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依仁山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

按:身为东坡故乡人,对大文豪苏东坡知之甚少,《依仁山人》老师“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东坡乐府》”、“ 读《东坡志林》”、“坎坷的人生超绝的诗文——读东坡小品”等文章,简述了苏东坡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细细品读,能了解坡公既是一个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又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更是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他一生虽仕途坎坷,但总是旷达乐观,淡然处之,真是旷古奇才,天生的乐天派,其伟大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更为鲜美特出,他的卓越才智深深地写在每一行诗句文字中。

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东坡是林语堂的最爱,《苏东坡传》是大师对大师的诠释,是大师与大师的心灵撞击,是古今两个大师的对流。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可以了解大师苏东坡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也可以从中了悟大师林语堂的心路历程。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林语堂举家赴美,行李中有满满一箱苏东坡的珍本古籍和相关资料。林语堂写《苏东坡传》是冥冥中的定数,是林语堂多年的夙愿,也是林语堂最得意之作。无论从人品和文才来说,林语堂几乎就是现代的苏东坡。

苏东坡是多才多艺天才,他深厚、广博、诙谐,有极高的智慧,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他天真纯朴终身不逾。他涉笔成趣,能狂妄怪诞,也能庄重严肃,人类的感情在他笔端振动,喜悦快乐梦幻享乐善良真诚,他讨厌装模作样口是心非。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患难来临一笑置之,他口无遮拦一生直言,他处世接物不拘俗套,他是儒道佛合一的自然人生。他是旷古奇才,天生的乐天派!

活着的人总会改变、总有秘密,那些精彩的秘密要到死后多年才会泄露,这就是评论同时代人的困难之处。苏东坡死了,不会再改变了,他坦荡的人生无遮无掩,他留给我们七百首诗,八百通私人书简,有名的墨迹题跋六百件。我们可以完全地了解、评判他,因为我们爱他、理解他、崇敬他。

苏东坡的伟大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更为鲜美特出,他的卓越才智和伟大人品深深地写在每一行诗句文字中。他始终富有青春活力颇象英国小说家赛克瑞(Thackera),政坛的活动和诗名象法国的雨果,动人的特点仿佛英国的约翰生。约翰生中风,弥尔顿失明,斯威夫特尖酸,在英国找不到象苏东坡那样的人。他厚道善良温和,那怕饱经忧患也没有变成尖酸刻薄。

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去世,享年六十六岁。他一生至乐是执笔写诗文,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执笔为文之时,畅达错综复杂之情思,是人生至乐。这是诗人的情怀,这是与人为善的欢乐,这是创作的至乐!

天蝎宫生日的苏东坡,一生是谣言的箭垛。太好的谣言,他受之有愧;太坏的谣言,他无端受辱。但他能一笑置之,忍受这一切。

东坡十八岁,娶了十五岁的王弗为妻。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在理想的社会,婚姻是以捉迷藏的方式进行的。所有的婚姻,都是缔结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

不论古今,在中国总有打着爱国旗号的汉奸,只要自己大权在握,便在救国救民的名义下,甘当异族的傀儡,如石敬塘、张邦昌、吴三桂……

东坡二十岁,从三百八十八个举人中脱颖而出登进士第,名列第二,成为全国第一流的学者而闻名天下。判官梅圣俞阅卷,疑惑卷中尧和皋陶的对话,不知出于何典,又不敢问。后乘间问,年轻的东坡对曰,是我杜撰,此言亦意料中事耳!

当时学者不知刑罚之可畏,不知晋升之可喜,但怕欧阳修的意见。可欧阳修对儿子说,三十年后人们只谈苏东坡,无人谈老夫矣!

娇妻稚子,少年得志的东坡还不够成熟老练,他需要妻子的忠言规劝。苏夫人务实,明利害,佩服丈夫,悉心照顾丈夫是贤妻的本分。苏东坡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生活中都是小事难得有大事。苏东坡是不忙不快活的一类人,他一生似乎和祈雨治水不分离。王弗二十六岁病逝,遗下六岁的苏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是怀念他第一位夫人王弗的。

东坡的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比东坡小十一岁的王润之。她佩服丈夫,听从丈夫,柔和顺随容易满足。在东坡最活跃的那些年,一直伴随着东坡,抚养堂姐遗孤和自己的孩子。

