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阐微 杨澄甫太极拳

原文地址: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阐微作者:杨氏太极拳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阐微

作者:赵幼斌

杨澄甫口授的《太极拳术十要》(收录于陈微明著《太极拳术》一书),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还是经年习拳者,都将它作为必读的学习指南。即使是功夫已有所成的拳家,也把这“十要”作为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可见其在拳论中的重要地位。笔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研习心得,专文对《太极拳术十要》的技术内涵进行一些分析阐释。

杨澄甫宗师的太极拳“十要”说,一直是我们在练习拳架中要刻刻留意处处做到的具体要求,不可有差池。这“十要”说的内容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这十条会练拳的人大体都知道,但要能做的好、能融汇贯通,也的确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实践认识过程。关于这十条的文字解释已经很多,我着重从动作中怎样体现这些要求来谈一些体会。
[转载]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阐微 杨澄甫太极拳
  (一) 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通流。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也叫“顺项贯顶”,说的是头部要求。它的功用是主神器、主精神,要提纲携领,目的是达到“满身轻利”。怎么做呢?它要求喉头后收,下颌微收提,同时头顶或百会穴提起,使颈椎拔起,有虚活提神的感觉。顶劲的“顶”是向上的意思,虚灵是对顶劲而言,要求顶而不僵,突出一个“悬”,叫“顶头悬”。悬就是要脖子松竖起,灵活自然,转动自如,不能僵直。比如云手,两手左右云转,头部也要自然地随手随身向左右转动,不能光动眼睛。又如海底针,身体下俯时头和颈椎还要保持中正和身体一起顺遂下俯,头不能上竖或向下低。身体向前或者向后,“虚灵顶劲”要始终保持住。比如做向前按的动作,喉头要收住,使头部不要主动前伸,向前则力泻,也容易使劲力前仆。要使颈椎骨与胸椎骨这条线保持基本一致,有向后撑的感觉,从而与腰椎、尾椎保持上下一致,身法中正。向后坐也一样,喉头与脊椎同时后移,不可先仰头或先走腿。这叫身法整进整退。  请大家留意“喉头”这一点。喉头主上,为全身的第二主宰。这一点若留意收住守住,不随便前伸或后仰,则头部与背部的整体性就一致了,精神也提得起守得住。   “虚灵顶劲”是头部要求,也包括眼、鼻、口、耳、面的要求,其中眼法对精神起主要作用。人吵架时眼睛一瞪,或心想什么眉头一皱,都可反映人心理状态,故云“眼为心之苗”。瞪眼睛有威慑人的作用,是眼光在起作用。太极拳对眼的要求是“内视”。所谓“内视”,是将眼球微后收,眼光视对方一点而罩住全面,即对方上下左右全体,有寒光逼人、不战而栗之威。听老人讲,杨澄甫发人时但见眼光一闪,手一翻人就出去了,而且眼看多远,人就按这个光线出去了。当然我们现在并不提倡练拳就要这样去练眼睛,还是要求眼光自然,以祥和为主,提倡“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但久练太极,心意俱到时眼光出现这种情况也是自然,没有反而呆了。
   另外一点就是“目不斜视”。眼要随头部的转动而移视,不能单动眼睛。比如单鞭、分脚、云手等,头要随主手的方向转动转正,眼要随主要手的方向前视,眼光的余角范围要顾及另一手,眼神则要顾及全体,包括前后左右上下,也就是说心意的第六感觉要有“视觉”。

  (二) “含胸拔背”

