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赵佗 岭南第一人

2010年11月29日,在河源市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分会会场



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赵佗

在岭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有两人:赵佗与孙中山。

赵佗是秦汉时期岭南进入文明、建立南越国与广州建城的代表人物——人“纹”的文化符号,赵佗和集百越、两度归汉,最早谱写了华夏一统“和而不同”的文明史。孙中山则是中华结束封建帝制、从岭南广州走向共和的代表人物。

赵佗自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做征伐南越大军副帅至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为岭南的统一和发展操劳了82个春秋,其中任征伐南越大军副帅5年,龙川县令6年,海南郡尉4年,称南越武帝4年,南越王63年。

赵佗,是秦朝著名将领,是南越国创建者,是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是河源龙川·佗城的历史文化品牌,是岭南文化的王(品)牌。尽管历史上与赵佗同期的南下干部中,征伐南越大军主帅与海南郡尉任嚣其官、权都在赵佗之上,但对中华历史人文与中国历代帝王独有见解的毛泽东,评说赵佗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赵佗南下岭南第一站——河源龙川·佗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海吞六国统一九州后,就立即着手统一当时尚处蛮荒之地百越族杂居的岭南。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年仅18岁的赵佗被封为征伐南越大军的副帅,先后跟随主帅屠雎、任嚣南下出征。秦始皇命令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又修筑了“新道”,解决了运输粮饷的困难。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在南越地区置桂林、南海、象郡,征伐南越大军主帅任嚣被任命为南海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三县,征伐南越大军副帅赵佗被任命为龙川第一任县令。龙川县是秦南海郡目前所知的四个县之一(含揭阳),而只有赵佗是唯一留在历史名册上的县令。

赵佗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到龙川后,选中现在的佗城为县署之所,掘井筑城,留下龙川县内秦时古城基和越王井、东源县的赵佗故居和南越武夷皇庙、紫金县的越王山和越王石等赵佗文化的珍贵载体。

佗城是广东省首批公布的十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原称龙川城,后称循州城。民国30年(1941年)为纪念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改名为佗城。至今,佗城建城已有2224年的历史。

南越王庙和越王井地处佗城中山街。南越王庙为奉祀赵佗而建,据《龙川县志》记载,越王庙分别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和乾隆四十五年两次重修和改建。现存的越王庙主体建筑是清代重修的,庙门上端由清代龙川知县胡一鸿题写的“南越王庙”阴文楷书石额镌仍然完好。后殿右墙上镶有一块胡一鸿题写的重修越王庙碑记,阐述南越王赵佗的德政及后人为纪念他而多次建造、重修庙宇的过程。越王井是赵佗任龙川县令时开掘的汲水井。因赵佗后来受封南越王,故后人称之为“越王井”。

龙川处于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交界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龙川县疆域辽阔,包括现在的龙川、五华、兴宁、河源、和平、连平等县境,以及新丰、陆丰、紫金、寻邬(现江西省)、漳浦(现福建省)等县的部分地方。因此,赵佗的影响波及龙川四邻的闽粤赣各县,其中尤以五华县(古长乐县)为突出。

五华县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置县,名长乐县。其名长乐,系因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在今五华县华城镇五华山下修筑“长乐台”而得。“长乐台”是公元前195年赵佗臣服于汉、为接受汉武帝所赐的“南越王”印绶和诏书所修建。长乐两汉时为龙川地,至晋为兴宁地。

素有“南粤佳酿”美称的五华县“长乐烧酒”,以及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华县“长乐学宫”,也都是传承赵佗文化的物质载体。

古龙川是赵佗的“兴王之地”,是赵佗南下岭南的第一站,也是他开发岭南与播种中原文化的“试验田”,在岭南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


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赵佗 岭南第一人

赵佗是岭南进入文明的文化符号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告别荒蛮走向文明理性时代的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的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H.Morgan)在其《古代社会》中也曾说过:“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

秦统一岭南前,岭南处于荒蛮的奴隶社会,未进入文明社会。秦统一岭南,是岭南开发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岭南跨越式地进入文明社会。赵佗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