不论古代或现代,极权主义者总是以国家人民利益为借口而犯罪的。王安石是一个徒有基督救世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术的人。王安石的奇怪习惯,是否矫揉造作,很难判断,但人事上的过分之举,总让人容易怀疑是否沽名钓誉。但是不知何故,世界各国的怪人、狂想家、精神分裂者,总相信邋遢脏乱是天才的标志,是轻视物质环境的崇高精神,那么照此推理,天堂是恶臭薰人邋遢鬼集中的地方了。

现代读者最重要的两个论点,一是孟子所说的君权民授,一是为政当容清议。苏东坡认为,好政权得以保持,在于不同政见合理发挥作用。不是民主就是暴政,从历史看,监察机构的存在实在必要。

“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革命者未得势前,表现出最大的力量和团结。得势了,内部开始分争而分裂而崩溃。在推翻别人时,人性的精华发挥作用;在企图控制别人时,人性的糟粕发挥作用。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七月,三十五岁的苏东坡携眷离京赴任杭州。在随后的八九年里,始终在杭州、青岛附近的密州、江苏的苏州。写下了大量优美诗篇,或感伤或诙谐或愤怒,天真快活狂放不羁,终于触犯权要,招来灾祸。

弟弟子由说过,一日空闲似二日,若是一生空闲过,五十寿命抵百年。子由在陈州任教授,东坡离他较近,兄弟二家曾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子由寡言拘谨稳重,东坡豪放直言。东坡不论何事何地何人,只要是真的,便不妨直说毫无顾忌,这让子由为之担忧。东坡追求正义的道德力量、求善的高贵精神是与生俱来,保持英雄本色和明哲保身两种冲突始终是苏东坡人生的主题,但天才的英雄本色是不可抑制的。

杭州几乎是东坡的第二故乡,初到杭州他写下了如下诗句: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东坡相信,他前世曾住杭州,游寿星院,他进门就觉得非常熟悉这里的景物,他告诉同游者,走过九十二级台阶便到向忏堂,所言果然。寺院后面的建筑庭院树木山石,他都一一述说无误。东坡的感官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他的人生哲学和诗歌艺术是并行不二的,他不能忘情于青山绿水、歌妓舞女、诗酒肉食,他慧根聪颖知识渊博,心地善良待人友好,决不沾染轻薄的纨绔习气。

东坡的时代,词作为新的文学样式正盛极一时。在诗词里,情欲和纯爱很难划分,正如在现实生活中难划分一样。女人是美的象征,女人的魅力在于娇弱无依、芳容憔悴沉默无语、昏昏欲睡的情思、长宵不眠肝肠寸断、茶饭不思楚楚可怜,这一切和穷苦的布衣生活,荒村疏篱粗茶淡饭一样充满诗意美感。词,脱离柔靡伤感卿卿我我,归功于苏东坡,是苏东坡开创了一代词风!

有二个女人不得不提,一是才女琴操,她是个歌妓,听从了东坡的规劝,赎身后出家为尼。二是妻子买了个十二岁的丫环,这就是后与东坡厮守的聪明伶俐的解语花朝云。对于东坡的官场生活和同女性的接触,苏夫人有的是信任和了解。作为妻子,苏夫人知道,丈夫靠管是管不住的,最漂亮的做法是——信任他!苏夫人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能做眉山家乡菜,能熬东坡爱喝的姜茶,温柔体贴地照顾他的生活,尤其是酩酊大醉之后。

苏东坡认为,人若不能控制身心,就不能控制灵魂,“天下之理,戒然后能慧,盖慧性圆通,必从戒谨中入。”东坡喜欢沐浴和用细梳子拢头发,他喜欢研究人体及内部功能、研究草药和茶叶。苏东坡的初恋是他的堂妹,想必苏夫人也知道,因为苏东坡是不会对人隐瞒任何东西的。他的初恋,堂妹小二娘后来嫁到靖江附近,苏东坡还在堂妹家住了三个月。堂妹去世后对堂妹的孩子也相当顾念,晚年在常州买房准备安居,就是愿和堂妹离得近点,可惜未回到常州就去世了。
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依仁山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

