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河图》
黄远大/文
现代的高度文明始源于西方,无论是思想还是科学技术,都从西方进口。一些有思想,有志气的人都往西方跑,欲望从那里求得知识,学习技术。在汪洋大海一样的西化狂潮中,西方人的精神,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糜烂的,都一股脑的流向了中华大地。在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之中难道就真的没有存在过光辉灿烂的科学成分?!非也。
《河图》是文明中华远古流传下来的一个图形。人们只是传说在伏羲氏王天下的时代有:“河出图”。在大禹治水的时代,有《洛出书》。它的具体起始年代无从考究。
关于《河图》,有种种传说与猜测,也是历代文人们热心与精心考究的内容,但终究没有一个可以与西方现代文明相匹敌的认识成就。《河图》究竟是什么呢?它有没有实际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如果我们依旧按照过去人们的那种方法,以文字套文字,以词汇套词汇,我们将依旧是一无所获,永远也搞不出什么真东西来的。可是,一旦我们改变了研究的方法,我们不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概念到概念地“求解”。而是折回到我们认识事物的原始起点,从实际的观测中,我们立即有了发现。这种发现使得我们惊奇,也使得我们骄傲。因为我们祖先也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文明!
这不是胡诌的,也不是凭空的捏造,是真实的,是确凿的。有志气的,想有作为的中华子孙们应该勇敢地去拼搏、探索!相信终究有一天,我们中华远古的灿烂文明会放射出它应有的光芒。
这一远古认识的卓越成就就是《河图》。
1 认识一下什么是《河图》与《络书》
我们先来分析这个《河图》与《络书》,看看它是如何表达内容的,以及表达了哪些内容。请参阅前文《觉识惊异》图8和图9。观察图形,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些阴阳符号。知道它是以符号形式来进行描述和表达一定内容的。在这里,我们能够发现我们的远祖在分辨与处理事物(件)的方面与现代流行的文明不一样。
如图所示,《河图》与《洛书》是由一些圈、点之类的符号组成的图形。最初我们只能从图形的各个组成符号来辨别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根据日常习惯表示方法的经验我们知道,图中空心的圆圈表示“阳”,实心的圆点表示“阴”。所谓“阴、阳”,即:从纸面上看,圆圈代表箭尾,从纸面进入为阳,圆点代表箭头,从纸面射出为阴。于是一幅生动活泼的流转运行图案就跃然纸面。河、洛图形中除了阴阳符号的不同和变化之外,还表达了从1到10的数字的观念。而关于数字,我们知道是描述事物更深刻的方面,是表达更深层次思想认识的。
图中圈、点符号的描述具有以下的一些规律性特点:
① 在《河图》中阴进阳出的纵、横规律;
② 阴进阳出的内、外规律;
③ 相临的数字相对,且一阴一阳;
④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⑤ 数字的变化也是一横一纵,纵横交替;
⑥ 每一方的数字也是一阴一阳;
⑦ 所有阴阳的纵横变化相对,相反。若以阳入阴出这样的意义描述变化,则可看出,里外运行相反,纵横运行也相反。这就明确描述出运行变化的阴阳纵横内外的相应关系。
⑧ 在《络书》中四正方与四偶方的一阴一阳;
⑨在《河图》与《洛书》中所使用的符号,圈、点所表示的阴阳,不仅有上、下;左、右;内、外;纵、横;奇、偶的阴阳关系,还有层次递进的阴阳关系。
对比这两个图形我们会发现,《络书》只是《河图》的一种转换形式,人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种排列顺序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河图》中的相应符号排列做若干相应的旋转变换就是《络书》,或者把《河图》中按照纵横顺序排列的各个元素集合经过若干相应的矩阵变换,转换成圆形的排列就是《络书》。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一个客体。
经过了这样的分析之后,我们对《河图》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这些圈点到底描述了什么呢?我们依旧不知道。直到我经历了一个矿日持久的特殊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把人体作为在宇宙场中的一个“基本粒子(作用子)”,当处在本真觉识的条件下,在纯净宇宙场中,人体的行为状态就显示出了《河图》所描述的特征和规律性。这样,我才明白,《河图》所描述的是宇宙场作用的自然规律。
我是通过研究生命奥秘的实验,是在实践(不是想象,也不是推演!)中,才发现了《河图》与《洛书》的这个真正秘密。于是我明白了,这个秘密其实是我们中华远祖们留给我们的一个极其珍贵的科学宝藏。
2 在本真觉识之下揭示《河图》的秘密
