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论文 在职职工职称论文

推广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韩秀丽 邮编:13502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指出: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的是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体系。农技推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到农技推广人员,涉及到不同部门和许多环节。对这样一个系统的推广行为进行评价,就必须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反映和测度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和状况,体现内涵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从不同层次上全面评价农业技术推广行为。

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农技推广体系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体,随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深入,不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均存在着一定差异,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使指标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不仅仅反映农业技术推广行为的数量特征和本质特点,而且还要反映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这就要求各个指标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指标之间应遵循着实用、可操作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构建指标体系在遵循所反映理论应具有完整性及指标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指标的量化和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与可靠性,使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便于操作和计算。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推广过程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信息交流等诸多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统筹安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发挥最大潜能。中国的农技推广机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是政事合一、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合一的机构,同时又是试验示范、培训推广、执法监测与经营服务的四位一体的组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复杂化、多元化决定了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高效的管理制度。因此,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制度是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行为的内部首要因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农业技术推广绩效之间是成正比的关系,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对整个农技推广体系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正向影响,反之,如果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对农业技术推广行为绩效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硬件设施是推广人员从事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物质基础,和农技员推广能力的发挥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专业技术设施和硬件设备的完备性及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技员潜能的发挥和科技成果的推广效率; 创新能力的发挥是农技推广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第2层次是对农技员推广行为的评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所有农技成果转化的实施者,因此,农技员是影响整个农技推广体系推广行为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成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因此,衡量人员管理制度的指标包括:年人均培训次数和培训支出经费、推广费用中用于推广人员补贴的费用比率、人员招聘是否存在规范性和公开性的招聘程序、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例构成、每千户拥有的农技员的数量。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必须制定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观测、约束和激励农技推广人员在农技推广中的行为。具体的指标包括制定: 农技员最低入户指导的天数、定期汇报工作总结的次数、填写下乡工作日志的次数、年均经验交流的次数。

按照经济学理论,农技员推广行为的选择是理性的,其推广行为直接受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对其努力认可程度的影响,工资和福利待遇对农技员的工作安心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农技员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在国外如日本、丹麦和意大利等国家,农技员不仅仅能够获得至少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外,还享受较高的咨询服务补贴。因此共选择7个指标度量激励和约束制度执行情况,分别是人均年工资水平、人均推广事业费、人均推广项目经费、人均每次下乡的补贴费用、新成果推广增加的千元产值奖励费用、工作绩效是否与评职称挂钩、工作绩效是否与晋升挂钩。

夯实硬件设施创新农技推广能力

农业技术推广的硬件设施是推广人员实施技术推广的物质保证,农技推广人员所推广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推广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共选择3个指标,即专业技术人员人均专业技术设施(电脑、硬盘)的数量、人均交通工具的数量、现代办公条件拥有率。

长期以来,我国以政府推动为主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散、人走”的局面,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陷入了从事行政事务和成果推广双重选择的两难境地,在推广体制和机制上创新与发展,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选择乡镇服务区域站数量、村级综合服务站数量、农业科技示范户数、农业科技基地数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五个指标。

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是否能够高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农技推广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研究表明,职称和学历越高,下乡指导农户的天数越多,由于下乡入户指导条件艰苦,需要较好的身体条件,身体健康程度和下乡推广的时间也具有重要的关联作用。因此,选择对农技员推广能力有较大影响的个人特征指标有农技员的年龄、从业的年数、学历、职称、是否具有编制。

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农业发展中不断会涌现出一些新问题,这对农技员面对新问题的应对和解决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衡量学习能力指标体现了农技员的推广能力的可持续性。农技员是否参加继续教育、实际培训情况反映了其学习能力。因此,衡量农技员学习能力使用年均实际培训次数、年均实际培训费用支出、是否参加学历继续再教育。

农业技术推广行为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建立一个实用的、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农业技术体系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2个重要要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全面系统评价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应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该套评价指标体系并不能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农技推广体系的所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具体内容、目标和推广路径,再增加或减少一些因素,使评价指标体系更符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浅议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创新农技推广

