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网的奖金为何越来越多? 李娜澳网奖金
澳网近5年奖金增长
澳网
2010年10月份,澳网组委会宣布总奖金将提高至2500万澳元(约2400万美元),男女单打冠军将各获得220万澳元(211万美元),不但创下赛事105年历史上的新高,甚至超越了其余三项大满贯赛事的奖金额,成为最慷慨的大满贯。
2011年澳网的总奖金达到2600万澳元(2500万美元),而男女单打冠军则各能领走230万澳元(220万美元)的巨额支票。
2012年,澳网再次全面“加薪”,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2600万澳元(约2680万美元),成为四大满贯赛事中奖金最高的赛事,同时,男女单打冠军奖金同样刷新了历史纪录,达到230万澳元(约237万美元)。
2013年,澳网奖金较去年又有所上涨,冠军奖金由从去年的230万澳元上升为243万澳元,赛事总奖金为3000万澳元。
2014年的开年大赛,澳网的总奖金额将提高到3300万澳元,比今年增加280万美元。而男单、女单冠军的奖金将高达265万澳元,亚军也将获得132.5万澳元的奖励。
澳网奖金为何越来越高?
在四大满贯中,澳网一度是经营很糟糕的一个。2009年春天,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包括通用金融、卡妮尔、万事达卡和澳洲航空在内的四大公司都决定不再赞助澳网。2010年澳网迎来了新的纪录,现场观众人数达到了653860人,奖金达到了2400万澳元,组委会的收益达到1.4亿美元,而在五年前这一数字还是7700万美元。赞助商投入的金额和一年前相比,增加了十个百分点。为何澳网的收入有如此大的变化?
赞助商不断增加
李娜夺冠
受惠于网球全球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赞助商希望成为网球运动的赞助商,巴克莱银行签订了为期五年,赞助额达3500万美元的合同,南非航空、日高和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也都在去年和ATP续约,加在一起每年赞助额达到2000万美元。
作为四大满贯赛事的首站,澳网也受到更多赞助商的青睐。除了起亚、劳力士、IBM等国际品牌,越来越多的亚洲因素也加入到澳网中。由于中国金花近10年来在国际赛场上的崛起就是以澳网为开端,西方人的传统领地被亚洲人攻入,自然就有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企业愿意借助澳网的平台进行投资,比如墨尔本公园的2号场馆是由中国企业海信冠名,澳网的主赞助商是韩国的汽车品牌起亚。
澳大利亚的经济环境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欧美各国面临不同困境的现实下,澳大利亚经济并没有随之一道衰退,反而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在“不差钱”的背景下,澳大利亚网协与墨尔本市政府为留住百年澳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澳网场馆将继续“大兴土木”,墨尔本公园的3号球场玛格丽特·考特球场加设一个可开闭的顶棚,同时将观众席由原先的1500个增设至7000个。这一计划将使澳网成为四大满贯赛事中唯一拥有3个具有可开合顶棚球场的赛事。
赛事影响力
从2002年开始,澳网上座人数就保持稳定增长,澳网经营状况越来越好,网球明星们也都喜欢来澳大利亚比赛,男、女单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纳达尔、小威廉姆斯,德约科维奇、穆雷、费德勒、莎拉波娃、阿扎伦卡、李娜等名将悉数出席。
搬迁计划的刺激
2012年,ATP称正在考虑将澳网移至迪拜,因为迪拜能为球员提供更加高昂的奖金。美网期间,ATP球员工会也讨论了在明年澳网罢赛的可能性。面对外界的挑战,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也及时调整赛事福利,增大投入,改善球员的经济收入。吸引更多优秀球员的参与,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2014年澳网奖金分配
冠军 亚军 四强 八强 十六强 第三轮强 第二轮首轮
男女单打 265132.5542713.57.553
男女双打 5226 136.5 3.6 2.1 1.3
混双 13.55 6.775 3.39 1.55 0.78 0.38
