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三 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2401预提费用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预提费用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预提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对预提费用余额进行分析程序,查明大额异常项目变动原因,必要时作调整。

3.抽查大额预提费用发生的记账凭证及相关文件、资料,以查核其发生的依据和预提的数额是否正确。

4.结合短期借款等项目的利息支出审核,复核其计提数的计算是否正确。

5.抽查大额预提费用转销的依据,判断其是否合理,复核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结合期后付款测试,审核预提费用期后结算事项,查明是否存在跨期支出。

7.检查不属于预提费用性质的会计事项,有无超过1年尚未结清的预提费用。如有是否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8.验明预提费用列报的恰当性。

2601长期借款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长期借款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获取本期借款项目的借款合同、协议及授权批准,确认取得借款的真实性,并与会计记录核对。

3.检查本期各项借款的偿还情况,核对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并将期末借款余额与借款合同核对。

4.检查期末到期未偿还的长期借款,逾期借款至外勤工作日是否办理了延期手续。

5.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函证,并与长期借款期末余额核对。

6.检查利息计算的依据,复核应计利息及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并与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核对。

7.检查因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是否正确。

8.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长期借款,是否检查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9.对于以财产抵押的长期借款,是否检查有关抵押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和借款合同规定的限制条款,必要时,是否予以适当披露。

10.存在超标准的借款利息,必要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11.检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转列流动负债。

12.验明长期借款列报的恰当性。

2602应付债券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应付债券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应付债券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检查债券发行的依据和有关审批文件,并与会计记录核对。

3.核算应计利息的计算、债券溢(折)价摊销金额,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换为股票时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5.在必要时向债券包销人函证债券余额的真实性。

6.对于到期未付债券是否查明原因,作出相应处理。

7.检查到期债券偿还的原始凭证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8.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应索取确定转股价格的依据,并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9.检查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已经转列流动负债。

10.验明应付债券列报的恰当性。

2801长期应付款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长期应付款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长期应付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审查各项长期应付款相关的契约、抵押情况,并作适当记录。

3.向债权人函证重大的长期应付款。

4.复核各项长期应付款本息的计算和支付,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与长期应付款有关的汇兑损益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6.检查一年到期的长期应付款已经转列流动负债。

7.验明长期应付款披露的恰当性。

2811专项应付款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专项应付款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专项应付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明细账和总账核对)

2.检查专项应付款的内容,与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相符。

3.取得专项应付款的有关拨款文件,是否检查有关的会计记录和银行单证,确认款项已拨入,资金来源与文件相符,检查入账金额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4.取得拨款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和批复等资料。结合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的审计查明拨款项目的完成情况,检查专项应付款转销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拨款结余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6.验明专项应付款列报的恰当性。

4001实收资本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股本(实收资本)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股本[实收资本]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审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有关规定,收集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合同、协议、公司章程及营业执照,公司设立批文、验资报告等法律性文件,确定股本(实收资本)的构成与金额。

3.检查股本(实收资本)增减变动的原因,查阅董事会纪要、补充合同、协议及其他有关法律性文件的规定,追至原始凭证,核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股东按合同、协议、章程约定时间缴付出资的情况,出资额是否业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验。已验资者,应查阅验资报告。

5.以非记账本位币出资的,要检查折算汇率的正确性,汇率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审查认股权证及其有关交易,确定委托人及认股人是否遵守认股合约或认股权证中的有关规定。

7.验明股本(实收资本)列报的恰当性。

4002资本公积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资本公积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检查资本公积增减变动的内容及依据,并查阅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确认增减变动的合法性与正确性。

3.检查折算差额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4.验证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

5.验证对财产价值进行重估产生的增值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机构确认。

6.验证股权投资准备的合规性和计算的正确性。

7.验证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合规性和授权批准。

8.结合对关联交易的审计检查关联交易差价的正确性。

9.验明资本公积列报的恰当性。

4101盈余公积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盈余公积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盈余公积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收集与盈余公积变动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复等文件资料,确定盈余公积的构成及金额。

3.对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发生额逐项审查至原始凭证。

4.检查盈余公积各明细项目的提取比例的合规性。

5.检查盈余公积减少数的合规性,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验明盈余公积列报的恰当性。

4104未分配利润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未分配利润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利润分配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收集与未分配利润有关的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政府部门批文及有关合同、协议、公司章程等文件资料,确定未分配利润的内容及金额。

