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站记者张经义:与国会大厦为邻的日子

凤凰情报站特别策划“跟凤凰记者看全球记者站”第二站,带您来到美国的华盛顿,在凤凰白宫记者张经义的带领下参观2011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装备全新现代化高清设备的华盛顿新闻中心演播室。它以国会大厦实景为演播室背景,24小时向全球华人直播华盛顿第一手新闻。

与国会大厦为邻


2011年12月28日,细心的凤凰观众可能会发现,每天在《凤凰早班车》中华盛顿记者站记者和大家相会的地方发生了变化,节目的背景换成了美国国会大厦实景。而这就是从这一天起,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晴天还是雨天,凤凰观众都会从这个背景中真实体验到美国政治中心的脉动。

这就是凤凰卫视华盛顿记者站的新家。它的位置用经义的话来说,是相当好。华盛顿记者站位于国会大厦旁宪法大道上的101大楼,紧邻美国众议院,而一出门就是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宾夕法尼亚大道是联系国会和白宫最主要的一条大道,所有总统就职都是要从白宫走宾夕法尼亚大道到国会,在国会后门的国家大草坪上发表就职演说,而华盛顿记者站演播室正对着的,就是这一侧。前一段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他的盛大车队驶进国会的情景,经义和华盛顿记者站的诸位同仁们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


对于演播室来说,除了位置好,高度也很重要。和美国其他城市不同,按照建筑法规的规定,华盛顿的房子一般不超过十一楼,最多到十二楼。原因是一百年前,美国国会议员认为,华盛顿的所有建筑都不能超过华盛顿纪念碑。“所以你在华盛顿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所有的楼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高度,而我们的办公室,位于整栋楼的九层,这样的高度在华盛顿已经算是相当高了。”

拥有了这样的地利优势,相信等到明年一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的时候,凤凰观众可以直接从华盛顿记者站的演播室中感受到总统宣誓就职的现场气氛。

新办公室的初印象


回忆起第一次在国会大厦实景前做出镜的情景,经义至今记忆犹新。“以前只是一个背景抠像,而现在,你就感觉自己在华盛顿最主要的新闻事件发生地之一来传播第一手的资料,那样的感觉,就是很不一样。”

为让国会大厦景色成为华盛顿演播室的招牌形象标志,华盛顿站同仁多日不眠不夜,夜宿公司赶工,总部也多次派来最棒、最资深的灯光师、工程师,为他们调整灯光、规划影棚位置;同时,还帮影棚摄像机装上专用滤镜,让窗外的国会大厦不论是在白天的艳阳高照下,还是夜间的点点星火中,都能呈现最完美的一面。


华盛顿站记者张经义:与国会大厦为邻的日子

搬进新办公室,经义的办公桌也好好的装饰了一下。桌上最显眼的,就是他的小白宫模型。那是经义刚刚开始跑白宫新闻的时候,在纪念品商店买来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不论是在新闻现场还是在办公室,经义都希望自己时刻能看到白宫。


办公桌一旁的墙上,经义则贴上了美国宪法的复制版。在他看来,在美国其实拥有最高政治地位的是宪法,了解美国的宪法,对自己采访华盛顿的新闻是相当重要的。

在宪法复制版的一旁,经义贴了很多记者证。加入凤凰两年多,一张张保留完好的记者证,是他成长经历的最好见证。对于他来说,每一个记者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值得珍藏。最上面的一排是近期参加美国大选报道的,最下面的一排则基本上都是白宫的。还有一张,对经义来说,很特别,因为那是一张全世界只有三个人有的记者证。作为白宫记者团的代表,经义和另外两位美国记者一起,贴身采访奥巴马一整天,参与了三场重要双边会谈,能够近距离接触多位政要,这种体验,在经义看来,颇为难得。

记者站面面观


薛海培、王冰汝、陈谚莹、张经义

位于美国首都的华盛顿记者站发稿量大﹐每天10条左右﹐一个月230条上下﹐一年2700条。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连线;除资讯台之外﹐华盛顿站为中文台﹐美洲台提供各种节目无数。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全球都在看美国如何表态。华盛顿记者站总是在第一时间提供报导。也正因为全站上下的出色表现,使得他们在2011凤凰年度节目会上,一举夺得最佳记者站大奖。


记者兼工程师任美星操控连线中

在凤凰同事眼中,华盛顿记者站人员素质高﹐全是多面手。那么,张经义眼中的这些同事们,又是什么样子呢?


