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与休克疗法 俄罗斯休克疗法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是一个危险的雷区。计划经济是以权力为杠杆的行政命令体制,市场经济是以金钱为主导的自由竞争体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经济活动的目标指示器,企业的奋斗目标是利润;而在计划经济中,上级的指示是企业行动的准则,企业领导人最主要的工作目标是获得上级机关的好评。这两种体制按照各自的运转规则都能正常工作。但当从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时,两套经济运行规则将同时发挥作用,或者两者都不起作用,形成一种既无计划、又无市场的局面。企业领导人一只眼睛盯着市场,一只眼睛盯着上级,两头都要兼顾,但哪一头都顾不好,其结果必然造成经济混乱、生产下降,金钱和权力纠缠在一起,相互交换,互相影响,腐败和贿赂盛行,社会风气败坏,社会秩序瓦解,社会动乱频繁,在一些民族冲突严重的地区和国家,甚至会引起内战和国家的解体。
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分别在50和60年代起实行经济改革,引进部分市场机制,试图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但都没有成功。在改革过程中,企业获得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产品短缺现象较快得到解决,但国家仍控制着投资、物价、外汇和工资等重要方面,资金和原材料需求过旺,往往容易出现短缺,而赢利高的加工工业则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各地区、各企业争原料、争能源的现象日益严重,政府不得不对企业重新加以控制,把下放的部分权力收回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死了再放,这是对在双重机制作用下企业状况的生动写照,于是改革就在“放权”和“收权”之间打圈子。不过总的看来,企业在这一“放权”和“收权”过程中仍截留了一部分权力,以至在某种程度上争得了同上级行政部门讨价还价的地位。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多发工资奖金,企业领导人千方百计为个人谋取好处,最后导致职工收入的提高大大高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效益不断下降,通货膨胀日益加剧,整个国民经济馅于困境。总之,在计划与市场之间不存在折衷和妥协。美国学者丹尼森?拉西诺说,一种折衷的经济模式从来就是不稳定的,虽然在短期内它可能行之有效。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最近也指出,由于权力具有不可遏制的使用倾向,行政控制必然会与企业自主经营的要求相冲突,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在价格间题上碰撞,并最后导致失败。唯一的出路是恢复中央集权制度或者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机制,第三条道路是不存在的。
1989年剧变后,东欧各国的经济改革的目标都很明确—向完全的市场经济过渡。而在转向市场经济时,不能不遇到横跨计划与市场之间的雷区。如何通过这一雷区,是摆在东欧各国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方案。总的看来,这些方案可分为两大类:渐进改革与激进改革。稳健派与激进派的主要分岐有以下几点:一、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速度要快还是要稳;二、在执行的步骤上是先放开物价还是先搞私有化;三、财政政策是紧缩还是放松,即优先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还是首先考虑失业间题。
在经济转轨的速度方面,稳健派主张逐步解除物价控制,分阶段地取消补贴,以减轻过渡时期的痛苦。激进派则认为,在改革的战略上,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渡过新体制的劣势关,使新体制起主导作用,改革才会摆脱“寒热症”,走上坦途。两种体制胶着状态是改革最担风险的亚稳态,习惯势力最终会破坏这种状态,复辟旧体制。西方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想要不经受阵痛就顺利地转向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最佳的选择是迅速过渡,这种方法代价最小、见效最快。萨克斯说:“如果你打算砍掉一只猫的尾巴,那么就一下子砍掉,而不要一小点一小点地千。”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竞争和自由定价,供应和需求、生产和消费都通过市场随时随地得到调节。在刚转向市场经济的东欧国家,由于市场发育不全,国营部门占据垄断地位,根本谈不上什么自由竞争和自由定价,因此稳健派提出要先实行私有化,逐步培育市场,然后放开物价。但大部分专家认为私有化过程很长,价格的双轨制(固定价和自由价)容易造成经济的不平衡,只有先放开物价,才能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创造前提。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指令性计划和总需求大大超出总供给。稳健派提出,改革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先要创造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经济环境,然后才能放开物价,由市场来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这实际上是说要先具备市场经济的结果(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然后才能引进价格方面的市场机制。