“南越文章,以尉佗为始”,粤学大儒屈大钧在《广东新语言》中对赵佗作出高度的评价。

赵佗的《报文帝书》,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岭南的最早文献,是赵佗的代表作,是岭南进入文明的标志,反映了岭南进入文明初期的历史信息。《报文帝书》解释了自己以前称帝及征讨长沙的原因,并说“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称王哉”,表示撤去帝号、永远向汉皇称臣之意。

赵佗的《报文帝书》中“高后自临用事,近细士,信谗臣,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老夫处辟,马牛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潘、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说明:一、岭南的羊种(母羊)依赖中原传入;二、羊肉虽不是岭南的主食,但皇帝、官员祭祀必须用羊;三、吕后“别异蛮夷”政策禁运母羊等畜种,影响岭南地区祭祀用牺牲(羔羊)的来源;四、吕后禁运母羊种畜给南越,是引起赵佗割据称王的主要原因。

赵佗的《报文帝书》是岭南第一文,是第一篇描述秦末汉初广州建城初期羊与广州之间关系的文章,是赵佗脱离汉朝、汉高祖建立起来的西汉和南越的友好关系陷于破裂的原因,也是解读广州神话“五羊衔谷”仙人为何是骑羊而来的缘由。

赵佗的《报文帝书》,是岭南进入文明的表征,是岭南文化的“生命基因”。可惜现有《报文帝书》的解读,把“马牛羊齿已长”这段关键的历史文化误解了:解读为“赵佗谦称自己老了”,未把祭祀礼仪所需之牺牲为羔羊,老公羊(牡)为“牲(祭祀用畜)”不为“牺(纯洁之牲)”,没有母羊(牝)就没有羔羊作牺牲,而老母羊了失去生育能力不能下仔,故赵佗三次派员上京要求恢复关市求“羊”、求“牝”。2008年,我与广东省文史研究院院长黄淼章研究员合著的《点解姓羊——祥和广州与华夏羊文化》一书,已经阐述了以上见解,但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岭南文脉不清,广州就自然成为一座说不清楚的城市。历史与文化内涵这么丰富的《报文帝书》未能发出翡翠珍珠般的光芒,岭南文化之光形象大受损失。

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为了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将部分军队留下来镇守郡治、秦关。为解决平定岭南后驻军的单身生活问题,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淮南衡山列传》)。秦二世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剩余不能与汉人进行婚配的一万五千阳刚之士则只能与越人通婚,开创了汉越民族融合的人文历史。

赵佗求“羊”之“牝”(《报文帝书》)与求女(《淮南衡山列传》),就是求“阳”求“阴”求“和”,这是广州神话“五羊衔谷”文化内涵“五行阴阳”的历史底蕴。广州神话“五羊衔谷”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广州城市历史文化的根与魂。

秦统一岭南后南越建国、广州建城初期,是汉越文化融合的初期,赵佗奠定了基调,为岭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赵佗是南越(粤)祥和之祖

赵佗按照任嚣“秦为无道,天下苦之……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可以立国”的临终嘱咐,封关,绝道,筑起了三道防线,聚兵自卫,于公元前205年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自命南越武王,建都番禺(今广州),把“任嚣城”扩大为周长十里的“赵佗城”,奠定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封建王国,是一个地方性政权。赵佗是南越国的开山祖。

南越国是岭南文明的奠基时期,地处广州象岗山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打开南越国与南粤文化大门的宝殿。

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南越王墓中,主棺室棺椁的壁板上周边分布的6个大型铜铺首,是有羊有穗(禾,同“和”)的“饕餮”。


南越王墓墓主面部覆盖“瞑目”、“覆面”一类的织物上,覆盖着有“羊”有“穗(禾,同‘和’)”的“杏形金叶饰片”。

从赵佗求“羊”、求“阴”与求“和”之“文”,到南越王墓出土有“羊”有“禾(和)”之(文)“物”,可见南越国时期赵佗已经把中原文化的精髓“阴阳学说”带到了岭南,岭南形成了有“羊”有“禾(和)”的“阴阳和谐”观念。


