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丐帮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原始文献:《左传》乞讨的原型
那么,历史上的丐帮到底是什么模样?丐帮就是丐帮,遍查史实,没有发现全国性丐帮组织,除了清代有个叫王萧氏丐帮头目,领导140多乞丐在广东发动起义外,丐帮鲜见政治性的作为。几乎没有发现丐帮在反清复明或国家危难之际,有关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史料。金庸小说粉饰了丐帮,颠覆了丐帮的真实形象,通过历史考察,我们发现的是丐帮最本质的属性:流氓性。
乞丐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已经不可考了。乞丐如同人躯体上疾病,无论人类如何进化,疾病是无法消除的,乞丐也是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的一个基因,不管人类社会如何进化,乞丐始终出现在历史上各朝各代,到了21世纪依然如此,这个基因并不因为人类文明程度高度发达和经济快速发展而消失
乞丐产生的社会原因是私有制产生,外部原因是天灾人祸,内因是人的劣根性。我主要关注的是内因,也就是乞丐的流氓性,乞丐在各朝各代都是弱势群体,但并不能遮蔽乞丐身上流氓性的本质。
在春秋时代,关于乞丐的记载出现了,最早可以从《左传》查到乞讨的原型。这个人就是公子重耳。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乞食于野,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这段史籍记载可信度值得怀疑,作为贵族的公子重耳并非一个人出逃,就是沦落到乞讨也轮不到公子重耳亲自操刀,大约是史籍作家的“苦情戏”,即使有乞讨真实性存在,也是政治家的作秀。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当时乞讨的行为在公子重耳时代,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很普遍了。中国有关乞丐的文字记载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从春秋时代才出现乞丐,乞丐这种靠寄生特征谋生的特殊群体是伴随人类生活和群体交往而出现的。夏商时代也许就有乞丐,只是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
其他文献有:柳宗元的《龙城录》载有,一日,伊水上遇一丐者;唐代元结著《丐论》,大致是评论人世间的,主旨是,在人世上,有种乞丐,向人乞求依附,向人乞求婚姻,向人乞求名位,向人乞求脸色。更严重的是乞求权势人家。(摘编自大智若著作)
乞丐无侠义:乞丐的流氓行径
“乞丐”一词用来称呼讨饭之人是从宋代开始的,徐铉的志怪小说《稽神录》有:安陆人性毛,善食毒蛇以酒吞之,尝游齐鲁,遂至豫章,桓弄蛇于市,以乞丐为生。《太平广记》中引《王氏见闻》的一句话,就将乞丐与马医、酒保、佣作及人贩子之流相提并论。《朱子语类》中也记载了当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上以纸钞代替铸币流通之后,有的人早晨还是富商,傍晚就成了一无所有的讨饭乞丐。
乞丐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从各朝各代有关乞丐的史料来看,所作所为以流氓无赖性质为主。流氓性贯穿乞丐几千年的历史,乞丐的流氓性一直没有得到集中的阐述,主要原因就是在分析乞丐群落时,把乞丐作为弱势群体,带有一定的同情怜悯之心。这种主观的色彩并不能遮盖住乞丐的流氓性。
自汉末开始,佛教传入中国,僧和丐这两种边缘化的群体有了某种接近性,可以说,僧和丐属于风马牛不相及两个群体,但在谋生这一方面却有了接近性,他们都是乞食为生,不过,僧人称呼更文雅一些,叫化缘。
关于僧丐合一的史料,朱元璋并不是第一人。唐朝末年,五代李罕之是我查到最早的一个僧丐合一的史料。唐朝末年,有个乱世枭雄叫李罕之,此人是河南人,也算是文武全才了吧,武功不错,身手矫健,几个人近不了他的身边。不知什么原因,李罕之居然去读书,但读不下去,没什么成就,于是就削发当了和尚,但他身上有很强的流氓性,为了谋生,乞讨为生,自早至晚,没人给他东西吃,李罕之大怒,把乞讨的掷钵扔到地上,撕毁了僧衣,投奔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入伍当了士兵。后李罕之投奔了黄巢起义军。当流氓当的索然无趣,就去当僧人,当僧人不爽,就去当乞丐,当乞丐太憋屈,就去当兵了,别忘了,即使他当了兵,也是流氓出身。这是中国古代流氓混世的逻辑。
宋代是中国流氓进化成熟的时期,关于流氓的史料见诸于各种野史杂记,甚至是正史。宋朝福建漳洲府,有一批壮汉,“无行止奸雄浮浪客旅”,既不从事生意买卖,也不是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但他们骗人说自己是巫师。携带刀子,鸣牛角,吹竹筒,或者以木拳捶胸打业、蓬头、裸体公然闯入市人家中,强行乞讨,厉色峻辞,如诛所负,排门逐户,无一放过。如果应之稍迟,他们就恶语相加,以致小民百姓甚是畏惧,对他们不敢讥呵。这是我查到最早关于乞丐强行乞讨的历史,看来,强行乞讨并不是当今乞丐才会这么做,说明强行乞讨是乞丐的基本技能,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乞丐强行乞讨会依然不会绝迹,原因很简单,强行乞讨带有流氓性质,一般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息事宁人。因此乞丐习惯吧强行乞讨作为这种特殊职业的基本技能,导致强行乞讨行为生生不息。