东坡真正的生活是四十岁进入徐州的时期开始的,即“黄楼”时期。他为政、治水、兴建工程、忙于公益活动。在杭州时他是辅助的官员,在密州这穷乡僻壤他毕竟是第一行政长官。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又调离密州去山西河中府(后改派徐州),次年正月经济南(子由和其家人在焉)入京。东坡在济南停留约一月与子由亲热相处。这时东坡长子苏迈已十八岁,与史学家范镇孙女完婚(估计)。随后两年,在东坡的帮助下,子由两女儿风别与王迥(子高)的弟弟、画家文与可的儿子结了婚。在徐州任上,东坡全力治洪水,几十天不回家过夜,站在城门口劝阻欲逃难的富人,稳定了民心。说动禁卫军加固城墙河堤。洪水威胁了徐州四十五天,终于退去。东坡爱建筑,他建筑了一座百尺高楼——黄楼(黄楼有防水寓意)并以此为他的诗集名,就如在密州建筑超然台,并为诗集命名一样。东坡治水成功,还关心囚犯的健康和福利,亲自视察监狱,指定医生为囚犯治病。

欧阳修去世后,东坡名声如日中天,成为公认的文坛盟主,前后结识和交往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神宗熙宁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谢恩表句子被弹劾,在湖州任上被押解进京受审。在狱中度过了四个月二十天。

戴斗笠、扶犁把、住茅屋、击牛角、吟诗歌、喝茶酒、会朋友、尚清谈……做一个造物主的伟大顽童,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这是中国文人的理想生活。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与长子苏迈离京去黄州,家眷留给弟弟照看,五月底家眷和朝云才到黄州。黄州是贫穷的,但原始的乡村风光令人着迷。经历了牢狱之灾,东坡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他感叹:“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他精神上渐趋于佛道,但文人的儒家思想要求他尽到责任和义务。在苏东坡的世界,出世和入世是如此的和谐,几乎没有冲突。赤壁、临皋、东坡、黄泥坂、雪堂……东坡居士脱去了文人长袍、摘去方巾换上了农民的短褂……这一切构成了东坡居士黄州贬谪的生活。没有金钱财物的烦心,有着无限的闲暇。“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叟之我嫚。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晏。粉坠露以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岁既晏兮草木腓。归来归来,黄泥不可以久嬉。(《黄泥坂词》)”

无数次的诗酒夜游,引发了无数的谣言,甚至传到京城说东坡死了,因为东坡患风湿有几个月闭门不出。皇帝也听说了,感叹难得再有此等人才!

黄州超脱的生活,让东坡的精神起了变化,他出离了尖刻的讽刺、抛弃了愤怒,代之以光明、温柔、诙谐、醇甜、成熟、深入、透彻及自我解嘲。自嘲是极高的境界,是神的微笑。《赤壁怀古》就是这样的绝世妙文:相对主义的思想,超绝的人生,顺其自然的快乐,遨游太虚的梦幻,尽享造化的无尽藏,不知东方既白……

东坡的思想是儒道佛合一的,但东坡就是独一无二的东坡。他潜心研究灵魂的秘密,研究佛道瑜珈,他寻求精神的解脱。瑜珈或打坐(静坐、内省、冥思)练习集中思想于一点,进而达到一点皆无的境界。它的特点是全部身心的放松和休息,关键是控制呼吸。在打坐中让感官解脱出来,才能真正体会到真理、灵魂、神——在于一无所见!苏东坡不是无谓追求而是现实的,他不是追求不着边际的龙肉为餐,而是务实的猪肉为食。他崇尚简单合理无忧无虑的生活,读书人最好的生活是不求做官!

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从黄州调汝州(今临汝)。有一大群各式人等为之送行,十九人送他到慈湖,三人(老朋友陈糙、徐州认识的陪他在黄州一年的和尚参寥、道士乔仝。)一直陪到九江。东坡和参寥同游庐山,写下三首庐山诗。和家属顺江而下到南京,不幸朝云十个月的儿子患病而死,使朝云伤心不已。东坡有句:“我泪犹可拭,母哭不可闻。”朝云到死再没生育。

往返于南京和靖江之间,东坡有了安居于太湖之滨遂老想法。他的朋友滕元发时任湖州太守,于是在宜兴城二十里外的深山买了地和房。“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神宗元丰八年五月,他到新居,计划着晚年种橘荆溪的生活,计算着能去靖江看望自己的初恋的堂妹小二娘……到宜兴才十五天,消息传来朝廷派任登州(今蓬莱)太守。六月赴任十月到,才到五天,又应召赴京,十二月中全家到达京城。

苏东坡是幸运的,他总得到历代皇后的荫庇,尤其是仁宗的皇后。苏东坡历经四个皇后当政,也许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凭女性善良的直觉能区分人品的好坏。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在到京的八个月中,连升三次,四十九岁升任到仅次于宰相的三品“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草拟诏书。

