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
肖复兴
原来[d1]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已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d2],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d3]。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d4]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它两弯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d5]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d6]。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d7]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d8]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d9]。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d10]。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手炒的苦瓜了[d11]。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d12]。
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d13]”
不知怎么搞的[d14],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文本解读:
借物喻人的回忆散文。结构简单,即借一个物件串联起某人的某些生活片段,从而表现某人的一些重要品质,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从这个角度说,苦瓜,在文章中可以理解为回忆线索,人物外在特征的喻体,人物内在性格的象征,进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入口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可以定格为“例文”,把它当成写作技法的“例文”来教。这样的文章,对照初中生乃至高中生的写作目标和现状,是有很大帮助的:学会将人物文学化的塑造。在对“苦瓜”意义的对角度挖掘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白“借物喻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能明白如何“借物喻人”的建构方法。于是从作者(文章内容)、文章结构形式、读者阅识三个层面,分别概括“苦瓜”的十种意义,这些角度在文章中显然可以找到有关文字的应正:
从人物关系说:是“我”与母亲关联的纽带
从故事的内容说:是人物生活原型的见证
从人物形象意义说:是母亲品行的象征
从人物的情感说:是“我”与母亲各自情感的寄托
从作者的写作动机说:是文章的引子
从文章整体框架说:是文章的线索
从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说:是行文的方法和工具
从文章的写作角度说: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巧妙视角
从读者的印象说:某个时代母亲形象的缩影或代言
从读者的感悟说:是人生哲学的寓意
从“关系”的角度,会挖出“用件”的教学价值,即一个母亲母爱话题的讨论,但鉴于文章中母亲作为一个非典型、非适时的母亲形象,本文的教学极易将母爱神化,从而进一步佐证“母爱是无私”的等看似真理的结论。那么,如果要谈论母爱的话,首先要理清“关系”,必要时还要进行“还原”,然后还必须要用到一个谨慎的词汇:批判性思维。所以,当一种缘分没修炼到家的时候,这个“用件”还是不谈为妙。具体说来,本文体现的关系是:我对苦瓜情有独钟,爱看、爱吃;母亲与苦瓜关系却很微妙,全由着我的态度而定,爱种,爱看,但还是不爱吃;我对母亲索取无限,似有把她视作保姆的嫌疑;母亲对我百依百顺,言从计听。
由此看来,这个母亲的形象固然以某种崇高的意义存在,并且不可颠覆。问题是,我们要做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思考。一是母亲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母亲,在某种苦难不可抗拒的情况下,抑或她本身就是苦难,但她没有把苦难转嫁于自己的儿子,这是母亲作为“苦瓜”形象的意义所在,是那个时代“三从四德”的妇女形象的样本。但是,从当下讲,我们何尝希望我们的母亲作为“苦瓜”形象的存在?所以,本文人文价值的终极,并不是颂扬母爱的伟大,而且这是是毋庸证明的定律,而是在亲子关系中观照各自角色的扮演,亦即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了母亲作为一个人的情感和物质需求的存在。即使是从作者自身来说,在母亲去世六年后的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再表达一种“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愧疚呢?肖复兴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所以,如果我们在本文的教学再次翻炒“母爱伟大”“母爱无私”的主题的话,不仅是一种肤浅,更是一种讹误。
教学创意:
本文的教学解决两个问题:玩转“借物喻人”,分析本文的“借物喻人”的细状特征,把“借物喻人”从概念到形象,并期待对学生写作有所帮助;通过文本中亲子关系的原型,思考母亲“苦瓜”形象的意义,并对生命的启发和帮助。
1.师生互动:每个人都是作为“天使”的存在。
2.提问:上课为什么要师生互相行礼?
3.过渡:文章为何用苦瓜为题?这种写法的语文术语?
4.玩转“借物喻人”:提醒学生找寻文章有关文字,多角度思考“借物喻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师生对话,呈现本文“借物喻人”的细状特征。
5.天使之思:母亲,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提问:你愿意母亲作为一个“苦瓜”的存在吗?出示肖复兴话:“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d1]时间,开头,时间的跨越.
[d2]态度的体现,因果关系的体现.
[d3]无语义的逻辑.只有生活的逻辑,可以变成自己的语言.
[d4]母亲的回话?无,从属地位。是老来耳顺?是三从四德?
[d5]点明母亲的岁数.
[d6]母亲的意义,我是母亲的作品,生活的等待,生活的结局.
[d7]何尝不是生活的味道.
[d8]点明采摘的时间,亦是赞美母爱如露珠的晶莹,鲜嫩。
[d9]母爱的永恒。
[d10]此理解母爱,愈看到母爱是对自我的牺牲。
[d11]怀想,遗憾。
[d12]差异——顺从,母爱是对自己的牺牲
[d13]与上文雷同?
[d14]故意?还有一种愧疚,乃至一种负罪感,无法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