(单位:万澳元)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OpenTennisChampionship)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简称“澳网”,是四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通常于每年一月的最后两个星期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举行。澳大利亚公开赛自1905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过与另外三项四大满贯赛事相比,澳网还是最年轻的。赛事目前由澳大利亚网球协会(TennisAustralia)主办。2014年1月25日,中国网球选手李娜在澳网公开赛决赛中以7-6,6-0战胜齐布尔科娃,夺得个人第二个大满贯冠军,成为澳网百年历史上第一位夺冠的亚洲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外文名称AustralianOpenTennisChampionship
赛事级别大满贯赛事
举办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
举办时间每年一月最后两周
目录
1发展历史
2球场介绍
3奖杯介绍
4罢赛风波
5历届冠军
6中国战绩
展开
1发展历史
2球场介绍
3奖杯介绍
4罢赛风波
4.1利润分配争议
4.2双方的反应
5历届冠军
5.1男子单打
5.2女子单打
5.3双打冠军
6中国战绩
1发展历史编辑本段
1904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网球机构官员决定成立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the Australasian Lawn Tennis Association)负责筹办每年一届的澳大拉西亚锦标赛(Australasian championships)并共同组队参加戴维斯杯的比赛。1905年11月,首届澳大拉西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St Kilda Road)艾伯特公园(Albert Park)内的仓库老板板球场(Warehouseman's Cricket Ground)的举行。当时总共有17名男选手参赛,最后罗德尼·希斯(Rodney Heath)夺得了男单冠军。
澳大拉西亚锦标赛最初一直是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主要城市之间轮流举行,直到1922年新西兰退出澳大拉西亚草地网球协会成立自己的网球协会。同年,赛事还增设了女子组和混双的比赛,玛格丽特·莫尔斯沃思(Margaret Molesworth)成为澳网历史上首位女单冠军。1927年,赛事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Australian Championships)。1941年至1945年因二战关系,并没有举办。在1968年网球职业化后,澳网被列为四大公开赛之一,并于1969年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自从1905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澳网曾先后在墨尔本、悉尼、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珀斯和新西兰等6个地方举办过。后来由于各界对比赛地点不确定的非议日渐高涨,1972年,赛事组织者决定将比赛固定在一个能够吸引最多的赞助商和观众的城市举办。结果澳网再次回到并永久落户于其诞生之地墨尔本。接下来的16年里,澳网一直是在墨尔本库扬草地网球俱乐部(the Kooyong Lawn Tennis Club)的场地上举办的。
1977年,澳网由通常的1月改到12月举办,使得在当年举办了两届比赛。但由于紧邻圣诞节,赛事时间的改变并没有起到预先设想的效果,所以到了1986年,原定于年底比赛推迟到第二年1月举办。后来这一赛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库扬的场地已经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1988年,政府斥巨资在墨尔本中央商务区南边的墨尔本板球场旁新建的费林德斯公园(Flinders Park)网球中心正式启用,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观众人数大幅攀升,有超过2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而前一年在库扬网球中心这一数据仅有14万人。也正是在启用新场地后,澳网才由草地改为现在的硬地球场。1996年,比赛场地再次扩大,并更名为墨尔本公园。2000年,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网球英雄,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实现真正的大满贯的罗德·拉沃(Rod Laver),中央球场被命名为罗德·拉沃竞技场。而在2003年,中央球场旁的1号球场又以澳大利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的名字命名为玛格丽特·考特竞技场(Margaret Court Arena)。澳网中央球场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可移动的顶棚,可以根据需要在下雨或是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使用。这也使得澳网成为四大满贯中唯一能够在室内进行比赛的赛事(温网在2009年后也设有移动式顶棚可遮雨)。