在当今,我们经常能在大街小巷或者繁华地带看到一些残疾乞丐,这些乞丐致残的原因,在明朝就有记载,在明代,专有一种“乞丐船”,大都出自淮阳人。丐首善骗术,果饼内放入哑药,幼儿女吃后哑不能言,“即抱人舟,浮舟他去,人不得其踪迹”。幼女长大以后,如果长得美貌,就先将她奸淫,然后再卖掉,“得高价”;若相貌平平或丑陋,“或瞎其目,或断其手脚指,教以求乞话,行乞焉。乞所得不如数,痛责甚惨”。
对乞丐流氓行径记载最多的是清代,清代乞丐行径不简单是流氓行径,更接近于黑社会。清末绍兴,有一恶丐,强奸了一个穷家之妇,“恐其言,乃以蛇入其阴户而死”。这种流氓行径让人忍无可忍。(摘编自大智若著作)
丐帮结盟:流氓化的黑社会组织
目前有史可查的丐帮记录,是《今古奇观》中《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出现的团头,团头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丐帮帮主。写的是南宋初年的杭州城中,有一位世袭了七代的 “团头金老大”。他管辖全城的乞丐,收他们的例钱,并放高利贷,从中盘剥渔利。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这个杭州团头金老大领导的丐帮就是黑社会。
但有一点值得推敲,就是目前几个研究乞丐史的人都认为丐帮起源宋代,其根据就是《今古奇观》,这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宋代的野史杂记并没有记录丐帮的。明代人冯梦龙编的《今古奇观》是白话小说,小说在古代属于传奇一类,妖魔鬼怪的志怪类都属于小说,不能直接当史来用。冯梦龙写的是宋代的事情,很可能是明代的风土人情。因为元朝给各种职业分类,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可见乞丐排在末流,但鲜见丐帮的记录。
只有到了明朝,乞丐有了很正宗的身份,这和朱元璋三年乞丐经历有关,朱元璋重用过一个同是出身于乞丐的疯道士周颠,并亲自捉刀撰写《周颠仙人传》,说明,朱元璋对乞丐有内在的亲密感。朱元璋同时设立济养院,专门安置乞丐。朱元璋设置济养院的内因也许不是慈悲为怀,而是从乞丐起家当皇帝的他,怕后人步他的后尘吧,而且乞丐有丐籍。由于朱元璋创造了乞丐生存环境,使丐帮有了产生了可能。由此可推测,丐帮不是在宋代出现的,而是在明朝,兴盛于清代。
到了清代,丐帮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分地而治。领导这些丐帮的首领叫丐头。 比如在清代的北京,就有“黄杆子”与“蓝杆子”的丐帮。
“黄杆子”是满清八旗贵族后裔,这些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无恶不作,而丐头由王公贝勒担任,否则不能服众,所以,这个丐帮有了政府背景。 “黄杆子”的丐帮成员,他们平时并不出来沿街叫化乞讨,而只是在重大年节,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年关、十五元宵节到京城各店铺去乞讨。他们多会些曲艺,类似“响丐”,以艺行乞。一般生意人遇到黄杆子的流氓行为,不敢招惹,掏钱了事。
“蓝杆子”是京城普通乞丐的组织,及头目的称谓。其成员系由贫苦无靠者、鳏寡孤独废疾者、以及其他各类社会底层人士所组成。要加入这个丐帮组织,新来的乞丐必须把三天之内乞讨全部送给丐头。再加上一些生意人不愿意让乞丐骚扰,大都贿赂一下乞丐,息事宁人。如果有人开始贿赂乞丐,说明乞丐有了相当大的势力,具有了黑社会的性质。
在清代,的确存在不少丐帮,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丐帮一样歃血盟誓,异姓结拜,但和历史上的丐帮一样,从来就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丐帮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地域性,二是流氓性。
由于清代丐帮和天地会、哥老会等组织有了交融,其丐帮的外形也随之开始了转变,其组织框架大都是抄袭自天地会。嘉庆和道光年间,有人统计了19个会党类组织,其中有6个是丐帮,可见当时的丐帮并非行乞滋事,用政治术语来说,就是威胁到政府的统治了。
到了清代,丐帮以黑社会的性质横行大江南北。记载太多,我仅仅举几个例子说明,江西的丐帮组织以边钱会影响最大。此前还有担会,担会由轿夫萧烂脚创办,流变为乞丐组织,但清政府认为这种丐帮是无籍之徒,四处求乞,危害不大。