奢侈豪华生活与简单质朴的生活有很大的区别,但幸福感是一样的。权贵显要的荣光只有在没有能力的人眼里才闪耀,职位官衔往往是当人不需要的时候才降临。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心未彻悟没有超越罢了。俭朴、慈爱、简单、平安、健康、快乐的生活才是一切。在人生的终点,你不能带走任何的东西。那么当你活着时,免得累赘还是清心寡欲为好。

笔墨欢愉是文人苏东坡的情趣所在。他的墨竹,和年轻的艺术家米芾共同创造奠定了宋朝印象派文人画的基础。书画同源,纯熟的运用笔墨的技巧和美学原理表达了泛神论的对自然的喜悦。宋朝的三大家——苏东坡、米芾、李公麟,时常聚首一堂。诗酒字画文人所爱,东坡特喜爱澄心堂的纸、宣城的诸葛笔、李廷邽的墨。黄庭坚说:“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过四、五龠(古容器等于半合)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意味,真神仙中人。”苏东坡书自出心裁不沿袭前人,他说:“吾书虽不甚佳,然出自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艺术上所有的问题都是节奏问题,节奏是美感的律动。大自然的节奏包含了全部的轮廓和线条的生成和发展变化。八大山人的艺术就是最少的线条最少的笔墨,表现最多的内容。惜墨如金,中国画就是纯粹出于自然的写意(印象主义),精确算不上艺术,艺术是直觉的洞察力的再现,是哲学的不自觉反映,是天人合一,是生命和谐的运行。

文坛政界登龙有术谦退有道,对苏东坡而言,他多么想不问政治,但政治要问他。他有文名、有声望、皇太后佩服他的人品才华,但无法摆脱小人的妒忌。宦海生涯多烦恼,只有自在清闲才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十年一个周期,政治上总会有激烈之争的。在《苏文忠公全集》里,许多政论和奏议是元祐二、三年写的。苏东坡力争的是“广开言路”,豁免贫民的债务,他四、五次身为主考官,留心于选拔人才。他深知,读书人太多,官位太少,冗吏崇斥。而官官相护,导致官与民严重对立。名士本色无畏直言,东坡得罪了不少人。东坡深知无法呆在京城,在坚决恳请后,于元祐四年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七月到任。

外省官员总要比京官贡献大。五十二岁的东坡在杭州一年半时间里为全城提供了一个清洁的供水系统和一座医院,疏浚了盐道和西湖,展开了救济饥馑的工作。他的官衙在杭州中心,但他喜欢在葛岭下的寿星院办公,看公文不在寒碧轩便在雨奇堂,有时到离城十里的山里。他从涌金门坐船,过西湖往西,到普安寺用餐,在冷泉小坐,太阳下山时骑马回城。

苏东坡任通判时,率性而行,做了不少有趣之事。为债务缠身的卖扇的年轻人画扇还债。从乡间赴京赶考的老书生为免得税吏抽税,在行李上冒苏侍郎子由名。东坡了解后,亲为书写。他帮助太学生、改善军营、修缮官舍城门、城楼、二十七座谷仓。还准备开通钱塘江水道,不幸未及实施就离开杭州了。为推行平仓制度,前后七次上表呼吁。苏东坡单枪匹马奋斗,要把百姓从王安石新政的恶果中救出来。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灾情严重,他在颖州为官八个月,又在扬州七个月。元祐七年二月苏东坡到扬州,长子苏迈已为官外地,他视察安徽各地,随身带着二个小儿子——迨、过。

元祐八年,苏东坡的妻子,当政的皇太后去世了,这两个女人的死,使苏东坡的命运逆转。这年,苏迈三十四岁、苏迨二十三岁、苏过二十一岁,苏迨之妻是欧阳修的孙女。苏东坡请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献给亡妻。皇太后一死,苏东坡即获外放,奉命统领河北西部,官于定州。宋制,文官担军职武将为副。苏东坡修缮营房、整顿纪律、惩处腐败军官,让士兵吃好穿好。

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四月,章惇为相首先拿苏东坡开刀,东坡是贬谪到广东大庾岭以南的第一人,调充英州太守。章惇和东坡是故交,年轻时在陕西山中游历,东坡就说过章惇将来会杀人不眨眼的。东坡送全家到宜兴后,只带朝云和二十二岁的儿子苏过和两个老女仆同行。门人靖州太守张耒派遣两个老兵一路侍候。在南雄和广州间,遇见了老友吴复古,从此后的流放期间,一直交往密切。十月,到惠州。