在澳网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澳大利亚选手获得了1980年代之前的历届比赛的大部分冠军。特别是在1960年代澳大利亚网球的黄金时期,罗德·拉沃、罗伊·爱默生(Roy Emerson)和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三人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冠军头衔。但是自从1988年澳网进驻墨尔本公园以来,至今还没有澳大利亚本土选手获得过澳网男女单打的冠军。
在2005年,澳网度过了其百年生日。不过这是历史上第93届比赛,其中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停办了8年,1977年举办了2届,而1986年又停办了1年。百年澳网的比赛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1910万澳元,其中男女单打冠军奖金为120万澳元。
到了2008年,由于过往有选手经常提出球场范围和场内其他位置的颜色十分刺眼,影响球员判断来球及观众欣赏赛事,澳网赛会遂斥巨资重新铺设场地,把沿用多年的绿色场地转为蓝色,场馆内除球场范围外其他地方则转为浅蓝色,并把这种颜色命名为“澳网纯正蓝”注册为商标。2009年更进一步改善设施,全面更新球场座位,务求能将亚洲/大洋洲区大满贯的举办地点留在澳大利亚。[1]
2球场介绍编辑本段
罗德拉沃尔球场建于1988年,高大的结构可以容纳15,000人,球场以澳网冠军“罗克汉普顿”罗德-拉沃尔(RodLaver)命名,他是历史惟一一位两次包揽四项大满贯赛事(1962年和1969年)的网球手。理所当然,除了一年一度的澳网。罗德拉沃尔球场也承办其他一些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
海信体育馆于2000年建成,可以容纳1万名观众,该体育馆采用可伸降的座椅、可伸缩式屋顶,使比赛不受烈日和雨水的侵袭,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3奖杯介绍编辑本段
冠军的名字将会镌刻在永久奖杯上,其中:
男子单打冠军将被授予诺曼·布鲁克斯(Norman Brookes)挑战杯
女子单打冠军将授予达芙妮·阿克赫斯特(Daphne Akhurst)纪念杯
冠名的两位都是澳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其中布鲁克斯是澳网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网球之父”,而阿克赫斯特则在赛事之初5夺女单冠军。
4罢赛风波编辑本段
为了维护低排位以及在大满贯赛事中止步前几轮的大批球员的利益,作为首轮出局奖金最低的大满贯赛事,ATP的顶级球星们于2012年美网赛事期间讨论了抵制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可能。最终,澳网主办方决定大幅提高总奖金到3100万美元,这超过了本项赛事有史以来单赛季奖金涨幅的最高峰(415万美元)。
4.1利润分配争议
以2012年为例,冠军奖金达230万美元,而第一轮即被淘汰的选手的奖金不到前者的百分之一(20080美元),罗迪克认为这样的奖金根本无法支撑一个职业球员的正常开销。[1]而NBA的球员的较高薪水就是得益于球员们分享了大约50%的利润总额。
4.2双方的反应
费德勒
纳达尔2012年初就因为和费德勒在抵制澳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而辞去球员工会副主席,当时费德勒的不作为遭到很多球员的申讨。这次费德勒站到了球员这一边,表示已做好加入到这场斗争当中去。
安迪·穆雷
穆雷2011年就加入了抵制澳网的运动,今年他也加入了抵制的行列,但他对双方达成协议非常乐观。
德约科维奇
在澳网宣布提高奖金后表示欢迎,并敦促另外三项大满贯赛事也尽快尊重球员的呼声。
澳网主办方
赛事主办方对这样的事件表示并不吃惊,在经历了一月份的危机之后,主办方也对事件的解决充满希望并强调澳网的奖金在过去四年都是最高的,但也承认对于前几轮出局的选手来说奖金的确需要提高,并保证任何变化都将继续遵循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
5历届冠军编辑本段
5.1男子单打
年份 冠军 国籍 亚军 决赛比分
2013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6–7(2–7), 7–6(7–3), 6–3, 6–2
2012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5–7, 6–4, 6–2, 6–7(5–7), 7–5