3.检查董事会会议纪要、股东(大)会决议、利润分配方案等资料,对照有关规定确认利润分配的合法性。

4.检查未分配利润变动的全部相关凭证,结合所获取的文件资料,确定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对于以本年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如果弥补期限已过,应检查对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

6.结合以前年度损益科目的审计,检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内容的真实性,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7.验明未分配利润列报的恰当性。

4103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实质性审计程序

1.逐项审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内容是否真实、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2.对重大调整事项应逐项核实其发生原因、依据和有关资料,复核数据的正确性,并取得有效证据。

3.验明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已在相关财务报表上恰当列报。

6001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主营业务收入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实施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分析程序。是否对分析程序中发现的差异均找到了合理解释。

3.取得了大额销售合同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核实。

4.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以及前后期的一致性,并判断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是否关注周期性、偶然性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

5.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的合理性,有无相互之间转移利润的现象。

6.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抽查销售发票,审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货单、销售合同、记账凭证等一致,编制测试表。

7.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抽查发货单,审查出库日期、品名、数量等是否与发票、销售合同、记账凭证等一致,编制测试表。

8.采用审计抽样或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抽查记账凭证,审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票、发货单、销售合同等一致,编制测试表。

9.必要时,结合对应收账款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10.对于出口销售,是否将销售记录与出口报关单、货运提单、销售发票等出口销售单据进行核对,必要时向海关函证。

11.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1)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数日的账簿记录、销售发票存根联及货运单,检查销售记录有无跨期的现象。

(2)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有无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3)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大额销售。

12.检查销售退回手续的合规性。结合原始销售凭证检查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结合存货项目审计关注其真实性。

13.取得被审计单位销售折扣与折让的相关资料,了解折扣与折让的具体规定,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核对。择要抽查大额折扣与折让发生额,检查有无经授权批准,确认其合法性、真实性。检查销售折扣与折让的会计处理。

14.检查特殊的销售方式,如委托代销、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附有退回条件的销售、售后租回、售后回购、以旧换新、出口销售等,选择恰当的审计程序进行审核。

15.检查向关联方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易品种、价格、数量、金额和比例,并记录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对于合并范围内的销售活动,是否记录应予合并抵销的金额。

16.对主营业务收入与生产能力的相关性予以了必要的关注。

17.针对收入的舞弊风险,是否实施应对审计程序。如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向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以外的其他内部人员询问所审计期间(特别是接近期末)的销售和发货情况,以及他们了解的异常交易条款或交易状况;等等。

18.验明主营业务收入列报的恰当性。

6051其他业务利润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实施其他业务利润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3.抽查大额其他业务收支项目。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有无授权批准,会计期间的划分是否恰当,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是否配比,有关税金的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对异常的其他业务收支项目,追查其入账依据及有关法律性文件。

5.验明其他业务利润列报的正确性。

6111投资收益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投资收益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投资收益明细表,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与上期投资收益比较,结合长、短期投资本期的变动情况,分析本期投资收益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有,是否查明原因,并作出适当的处理。

3.检查投资收益的会计凭证,结合长、短期投资的审计,取证核实投资收益的计算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期间归属是否恰当。

4.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审核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关注其是否经审计,是否按权益比例计算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取得相关原始入账依据,确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检查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6.检查转让、出售股票、基金和债券等的交易凭证的齐全、合法性,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检查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包括已纳税的投资收益、国债利息收入、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并与相关项目的审计底稿相勾稽,注明交叉索引。

8.验明投资收益列报的恰当性。

6201补贴收入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补贴收入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实施补贴收入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3.抽查大额补贴收入,获取其有关批准文件,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入账依据是否充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已经收到入账。

4.对性质不清或存在疑虑的大额补贴收入,是否向拨付补贴的单位发函确认。

5.验明补贴收入列报的恰当性。

6301营业外收入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营业外收入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检查营业外收入明细项目的设置、核算内容与范围的合规性。检查营业外收入与其他科目核算的界限。

3.结合非流动资产的审计,检查非流动资产处置的批准程序。抽查相关原始凭证,审核其内容的真实性和依据的充分性,检查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4.结合非货币性交易的审计,检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的批准程序。抽查相关原始凭证,审核其内容的真实性和依据的充分性,检查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5.结合相关非流动资产的盘点及监盘资料,检查非流动资产盘盈收入的审批程序。检查金额的计算,抽查相关原始凭证,审核其内容的真实性和依据的充分性,检查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6.对营业外收入实施截止性测试。若存在异常迹象,是否考虑追加审计程序。

