门新兴学科,发表了它们的第一幅专题地图。1965年自然地图集率先出版,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大地图集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进步,形成了现代中国区域地图集的发展高潮。
陈述彭先生竭力推动地图编绘技术向机械化、自动化方面的进步。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组织自动化所等5个研究所和2个仪器工厂的设计加工力量,从跟踪和扫描两种技术路线,研制照相排字机,扫描绘图仪及跟踪绘图仪系列设备,1969~1972年间获得初步成功,已小批量生产,应用于教学和科研部门。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培养了大批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技术骨干,为嗣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他在地学研究工作中,经常运用地图分析方法来解决地学中的一些难题,获得新的发现。例如,他从70万农民参预的大比例尺土壤普查地图中,加以综合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大平原中的冲积、洪积扇地貌结构;他又从1:1000比例尺的7000幅水利河道图,疏理出黄河和淮河下游冲积大平原的地面坡度图,为黄河中下游规划提供了精确的科学依据。在卫星遥感卫星定位以前,提取这样精细的结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陈述彭先生在自然地理区划和地貌学方面具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和素养。对地图学的发展强调地理特征的表达。发表一系列有关区域综合制图的理论与实验的论著;制订过制图综合的区域指标和新颖的图例图型设计;提出过景观制图的层次结构与组合图例。他对世界地图发展史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东西文化双向交流的观点;提出过信息流与地图学的关系,指出地图功能向末端迁移的历史大趋势。从信息学论证了地图将是永生的。对地图科学认知理论上,提出过理论上独到的见解。
由于陈述彭先生在地理制图方面理论与实践上的卓越成就,国际地图协会(ICU)于2001年曾授予他最高荣誉奖。
(三)卫星遥感地学分析及其应用示范工程的先驱
1975年他率先在中国引进陆地卫星影像(Landsat),用于编制1:400~1:250万全国影像地图,并彩色印刷1:50万分幅陆地卫星影像图,在国内外推广。他主编了《陆地卫星中国地学分析图集》和《气象卫星动态监测与分析图集》作为应用示范。在北京大学等院校开设“遥感地学分析”课程,亲自授课三年。他编写的教科书分别在北京、台北出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优秀教材奖。他主编的《遥感大辞典》包括2500多个词条,中、英、俄、法四国文字检索,获国家优秀图书奖,至今仍广泛应用。他的这些著作,有力地推广了卫星遥感的应用,有助于培养青年科技人材。
1978~1985年,成功的经验身体力行,积极组织全国性大规模遥感应用示范工程:
第一次是在云南腾冲的资源遥感试验。约700人参加,完成农、林、水、矿等资源调查25项,出版1:25万专题地图22幅,尤其是国产远红外扫描仪的试飞,地热、火山、铀矿、农、林区划方面的应用,获得成功。其成功经验获奖并在全国推广。
第二次是在四川二滩水电站进行的能源遥感试验。查明了滑坡、泥石流在库区的分布,论证坝址的活动断裂分布,水库淹没损失评估等方法获得成功。嗣后,在龙滩、龙口等电站选址得到推广。
第三次是在天津进行城市环境遥感监测。对天津市水源、大气、烟尘、赤潮、尾气污染和扩散范围,作出了定性、定量的评价。出版了计算机辅助绘制的格网地图集,受到联合国开发署(UNDP)的高度评价,为天津市争取到了1.3亿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于改善城市环境。
1980~1990年间,陈述彭先生先后主持黄河、长江洪涝灾害国家预警项目研究。他首先在洞庭湖区域试点,得到加拿大开发署的支持,设计建成了堤垸防洪数据库,曾经在东南亚21个国家组织的培训班上推广。黄河下游大堤防洪信息系统的设计,得到意大利国家实验室的资助。他受联合国邀请赴孟加拉,担任防洪问题专家顾问。他提出了中国技术援助的修堤方案。又应邀与荷兰及我国水利交通部合作,共同开展黄河新三角洲的环境评估,作为世界四大三角洲研究规划之一。此项成果获航天部遥感应用一等奖。
1989~1993年间,陈述彭先生担任中国-巴西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陪同孙家栋总设计师前往巴西介绍中国遥感卫星应用的实践经验。他提出了智能化较高的应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主持研制了一系列规范和标准软件,并付诸实施。中巴资源卫星的双边合作,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和南-南合作的典范,延续至今尚在顺利进行之中。
1993~1994年陈述彭先生主持“遥感信息传输与成像机理研究”,组织对复杂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电磁波传输、大气气溶胶订正、多角定量遥感与高光谱领域的院士和专家共同研究。通过国际同行评价,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始终积极支持亚洲遥感会议,并在中国主持过三届,为此,泰国授予他英特拉巴亚洲遥感贡献金奖(1999)。
(四)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人
陈述彭先生经常用“我60岁又开始了新一轮事业”来鼓励他的弟子们。他孜孜不倦致力于推进地球科学领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1980年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理环境信息研究室,揭开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序幕。1983年他在国家科委的支持下,开拓我国资源与环境信息国家规范与标准研究,形成的《资源与环境国家信息系统规范报告》(俗称蓝皮书)被认为是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标准化的綱领。1985年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率先组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创建主任并长期主持和指导实验室的发展,系统地提出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結构和应用实验研究,和王之卓先生一道,推动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掀起了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教学与产业化的高潮。并因此受到国家计委的表彰,获“金牛奖”
在“数字地球”的热潮中,他冷静地指出“数字地球”只是战略实施,地球信息科学才是这一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基础。“数字地球”应该为缩小数字鸿沟,加快区域可持续发,为世界和平服务。为此,他大声疾呼“呵护地球”,连续三年在研究生院开设暑期讲座,主编《地球信息科学》教科书,阐明《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分支和组成部分;是卫星遥感、导航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是地球科学和空间信息科学的交叉和分支。
他提出“地学信息图谱”的新理念,用以表述地理景观的模式和规律,作为空间分析、环境虚拟的科学分析一种新方法。
他对地理格网有长期深入的研究,在“格网地图和网格计算”的论述中,他主张:简单的地理网格作为专题地图的共同框架,与先进的格网计算技术相融合,来解决地区科学数据的不平衡,来提高空间统计分析的可比性。
1997年他创办《地球信息科学》杂志,并担任主编近10年。他支持香港中文大学建立“太空·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05)。他支持中国科学院建立“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2007),受聘为科学顾问
陈述彭先生是中国杰出的地球科学家之一。他致力于地球科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努力不懈。在现代地图学研究、对地观测、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信息共享方面作出了多方面开拓性的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受到高度推崇,在国际上多次获得表彰。
陈述彭先生勇于进取,善于开拓,关注地球系统科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的对接,他从地理景观制图到区域综合图集,从多源信息的综合制图到地球信息科学,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方法、技术上所创新。并努力把应用工程技术提升到系统科学的新高度。
陈述彭先生思路开阔,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积极参预国际学术活动,竭力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参预亚非拉国家的技术交流,为国际防洪救灾、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和平发展,作过诸多有关的工作。
陈述彭先生著作丰厚,培育人才成织裴然,发表论文300多篇;专著、地图集、工具书20多种;培养博士研究生60余人。担任国内外2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获国家及国际奖励20多项。
陈述彭先生是我国现代地图学、遥感与地球信息科学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