2011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安迪·穆雷 英国 6–4, 6–2, 6–3
2010 罗杰·费德勒 瑞士 安迪·穆雷 英国 6–3, 6–4, 7–6(13–11)
2009 拉菲尔·纳达尔 西班牙 罗杰·费德勒 瑞士 7–5, 3–6, 7–6(7–3), 3–6, 6–2
2008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塞尔维亚 乔·维尔弗雷德·特松加 法国 4–6, 6–4, 6–3, 7–6(7–2)
2007 罗杰·费德勒 瑞士 费尔南多·冈萨雷斯 智利 7–6(7–2), 6–4, 6–4
2006 罗杰·费德勒 瑞士 马科斯·巴格达蒂斯 塞浦路斯 5–7, 7–5, 6–0, 6–2
2005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莱顿·休伊特 澳大利亚 1–6, 6–3, 6–4, 6–4
2004 罗杰·费德勒 瑞士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7–6(7–3), 6–4, 6–2
2003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莱纳·舒特勒 德国 6–2, 6–2, 6–1
2002 托马斯·约翰森 瑞典 马拉特·萨芬 俄罗斯 3–6, 6–4, 6–4, 7–6(7–4)
2001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阿诺·克莱门特 法国 6–4, 6–2, 6–2
2000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 俄罗斯 3–6, 6–3, 6–2, 6–4
1999 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 俄罗斯 托马斯·恩奎斯特 瑞典 4–6, 6–0, 6–3, 7–6(7–1)
1998 皮特·柯达 捷克 马塞罗·里奥斯 智利 6–2, 6–2, 6–2
1997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卡洛斯·莫亚 西班牙 6–2, 6–3, 6–3
1996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张德培 美国 6–2, 6–4, 2–6, 6–2
1995 安德烈·阿加西 美国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4–6, 6–1, 7–6(8–6), 6–4
1994 皮特·桑普拉斯 美国 托德·马丁 美国 7–6(7–4), 6–4, 6–4
1993 吉姆·考瑞尔 美国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6–2, 6–1, 2–6, 7–5
1992 吉姆·考瑞尔 美国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6–3, 3–6, 6–4, 6–2
1991 鲍里斯·贝克尔 德国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1–6, 6–4, 6–4, 6–4
1990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4–6, 7–6, 5–2 ret.
1989 伊万·伦德尔 捷克斯洛伐克 米洛斯拉夫·梅希尔 捷克斯洛伐克 6–2, 6–2, 6–2
1988 马茨·维兰德 瑞典 帕特·卡什 澳大利亚 6–3, 6–7(3–7), 3–6, 6–1, 8–6
1987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帕特·卡什 澳大利亚 6–3, 6–4, 3–6, 5–7, 6–3
1986 未举行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1985 斯蒂芬·埃德伯格 瑞典 马茨·维兰德 瑞典 6–4, 6–3, 6–3
1984 马茨·维兰德 瑞典 凯文·库伦 南非 6–7(5–7), 6–4, 7–6(7–3), 6–2
1983 马茨·维兰德 瑞典 伊万·伦德尔 捷克 6–1, 6–4, 6–4
1982 约翰·克里克 美国 史蒂夫·丹顿 美国 6–3, 6–3, 6–2
1981 约翰·克里克 南非 史蒂夫·丹顿 美国 6–2, 7–6(7–1), 6–7(1–7), 6–4
1980 布莱恩·蒂切尔 美国 金·沃里克 澳大利亚 7–5, 7–6(7–4), 6–3
1979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约翰·萨德里 美国 7–6(7–4), 6–3, 6–2
1978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约翰·马克斯 澳大利亚 6–4, 6–4, 3–6, 6–3