而在旧的经济模式下,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办到的事。如果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能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致平衡,那它也就不成为短缺经济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也就没有必要了。要实现供需平衡,最简单和最迅速的途径莫过子立即引进市场价格机制,即放开物价,实行物价自由化,完全由市场按物品的稀缺程度来决定价格的高低。在总需求大大超出总供给的条件下,居民手中所拥有的货币量大大超过可供应的商品量,放开物价会在短期内引起物价迅速上涨,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特别是靠退休金为生的老年人和居民中的低收入者遭受的打击最大,因此这种做法被称为“休克疗法”。
在放开物价的同时,必须实行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货膨胀的势头,保持经济稳定。经济不稳定,经济转轨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但是为了稳定经济,就必须减少财政赤字,减少对亏损的国营企业的补贴,这将导致许多经济效益差的国营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如果继续维持对国营企业的大量补贴,财政赤字将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势将愈演愈烈,直到把整个国民经济拖垮为止。总之,在转间市场经济时,人们面临着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进行选择的难题,而其中任何一项选择都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痛苦。执政者往往会屈从于工人的压力而选择通货膨胀的做法,而这是一条慢性自杀的道路。
“休克疗法”是波兰首先提出的。1989年9月马佐维耶茨基组阁时,邀请正准备赴英国里兹任教的经济学家巴尔采罗维奇担任政府的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授予他实行经济改革的全权。巴尔采罗维奇在美国顾间萨克斯的协助下制定了一个对波兰经济进行彻底改造的纲领,这一纲领被称为“强制治疗方案”或“最后希望方案”,在1989年12月被议会通过,于199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休克疗法”的主要内容有:放开物价,减少价格补贴,90%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食品、燃料、公共交通等少数仍由政府控制的价格提价1~6倍;兹罗提大幅度贬值,从1989年底的6500兹罗提兑换1美元调整为9500兹罗提兑换1美元,同时兹罗提成可自由兑换货币;紧缩银根,压缩开支,国会通过立法禁止国家银行给予政府任何长期贷款,压缩行政开支和基建投资,提高银行利率,发行高利率债券,以回笼货币;增加税收,取消对企业在出口、投资等方面的优惠和减免税收的规定,严格控制工资的增加,对工资的增长征收高额的累进所得税;实行外贸自由,全面向世界市场开放,以打破垄断,促进国内竞争。
波兰在执行休克疗法后,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年通货膨胀效从1989年的2000%降低到1990年的250%,1991年又降到70.3%。市场供应得到改善,商店里摆满了商品,买东西不用排队,黑市也消失了。兹罗提可以自由兑换成硬通货,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开始建立,在巴尔采罗维奇上任前波兰一个工人平均月工资按黑市汇率只合40一70马克,到1991年在合法的自由市场上可兑换300马克。1990年对西方国家的出口增加42%,外贸顺差45.5万亿兹罗提,1991年虽然进口增长39%,仍保持2.1万亿兹罗提的顺差。萨克斯说:“波兰是证明休克疗法这种方案的正确性的好样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也认为,“经济改革的最佳办法是波兰式的休克疗法”。
不过休克疗法的副作用也非常大,经济急剧衰退。1990年工业销售产值比1989年下降24%,1991年又比1990年下降11.9%。生产的下降同国内的低需求和进口商品的竞争有关,同时前经互会市场的瓦解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失业人数剧增。1989年底,波兰只有1万人失业,1990年底失业率为6.1%,失业人数超过100万,1991年底失业率猛增到11.4%,人数达到2巧.56万人。生活水平下降。1990年居民收入的购买力下降28%,1991年职工的平均实际工资只增长2%,‘1/4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富两极分化严重。拥有西方豪华小轿车的新富翁比比皆是,但退休者们购买的食品仅限于蘑菇、奶制品和最便宜的肉类。总的说来,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没有统针数字所表明的那样严重。因为在1990年以前,居民名义收入很高,但买不到东西,工资增长率多年来一直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放开物价后,波兰人不再需要排长队等候购买面包、牛奶和其他必需品,也不再需要在黑市上以高于官价几倍甚至十儿倍的钱去购买东西,商店的货架上摆得满满的,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在1987年波兰职工的平均月工资按黑市汇率仅值20~25美元,1991年达到130美元左右。但是居民(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不满情绪很大。据民意测验,50%以上的波兰人对巴尔采罗维奇的经济纲领持否定态度,而且文化程度越低的人中反对经济改革的比例越高。国营大中型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累累,职工仍凭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要求国家发放贷款、增加工资,并不时举行罢工施加压力。