但边钱会就不同了,边钱会系由王瞎子于嘉庆十年在江西临川县首创。王瞎子曾经加入过江西的轿夫结社“担会”,在创立边钱会过程中,也吸收了担会的某些组织方式。边钱会首领为头肩或老大,以下二肩、三肩依次排列,最小者称为“老满”。会中联络以半边钱作为暗号,一半为行令,一半为坐令,为会内聚散通讯之凭据,类似古代调动军队用的虎符。会众主要是乞丐或鸡鸣狗盗之徒。入会时,乞丐出米一升,窃贼出鸡一只及钱一二百文。入会后强者进行偷窃勒赎、弱者结伴强行乞讨。很清楚,这些有组织的乞讨、偷窃、聚赌的活动,能有效地保证这批无业游民的经济收入和维持生活,并在受到官府威胁时得以躲避或报复。偷窃活动是边钱会取得收入的主要手段。“其名犯肆窃分作三项;白日行窃者,名为白线;黑夜肆窃者,名为黑线;沿途丢包掉窃者,名为边客。”这种江湖切口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在沿用。
湖南丫叉会的创始人是赵瞎子。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一日,丫叉会分别在湖南东安、零陵、邵阳、武冈四州县同时拜会,分为四房,分别由赵瞎子、周鸿文、龙老六、于才召为道,各房会员各在杖头刻一至三个丫和一码口为暗号,以便互相区别和帮助。人数共达139人。
道光末年,广东沙包会首领王萧氏发动起义,王萧氏起义事件意义重大,因为这是目前有史可查丐帮发动武装起义的事件。从王萧氏的供词来看,这个组织受天地会的影响很大,她是湖南宜章人,王三的妻子,早年和王三载在广东乞讨,后来夫妻二人加入了添地会,这个添地会是天地会的易名。王三死后,王萧氏创办了沙包会,有140多人,规模较大。起义时击毙清军守备赵鸿宾、千总张凌云等。后清兵反扑,被抓获后杀掉。(摘编自大智若著作)
简单分析:打狗棍缘何成了英雄武器
乞丐的基因到底是什么?从以上当代丐帮生存记录和古代丐帮比较,可以发现丐帮的共性特征,一是好吃懒做、流氓成性,他们选择乞讨的寄生方式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丐帮有反差较大的两面性,一面是弱势群体,一面是流氓成性。
流氓成性的丐帮为什么会成为了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代言人,很吊诡。打狗棍这个娱乐道具也许可以解构丐帮奇特的政治含义。棍棒在冷兵器时代是具有多重含义的,首先,棍子是一种简易的武器,我们在梁山好汉拿的哨棒就会知道这个含义;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棍子是权力的象征,翦伯赞在《先秦史》考证过,山顶洞人文化文物中,有一个磨光并刻有花纹的鹿角,和西欧同时期的指挥杖一样,是氏族首领用来祭祀和指挥人群的权力工具;第三,棍棒是生殖器的替代。流氓成性、性生活急剧缺乏的丐帮帮主,拥有一个具有统领一群乞丐的打狗棍,是可以理解的,既是权力象征,也是武器,同时也是生殖器的替代。打狗棍具有暴力和权力的意义,《史记》就有揭竿为旗的记载,后来均把农民起义称为揭竿而起,清代的丐帮“黄杆子”与“蓝杆子”均如此。由此可见,丐帮和打狗棍是政府军之外的武装队伍,是作为政府军对立面而存在的,那么,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人们对打狗棍和丐帮意淫成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就可以理解了。(摘编自大智若著作)
更多阅读
诸葛亮是否造出了神秘的木牛流马?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概括
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文章摘自《悬案:历史密码》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
诸葛亮的《诫子书》不是临终写给诸葛瞻的 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2010年9月25日,一项新的迪力斯纪录在襄樊诞生——百万学子齐颂诸葛亮的《诫子书》。笔者作为一个襄樊人,心情激动,感慨万千:自己从小就喜欢、崇拜的一篇古文,如今被这么多人喜爱、吟诵,如果大家在喜爱、吟诵之后,还能身体力行,那对于喧
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立体关系——观《新三国》有感 刘备如何面试诸葛亮
诸葛亮与刘备间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一直是历代传颂的佳话。而新版三国却将此一君臣关系演绎的更加立体,也因此的丰富性复杂性,我认为也更加贴近历史真实。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对刘备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新野退军不弃百姓,让孔明认识了刘
兼听则明: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
诸葛亮《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仗,可能确实是这样的装束。裴启《语材》曾记
历史上真实的丐帮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无论是金庸小说里的丐帮,还是热播电视剧《打狗棍》的丐帮,打狗棍和丐帮均是观演的道具,传达的是娱乐信息,而不是历史信息。身怀绝世武功的丐帮帮主,手拿打狗棍,带领丐帮兄弟杀金狗。金庸颠覆历史上丐帮形象,使丐帮具有了政治含义。由民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