1977 维塔斯 古库拉提斯 美国 约翰·洛依德 英国 6–3, 7–6, 5–7, 3–6, 6–2
罗斯科·坦纳尔 美国 吉列尔莫·维拉斯 阿根廷 6–3, 6–3, 6–3
1976 马克·埃德蒙森 澳大利亚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6–7, 6–3, 7–6, 6–1
1975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吉米·康诺尔斯 美国 7–5, 3–6, 6–4, 7–6(9–7)
1974 吉米·康诺尔斯 美国 菲利普·登特 澳大利亚 7–6(9–7), 6–4, 4–6, 6–3
1973 约翰·纽康姆 澳大利亚 欧尼·帕鲁 新西兰 6–3, 6–7, 7–5, 6–1
1972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马尔科姆·安德森 澳大利亚 7–6(7–2), 6–3, 7–5
1971 肯·罗斯维尔 澳大利亚 阿瑟·阿什 美国 6–1, 7–5, 6–3
1970 阿瑟·阿什 美国 迪克·克瑞利 澳大利亚 6–4, 9–7, 6–2
1969 罗德·拉沃尔 澳大利亚 安德烈·希梅诺 西班牙 6–3, 6–4, 7–5
5.2女子单打
年份 冠军 国籍 亚军 决赛比分
2014 李娜 中国 多米尼卡·齐布尔科娃 斯洛伐克 7–6(7–3), 6-0
2013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白俄罗斯 李娜中国 4–6, 6–4, 6–3
2012 维多利亚·阿扎伦卡 白俄罗斯 玛利亚·莎拉波娃 俄罗斯 6–3, 6–0
2011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 比利时 李娜 中国 3–6, 6–3, 6–3
2010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贾斯汀·海宁 比利时 6–4, 3–6, 6–2
2009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迪娜拉·萨芬娜 俄罗斯 6–0, 6–3
2008 玛利亚·莎拉波娃 俄罗斯 阿娜·伊万诺维奇 塞尔维亚 7–5, 6–3
2007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玛利亚·莎拉波娃 俄罗斯 6–1, 6–2
2006 阿梅莉·毛瑞斯莫 法国 贾斯汀·海宁 比利时 6–1, 2–0 ret.
2005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林赛·达文波特 美国 2–6, 6–3, 6–0
2004 贾斯汀·海宁 比利时 吉姆·克里斯特尔斯 比利时 6–3, 4–6, 6–3
2003 塞雷娜·威廉姆斯 美国 维纳斯·威廉姆斯 美国 7–6(7–4), 3–6, 6–4
2002 珍妮弗·卡普里亚蒂 美国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4–6, 7–6(9–7), 6–2
2001 珍妮弗·卡普里亚蒂 美国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6–4, 6–3
2000 林赛·达文波特 美国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6–1, 7–5
1999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阿梅莉·毛瑞斯莫 法国 6–2, 6–3
1998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康奇塔·马丁内斯 西班牙 6–3, 6–3
1997 玛蒂娜·辛吉斯 瑞士 玛丽·皮尔斯 法国 6–2, 6–2
1996 莫妮卡·塞莱斯 美国 安克·胡贝尔 德国 6–4, 6–1
1995 玛丽·皮尔斯 法国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 西班牙 6–3, 6–2
1994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阿兰特查·桑切斯·维卡里奥 西班牙 6–0, 6–2
1993 莫妮卡·塞莱斯 南斯拉夫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4–6, 6–3, 6–2
1992 莫妮卡·塞莱斯 南斯拉夫 玛丽·乔·费尔南德斯 美国 6–2, 6–3
1991 莫妮卡·塞莱斯 南斯拉夫 雅娜·诺沃特娜 捷克斯洛伐克 5–7, 6–3, 6–1
1990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玛丽·乔·费尔南德斯 美国 6–3, 6–4
1989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海伦娜·苏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6–4, 6–4