亚热带的惠州,橘林、甘蔗田、荔枝林、香蕉园、槟榔,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苏东坡在外的生活是不会寂寞的,临近地区的官员借机都愿结交这位杰出的诗人,他们不断送酒食惠州太守、博罗县令成了他亲密的朋友。僧人参寥、常州钱世雄,不断派人带了礼物药品书信来探望。苏州的佛徒步行七百里来送信,道教奇人吴复古与东坡同住数月。同乡道士陆惟谦不辞二千里之遥特意来看他。他们喝“桂酒”、吃烤羊脊,为此写了五、六篇酒赋。苏东坡是酒的鉴赏家和试验者,他自己酿酒,在定州试做橘子酒和松酒,在黄州做蜜酒。在惠州生平第一次品尝了南方特产——酒子——稍带酸味的啤酒,还向朋友介绍了用白面粉、糯米、泉水做成的精华——真一酒。

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5年)四月,他的堂妹,初恋的“小二娘”去世了,得知噩耗已是三个月后了。亲情恋情难舍,他为堂妹写了祭文。祖父之后就留下他们四个了:东坡、子由、子安(伯父之子,在家照料祖茔)堂妹小二娘。

在惠州,东坡关心各种改善革新,出于爱好建筑的天性,协助建造了两座桥,把无主野坟的骸骨归葬大冢,还在城西建放生池。东坡爱好创造性的工作,早在黄州,他就创插秧的“浮马”,可以像小船般的坐和放东西,在南方推广使用。南方瘟疫流行,东坡创立基金筹办医院,筹划引泉水入广州的计划供太守王好古选用,可惜太守因“妄赈饥民”被革职。

惠州的生活因朝云而多彩,到惠州朝云才三十一岁,东坡那年五十七。朝云是知己,是解语花,聪明活泼有才气东坡称她是一尘不染的“天女维摩”。东坡为朝云写了两首词,一首说朝云不像小蛮老时离开白居易,而像通德终身陪伴伶玄。为朝云的孩子夭折为恨,天女维摩敬拜佛祖,成仙后再也不会被尘缘羁绊。一首说:“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采。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这是爱情的升华,是爱情与宗教的合一。在惠州,东坡的书房名曰——思无邪斋。思无邪,就是纯朴的生活、纯洁的思想、控制心神求长生不老的不二法门,是儒道佛的综合。健康长生之道就是简单的生活,“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卫生的环境与运动,喝泉水,晒太阳的养生之道。东坡五十九岁开始独眠,他说:“养生亦无他术,安寝无念,神气自复。”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东坡的老毛病痔疮严重复发,他自己治疗,遍查医书弄清各种药草的性能。炼不死丹是假,要紧的是练习深呼吸控制元液。对于来日,东坡毫无把握。“绝北归之望,然心中甚安之,未话妙理达观。但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次年三月,在河东四十尺高的小山上盖了房子,人称“朝云堂”,东坡自称“白鹤居”。房有二十间,周围种橘子、柚子、杨梅、枇杷,还有桧树和栀子树。新屋未竣工,朝云染瘟疫而亡。朝云是个虔诚的佛徒,咽气前还在念《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东坡按朝云遗愿把她安葬在城西丰湖边的小山丘上。以前,东坡记松风阁畔的梅花云:

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花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污,洗妆不退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是写梅花,更是写心爱的女人!苏东坡把情感都倾注在挽朝云的联语中: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读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

正当想安居惠州之时,六十岁的东坡,又发配去蛮夷之地的海南岛。他知道生还的可能渺茫,二个儿子一直陪到广州,苏过将家室留在惠州,自己配到海南。在梧州附近的藤州,与弟弟子由相遇。雷州太守一向仰慕苏氏兄弟给予了盛大的欢迎,结果因此遭弹劾。子由送到海边,真是黯然消魂。七月到达儋州,县官张中是个好棋手,对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东坡修缮寓所,成为莫逆之交,因此为自己招来麻烦。海南的天气不适宜居住,但长寿者不乏其人,“乃知寿夭无定,习而安之。”海南的生活是艰苦的,加上老病缠身,幸好有东坡达观的精神,他从未失去诙谐和轻松。僧人参寥派小沙弥到海南看望他,带来了信和礼品,并要亲自来探望。

