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评



俄国概览

俄国人物

俄国政治

俄国经济

俄国外交

俄国军事

俄国历史

俄国社会

俄国科技

俄国教育

俄国文化

俄国艺术

俄国体育

俄国法律

俄国医疗

中俄关系

重要文件

政治关系

经贸关系

外交合作

军事合作

科技交流

文化交流

教育合作

体育交流

民间交往

大 事 记

背景资料

旅游之窗

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评
留学在线

当前位置 >> 俄罗斯国情网 >> 正文

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来源: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它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不仅苏联观众喜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观众也同样喜爱;它经历了岁月的考验而历久弥新,不仅在70年代刚刚问世时打动了所有的人,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吸引着新一代的很多年轻人,让他们为之动容为之落泪。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故事发生在1942年:在基洛夫铁路线、白海运河一带的森林中,红军准尉瓦斯科夫带领5个女战士,与德军伞兵破坏小分队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在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女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牺牲了:犹太姑娘索尼娅被德寇的匕首刺穿了胸膛;农村姑娘丽莎在求援途中被沼泽吞没;在孤儿院长大的嘉尓卡因惊惶失措而无谓牺牲;边防军人的妻子、班长丽达身负重伤,不愿拖累战友而开枪自尽;红军将军的女儿热尼娅,为了掩护战友只身引开敌人,唱着歌牺牲在德寇冲锋枪的扫射下......

女战士们牺牲了,但德国鬼子始终没有能够突破她们守护的阵地--她们守护的是祖国的森林湖泊和土地,是美丽而骄傲的永不屈服的俄罗斯。许多年过去了,湖边的森林里一片寂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悄悄...

中国观众太熟悉这部电影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某种意义上几乎就是苏联电影的代名词,因此,详细介绍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或者思想主题已经没有必要了。在这里,我想引用鲍里斯.瓦西里耶夫本人的一些访谈笔录及作家对读者来信的回答,就作品创作的动机、素材来源等相关情况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同时,对电影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独特的电影语言作一些简要说明--这对于正确读解电影、充分体会其艺术魅力是完全有必要的。

1. 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

鲍里斯.里沃维奇.瓦西里耶夫,1924年5月21日出生于斯摩棱斯克,父亲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是红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员。卫国战争爆发时,17岁的鲍里斯是一个10年级中学生,7月8日他投笔从戎志愿奔赴前线,作为空降兵部队共青团狙击营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斯摩棱斯克的森林里和法西斯德军的破坏小组进行战斗(也有资料说是“共青团驱逐机飞行中队”)。1942年曾进入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重回战场。1943年瓦西里耶夫(时军衔为中士)身负重伤,伤愈后被送入进装甲兵军事学院进修。1948年毕业,48年至53年在乌拉尔担任运输装备试验工程师(军职),并于1952年加入苏共。1954年瓦西里耶夫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以剧本《军官》初露头角,1956年退役,进入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作品包括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1969年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使作家一举成名,小说有17种舞台改编本,包括话剧、歌剧、芭蕾舞剧,1972年由作家担任编剧的同名电影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1975年作家因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及其舞台剧本获得苏联国家奖金。他的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1974)以及中篇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同样在读者中间获得了热烈反响。1981年首次当选为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被授予民族友谊勋章。

瓦西里耶夫的文学创作有以下一些特点。 作品中的的主人公具有纯洁的道德品质:作家主张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用“有道德”的主人公取代“有用”的主人公(〈消息报〉1989年1月18日),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颇具深意。瓦西里耶夫的作品篇幅不大,情节紧凑,节奏变化、场景切换自然流畅,人物鲜活生动--具有独特的“可视性”,这显然得益于作家在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的学习经历。瓦西里耶夫还特别擅长描写女战士,这也许是受到妻子的影响:他的妻子是卫国战争中的红军女战士,也是他在装甲兵军事学院的同学--这样的“革命伴侣”真是让我羡慕!!!

瓦西里耶夫将他的三部作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未列入名册》(1974)以及《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称为三部曲,但这三篇小说内容各自独立,互不联贯,也无共同的环境或人物,三个故事的时间背景与作品发表的时间顺序恰恰相反--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是三部曲呢?