1988 施特菲·格拉芙 德国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6–1, 7–6(7–3)
1987 哈娜·曼德利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7–5, 7–6(7–1)
1986(未举行比赛)
1985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6–2, 4–6, 6–2
1984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海伦娜·苏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6–7(4–7), 6–1, 6–3
1983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凯西·乔丹 美国 6–2, 7–6(7–5)
1982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6–3, 2–6, 6–3
1981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美国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6–7(7–4), 6–4, 7–5
1980 哈娜·曼德利科娃 捷克斯洛伐克 温迪·特恩布尔 澳大利亚 6–0, 7–5
1979 芭芭拉·乔丹 美国 莎伦·沃尔什 美国 6–3, 6–3
1978 克里斯·奥尼尔 澳大利亚 贝斯·内格尔森 美国 6–3, 7–6(7–3)
1977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海伦·古尔利·考利 澳大利亚 6–3, 6–0
凯瑞·梅尔维尔·列特 澳大利亚 戴安娜·弗姆霍兹 澳大利亚 7–5, 6–2
1976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雷娜塔·托马诺娃 捷克斯洛伐克 6–2, 6–2
1975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捷克斯洛伐克 6–3, 6–2
1974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克里斯·埃弗特 美国 7–6(7–5), 4–6, 6–0
1973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6–4, 7–5
1972 弗吉尼亚·韦德 英国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6–4, 6–4
1971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伊文·古拉贡·考利 澳大利亚 2–6, 7–6(7–0), 7–5
1970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凯瑞·梅尔维尔·列特 澳大利亚 6–1, 6–3
1969 玛格丽特·考特 澳大利亚 比利·简·金 美国 6–4, 6–1
5.3双打冠军
年份 男双冠军 女双冠军 混双冠军
2013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埃拉尼/文奇 加多索娃/埃布登
2012年 佩斯/斯泰潘内克 兹沃娜列娃/库兹涅佐娃 马泰克/特卡乌
2011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杜尔科/佩内塔 斯莱伯尼克/内斯特
2010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莎莲娜·威廉丝/维纳斯·威廉丝 布莱克/佩斯
2009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莎莲娜·威廉丝/维纳斯·威廉丝 马赫什·布帕蒂/萨尼娅·米尔扎
2008年 乔纳森·埃利希/安迪·拉姆 阿廖娜·邦达连科/卡捷琳娜·邦达连科 孙甜甜/内纳德·齐莫尼奇
2007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卡拉·布莱克/莉泽尔·许贝尔 丹尼尔·内斯特/叶连娜·利霍夫采娃
2006年 鲍勃·布赖恩/迈克·布赖恩 郑洁/晏紫 布帕蒂/马蒂娜·辛吉斯
2005年 布莱克/尤里耶特 库兹涅佐娃/莫里克 斯托瑟/德莱波尔
2004年 劳德拉/桑托罗 帕斯奎尔/苏亚雷斯 波维娜/兹莫尼克
2003年 劳德拉/桑托罗 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 娜芙拉迪诺娃/帕伊斯
2002年 诺里斯/内斯特 辛吉斯/库尔尼科娃 汉图切娃/尤里耶特
2001年 比约克曼/伍德布里奇 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 莫拉尤/费雷拉