苏东坡不能没有朋友交往,苏过说,他父亲若一天没有客人来就觉得好像不舒服。绍圣四年三月,道士吴复古奇迹般地出现在海南岛,陪苏东坡住了几个月。他带来消息,朝廷派董必视察被贬大臣的情形,如有必要再弹劾起诉。苏东坡被从官舍逐出,只得在城南椰林自搭三间“桄榔庵”居住。苏东坡很少恨别人,但不喜欢董必写寓言称之为“鳖相公”。当时东坡有两个朋友,一是为他转信的广州道士何德顺,另一个是供他食物药品的谦虚的读书人。哲宗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冬,他写给朋友的信说,他和儿子相对如两个苦行僧,准备辟谷绝粒。

东坡一向对僧人厚道,但不喜欢儋州的僧人。他们有妻,还和其他女人有暧昧关系。在海南儿子苏过时刻不离,苏过沿袭父亲受教祖父的学习方法抄写了《唐书》、《汉书》,东坡凭借博闻强记,与苏过诵读讲解评论古籍。岛上无墨,东坡自己动手做,差点把房子烧了。空闲无事,东坡去野外采药,考订它的种类。在儿子的协助下整理文稿,完成了《东坡志林》、注完《易经》《论语》《尚书》,还写了和陶渊明诗一百二十四首。苏东坡的人品文品和陶渊明何其相似乃尔!

哲宗在元符三年正月去世,徽宗登基,北宋王朝已经元气衰竭。苏东坡及其门人,遭到迫害已无从政之心。四月新太后摄政,元祐老臣一律赦罪。五月,闲云野鹤的吴复古把消息传来,告诉东坡要调到雷州半岛,不久谪居雷州的秦观的来信证实了这一消息。

东坡渡海到雷州后一月,又接到去永州(今湖南零陵)的命令。在去永州的途中,终于接到可以到处随意居住的命令。东坡启程北归,所到之处的人们无不招待欢迎。他是从沿海城市廉州北上梧州,回广州,过大庾岭,再由江西往西到湖南。十月到广州又重新和儿孙等团聚。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011年)五月到金陵,写信给至交钱世雄,托他在常州城找房。这年夏天非常热也许凉水喝多了,消化系统出了毛病,他就买黄芪自疗。米芾送来了麦门冬汤。东坡身体时好时坏,浑身乏力。六月去靖江祭扫小二娘的墓,第二次为她写祭文,悲痛不已。

东坡是大度的,当年为主考,取了先友后敌,加害于己的章惇之子章援,现在章惇也被贬到雷州。章援写了七百多字的长信给苏东坡,东坡回信:“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东坡此信和反对杀婴恶习、元祐七年给太后上书求宽免贫民欠债的信可称是苏东坡写的三大人道精神的文献。

六月,东坡沿运河自靖江回常州家园。东坡万劫归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轰动运河两岸,人们真诚地欢迎他。但东坡病体日渐恶化,七月十八日,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要弟弟子由写墓志铭,把他与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谷。七月二十五日,杭州老友维琳方丈前来探望,一直陪伴着他。维琳方丈要苏东坡临终想来生,东坡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老友钱世雄说:“现在,你最好还是作如是想。”苏东坡说:“勉强想就错了。”儿子苏迈请示遗教。半月前东坡给维琳的信写道:“岭南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细故尔,无只道者。”东坡一言未发而去,享年六十六岁。

苏东坡死了,但他的精神永存!正如他所写的《潮州韩文公庙碑》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是伟大的,他超越的才华,与人为善大度的人品、他的崇高的思想与伟大的心灵,千年一遇!他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他快乐的思想,喜悦的心灵万古不朽!

二零一一年元月二十五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2174.html

更多阅读

2008年电视剧《苏东坡》详细演员表与图介 苏东坡详细生平

由冷成金、高东峰、冷鑫编剧,王文杰导演,于2008年摄制完成的44集电视剧《苏东坡》,终于日前在东南卫视播出了!片头片尾曲均为苏轼的词作,程大兆作曲,《念奴娇·赤壁怀古》演唱:汪正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演唱:朱桦。几天来追剧被其吸引

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带着热烈宗教情感的社会改革者———重读《甘地自传》之一个人的精神探求、宗教信仰,当局限在个人范围,若强加于人,或者说以某种强势想社会扩展推行,终有一些隐患在其中。林达我想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最早遇见甘地,遇到的是一个有定语的名

声明:《重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依仁山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为网友光州小滑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