 涵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含胸拔背的功用是避免气与力上浮。气下沉能使腰胯松沉,脚下有力有根。在使用上能蓄势待发,使劲力饱满。如果含胸与腰顶敛臀连在一起,其形如搏兔之鹘、捕鼠之猫。这里的“含”是指胸不挺,以胸平或微内收为宜,其中关键是心口要收,不是身体前爬。这里“拔”的概念是将胸椎拔直,胸脊不前顶,以背部平直或微后撑为宜,但不是弯背弓背。   除胸不挺背不顶外,两肩不后—张是辅助含胸拔背的要点,特殊情况例外。在实际动作中,胸和背是不断开合的。比如按式、单鞭、提手上式等,两臂回撤或张开圆展,其肩不可后张。后张则亮胸背紧,劲力自缚而背。在做这样的动作时要两膀松,腋下开,使胸背部肌肉下落,气沉丹田,将自己的回力或对方的来力引至腰胯,落于足下,其胸背部就不会前顶,保持自然松弛的“含胸拔背”,同时也就做到了“一合俱合”和“合中寓开”的要求。
   这里说一下“合中寓开”的概念。我们讲太极拳是阴阳、虚实、开合的对立统一运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你做合的动作时,动作中身体的某些部位一定开。比如按式两臂收回,身体后坐,开的部位体现在沉肩坠肘,胸背部肌肉松落。松就是开,再加上顶头悬,收尾闾脊椎骨的曲卷拔长,身形自然就开,有人称“乌龟背”。又比如“双峰贯耳”,两拳相贯为合,肘掤为开,背圆为开,胯撑为开。只收无开就是缩,是练拳中的忌讳。
   那么两手前伸时“含胸拔背”怎样体现呢?向前出手时要合肩坠肘。这里的合肩是说胸有再含的意思,背有向前圆合的意思。两肩随手向前有抻长的感觉,但不要特意拔长伸直,过了就无弹性,无弹性也是僵的现象。再加上两手伸出时顶头悬,收尾闾和坠肘,产生的劲力就大就整。拳经称之为“束肋下气把裆撑”。这时的身形是开,也要做到“开中有合”。这里的合体现在:两肩窝微收为合,含胸为合,坠肘手不伸直劲不断为合,下颌收住为合,敛臀为合,前腿撑住胯沉住为合。只开不合就是“散”,也是练拳中的忌讳。
  (三)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心由腰腿求之也。
关于对腰的论述,古典拳经中谈的很多,如王宗岳对张三丰拳经解中“莫教断续一气研”句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又说“气如车轮,腰似车轴”,“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还有解张三丰“待机而动如猫行”句“牵动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这里脊包括腰在内。在十三势歌中的第一句就有“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杨澄甫传太极拳法歌诀中说:“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还有“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又说“腰脊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心地为第三主宰”等。上面这些都强调了腰在身法中的重要地位、功用和做法。能松腰则腰胯腿能灵活,能松腰然后能顶腰,能松腰则下盘稳沉,腰腿之力相连。
  说腰首先要知道腰在什么地方。腰在人体中部肋下胯上的部位,是系皮带处的一圈。再具体地讲,应当在腰眼(两肾)命门的部位。这是最为关键的地方,是主宰的地方,是“命意源头在腰隙”的地方,是“不离腰顶后与前”和“身形顺我自伸舒”的地方。这一点的腰椎向上与胸椎、颈椎相连,向下与尾椎相连,形成人体主干S形曲线。所谓“腰顶后与前”就是腰椎这二点与颈椎尾椎上下能够像二张弓一样,能前后开合伸收自如。这种调整腰脊的动作就是腰顶,它决定了在行功走架时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劲力的方向、大小和速度
   要做到“腰顶”,先要做到松腰。松腰胯的感觉就好像撤解之后放松的感觉,长长地舒口气。但松腰的前提是不要忘了顶头悬,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时放松了腰胯忘了虚领顶劲。下面我们举上步动作来说明腰与尾阊的变化关系,说明“腰顶后与前”和“身形顺我自伸舒”的动作感觉。
  比如,由左搂膝拗步到右搂膝拗步。当重心前移时,腰要先自然的松开,当后脚尖离地时就开始坐胯收尾间卷腰,命门处后顶,‘形成腰脊曲卷蓄势;当上步脚跟着地之瞬间,腰脊间放松,但基本不变形;尾闾仍收住腰不前塌,仍保持腰脊整劲的状态,此时以腰脊松活为主。当前腿弓步重心过半时,尾阊仍要收住命门要向后撑也就是腰顶,其命门与掌中劲点向前后拉开,有前后相挣感觉。但要注意二点,不能形成弓腰。弓腰就力泻,应当使胸椎颈椎也向后撑,使脊椎骨上下形成整体整进。若身体前探则力过。所以整个上步过程腰的基本动作是松→卷→舒→撑,且每个字里都含有顶腰劲。也就是说,顶腰劲要始终存在于每个动作过程中,伸舒收圆,只是变化大小而已。不变化就是僵。腰撑的劲和手的棚劲一样,不管运动形态怎样变化,这两个劲都不能丢。就是说,不管是伸出还是收回,手在运动中的掤劲始终存在,它同时和腰的顶劲形成一对的力,形成虚实开合、刚柔互济的配合关系。塌腰和弓腰都是过劲,是不可取的。

