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新添了一个毛病,就是看完了还总想写。于是有了这篇文字。
其实这本书也没有那么烂。上面的感慨也并不是因为这本书才有的,只是赶巧与这本书写在一起了。当然,要说这本书很好看,即使有人同意加倍返还我买书的钱,我也不能昧着良心这么说的。16开本,四号字体,双倍行距,而且后面附了一篇不知所云的会议发言记录,我想一本好书是不会舍得这样去糟蹋纸张的。
关于书的内容,一来实在没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二来我自己也并非专业人士,真要说出书里有哪些明显的错误,我还真找不出来。只是感觉有点人云亦云。当然,这也并不妨碍我学着这本书的名字,也来对它进行一番批判。
![若木:对《审判格林斯潘》一书的批判](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93150t018d6346116d819afc.jpg)
说到书名,“审判”二字再加上“格林斯潘”的名头,这本书不吸引眼球恐怕也难。格林斯潘老头风光了好几十年,因为美国金融危机,退休了却落了个晚节不保,被一众人等批评得体无完肤,包括曾经一直歌功颂德的媒体。这种时候,出本书踩上一脚倒也顺应潮流。
这个格老头说起来也确实咎由自取,他对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他是罪魁祸首恐怕也不过分,但要说这个倒霉的格老头是“一个世界阴谋的策划者”,我看倒有些言重了。这个老头自己恐怕也没有意识到问题如此严重。不过,痛打落水狗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何况对这样一个现世报的外国落水狗。
关于作者,书的封面上介绍,是“一个把人人幸福最大化当作自己最高学术追求的独立学者...”,序里面说他“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的特点”。百度了一下,大致得知作者是一位教育背景非常普通的有志青年和草根的民间学者,常年活跃在新华网等时事论坛,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响应,点击率和回帖都很高。但奇怪的是,网上没有搜到太多关于他的评论,甚至卓越网也没有这本书的评论和用户评分。
点击率和回帖数量只能反映一个作者的受关注度,恐怕并不能代表他的水平和观点的正确。就象任志强先生,他的博文一直是点击率和回帖数量奇高,但要说他是国内最有学问的专家恐怕许多人都不答应。不过我倒是非常钦佩任先生的认真、执着和直言。不象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完全为了迎合大众的兴趣而信口开河。比如一位姓易的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员,明明是研究金融的,看到老百姓都骂房价高,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房地产“砖”家,开始为民请命,说些听着舒服但不切实际的口号和预测,博得一片喝彩。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他的唱空论调很受网友和媒体的青睐,而一旦市场回暖,他又销声匿迹,无人问津了。我曾有幸(?)与他同参加一个论坛,与他相邻而坐,看他的样子竟然觉得可怜,因为他的一些说法连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听出不妥,他到处推销难道不觉得违心?而且市场的走向总与他的预测相反,就象混饭吃的算命先生总被人家当场揭发算得不准,情何以堪?
说远了,还是说说这本书。作者在书中提出“财产登记、账户唯一、限用现金、网络观控”的电子货币理论,并列举了这种电子货币的20余种好处。印象最深的是可以减少腐败,甚至迎来爱情浪漫的时代,将来即使有从事性服务业者,也不是出于生存需要而只是出于喜好。我并没有很懂,但总感觉象《非诚勿扰》里面葛优饰演的男主角发明的“世界和平争端解决机”。原理是很简单的,设想的功能也是很强大的,但用起来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当然,有理想,有创意总比什么都不想强。所以,即使我不太喜欢这本书,但我仍钦佩作者的勇气和才气,欣赏他的执著和忧国忧民的意识。相比之下,一些有着官方背景的专家学者真的该汗颜了。同理,我说的肯定也未必正确,但也请作者和读者允许我做如上的批判,毕竟,我付钱买了书,说上几句的权利总还是应该有的。而且,这篇文章其实根本算不上批判,顶多也只是个标题党的噱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