政府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不敢轻易关闭亏损的大型企业,并被迫同意职工的提薪要求,放松信贷,为亏损企业输血打气。这样,在物价改革时取得成效的休克疗法在私有化时遇到了障碍,不得不大大放慢速度。国外有人评论,波兰的休克疗法已经受挫,在东欧第一个实行休克疗法的波兰也许不得不第一个放弃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在波兰国内遭到许多人的怀疑和抵制。波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布加依认为,没有任何准备和考虑,就一下子盲目地投入自由市场是个大错误。他主张扩大对本国产品的关税保护、帮助本国出口,适当地向国营企业贷款、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的复兴。瓦文萨也指责巴尔采罗维奇的紧缩政策,主张对国营企业给予资助。而萨克斯则认为,社会失去耐心和很快忘记今天的贫穷是40年共产党体制灾难性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是波兰改革的最大危险。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91年10月访波时指出,推行私有化方针越坚决、越彻底,经济复兴就越快。
在人们对休克疗法毁誉不一、议论纷纷的同时,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却相继采用了休克疗法。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尽管哈韦尔总统曾保证改革将避免大的社会震动,不产生太高的通货膨胀和失业,财政部长克劳斯却决定从1991年起实行休克疗法,放开价格,实行外贸自由,通过实行克朗完全可兑换以避免通货膨胀,企业裁人,实行私有化。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决定实行休克疗法。从1992年元旦起,俄罗斯也加入了休克疗法的行列。看来,赞成休克疗法的人已经占了上风。但是,休克疗法要取得成功却并非易事。观察家们普遍注意到,东欧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间将比原来的预料要长,需要作出的牺牲也比原来的预料要大。群众能否较长时期地忍受休克疗法的痛苦,政府能否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定的政策,这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1990年5月,波兰北部铁路干线职工为要求提高工资而发动时间达半个月之久的罢工,迫使政府同意职工的提薪要求。接着,其他行业的职工也发了延续时间长短不一的罢工,使得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有可能落空。马佐维耶茨基政府下台后,连续换了好几届政府,没有一届能坚持一年以上。议会由29个小党派组成,没有一党能占优势,政府很难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瓦文萨自己想兼任总理,接营政府权力,对政府行动也不配合。团结工会和其它一些工会为了保持在工人群众中的影响,反对迅速实行私有化和大量失业,要求增加福利,加强社会保障。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以中止财政援助和贷款相威胁,要求坚决压缩政府支出,肖巧减社会福利开支,把预算赤字减少到5%以下。新政府在几面夹攻之下,确实难以招架,只好寻找妥协的道路,放慢走向市场经济的步伐。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由于原来的经济基础较差,市场机制发育不全,物价放开后,社会震荡十分巨大,生产急剧下降,通货膨胀扶摇直上。罗马尼亚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13?5%,工业产值比上一年减少21%,1991年10月通货膨胀呈幸咖上年同期的278%,1992年8月年通货膨胀率上升到350%。保加利亚1991年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23%,工业生产下降46纬,1991年通货膨胀率为500%,财政赤字40亿列费,失业人数达43万,失业率为12%。
一般说来,要产生真正的市场价格,必须有相互竞争的私营企业作为前提;而要实行私有化,又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价格体系对国营企业进行估价,因此放开物价和私有化是互为条件和因果的关系。没有私营企业的互相竞争,国营垄断企业可以肆无忌惮地抬价,各种官倒和私倒就会趁机大发横财,休克疗法就起不到稳定物价的作用,反而会导致无休无止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就是这种情况。虽然物价放开了,供需却没有平衡,恶性的通货膨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混乱,在最近的几年内还看不到复苏的希望。
俄罗斯从1992年1月起放开物价,卢布贬值,消费品价格在上半年涨了9倍以上。休克疗法包括放开物价、紧缩通货、控制财政赤字、放开进口、引入市场竞争这几个方面,但俄罗斯放开物价后并未迅速形成市场竞争机制,国营大型企业垄断了价格,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在至关重要的能源价格问题上,俄罗斯政府仍坚持逐步调整,不敢一下子放开。因为俄国的大部分工业都是能源消耗量高、经济效益低的,如果一下子放开能源价格,大工业企业势必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从而引起一系列产品涨价,其涨幅之大有可能超出居民能承受的限度。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认为,不放开能源价格,工业企业仍可依靠低成本能源获利,企业就不会追求效益、降低消耗,认真面向市场,所以它把放开能源价格作为经济援助的先决条件。