我们拿弓做个比喻:当弓不上弦的时候,弓是不受力的“松散”状态,如同我们随便站立的情形。当弓挂上弦的时候,弓就轻轻地绷上力,好比我们的腰稍向后顶,把身体的s形曲线略调直。当搭箭开弓的时候,弓就蓄满了力,随时待发,好比腰再向后顶。那么,由挂住弦到拉开弓的这个开合过程就是腰顶的开合活动范围(这里把脊椎骨比作弓把,手臂比作弦) 。若是向后坐,其向后的动点先从命门开始,尾闾渐收,使脊椎骨上下同时后移 (同时带动劲点如两掌回移) ,就叫“腰顶”:若向前进,其动点仍从命门开始 (顶住劲点如两掌同时向前) ,也叫腰顶。这就是‘不离腰顶后与前”之谓。这种腰部均开合感觉要在慢练的过程中细心去找,在单式练习中去找。当熟练之后快练一瞬间也是这样做,会习惯形成自然。
  腰眼和尾闾的开合都是相对而动的位移,其尾闾要始终收住和下沉,该点不能后翻和提劲。若后翻提劲,其力散而泻。以犁地为喻:尾闾好比铧在翻地;脊椎骨好比犁干不能软,软了连不住上下的劲;顶头悬好比扶手,控制着铧入地的深浅方向;脚、腿、手、肘好比是拉力的绳,上下前后伸收与脊椎骨刚柔并济,才能形成灵活的、完整的、有力的太极劲。再强调一点,手脚的伸收是外,而内的伸收在两个腰眼。实际上,虚实开合、轻重缓急、收蓄转换、平衡协调都在两个腰眼,牵动指挥着手脚四肢及全身的运动。
  (四)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杨澄甫解释说“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又说,“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我认为,要坠肘首先要沉肩,沉肩首先要松肩。沉是建立在松的基础上。能松然后能沉,能沉然后能坠,能坠然后有力。能松、能沉、能坠,则力能贯穿
   怎样才能做到沉肩坠肘?一是用反证法,二是照镜子,三是别人看,四是试劲。别人看有时比照镜子效果好,练拳架时只要肩一起就可以敲一下,感觉比较快。照镜子可以用反证法采自查。意思是你可以看着镜子,下意识将肩端起再下落。比如起势,两手平举时容易起肩,可先将肩端起再下落。实际在举手时,两肩同时要下意识地沉住。又比如做单鞭抹平圈时,两肩容易起,检查可先将肩端起再慢慢下落,下落时要感觉到胸背部、两肋下的肌肉也在下落,气也随着落于丹田,腹部感到松实圆满,两退足下也感到有力,这也叫节节贯穿。
  坠肘关键是不翻肘不亮肘,翻肘亮肘容易引起抬肩。比如起势两手下客,肘尖不过背。过背叫亮肘,亮肘力不整。白鹤亮翅时,肘不要翻,翻肘容易使肋部、背膀部肌肉上提,肩也容易提起,力就上浮。要避免这个问题,手上举时应当同时将腰收住,肋部肌肉放松,收住肩窝,使肩胛拔开即可。
  沉肩坠肘还可以通过两人相互托肘的办法来找感觉。托的人将两手托住,被托人的两肘向上向前后左右抚动,被托人将两肘尖贴于对方手心,感应对方的劲而向下沉肩坠肘并随对方的抚动而随动化解。若被托人的肩肘稍浮,则会感到跟不稳,力浮而势背。化解对方来劲的关键在于两肘肩要找腰眼走圈,两腰眼要配合两肘开合抽换,使两肘肩没有死点僵劲即可。
  (五) 关于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杨澄甫说,分虚实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如果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反之一样。又指出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这段话的意思好理解,也就是说在前进后退上下动作中,如果虚实分不清,动作就会“滞”、“笨”。滞笨的原因就是两个字:“双重”。“双重”的概念就是在行拳架时身体的某个部位不松,不自然,或者说在行拳架时身体不能自然地协调重心而产生多余的力,局部关节肌肉僵滞,影响了自身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比如倒撵猴动作,撤退之步未落地,身体重心即后移的现象。又如蹬脚分腿动作;腰胯不收就出腿,身体偏摆,出现的现象就是出腿无力自身不稳。又如推出去的掌不松净,肩起肘抬胯凸,均属于“双重”之病。