2000年 费雷拉/里奇 萝曼德/斯特比斯 帕尔莫/斯塔博斯
1999年 比约科曼/拉夫特 辛吉斯/库尔尼科娃 戴维·艾德曼斯/斯沃德
1998年 比约科曼/艾尔汀弗 辛吉斯/鲁克斯 基摩斯塔博/维·维廉姆斯
1997年 伍德布里奇/伍德弗德 辛吉斯/苏科娃 里奇/博尔高弗
1996年 艾德博格/科达 罗宾/桑切斯 伍德弗德/纳兰德
1995年 罗伯格/帕尔玛 诺沃特娜/桑切斯 里奇/苏科娃
1994年 霍海斯/艾丁格 费尔南德兹/苏科娃 奥弗斯吉/拉里莎
1993年 维塞尔/沃德 费尔南德兹/苏科娃 伍德布里奇/塞莱斯
1992年 伍德布里奇/伍德弗德 桑切斯/苏科娃 伍德弗德/波维斯
1991年 戴维斯/帕特 诺沃特娜/苏科娃 贝斯特/杜尔
1990年 阿尔德斯/维塞尔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博弗/苏科娃
1989年 里奇/波弗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博弗/诺沃塔纳
1988年 里奇/波弗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博弗/诺沃塔纳
1987年 艾德波格/杰瑞德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斯特维特/高鲁斯
1986年 没有举行
1985年 阿诺斯/里森博格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4年 艾德莫森/斯特维特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3年 米那玛拉/艾德莫森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2年 阿里克德/弗兹格兰德 纳芙娜蒂诺娃/瑟弗
1981年 沃尔维克/艾德莫森 乔丹/史密斯
1980年 沃尔维克/艾德莫森 纳芙娜蒂诺娃/妮格尔森
1979年 米那玛拉/米克那姆 朱迪·查而娜/戴娜·埃弗特
1978年 弗贝克/沃尔维克 奈格尔森/托玛诺娃
1977年 阿瑟/里奇 戴娜·贝尔斯特/海伦·高兰
1976年 纽科博/里奇 考维尔/皮格·迈克尔
1975年 艾里德/飞利浦·德尼特 考维尔/皮格·迈克尔
1974年 凯斯/穆斯特 考维尔/皮格·迈克尔
1973年 安德生/纽科博 考特/维德
1972年 戴维森/罗斯维尔 海瑞斯/格兰
1971年 纽科博/里奇 考特/高兰格
1970年 罗特兹/史密斯 考特/戴尔顿
1969年 艾莫森/勒弗 玛格莉特·史密斯/戴尔顿
6中国战绩编辑本段
2014年 我国选手李娜决赛战胜齐布尔科娃,获得女单冠军
2013年 我国选手李娜决赛不敌阿扎伦卡,再次遗憾获得亚军。
2011年 我国选手李娜决赛不敌克里斯特尔斯,遗憾获得亚军。
2010年 我国选手李娜和郑洁双双闯入澳网女单四强,虽然最终止步于半决赛,但是创造了历史。
2008年 我国选手孙甜甜和塞尔维亚选手泽蒙季奇夺得澳网混双冠军。
2006年 我国选手郑洁、晏紫夺得女双冠军。
更多阅读
已越狱iOS6.1.2的iphone4s如何升级IOS7? 4s6.12越狱升级ios7
已越狱iOS6.1.2的iphone4s如何升级IOS7?——简介随着ios7越狱的放出,越来越多的果粉们经受不住ios7的诱惑,想要升级了。但是已越狱的手机怎么样才能直接升级ios7呢?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备份、升级到iOS7和恢复数据的全过程,希望对想要升级
耀一法师-李娜出家后 演唱的经典佛歌12首 李娜演唱的佛歌
【耀一法师-李娜出家后】演唱的经典佛歌12首 [图片]播放专辑 [电影 ] 【耀一法师-李娜出家后】演唱的经典佛歌12首05:01梵音佛歌-耀一法师【拥抱吉祥】播放: 7599708:03梵音佛歌MV-醒世咏[耀一法师唱]播
转载 路由器中的WPS是什么意思? 转载是什么意思
原文地址:路由器中的WPS是什么意思?作者:雨中漫步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使用上了无线路由器,在家中搭建属于自己的无线网络。然而默认情况下无线网络的接入与数据的传输是没有任何安全保证措施的,非法用户可以轻松连接无
白头发越来越多怎么办? 白头发越来越多
随着现代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了很多年轻的白领白头发越来越多。除了真正的随着年龄增长的生理白发自然生成之外。压力、心理、疾病、环境产生的白发越来越困扰着都市人群。生白发是由于头发髓质和皮质里黑色素颗粒减少或被空
李谷一的歌声为什么如此迷人? 李谷一歌曲大全
青年歌唱家李谷一朝气蓬勃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李谷一的歌声依然响彻神州大地,李谷一的歌迷依然遍布全国……李谷一的歌为什么如此迷人?我不是音乐理论家,但却是一个声乐爱好者。从一个歌迷的角度,反观李谷一歌声,三十年前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