我们在具体的实验中发现我们在特定状态下的行为出现了《河图》中所描述的种种关系规律,而所谓的“特定状态”其实就是我们处于了纯净宇宙场的作用之下,当剔除了人之思维、理智的控制作用的干扰之后所进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发现了宇宙场的旋转作用成分。我为之命名为“质玄作用”。于是我们开始明白,我们所有在特定状态下的行为,都是质玄作用场的玄的各种作用形态在时空中映射的图像。描述这一图像的就是《河图》。于是,我们对于什么是《河图》就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河图》与《洛书》是我们远祖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关于自然界的运化的规律。对于任何一个体系、任何一个系统、任何一个集合,总是由构成、状态和过程这三个最基本的方面来进行描述的,或者说无论我们怎么研究,如何去描述它,总是离不开这三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体系,无论它的结构如何,它总是有自己的一定的状态和一定的过程。在《河图》中的数字就表示的是过程因素,而圈、点就是它的状态因素。于是,由圈、点以及圈、点的数目结合就描述了体系的状态和过程。注意,这种描述事物和事件的方法不是提出其中的数字关系,而是抽出其中的阴阳关系来进行描述,是用阴阳符号来表示状态和过程。因而我们称之为“代符法”。
图中的圈、点符号和数字关系具有以下一些规律性:
① 以“阴出”,“阳入”的符号形式表达某种内容(客观现象或事件)的规律;
② 《河图》中显示了纵、横以及内、外的数字变化关系,且是内外、纵横交替;
③ 在《络书》中显示了“四正”与“四偶”的阴阳关系;
④ 数字相临的两组阴阳符号位置相对,且奇数为阴,偶数为阳;
⑤ 每一方的符号也是一阴,一阳,符号个数相差为五;
⑥ 在使用的圈、点符号所表示的阴阳关系之中,还有层次递进的关系;
我们的实验环境从来就不能真正完全的“纯净”,总会或多或少出现某些干扰。这些干扰因素常常使得我们的行为状况变化为更加复杂,增加了我们实验的复杂性。我们的行为常常是处在不是一个作用层次的作用,而是增加为两个或者多个作用层次,造成我们实验分析和认识上的困难。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变化,我们有必要改变一下描述语言,首先是引进“集合”的概念。把所有的阴阳符号结构“组”作为一个集合。然后,根据《络书》的图形排列,可以把《河图》中的符号用另外一种新的符号集合形式来替代,转换成另外一种符号描述。
把这种用圈、点表示阴阳的概念改用线段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用一根长实线段(──)表示阳,一根断线(--)表示阴。于是,上述《河图》与《洛书》中的八种情况或状态,就可以用三条这样的线段重叠起来表示。这个新的符号表达形式就是“阴阳八卦”。这八个符号常常写成八个中文字,“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相互对应关系如下:
我们发现,当采用这种阴阳符号以后,新的符号集合可以更精细地表达更深层次的信息。表达我们的觉识发生了更深层次的分辨之后的内容。于是我们明白了阴阳八卦符号所具有的真正科学内涵。却原来八卦描述的是在叠加了不同作用层次宇宙场的作用下,人对宇宙场的作用发生分裂的深层的分辨。描述的是对这种发生了分裂的作用状态的分辨。
把关于《河图》的符号描述采用集合的概念,于是:
① 可以把这些符号理解为一个集合,整个图形为一个集合,称之为全集;
② 每一组为一个子集,总共分为五组,所以总共有五个子集;
③ 每一组又分为内外两组,每一组有一个中文字符,是又一层的子集;
④ 全集之中子集元素的排列有特征:一个“中心”集合与四个“外围”集合;
⑤ 每一个子集中的内外两个子集元素的符号个数之差为五。
《河图》中内外两个集合的元素符号个数之差为5,一方面这可以表示人体的觉知能力范围即识辨的层次;另一方面又可理解为两个集合元素为“三”的集合之“交”。表达了内、外两层作用的“三基原理”。以实例说明:对于常规的觉识来说,人体的视觉为“形、体、色”三基元,这每一基元又可分为三基元。对于“形”有“点、线、面”;对于“体”,有“长、宽、高”;对于“色”有“红、兰、绿”(或色调、饱和度、亮度)。八卦的内、外卦爻重叠就是“觉“的再次分辨。对于本真觉识来说,也类同。只是表现的具体方式不同。显示为“作用的分裂”现象。如《觉识惊异》中图5和6所示。
⑧新的符号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也同样是一个子集合,也照样有其相应的八卦图形,于是“八卦”就又进一步演变为“六十四卦”。在“卦”中含“卦”。这是关键性的一步,使原本静止的,不变的,相互无关联的,转变成为动态的,相互关联的形式。因为它以“八卦阴阳符号”为基本形式,故而可以命名为“八卦代符学”。
一方面它表明了作用有六十四种基本的状态或形式,另一方面它还表达了时间变迁的顺序关系与空间的对恃关系。六十四卦的意义可以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相对应。在结构的观念之下,人们的认识是追求寻找物质结构的最小基本单元,在“原子”这一结构层次上,人类获得了“元素结构周期表”这样的结果或认识。与此类同,以“作用”这个最基本的观念为出发点,我们也得到了相应的结果:关于作用的六十四种最基本的类型和形式。就是六十四卦。于是,六十四卦的科学内涵一下子就明白和清晰了。
⑨在实现八卦图形的这种转换中还有新的发现:在八卦图形中,对于先天八卦与先天八卦相互重叠,或后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相重叠,则所获得的是两种类型相同的作用叠加。卦象的重叠描述了作用分辨能力的增强,显示分辨更为精细。在八卦描述中就表现为在每一个八卦的卦象上又分裂为又一层次的八卦卦象。如博文《觉识惊异》中第21图所示。在第一层八卦的每一个卦象又重叠上了八卦的卦象。第一层为初始的分辨,第二层则是进一步更精细的深层次分辨。
这就有如物理学上在光谱分析中的能级分裂。随着光谱分析技术的进步,光谱仪的探测精度的提高,原本在光谱线中只显示为单一的谱线又分裂为若干条谱线,这种现象称之为谱线的分裂。