  双重”的另一现象是“双浮”。比如打拳时摇头晃脑,身、手、脚举上飘浮摆荡,故作轻灵柔软之态,亦是病态、不正确。所以我们说虚实不分,“双重”、“双浮”皆为“劲不纯”。
   以上五要,“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时”主要是对身法的具体要求。归结起来是要做到六句话24个字,即“立如平准,身法中正;腰似车轴,周身松透;分清虚实,不浮不滞”
  这里解释一下平准。就一般的理解,平准也叫“秤准”,泛指秤;天平之类。是用来比喻人在行拳时的身法、劲法在变化中求得的平衡性。秤的提绳或天平的支点好像顶头悬、虚灵顶劲;称杆好比脊椎骨;平是秤的盘和砣,通过一边的重物,移动另一边的砣而得到的平衡状态。这就好比人的两手两足、两肩两胯在行拳走架中相互协调,求得身体重心的平衡,或者在推手中通过双方手臂相互的摸劲,不断变换自身各部位的虚实开合,阴阳互补,而得到自身的协调平衡,求得自身的重心在灵活的运动中得到不偏不倚的稳定性。它是由心意而感应,由感应而变化。这种通过,由心而感应而变化求得自身平衡稳定的重心点,我认为就是“称”的“秤星”点,腰眼则是调节平衡“秤星”的内在砣或是微调器。当身体各部位的运动关系达到了如称一样各部分的协调平衡关系,就叫“立如平准”。这个比喻强调的是在行拳走架中保持自身重心的灵活性、稳定性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

六、用意不用力

所谓“用意不用力”,是指用心意去指挥周身内外上下运动,不要用拙力拙力的表现是筋骨不放松或身体某些部位凸凹不顺,使劲力变换僵持滞浮而为人所制

太极拳并非不用力,其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用时则缓应急随,忽隐忽现。比如出拳动作,拳在腰间未出之前要虚握,及至伸出虚抵接触点时,瞬间握实而产生松弹劲。其意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拳发力时无论是寸劲还是长劲,都要有穿透之意,犹隔山打牛状;二是拳力随伸就曲,无过不及,方能招法连成,变化得灵。

但我们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用意、刻意为之,物极必反,这反而会产生拙力僵劲。我在教学中始终强调一点,就是行拳走架时,在意识上不要有“武术就是打人逞强”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要把武术动作看成散步,在情绪上首先做到放松,这就较容易将拳架动作和技击内涵自然地融为一体,而不要刻意为之。

七、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的概念就是节节贯串强调在动作中要上下呼应、左右顾盼、前后照应,突出手、眼、身、步的整体协调运动一处动处处都动,一处静处处都静。这里有几个细节需留意。

一是贯串与整体的关系如“十要”所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比如后坐向前按推,习练者容易机械地一节一节向前伸展,这反而失之贯串,失之劲整。应在脚未发力之前,掌上着力点已暗入对方之骨,一经身形动展,对方已被发出。

二是势与劲的关系仍举上例,由后坐向前弓步,后腿膝关节部应主动向后绷起而产生向前之蹬力,称之为“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若无此动作,腿部就无力,只是形似地向前位移;同理,前进之中,若肘关节不同时沉展,腰部不同时后顶,仍然达不到姿势与劲力的统一贯串,放人不远不脆,这叫虚架子。

三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行拳架中,一处动,周身骨节处处俱动,特别应注意脚部与手部。比如手掌,前推时手心要微开,五指要微扬,掌骨要微涨,如呼出之状,使气贯五指,劲满掌缘;反之,虚守时则掌心微吸、手掌微合。无论是开是合,均以自然为度。脚下也如此,弓步时后腿脚掌与脚跟要互碾,虚步时前脚跟或脚掌总要落实入地三分。如此脚手配合,才能较好地达到上下相随、劲势匹配、通身贯串的协调一体效果。

八、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讲的是意识与动作的统一。“内”主神,神即意识;“外”主体,体即身体动作。“内外相合”是心意身形一开俱开,一合俱合,包括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三合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外三合”在动作中不能机械地理解为肩要与胯对齐、肘要与膝对齐、手要与足对齐,而是指它们在劲、势上的相合呼应,做到劲势合四方、周身得劲即可,不必刻意追求是否对齐。