7.验明营业外收入列报的恰当性。

6401主营业务成本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主营业务成本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生产成本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复核生产成本汇总表的正确性,将直接材料与材料耗用汇总表、直接工资总额与工资分配表、制造费用总额与制造费用明细表及相关账项核对一致,并作交叉索引。

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成本核算方法,检查成本核算方法与生产工艺流程是否适应,前后期是否一致,并作出记录。

4.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程序,检查各月及前后期同一产品的单位成本是否有异常波动,如有,是否查明波动原因。

5.抽查成本计算单,检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是否正确,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正确。

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三) 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6.对采用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核算的,是否检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配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并检查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在本期有无重大变动,如有,是否查明波动原因。

7.检查车间在产品盘存资料,与成本核算资料核对;检查车间月末余料是否办理假退料手续。

8.检查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核算的正确性。

9.检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分配的正确性,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与上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变化,是否合理、适当。

制造费用

11.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12.对制造费用进行分析程序,将本期各月制造费用进行比较,是否有异常波动。

13.将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材料发生额与材料耗用汇总表、工资发生额与工资分配表、折旧发生额与折旧分配表、资产摊销发生额与各项资产摊销分配表及相关账项核对一致,并作交叉索引。

14.检查制造费用中的资本性支出,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调整。

15.检查计入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是否已扣除非正常消耗的制造费用,如非正常的低生产量、闲置设备等产生的费用。

16.结合生产成本项目审计,抽查成本计算单,检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正确。

17.对采用标准成本核算的,抽查标准制造费用及分配率的合理性,计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配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8.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确定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如有重大跨期项目,应作必要调整。

主营业务成本

20.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并与报表数、明细账合计数和总账核对。

21.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并与总账核对。

22.将本年度主营业务成本、单位产成品成本、毛利率与上年度进行比较,并对本年度各月份的主营业务成本、单位产成品成本、毛利率运用分析程序,与销售收入、销量配比,查明发生重大波动或关系异常的原因。

23.检查销售成本账户的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委托代销商品)理由的充分性、适当性。

24.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因素,如余额的异常波动或大额计提、转回及重大调整事项等,检查实施针对性的不可预见程序,以确定有关交易真实性、会计处理的合理正确性。

25.验明主营业务成本列报的恰当性。

6711营业外支出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营业外支出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检查营业外支出明细项目的设置、核算内容与范围的合规性。检查营业外支出与其他费用的核算界限。

3.结合非流动资产的审计,检查非流动资产处置的批准程序。是否抽查相关原始凭证,审核其内容的真实性和依据的充分性,检查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4.结合债务重组的审计,检查债务重组的损失金额及会计处理。

5.检查对外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关注对外捐赠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结转。检查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的纳税调整情况。

6.检查非常损失的有关资料、被审计单位实际损失和保险理赔情况及审批文件。检查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7.检查盘亏、毁损资产损失的审批程序。检查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8.结合预计负债的审计,取得担保合同、仲裁或法院判决书等,检查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等金额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9.结合长期资产的审计,检查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10.检查税收滞纳金、罚款支出、各种赞助费支出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情况。

11.对营业外支出实施截止测试。若存在异常迹象,应考虑追加审计程序。

12.验明营业外支出列报的恰当性。

640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实施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3.根据审定的当期应纳营业税的主营业务收入,按规定的适用税率,分项计算复核本期应纳营业税税额。

4.根据审定的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或数量),按规定的适用税率,分项计算复核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

5.根据审定的应税资源税产品的课税数量,按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复核本期应纳资源税税额。

6.检查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项目的计税基础与本期应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合计数的一致性,并按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复核本期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金额。

7.复核各项税金及附加与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等项目的勾稽关系,并作交叉索引。

8.验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列报的恰当性。

6601营业费用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营业费用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实施营业费用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3.检查营业费用明细项目的设置、核算内容与范围的合规性。划清营业费用与其他费用的界限。

4.检查销售佣金和业务费等支出的合规性和审批手续,检查有无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

5.检查广告费支出的合理性,如超过规定限额,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6.检查由产品质量保证产生的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

7.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营业费用各项目开支标准的合规性。检查营业费用开支内容与被审计单位的产品销售或专设销售机构经费的有关性。检查其计算、原始凭证和会计处理。

8.对营业费用实施截止测试。若存在异常迹象,应考虑追加审计程序。

9.验明营业费用列报的正确性。

6602管理费用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管理费用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明细表、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