⑩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只要再进行相应的“制式”转换(由“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就实现了从“符号”到“数字”的转换,也就是我们现代流行(诸如计算机)的文明了。
3 关于《河图》认识的新飞跃
当我们一旦建立了“序缘”的观念体系之后,我们对《河图》的认识就完成了一个崭新的飞跃。因为所谓“序”和“缘”之意义的本质就在于“作用”。如果我们完全以“作用”的观念来开解《河图》中所表达的内容,我们就不仅是对《河图》本身,而是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远祖的文明也有了洗心革面式的认识。却原来我们中华民族遥远的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科学宝藏。这个宝藏就正是纪录在《河图》所描述的内容之中。唯有解密《河图》中符号所表述的密码,我们才能获得这笔巨大的财富。
现在我们就把中《河图》各个符号按照“作用元素集合”来解读。每一个阴阳符号代表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元素,《河图》整个就是一个作用元素的全集,其中的每一个符号组就是一个作用元素子集。
当人们以“作用”的观念来观察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以“作用”为基本的出发点来理解和描述,那么所有的这个物质的世界,就是由最基本的作用来“构建”的。或者说,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终极“结构”,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作用”!既然是“作用”的,就当然不是结构的。注意,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作用”而不是“结构”!!关于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将以牛顿力学为对照来予以鉴别。
下一步的事情就是如何开展对“作用”的研究,对于“作用”首先我们可以划分它们的种类;然后摸索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探寻它们的性质和特征;寻找它们的规律等等;再余下就是如何具体的应用。
“作用”的基本类型首先有“阴、阳”和“纵、横”之分。所谓“阳”者,有“时空”的规定性和特征;所谓“阴”者,为非时空或超时空的规定性和特征。这是因为我们常规的觉识能力总是以时空作为判断和分辨的标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时空中发生和发展”。
所谓“纵横”者,我们规定“纵”者为“阳”,“横”者为“阴”。没有什么理由,只是一个为了统一而“规定”而已。为“阳”者,即作用的弥散态。我们所有常规的觉识就完全来自这种型态的作用,故而为“阳”。所谓“阴”者,作用的凝聚态。因为在我们常规的觉识之中,它们的作用都只是呈现为具有边界和结构的形体,我们只能观察到它们的边界和外形,内部的真正作用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故而称之为“阴”。当然,这只是就我们人体自身本体的常规感观而言。
它们各自又分阴阳,阴阳之中又分阴阳。能够进行多少次阴阳的划分就决定了我们认识的分辨能力,也决定了生命集合的类型和层次。
经过了这样一些思想的“奠基”之后,可以归纳出《河图》所描述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之根本源头
《河图》的表达方式是很形象的,特别突出地表现了相互作用的“形象”特征。这一点特别符合中华远祖们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和描述事物和事件的这一特征传统和习惯。《河图》的整体结构是由中心与四框两部分组成,处于中心的显然是“主人”,处于四框的当然就是“居室”或“环境”。在中心与四框之间当然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当然就称之为“事件”,而使事件发生的当然是相互作用。
一方面,处在中心的“我”总是生存于四框的“周围环境”之中,他们相互之间所能够发生的联系,唯一的就只有“相互作用”。所以相互作用就是在“我”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着的唯一事件和过程,这些事件和过程就是生命活动存在和继续的基础。没有这些事件的发生,也就不会存在生命活动,没有这些过程,生命活动也就必然停止。
另一方面,这也是作为智能的生命活动,产生认识的基础。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出现作为特殊相互作用形态的“觉”。没有感觉,就不会产生认识,也就不会出现以智慧为特征的生命活动现象。所以说,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的根本之源头。
② 中华医学的根基
基于这一根本认识的建立,中华远古的医学根基也就随之形成。“作用”,这就是中华医学的根基之所在。比如:中医诊断的具体应用之一是脉象。那么什么是“脉象”呢?根据后文所述关于作用的传递特征,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情况,都会被携带着,随着作用的传递,跟随传递的过程,以“脉象”的形式显示在外表。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某种技术真实地纪录,并运用相应的解码技术,解密这些携带了脏腑运行的功能状况的脉象,我们当然就能够通过解了码的数据,来判断和揭示各个脏腑的工作情况。但,现在的状况是,这种解码的技术不是通过标准的仪器,而是由人的手指,凭个人的经验。这样的解码当然会产生很多误差。如果我们能够研究制造出一种仪器设备,把人体的这种脉象纪录进去,并经过长期的,多种类的实验,完成病情与脉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我们当然能够准确地对病患作出判断。