太极拳有个修炼过程——“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要达到“内外相合”、意识与动作的统一性,须经“先求形似”的数年磨炼阶段,动作熟练纯正后才能渐至“神似”,进而阶及“外之所形,无非内之所发”、意识为先的“神明”层次。它好比骑自行车,初学时不稳,熟练之后则人车一体,身形动作虽似无心而能随心所欲。

九、相连不断

对于“相连不断”,要从形与劲两个方面理解。

先说形。练太极拳要练单式,练单式又叫拆架子。拆架子既有单式独立的打化技术涵义,又有几招连用的组合变化技术涵义。比如对方推来,我掤接捋化,将对方捋倒制胜;但若对方随按即挤靠,我则不能尽是捋,而是要在捋中含回挤按推,再次用招来遏制化发对方。这种劲势相联的“运动战”式技术动作变化,就形成了典型的“相连不断”的推手动作。

再说劲。技击是武术运动形式的本质,武术运动是技击的表现形式,两者缺一不可,相互衬托。太极拳套路就是由多个技击的单式和组合动作相连而成,其势“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故又称长拳。这就提示我们,在行拳走架时不能单追求“相连不断”的外在运动形式,而要处处体现其技术内涵。要达到这种外形和劲势的“相连不断”,就要做到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一处虚则另一处实,虚实互依;旧力虽去,新力已生;周而复始,循环绵绵,行云流水一般

十、动中求静

太极拳“动”与“静”的关系是统一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运动中求松静不仅是技术要求问题,也是个意志修养问题。能静则能心宁,能宁则能致松,能松则能致微,致微才能致灵,致灵才能致变,致变才能致动,且能达到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之战术效果。故有“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之说。这种劲在人先、更为快速的反应毹力,是在“动中有静”中求得的。

顺便提及一点,对于杨澄甫提出的“练架子愈慢愈好”,我们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是从如何有利于呼吸深长、气血畅通、功力增长、品味太极真谛的角度讲的,其中包含着慢中寓快之灵机。若机械地理解,为追求慢而失去灵机就反而成“滞”,若为技击而一味求快则会失去内涵而成“浮”,或动作干燥,两者都不可取。其实,练太极拳所追求的是从有意到无意,从有象到无象,从有快慢到无快慢,能从心所欲而不失其内涵,顺达自然为好。

总体来看,“十要”中的前五个要领 (“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论述和规范了人体头部、躯干、四肢的做法,这是基础,也是根本;后五个要领 (“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是指在练拳过程中对心 (心意) 、体(体内体外) 、形 (运动形态)整体协调一致提出的要求,它与前五个要领不能截然分开,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十要”中的每个要领都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比如“含胸拔背”动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到“虚灵顶劲”动作质量好坏的制约,头“悬”不起来则“背”拔不起来,“含胸”也难做好。另外,还要注意这些要领在行功走架动态中要保持一致、贯彻始终,避免时有时无、时好时坏的现象

总之,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总结概括了历代太极拳经典理论的精要,并在其晚年定型的拳架演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以说超越了一般武术运动形式的层次,成为融合技击、健身、艺术、哲理等为一体的高级武术运动形式。他的理论(“十要”) 和实践 (85式拳架体用)已成为后人研习效仿的典范,我们应当将理论与实践都完整地继承下来,反复揣摩,经年研习,以求提高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1863.html

更多阅读

《零下三十八度》于和伟 零下三十八度演员表

于和伟是什么星座?《零下三十八度》是一部发生在四十年代东三省的谍战片。谍战片有很多传奇色彩,我最喜欢此剧的三点:一是故事发生在东北,东北人爱看。二是演员们都演得好,男女主演配合默契,其他演员也都很出色,比如钱子恩、梅玉、史成龙、

《夜谭十记》之《盗官记》——马识途 马识途一一夜谭十记

《夜谭十记》之《盗官记》巴陵野老  峨眉山人摆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我也来摆一个发生在县衙门里的故事吧。你们要问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县衙门里,我可只能回答一句:反正不是发生在我们这个县衙门里。我们这个县即使称不得模

关于《洞学十戒》的回复 七大罪十戒

关于《洞学十戒》的回复新浪网友(匿名):会译文吗?复制下来有什么用 !回复:暂无译文。“《洞学十戒》是正德年间(1506-1521)江西提学副使高贲亨,到白鹿洞巡视时所订的。“洞学十戒”对生徒中的一些不好现象,如不愿学习圣贤,吹牛皮,图虚名,师

声明:《转载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阐微 杨澄甫太极拳》为网友高傲的转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