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书家张锦杰
杨栋
张锦杰是沁源人,自幼喜欢书法,我认识他之前,他已小有名气,一友人对我说:“县劳动局有个张锦杰,写的一手好字。”我说:“写一手好字不等于是书法,书法是要有艺术造诣的。”友人说:“他就是在练书法,在报刊上还得过奖。”我说:“得奖不等于书法好,现在花钱能买到国际大奖。”在我心里,小县城水土浅,是养不出大艺术家来的。后来在一家客厅无意间见到了他的作品,是他仿启功笔体写的,字里行间,行云流水,笔融所至,沉稳干练,没有数十年功夫,是达不到这样的境界的。我才真正对这位书法新秀有了印象。
我到文联工作后,锦杰就来找我,他个子不高,面皮白净,文质彬彬,满面春风,戴一副白色眼镜,像是个饱读诗书的士子。从他的谈吐举止可看出,他是个喜欢文化的人,是个有艺术追求的人。他来找我,是想请文联牵头,主办一次他的个人书法展,他让我看了他新近的作品,真草隶篆,墨香馥馥,横幅条幅,争奇斗艳,有的写成了扇面,有的写成了榜书,有的用金粉书于红笺之上,有的用浓墨写于锦绫之间,一时叫人目迷五色,有乱花照眼之感了。
正好县里也要办书画展览,就为他在图书馆搞了个“张锦杰书法展”的专题展出,展出那天,正好县里开会,县委书记、县长带领全县一百多名干部来参观,锦杰一下子在县里有了名,那些科局长们都向他求字,虽不是纸贵洛阳,但也算“贵客盈门”了。
书法是门抽象艺术,古人用了好多比喻来形容它的美,飞鸟入林,高峰坠石,悬针垂露,惊蛇入草,“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怀素自己夸他的书法曰:“初疑清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孙过庭“书谱”中也写过书法之美“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我一次去锦杰家小坐,见他的书房中丛帖乱叠,书翰满架,客厅则悬挂了他自己临的《兰亭序》,八幅条幅如八条古代大屏风,顶天立地,云遮雾幛,如云崖出朗月,如众星出河汉。我想他下了这么大的功夫,他的书法能有造诣也是必然的了。
锦杰非常崇仰启功先生,他的书风带了启功体,但他学古而不泥古,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悟,他的字阳刚处如金刚瞪目,力士挥拳,凝重处又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阴柔处如千丈云锦,宝光熠熠,清秀处又如清风出袖,香味馥馥。他的作品写得空灵而丰满,流畅而凝重,“举众仙之奕奕,舞群鹤之纷纷。”看了他的书画室,他练过的草稿纸厚可盈尺,我才相信,水浅也是可养出大鱼的。古人苦修,隐居深山,达摩面壁,寂寞斗室,只有耐得寂寞之人,守住清白之士,才能成大事业,有大造化,出大成果,造大前程。
锦杰的字有了名气,人也有了好运,有的领导和他求字,拿他的作品给人送礼,有的老板和他索书,用他的作品张壁,不久他被调到审计局,又提成了“副科”,但他钟爱的,还是书法,他的字走向了许多大宾馆,大会馆,大酒店,大礼堂,我有时会驻足观赏一下,他的字是“写遍芭蕉”“池水尽黑”苦练出来的,所以才能钩如屈金,戈如弩发,乔松倚壁,野鹤盘空,有了一种飘逸之美。他的字是“登楼去梯”,“目不窥园”感悟出来的,才有了一种超然之象。加之他心慕名师,追步启功,融会颜柳,熟读“兰亭”,他的书法艺术便有了一种名家气象。他对我说:“时下书坛风气不正,连中国书协也是,许多人虽在协会里有职有位,但其书法无底功,无基础,作品无风格,没品味,不能叫人心服。”“一些人把协会当成了市场,或借协会名义拉赞助,搞活动,或以入会为名搞培训,拉会员,真正有道行的作者却不让入会。”我深有同感,现在成立各种书画研究会,出版各种“书画精选集”,主办各种专题“书画展”,无非是为了一个“钱”字,锦杰现在连市书协成员也不是,但他的书法,比许多有各种“会员桂冠”的暴得大名者扎实多了。宋代理学家程明道有诗曰: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起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白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锦杰僻居小城,也许是他的幸运,他可以不受纷纷市声之扰,红尘俗务之烦,静心练他的书法。展纸晴窗,墨生五色。过一种闲适的生活。享一种生活的艺术。这种生活,是会叫人们羡慕的,这样说来,人有了一种精神,就会有另一种境界,另一番气象,我极喜欢诗仙李太白的“山中问答”一诗: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空山无人,水流花艳,大地锦绣,林木长春,愿锦杰能在山城中别开天地,在书法上别开生面,在书艺上别具一格,在书坛上别树一帜。芳枝出林,清香幽远,碧山滴翠,闲适无价。闲也是一种艺术的土壤,审美的氛围,在虚静和恬谈中成长起来的艺术,才更有魅力,有生命力,有影响力。愿锦杰坚韧自守,早成大器,彩笔生春,锦上添花。能成长为一位山城里有希望有成果的书法家。
2010、6、11日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