对药物也做类似的研究,并采用计算机的统计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我们当然就可以作出准确的药量分析计算。
③ 相互作用的类型
在《觉识惊异》的表2中列出了现代文明的四大作用体系。把《河图》与表2进行对照,于是我们看出《河图》中的四个“边框”正好对应于这四大作用。按照阴阳八卦和阴阳五行的规律,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中心的集合“五和十”就代表“我”,即观察者自己(的两种觉识体系)。把其中从纵向与横向上的划分对应于作用的弥散态和作用的凝聚态。所谓“弥散”者,即没有“形”和“体”的特征性。作用的弥散态就对应于现代文明中的“宏观”作用,包括电磁作用与质量(或质玄)作用;所谓“凝聚”者,有“形”也。有“形”和“体”的特征。凝聚态的作用就对应于现代文明之微观的作用。微观的作用按照现代文明分为强、弱两类。所谓“微观”者,“有形”也。何为“有形”?有边界。是说这种作用有边界。正是因为这种作用“有边界”,所以才给予我们一个“形”和“体”的概念生成。比如电磁作用,没有边界,我们得到的是“无形”。没有形状,又无处不在。“有形”者,有边界。这种作用只发生在“边界”之内,在边界之外,没有了。我们得到是这种作用关于边界的概念,“形”和“体”。《皇帝内径》中说:“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有形”与“无形”的来由和本质。每一种作用集合又分为阴阳,即辐射与闭合两种类型。
中心之“五”者,即“吾”,也就是这个能够发生觉,能够对宇宙自然发生相互作用的“我”。这个中心的“我”又有阴、阳之分,一者为“五”;一者为“十”。表示人的感觉也就是与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分为性质不同的阴、阳两种类型。“五”为阳者,表示能够产生理智的常规之觉;“十”为阴者,既不发生常规的知觉,也不能被理智所控制,纯属生命活动的本性、本能、本质。
在“吾”的周围是“四框”。这当然表明是与为“主”的“吾”发生联系的周围环境,总共有四个方面(或四种形态),也就表示与周围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有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的每一种又各自分为阴阳,故而总共应当是八种作用。这就是能够最终成为我们认识的,所有使我们的觉发生的相互作用总数。这与当今社会之文明正相应(请参看《觉识惊异》表2)。在现代文明之中,我们所能够知晓的相互作用有电磁、质量(即万有引力)、强、弱,四大类。对于电磁作用,我们知道是分为“电”和“磁”的。如果在每一大类中都有如电磁作用一样,再划分为电和磁两类,就正好也是八种。这不是巧合,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只能最终归结为这总共是八种类型的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的必然之路,是天地造化之自然。正所谓“千条大河归大海”,与人们的认识所走过的途径无关。
④ 作用的性质和特征
作用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创生了“万事万物”;
创生了“运动”和“发展”;并由此创生了生命;……
作用最基本的性质就是“传递”,并由此建立了“信息”;创生了“感觉”和“理智”;
⑤ 各种作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则
作用的相互关系就是转换和传递。
作用的传递是信息的本质内涵。没有作用的传递,也就没有信息;正是因为有了作用的传递,才造成了信息的展示。信息只是作用的一种表现、显示(表达)形式;作用则是信息的本质、本体。
作用的相互转换规则就是阴阳五行。所有事件与过程的发生、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这些规律之中最基本的就是相互作用的阴阳五行律。
阴阳五行律所表达的是各作用类型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相互转换关系。“五行”的这种相互关系有如数字的运算,这种特征与事物的数字特征相对应。
数字是事物的一种特征属性,表达了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一种数字的关系,数字可以通过演算来进行相互变换,从一个数字变换到另一个数字。具体实施变换的最基本操作类型不外乎数字的增加与减少。
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相互的转换。从一种作用类型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操作”来实现到另外一种作用的转化,这种“操作”的规则就是相生、相克的五行变换。五行相生就有如数字的增加,五行的相克相就有如数字的相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观察作用的转换方式和特征,如果转换的方式或特征表现为“序”性,则说明作用的转换是按照“相生”的规律,于是就按照“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程序推演(相当于数字的加法);若作用的转换特征显示为相互“对恃”的特征,则按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程序推演(相当于数字的减法)。