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韩秀丽 邮编:135022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业与现代化大生产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反差,在知识农业时代,许多农村仍旧沿袭着畜力耕作的生产方式。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试图通过改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来推动农村的发展,然而经过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反而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农民素质的高低影响农技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向农民提供生产所需的先进物资装备和技术手段,但农民有效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成果的必要条件是必需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农民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和物要素的内在积累和不断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如果物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必然要求人的要素也相应变化,只有人和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在生产中形成有效的物质力量。否则就无法合理地解决诸要素在结合上出现的种种矛盾或难以发挥应有的技术效果。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更多地强调推广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相互制约以及推广人员的素质等,这些要素对推广的作用固然是很大,但是农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接受者,向来都是被动地接纳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反思农业推广过程,为了使推广的新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需要农民对新技术充分认可、掌握,并与当地自然、社会等各种条件相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新技术。因此,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而推广模式、推广员素质和水平等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助推剂”,没有农民思想深处认同和行动的趋向,推广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对推广起决定作用的是农民,农民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把握程度决定其运用科技的能力。

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手段上,也体现在农民所掌握的农艺流程和生产理念中,且后者更为重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要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农民是农业科技成为生产力的物质载体。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改变农民思想行为有助农技推广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农业技术推广是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性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充分强调农民素质的提高,突出其教育属性。农业技术推广以农民为对象,以教育、培训、传播信息、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向农民传播知识、技术和信息,改变农民的态度与行为,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团体发展能力,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脱离了教育与沟通,没有对新事物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传授,实物性农业技术推广便演化为一种商品交易,接受者对新事物不能有很好的认同与把握,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从实践经验来看,只有充分重视推广的教育属性,才能真正达到改变农民思想与行为、促进生产的良好作用。而忽视对农民的教育,只是向农民卖种子、苗木、农药、化肥或者生产技术,即便打着技术推广的旗号,其本质却仍是以获利为目标的商业行为,背离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因此,教育程度是实物性农业技术推广与商品交易的根本区别。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是生产实践中某一特定问题的革新技术和信息,是一种片段式、局部的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内容包含了农民生产、生活等诸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广谱、全息式的推广。科技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片段式”的推广教育,更应该重视“广谱式”的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技术推广的基础,技术推广是文化教育的目标。随着农业生产由增产型向增收型转变,推广活动也正由单纯的传授农业技术向与农民有关的生产、经营、销售、决策、信息甚至家政、理财等诸方面拓展;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向咨询服务和决策指导拓展。新形势下,应将推广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进行技术性项目的推广,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而且进行长期的基础文化教育,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只有将科技推广与文化教育同时并举,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技推广的根本

要正确认识并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重视发展农村农民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效服务于“三农”。

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一种途径,农业技术推广自身的兴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与农业科技含量的切实提高,如果农民平均文化水平能达到大专以上,那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便不再步履维艰。因此,要真正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走科学兴农之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根本。如果只强调推广形式与手段,而忽视农民的作用,则难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事实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途径较多,农业技术推广也不是只有通过现有专业化网络体系才能实现,所有能够提高农民素质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

随着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反而更加强烈,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研究的超前性与生产方式的滞后性,在于农业科研人员与农民之间越来越悬殊的知识文化落差。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生产经验和知识技能总结积累、传播扩散、继承发扬的过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农业推广又是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如果生产方式与科学研究同步,研究成果就无需推广便可以应用于生产;如果农民的文化水平与科学研究水平基本相当,或者农民参与了科学研究,那么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科研与生产的文化落差相对较小,推广也较容易。

科技工作者通常会重视工作的过程,但更应该注重工作的结果。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面对我国农村教育和农民文化水平落后的现状,科技工作者应该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让我国各地各级农业院校、科研部门同现有国家推广体系和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共同肩负起农业技术推广重任,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缩小我国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剪刀差”。只有加强国内外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才能真正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落后面貌,并使之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梅河口市新合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孙洪华 邮编:135006

促进农业技术发展,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6年中央1号文件又做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最基础的工作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农业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需要加快农业技术发展,这既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作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农业部门所面临的新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农业技术推广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科技为先,大力抓好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满足结构调整对农业技术的新需求。