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要求紧缩银根,取消国家津贴,平衡预算,但在企业面临破产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为了避免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以及减少失业人数,不得不放松对企业的信贷限制,增加社会福利开支,这又造成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加剧。总之,政府在执行休克疗法的过程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紧缩信贷,会使大批国营企业倒闭,许多人失业,社会动乱加剧,政府也可能因得不到居民的支持而下台,放松信贷,增加政府开支,可以勉强使国营企业维持半死不活的状况,但长期的通货膨胀,必然会将国民经济拖垮。一种是急性自杀,一种是慢性自杀,两条都是死路。但第一条路还可以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破产的国营企业可以出售给国内外的投资者,失业的威胁迫使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但这要以私人投资者有兴趣进行投资为条件。匈牙利、捷克和波兰还能吸引一些外国投资者,其它国家吸引外资的前景就不那么乐观,再加上国内的居民都比较穷,买不起这么多国有资产,只能无偿分配给群众,而这些企业大都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没有大量的新资金投入是难以得到改造起死回生的。这样,这些企业只有坐以待毙了。东欧许多国家的国营企业都处于这种状况。
例如阿尔巴尼亚1991年工农业生产比1990年下降50%,全国25~30%的企业停产,失业率达30%;保加利亚72%的企业未完成生产计划,21%的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凡是原来越穷、越落后的国家,休克疗法的副作用越大,经济复兴的时间也越迟。针对休克疗法的缺陷,有人提出,东欧国家应先从计划经济转向混合经济,即国营经济占有相当大的部分,同时国家也有较大的干预权,然而再转向市场经济。不过印度、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混合经济并非灵丹妙药,南北差距的扩大,国营企业的破产,都说明只有市场经济才是唯一出路。
总的看来,东欧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取得成功。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坚定的政策(即休克疗法所规定的放开物价、减少国家预算赤字、贸易自由化、实现本国货币的自由兑换等)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机遇。德国东部的经济改造比较成功,这与西德的大量投资是分不开的。东欧和俄罗斯的经济改造,如果没有西方的援助和贷款,其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另外,政局的稳定,世界市场的繁荣,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都会影响东欧的经济复兴。无论如何,休克疗法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必要的一步,至于具体的执行方法,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可以有所变通,但其基本原则—放开物价、引进竞争、控制货币、平衡预算还是普遍适用的。有人认为匈牙利并未采用休克疗法,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匈牙利的渐进改革路线在卡达尔晚年时期已走入死胡同,从1990年起匈牙利就开始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不过有以前改革打下的基础,休克疗法的冲击就显得比较缓和,这里就不再详细论述了。
更多阅读
转载 眼睛黑蒙、咽喉疼痛、落枕、夜尿多庞承泽的推拿与药酒疗法 庞承泽简历
原文地址:眼睛黑蒙、咽喉疼痛、落枕、夜尿多庞承泽的推拿与药酒疗法(三)作者:wuzhebb中国推拿学会副会长、原北京宣武医院按摩推拿科主任庞承泽,做客养生堂,讲授自己的老师曹氏经穴按摩创始人,国家四大名医曹锡珍,以指代针治疗眼睛黑矇、咽
张百春 俄罗斯哲学与东正教 俄罗斯的东正教
东正教于公元988年从拜占庭帝国传入俄罗斯?狭义的?具有独创性的俄罗斯哲学传统形成于19世纪初?从东正教传入到俄罗斯哲学的产生,相隔了八百多年,这段时期被弗洛罗夫斯基神父称为“俄罗斯式的沉默”,“俄罗斯思想的姗姗来迟的觉醒”?
图说北欧十九 挪威之奥斯陆机场及中央车站 挪威奥斯陆大学
我有一个习惯,在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之前,必须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马上要到挪威了,在此我先用少量的篇幅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这个国家。挪威Norway在地图上看起来,就像一条长长的丝瓜,它东临瑞典,东北部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部与丹
何新:共济会的经济学家秘会:朝圣山学社
新自由主义与休克疗法的起源80--90年代风靡世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neo-liberalism)深刻影响了80年代后期的中国经济改革思想。俄罗斯和东欧的休克疗法也由此而出。这种经济意识形态究竟是从何而来?原来,这种意识形态的制作具有直接的
转载 杨奕老师念数字养生疗法-象数疗法 八卦象数疗法网
原文地址:杨奕老师念数字养生疗法-象数疗法作者:xingli808杨奕老师念数字养生疗法-象数疗法 杨奕老师在《手到病自除(“圣手医师”杨奕的不生病真法)》一书中讲到了象数疗法,象数疗法简单来讲就是念数字。象数疗法是山东的李山玉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