这种相互的对应性可以列表如下:
数字与阴阳的对比表
数字 | 阴阳 | ||||||
有序 性 | 运算 | 逻辑关系 | 有序 性 | 推演 | 逻辑关系 | ||
加 | 减 | 正,负;虚,实 | 生 | 克 | 有,无;是,非;与、否;…… | ||
作用的相互转换关系我们是通过实验才得以认识的。在《觉识惊异》中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人体在本真觉识的状态下,当作用中心上升到头部以后,人体的行为动态会出现“面对八方”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显示了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则,也是对阴阳五行规则的最好验证。
这一规则不仅反映在人体的动态行为上,同时还“规定”了人体内部的作用流在体内的运行和盛衰所遵循的规律。在生命活动正常的状态下,人们在本真觉识状态下可以“观测”到作用流的运行情况。作用流由各个赃腑发出,携带着各脏腑功能的各种信息,遵照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传递规律在体内运行。阴阳五行律当然也是人体各脏腑功能所遵循的规律。人体只是宇宙作用场的一个“微分作用子”。因此,这一规律也就显示了宇宙场的作用规律。
这一规律是质玄作用场的普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过程,比如一年中的春、夏、秋、冬;一天的昼、夜、晨、昏;一月的朔、望、残、新;也适于体系的结构,比如方位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以及诸如人体内脏的心、肝、脾、肺、肾功能关系等等。
⑥ 作用的基本规律
作用的基本规律就是《河图》。《河图》就是我们远古的祖先总结出来的关于宇宙认识的最基本规律。
从以上所述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总括出两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序”和“缘”。这就是我们在《觉识惊异》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关于认识的基本观念,“序缘观”。当我们建立起了“序缘”的观念体系之后,我们再回头来考察《河图》,我们就获得了对《河图》崭新的认识。我们的描述当然采用集合论的语言。而且发现,这样做的结果立即拉近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在认识上的相互距离。
《河图》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规律,是我们中华远祖对自然宇宙认识的一个最完美的总结。怎么说呢?可以这样:就像现代数学中的集合或者矩阵那样,把《河图》用一个大括弧框起来书写成{河图}。这也就是把{河图}也作为一个集合或者矩阵。在《河图》之中包含了许多代表符号组,是次一层的子集。这些符号有多种内涵,这些符号可以表示数字,也可以表示的是结构,还可以表示的是作用,还可以表示的是规律……。总之,它可以表示所有我们用于描述的内容。
{河图}Û{作用,结构,规律,数字……}
如果说,比如其中的符号表示数字,那么这个集合就表示的是数字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数字无论多么烦杂,多么巨大,又如何变化,都是由从1到10的这些基本的数字元素组合而成的一些集合。
如果把它作为“物”,作为物质的“结构”,作为一个结构的集合,则它所表示的就是由物质结构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所组成的一些集合。在我们关于“物质”的观念之下,任何的物质都是有结构的,任何的结构都有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这个结构元素就是“阴、阳”。
任何的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就有其必然的规律性。如果这个集合作为规律,那么它就表示了物体(物质)运行的最基本的规律性。最基本的规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序性,也就是关于“时间”的特征性;其二,“作用”性,也就是关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关联性。这也就显示为信息的特征性。没有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何以有相互的关联?何以有相互的信息传递?这两个方面前者又显示为“先天”性;后者又显示为“后天”性。所谓“先天”者,有“序”性。先天本体,本身具有;所谓“后天”者,显示为“空间”的相互对恃性。由相互作用而来,由于有了相互作用,发生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于是发生了相互之间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交往。
⑦ 数字关系