农技推广工作现状不容乐观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资金的扶持,才能保证其强大的发展后劲。近几年由于资金匮乏致使很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滞后,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知识老化。再加上部分农民群众思想相对落后,对学习新技术、使用新机具的积极性不高,对千百年来马拉犁种的劳动习惯依依不舍。即使农业部门搞一些试验示范,也是流于形试,难见效益。1993年7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农业技术推广法》,这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在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作用。本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的渠道,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

加强培养农民主体意识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推广的主体,另一主体即农民,应该说他们是推广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农业技术推广诸要素中,“农民” 即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意识谈薄,思想比较保守,接收新生事物慢,种田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的精耕细作。这就要求搞推广工作的人员,本着坚持 “向社会宣传农机,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 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对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农业技术、了解农业技术、关心农业技术和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威望,因势利导农民,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他们小农经济的思维惯性,提高他们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自觉性、主动性。再如在农闲季节,多举办一些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农忙季节让农业技术人员走上田间地头,实地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们亲身感受先进农业技术的巨大作用。还可以通过开办农技夜校,开展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学习,为农村培养更多的致富带头人。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也离不开信息支撑,如何更快更好更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尤为关键。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争取建立方便、快捷的县级农业技术信息网,并实现与全国农业网联网,及时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市场需求,产品购销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内容。服务好农民,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发展。如在引进新的经济作物时,我们可与该作物的原产地沟通联系,互相签订引种合同,发布新产品供求信息,吸引已有引种的农户扩大规模,同时带动其他农户,形成规模效应,并组织编写农业技术手册提供给农民,并设立本地区农业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在新闻媒体上定期发布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信息,通过多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服务,拓宽推广视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缩小与农业发达地区的距离。

建设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和措施的落实。 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十分必要。现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的专业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科技性服务组织必须加快发展。因此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 “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 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业新技术、新机制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要结合实际搞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作。科技示范园区既是农业技术演示窗口,也是开展站办实体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的基础。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要给农民树一个样板,通过园区的建设,经营以及较高的效益,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做,使高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结合实际搞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作,建立将 “号召农民干” 变为 “干给农民看” 的新的推广模式。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后农业技术推广的一条新型有效途径,结合实际情况,举列农业技术推广带来的效益。通过我们农业部门自己干,让农民亲眼目睹示范结果,这种将 “号召农民干” 变为 “干给农民看” 的推广模式大受农民欢迎。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每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新技术的增产原理、使用规程等,实际推广时达到能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在工作中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农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总之要通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懂技术、会示范、作风正、态度好,把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农业技术论文 在职职工职称论文

强化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 “三农” 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听从指挥、尽职尽责、乐于奉献。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使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日臻完善。

试论基层乡镇农技如何完善推广体系

梅河口市新合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孙洪华 邮编:135006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实现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乡镇农技人员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体力量。如何加强基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使广大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已成为当前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一些探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实现农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没有积极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没有农业快速发展。现实情况是,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乡镇农技人员数量减少,力量弱,编内人员改行现象十分突出;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业务素质较低;农技服务手段滞后;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技人员工作待遇相对比较低,工作热情受挫。

不少基层乡镇农技人员的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层面, 缺少试验示范基地和必要的检测试验方法, 信息传递缓慢, 技术推广面狭窄, 不能有效发挥公益性职能。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跟不上, 正常的工作业务经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不少基层乡镇农技站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大量的人才资源被闲置浪费, 即使是行政干预下的某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也往往因起步高、投资大,加之农民接受被动,结果实施的质量低、效果差而流于形式, 造成推广的项目投资回报率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速度。

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农业新科技的迅速推广与展开,迟滞了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很有必要多如何完善农技推广工作进行一些探讨。笔者认为要完善基层乡政农技推广体系, 应该做如下的相关工作。