赵佗是一个文化符号,他代表的是先进的中原文化,他在岭南的执政过程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对汉文化、楚文化实行兼收并蓄的过程。汉越文化融合期从秦统一岭南开始。

广州建城标志着岭南进入文明时期、广州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南越王墓中的棺椁壁板上“饕餮”与墓主面上覆盖的“杏形金叶饰片”,是解读广州神话“五羊衔谷”与“食在广州”尤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西汉南越王墓中的饕餮,是广州的为食猫,是“食在广州”的历史文化形象。

南越国国主赵佗,是有史书正式记载的长期生活在广州城的第一位军事将领,是岭南进入文明的文化符号,是岭南文明之祖。

赵佗在南粤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糅和了汉越民族之间的矛盾;赵佗提倡汉越通婚,并带头与越族联姻,使汉越之间通过联姻互相融合。这使得南徙的中原人进入岭南后能安居乐业,与百越杂处,繁衍下来,逐渐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汉越融合的岭南文化根基。秦代戍卒和谪徙的中原人先后成为岭南各民系的起始先民。赵佗是岭南先民的始祖。

南越国立国后,赵佗十分重视同汉王朝的关系。赵佗识大体顾大局,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与祖国统一,在南越国93年的历史中,曾先后两度臣服于汉,而使岭南正式列人中国统一的版图。“赵佗归汉”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典范。赵佗是岭南的祥和始祖。

司马迁《史记》记述: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戍。”与赵佗第一批南下的商贾与后裔,是岭南商业文明的发端,是“千年商都”的起源。

  

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赵佗,是岭南粤文化开山之祖,岭南步入文明、广州建城、广州建都的文化符号,祥和文化先行者。

赵佗南下岭南第一站在河源龙川,任龙川第一任县令六年,赵佗文化植入了河源龙川的基因,赵佗首先是属于龙川的、河源的。赵佗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他在岭南建立第一个封建王国“南越国”,建都广州,赵佗文化是以广东文化为主流的珠江文化的源头活水,赵佗不只是属于河源龙川的,还属于广东的、岭南的;赵佗和集百越、二度归汉,以“和而不同”的方式维护中华民族的一统,赵佗文化是中华的、民族的文化瑰宝,赵佗应是属于民族的、中华的、世界的(赵佗老家石家庄市新华区赵陵铺,有占地面积约80亩的赵佗公园,为赵佗树起铜塑像并保留了赵佗先人墓;赵佗至今活在越南人民心中,是越南人崇拜的先人)。



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冠丰

2010年4月23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61393.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第一个外国太监致使元朝灭亡 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宫中离不开的是太监,他们是社会的底层人物,被他人所歧视。但是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太监,像赵高、李辅国、魏忠贤、李莲英等人,都受到了皇上的宠爱而权贵无比。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洋人宦官。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 南越王赵佗墓找到了吗

半壁江山一纸书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心劳意。朕,高帝侧室之子也。弃外,奉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诸吕擅权为变,不能独制,乃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

千年之谜赵佗墓 赵佗墓 越秀山

千年之谜赵佗墓来源:铁血社区根据文献记载,南越国共传5主93年,第一代王赵佗在位长达67年之久。第二代王赵胡是赵佗之孙,在位十余年病死,葬于象岗,其陵墓已经发掘。第三代王赵婴齐是赵胡之子,在位只有八九年。第四代王是婴齐之子赵兴,即位不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 纳西族的文化

纳西族历史文化概略杨杰宏一、纳西族人口与分布根据1999年的人口普查,纳西族现今人口为30.88万人,居住在云南有29.55万人,占云南总人口的0.7%,丽江市有23万人,其中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12万人,古城区有8万人,宁蒗有2万人,永胜有9000多人,华坪

声明:《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赵佗 岭南第一人》为网友我最珍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