注意到其中的数字,总共是自1到10,这告诉我们“进位”为10。而内、外圈点数之差是5,告诉我们相邻的作用层次之间,数量级相差为5。或者说,“作用”的“界差”是5个10次,即105。就是说,每一个作用层次到相邻作用层次要跨越5个10进制的数量级。同样,从结构的观念上来说也是如此,它与物质结构层次分割的数量级别意义相同。从一个结构层次到相邻结构层次,要跨越5个10进制数量级的空间格子。书写成现代的数学表达式就是105。其实,从本质上来讲,“物”只是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显现形式。是由我们的感觉直接获得的“知”。“结构”则是作用的不同层次。每一种“结构”,也就是每一作用层次之间相互格子的比例关系是105。这个结论与现代物理的观测结果是基本相符合的。
中心的“5”和“10”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代表时空。这种所谓“时空”其实是由觉识本体所发生的对客体的作用的一种“度量”或“刻度”,即对作用进行度量(分辨)的格子。在中心的“我”是作为观测、辨别、判断的本体。觉识本体要能够对宇宙场的作用发生分辨,作出判断,当然要具有相应的分辨能力,而这种发生分辨的能力就显示为“度量”或“刻度”,即实施分辨的具体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主观的时空。它既是均匀一致的,也是均匀无限的。而且必须是这样,否则就谈不上分辨,也谈不上判断。也谈不上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4 牛顿力学与电磁作用定律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牛顿力学。在牛顿力学中最基本的基石就是牛顿三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简要如下:
牛顿力学的运动定律
⑴ 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⑵ 第二定律 F = M a
⑶ 第三定律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F = K M m / R2
牛顿力学中所表述的这种思想根基就贯穿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始终。从物质结构出发,具有一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时空中发展、运动,变化。相互作用是所有使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因。这就是西方文明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有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两种。其积分形式为
┌(封闭曲面电通量)∮Dds=Σq(总电荷量)
│(磁场强闭路环流)∮Hdl=I+Is(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即全电流)
┤(电场强闭路环流)∮Edl=-dφ/dt(总磁通变率)
└(封闭曲面磁通量)∮Bds=0
其微分形式如下:
┌(电位移散度)▽div·D=ρ(自由电荷体密度)
┤(磁感应强度散度)▽div·B=0
│(电场强度旋度)▽rot×E=-∂B/∂t(磁感应强度变化率的负值)
└(磁场强度旋度)▽rot×H=δ+∂D/∂t(传导、位移电流密度矢量和)
麦克斯韦方程中各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如下:
① 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电位移的散度等于该点处自由电荷的体密度;
② 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散度恒等于零;
③ 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的传导电流密度与位移电流密度的矢量和;
④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电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磁感应强度变化率的负值。
故而可知,麦克斯韦方程所描述的正是电磁作用的一般规律。注意到这里与牛顿力学的不同:
①描述的对象不同,在牛顿力学中,观察的主要对象是物体;在电磁作用中,观察的主要对象不是“物体”,而是“电”和“磁”,是一种“作用场”。注意,这里的“场”与牛顿力学中“物体”并不是同一种客观存在;
② 作用的类型不同,牛顿力学中的作用力不是电磁力;
③牛顿力学描述的是物体的状态及其变化,麦克斯韦方程描述的是电与磁的相互关系。由于描述对象的不同,描述规律的具体形式也不同;
④ 综合上述,麦克斯韦方程的描述已经转变为以“作用”为中心,而不再是“物体”。
综上所述,跟牛顿的三定律,或者麦克斯韦的微分方程一样,《河图》描述的实际上是(比麦克斯韦方程)更一般的宇宙中作用的最基本规律性。《河图》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不是以数字,而是一组以圈、点符号所表示的基本定律。它描述的不仅是关于宇宙场作用的最基本规律,也是“作用子”在宇宙场作用下运行的基本规律。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它不仅能够描述“有形”的事物,同样也能够描述“无形”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