2.实施管理费用的实质性分析程序。

3.检查管理费用明细项目的设置、核算内容与范围的合规性。结合成本费用的审计,检查费用分类的正确性。

4.检查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与经营管理的相关性。检查相关费用报销内部管理办法,有无合法原始凭证支持。

5.结合相关董事会及股东会决议,检查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开支范围的合规性。

6.检查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检查支付费用的合规性,有无涉及到诉讼及赔偿款项支出。

7.检查诉讼费用,并检查涉及的相关重大诉讼事项有无在附注中进行披露。并应进一步关注诉讼状态,判断有无或有负债,或损失已发生而未入账的情况。

8.检查业务招待费支出的合理性,如超过规定限额,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9.结合税金的审计复核本期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

10.针对管理费用项目中数额大的或与上期相比变动异常的项目,按具体审计计划中所确定的抽样办法与样本量选取测试样本,并对样本实施检查。

11.实施截止性测试。若存在异常迹象,是否考虑是否追加审计程序。

12.验明管理费用列报的恰当性。

6603财务费用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财务费用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2.将本年度财务费用与上年度财务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年度各个月份的财务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3.选择重要或异常的利息费用等项目,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对财务费用实施截止性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现象,并对重大跨期入账项目作必要调整。

5.审查汇兑损益明细账,检查所用汇率及汇兑损益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对于从筹建期间汇兑损益转入的,是否检查其摊销方法的一致性,摊销金额是否正确。

7.验明财务费用列报的恰当性。

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别考虑

1.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性审计程序,包括对重要账户的余额和重要交易进行细节测试,对利润表的某些项目执行分析性程序。

2.注册会计师在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时,应特别关注下列情况可能导致的财务报表错报:

(1)业主或管理人员为减少纳税目的而低估收入或高估成本费用;

(2)业主或管理人员将私人费用在被审计单位列支;

(3)业主或管理人员为解决个人财务问题从被审计单位谋取不当利益;

(4)业主或管理人员因对外筹资需要而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管理人员从被审计单位获得报酬与其承担的责任及经营规模不相称;

(6)管理人员获取的报酬取决于经营成果的大小。

细节测试和分析性程序的工作底稿

(一)对重要账户余额和重要交易的细节测试,工作底稿包括:

1、针对计价和分摊编制的各账户和交易明细表:包括银行存款明细表、其他货币资金明细表、应收和应付票据明细表、往来账项明细表、存货明细表、固定资产明细表、在建工程明细表、无形资产明细表、待摊和预提费用明细表、短期和长期投资明细表、短期和长期借款明细表、应交税金明细表、其他应交款明细表、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表、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明细表等等。对各类明细表的编制,应当考虑各项要素齐全,如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就应该考虑其账龄差异区分1年以内、1—2年、2—3年、3年以上四级。又如应收票据明细表应该具有票据种类、出票(或背书)单位、承兑单位、出票日、到期日、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是否逾期、是否质押等等栏目,还应当考虑是否关联方出票。

2、部分账户还要根据需要在明细表的基础上编制分类汇总表:如固定资产还应分别就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和运输工具等等按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已提减值准备、净值四个方面编制分类汇总表。存货也应分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等编制分类汇总表。

3、针对存在权利和义务编制的盘点表、监盘表和函证表:如现金盘点表、存货监盘表、存货抽盘表、固定资产抽盘表、银行存款询证函、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询证函、委托代管商品询证函、证券投资询证函、由经销商保管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询证函、租赁资产询证函等等,对有权利证书的资产,如房产、机动车辆、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还要核对权利证书。

4、对已函证但未取得回函和应当函证而未函证的应编制替代性程序测试表,测试内容为对逐笔发生额的真实性进行测试、包括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纪录与恰当的会计期间等等。

5、针对存在和发生、计价和分摊、完整性、准确性等认定编制的相关项目检查表,包括银行存单检查表、货币资金收支检查表、预付账款检查表、短期借款检查表、应付票据检查表、应付工资检查表、应付工资分配检查表、应交税费检查表、长期借款检查表、长期应付款检查表、专项应付款检查表、主营业务成本检查表、营业外收入检查表、营业外支出检查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检查表、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检查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增加检查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减少检查表、生产成本检查表、成本与收入情况匹配检查表、主营业务成本检查表、主营业务成本调整事项检查表。

不同的检查项目具有不同的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当根据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要求,设计检查内容并实施实质性检查。

6、针对截止编制的截止测试表,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截止测试表、存货出入库截止测试表等,对存货和营业收入应当分别从明细账到入库(出库)单、从入库(出库)单到明细账、从发票到明细账、从明细账到发票进行测试。