主跑美国国务院新闻的记者王冰汝

在经义看来,和自己一样,主跑美国国务院的记者王冰汝也是一个新闻狂热份子,做起新闻来,认真的态度令人赞叹。而来自台北站的记者陈谚莹,她的经验还有临场反应能力,是大家最佩服的。而且,经义觉得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从来看不到她的紧张情绪。而王涛峰和任美星﹐也是全能型选手﹐既能做摄像和技术﹐又能当记者。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超级星期二”上,华盛顿记者站第一次使用海事卫星,任美星在路边设备一搭,就能直接上阵做直播,这让周围依靠转播车的老外们啧啧称奇。陈依秋是华盛顿记者站最久的员工,他拥有即便是同行也称赞的摄影技术,而且在工作中也特别能吃苦,记得有一次忙起来在一天中他仅仅只睡了两个小时。华盛顿最年轻的成员,是刚刚大学毕业半年即加入凤凰的赖大立,学电影出身的他拍出来的新闻很有电影的画面感。


摄像陈依秋剪辑新闻片段

而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会长、凤凰电视评论员薛海老师,经义在平日里,最喜欢和他聊天,每次和他对话之后,经义都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经义觉得,在他周围,没有比薛老师更了解美国的政治生态和运作的华人了。在采访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知识上的难题,去问薛老师,保证能得到最满意的解答。“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活的百科全书。”


评论员薛海培准备连线,王涛峰负责摄像机

美洲发稿中心总编辑﹐同时也是所有美国记者站站长的刘正铸先生,是经义所遇到过的最亲力亲为的领导。说到全是多面手的华盛顿站,刘总编才是众人眼中最厉害的一个。“他做过摄影,也当过记者,就连我们搬家,都是他亲自上阵。”在华盛顿记者站搬家期间,大家都有新闻采访任务在身,办公室几乎见不到人。于是,刘总编一个人开车,带着任美星两个人到处逛,比较价格,购买办公用品。买回来之后,也是自己动手组装。让经义颇为不好意思的是,他的一些东西也是刘总编用推车帮忙搬过来的,这令他倍加感激。


董建华参观华盛顿新闻中心,由左而右是段敏,张经义,刘正铸,刘长乐,董建华,陈谚莹,陈依秋(后)、任美星、王涛峰

2012是美国的大选年,记者站上下的任务更加繁重了,但同时,搬入新的办公室切身处于美国政治中心的环境氛围之中,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新的一年,全新的华盛顿记者站同仁将在以美国国会大厦为实景的演播室,用高清和无带化的新设备,为全球华人观众传递更丰富也更新鲜的新闻资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1472.html

更多阅读

包工头:在东莞打拼的日子

包工头:在东莞打拼的日子讲述东莞一群装修市场的打工族,在职场、情场和商场的尔虞我诈与悲欢离合的故事。左强退伍后怀着发财的梦想到东莞打拼,三年多过去却一事无成,又因家境贫寒娶不到老婆。这时他跟长相普通脾气很坏的苏琴琴相识,他贫

转载 发现黄帝内经2: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寿命图 ?

原文地址:发现黄帝内经2: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寿命(图)?作者:柯云路过去20年,中国人均寿命增长了5岁,这个成绩确实有点寒碜,不止少于以色列、韩国等起点较高的国家,还少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埃及、印度等,这与GDP的巨大成就很不相称……对此,我

张居正:明朝最贪吃好色的大臣

张居正(1525年一1582年),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最伟大的改革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大明王朝从朱元璋称帝建国开始,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凤吹雨打,到了嘉靖年间的时候,已是百病丛生,危

声明:《华盛顿站记者张经义:与国会大厦为邻的日子》为网友自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