加快“五有”建设确立快速反应机制

基层乡镇农技站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基础力量, 乡镇农技人员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体力量。如何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使广大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 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已成为当前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各乡镇要成立专业技术推广站,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乡、村、组、户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深入开展以 “有农技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实体,有服务设备,有试验基地” 为内容的 “五有” 乡镇农技站建设,达到增强农技推广的实力和活力。特别要组建一支精干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改变目前基层乡镇农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保证农技人员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本职工作。支持乡镇农技人员而向 “二农” 搞好服务,支持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快知识更新,补缺补差,及时充电。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综合业务素质较高的农技队伍。乡镇农技推广站要以服务为下结合服务开展农资经营,改变当前农资市场经营混乱的局面。切实改变在农技推广工作上“看得见,又管不着”的现象。

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电脑等现代化设备,设立全天候智能电话农收技术咨询热线和农技专家咨询服务热线,开通农收信息网站,将农收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里,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三电合一”的现代推广模式,为农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这种信息共享的农收服务快速反应机制,使农民在生产中有何疑难,需要什么服务,通过咨询热线、信息网络便可及时反馈,基层农收部门就能把平时下乡所讲所送的农收技术内容与农民的所需所盼准确对接,减少技术推广的盲目性,使技术服务更加有的放矢。

拓宽服务领域转换农技推广方式

乡镇农技站要逐步由促进农产品数量增民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服务方法要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服务内容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农技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应当积极支持农技部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改革,转换农技推广机制、服务机制和经营机制。鼓励农技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利用当地资源,领办、创办新型农场,开展统一服务等方式,直接而向农民做好各项农技推广与服务工作。

同时要挑选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与信誉好、实力雄厚的农资公司建立松散型的连锁经营站,统一形象、统一货源、统一管理,推广技术、信息、物质 “三位一体” 模式,把最好的品种、技术以及安全可靠的优质农资直接供应农民,使农民用前放心,用后高产。同时连锁经营站的服务范围由单纯的农资经营向产前的信息、产中的技术、产后的销售等服务各层面拓展,使其以服务促经营、以经营养服务,既壮大了自身实力,又使当地农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技术、信息、物资、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比重不断提高,高新产品技术能否在实际生产上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网点机制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科学设立、合理布局示范推广点,将新品种及其先进的种植技术在示范点推广应用,通过效益对比使农民迅速接受,并现学现用,达到 “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的推广目的。实践证明,高新技术网点示范推广是当前农技推广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且推广成本较低。

以技术普及为主注重农民培训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 “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要 “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机制,完善制度,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

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一是统一管理机构,设立一个常设机构或协调机构,统一组织和管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二是统一培训机构,建立定点机构优进劣退制度,应以劳动职业训练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职业中学、职业技校、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开展农民职业培训;三是合理编制培训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出农民职业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根据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合理分解和落实计划,培训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四是整合培训资金,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受训农民共同承担的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韩国农业生产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除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外,还与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以农民培训为中心的 “新村运动” 密不可分的。20世纪60年代末期,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改变农业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况,政府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 “新村运动”。以技术普及推广为主的田间培训,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农村妇女培训,以网络为基础的农民远程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接受技术革新的能力,不仅使韩国农村和农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基层农收部门不仅能改变过去农技推广有心无力、有能无力的困境,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还能迅速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有效扩大农资和农产品销售的服务层面,壮大农收部门和农资连锁经营站点的实力,使新势下农技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县、乡两级农收部门、村级服务站和广大农民的多方共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1992.html

更多阅读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与对策 汽车新能源技术论文

    (2010-11-02 1)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汽车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随着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城市汽车尾气排放量也快速上升,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计算机新技术资料 计算机新技术论文

计算机新技术资料1.具有涉及的数据量大,但计算方法较简单特点的计算机应用是数据处理。2.计算机字长一般情况下,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处理速度越快。3.宏病毒是以具有宏功能的数据文件为感染对象,它是一种文件型病毒。4.Windows2000系

信息技术论文题目大全 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5、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7、“算法与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题目 计算机论文题目大全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题目自己有一种失落为什么只搜集到这么点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题目,不过还不错了哈!嘿嘿1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2 计算机技术在药品检验业务管理中的应用3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及计算机系统在渝

声明:《农业技术论文 在职职工职称论文》为网友芒种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