7、针对准确性编制的计算测试表包括存货计价测试表、存货进价测试表、存货跌价准备测试表、坏账准备计算表、债券投资利息测算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测算表、租金收入测算表、折旧计算检查表、无形资产摊销计算表、增值税销项税金测算表、应交所得税测算表、应付利息计提测算表、递延所得税测算表、主营成本倒轧表等。

8、其他细节测试工作底稿。

(二)对利润表的某些项目进行分析性程序工作底稿包括:

(1)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表。包括与上年比较、月度之间比较等;

(2)主营业务成本与上年度比较分析表;

(3)营业费用分析表。包括分析总额与各分项目占营业费用的比例并与上年度比较等;

(4)管理费用分析表。包括分析各费用项目占总费用的比例,并与上年比,也可与预算比、各月度比等;

(5)财务费用分析表。

各分析表项目具体应当根据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要求设计,并实施实质性分析。

实质性审计程序中检查情况表核对内容编号

货币资金收支检查情况表

短期借款检查情况表

应付票据检查表

应付职工薪酬(支付)检查情况表

应交税费检查情况表

应付利息检查情况表

应付股利检查情况表

其他应付款替代测试检查表

长期借款检查情况表

应付债券检查情况表

长期应付款检查情况表

专项应付款检查情况表

主营业务成本检查表

销售费用检查情况表

管理费用检查情况表

财务费用检查情况表

营业外收入检查情况表

营业外支出检查情况表

以上核对内容均为以下四点:

1、原始凭证是否齐全;

2、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是否相符;

3、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4、是否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直接材料成本检查情况表

1、材料耗用量与材料领料单汇总核对是否相符;

2、材料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配的直接材料成本与材料耗用量核对是否相符;

3、材料成本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恰当;

4、材料成本在某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的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

5、采用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的标准材料成本或定额成本的确定是否合理,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配是否正确;

6、直接材料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本期有无变化。

直接人工成本检查情况表

1、直接人工汇总表与应付职工薪酬、人事部门工时记录等核对是否相符;

2、直接人工汇总表中的人工成本是否包括五险一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险及住房公积金)及两费(工会经费及教育经费);

3、直接人工成本分配表与直接人工汇总表核对是否相符;

4、直接人工成本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

5、直接人工成本在某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的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

6、采用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的标准人工成本或定额成本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配是否正确;

7、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本年度有无重大变化。

制造费用检查情况表

1、核算制造费用的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

2、制造费用汇总表与相关费用项目(如折旧费用)等核对是否相符;

3、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恰当;

4、制造费用在某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的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

5、采用标准成本法的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配是否正确;

6、标准制造费用本年度有无重大变化;

7、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

固定资产增加检查表

1、与发票是否一致;

2、与付款单据是否一致;

3、与购买/建造合同是否一致;

4、与验收报告或评估报告等是否一致;

5、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6、与在建工程转出数是否一致;

7、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入账日期和入账金额)。

固定资产减少检查表

1、与收款单据是否一致;

2、与合同是否一致;

3、审批手续是否完整;

4、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在建工程增加检查表

1、是否与立项文件一致;

2、与施工合同是否一致;

3、与发票是否一致;

4、工程进度与监理报告是否一致;

5、与资本支出预算是否一致。

在建工程减少检查表

1、与验收交接单核对一致;

2、结转固定资产时点正确;

3、与竣工有关文件核对一致;

4、会计处理正确。

主营业务成本与收入匹配情况检查表

1、出库数量与销售数量是否匹配;

2、计价/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3、计价/计算方法前后期是否正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2853.html

更多阅读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案例分析

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张国印潞安集团公司审计处王轶鹏 潞安集团铁运公司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新创新的一个概念,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

预提费用新会计准则怎么处理? 预提费用 新准则

可以设置预提费用也可以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

新股案例学习:以未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折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

菲利华(300395)发行人设立时系以菲利华有限的净资产值折为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因股份公司设立与增资间隔时间较短、且不涉及注册资本与股东变化,发行人在股份公司设立时未专门就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进行审计及验资,存在法律程序瑕疵但基于

关于企业内部舞弊审计的几点思考 舞弊审计

王永生进入新世纪后,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特大财务舞弊,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近几年国家重拳出击,也使倍受关注的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舞弊案件不断浮出水面。2006年伊始,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又发布了2005年度十大

声明:《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三 审计的实质性程序》为网友黑色翅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