部分原因在于,这三部作品具有色彩斑斓而又和谐一致的艺术风貌:情节紧张生动,承接转折突厄而又合情合理;举重若轻,把浓郁的抒情色彩、幽默诙谐的语调、浪漫主义激情与悲剧气氛和谐地熔于一炉;时空交错,把揭示主人公思想、情绪的内心独白、回忆、幻想、梦境与现实场景全都和谐自然地穿插在一起。但是,三部曲之间的联系更主要是在于人物心灵上的一致,是心灵上的血肉相连:无论是牺牲在湖边森林中的5个年轻女战士,还是《未列入名册》中在布列斯特要塞地下工事里战斗到最后一息的科利亚.普鲁日尼科夫中尉,他(她)们和《后来发生了战争...》中那些9年级(2)班的中学生是精神气质完全相同的同一代人。三部曲所描写的是这一代人(也就是“前线一代作家”的同时代人)的生活、学习、战斗、牺牲的历程。《后来发生了战争...》是另外两部作品的序幕,也是联结三部曲的关键纽带,它揭示了这一代人奔赴战场奉献自己青春热血与生命的英雄行为的力量源泉之所在:理想主义,责任心,使命感,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对知识和艺术的热诚追求,对友谊、爱情以及人世间一切善良美好的感情的向往……正如作者所说:“我的一代--这是1923-1926年诞生的一代,‘赴义的一代’,我们实际上都是中学生,遇上了战争,自愿上了前线。这是令人惊叹的一代,我们怀着创造英雄业绩的无限的信念,并为此作好了准备。

这是牺牲的一代,也是胜利的一代。”

谈到《这里黎明静悄悄》的创作动机,作者说这是由于“记忆的推动”。 “前线一代作家”不仅熟悉“赴义的一代人”,而且总是带着一种生者对死者的诚挚的感情来写作的,有时甚至是负疚感--作为幸存者对牺牲的战友的一种难以名状的过失感。苏联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的诗歌《我知道…》真切地表达了这种感情:“我知道/别人未能从战争中归来/不是由于我的过错;他们有的年长/有的年轻/永远长眠在他乡;没有人说过/我曾坐视不救别人的生命/没有人说过啊/可是毕竟,毕竟,毕竟……”。

对历历在目的往事的回忆,对一去不回的战友的缅怀,这已经成为包括瓦西里耶夫在内的“前线一代”作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描写战争成为他们神圣的职责--追念死者,抚慰生者。

关于创作《这里黎明静悄悄》的素材来源瓦西里耶夫曾经作出了一些说明。

小说里的红军战士最初全是男性,但作者后来把原来的人物除瓦斯科夫准尉外全改为年轻的女战士--这样的艺术构思是为了突出生命与死亡、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反差,从而使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加强烈。

小说里的战斗是否确有其事?--作家在答记者问时说:“小说情节是有真实基础的(时间、地点、事件),只不过在森林中和德军伞兵小分队殊死搏斗的不是高射机枪排的女战士,而是驻扎在铁路会让站的一支非作战部队,其中大多是伤员、残疾人和老人,装备只有几条步枪;他们一直战斗到援军到来,最后只有一个中士活了下来。”

瓦斯科夫准尉的人物原型是否就是上述战斗中唯一的幸存者?--“不,这是一个综合形象,是虚构的。”

女战士有人物原型吗?--“没有,没有一个女战士是以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人物为蓝本的。” 女战士的构思大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家在18岁时曾担任高射机枪排排长,负责了2个月的队列训练任务,这个排里全都是女战士;二是来源于作者在共青团狙击营作战时的一次经历--1941年7月9日,作者随部队第一次到森林里执行任务,在林中空地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地上,看见了两个被德军破坏小组杀害的农村少女,这一悲剧场景给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述“记忆的碎片”只是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最初动机,归根结底,每一个女战士都是作家在战前的和平生活以及卫国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所见过的、记忆中的苏联妇女的综合形象--这就是作家所说的“记忆的推动”,也是我们常说的“典型”。

2.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

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生于1922年,他和瓦西里耶夫一样,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那一代苏联艺术家。卫国战争中,罗斯托茨基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并多次负伤;战争没有能够夺去他的生命,但却给他留下了终生残疾--他失去了一条腿。战后,罗斯托茨基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完电影学院的课程,他把自己的才华献给了电影事业,拍摄了一系列优秀的电影作品,包括:《这事发生在宾科沃》,《白比姆黑耳朵》,《迎风而立》,《活到星期一》,《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等等。卫国战争题材是罗斯托茨基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他在电影中回忆自己的战友,使这些“永远年轻”的人在银幕上获得重生。罗斯托茨基在1974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于1970年及1975年两次获苏联国家奖,1980年获得最高奖--列宁奖金。

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代表作里,罗斯托茨基充分展示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用光影与音响语言创造出一部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

电影在主题上是完全与文学原著相一致的:歌颂卫国战争中的普通的英雄,那些在“一寸土”上战斗、牺牲的平凡的战士;当这些战士只是一些年轻的姑娘的时候,作品的悲剧感染力就更为强烈了。

小说改编为电影后分为上下两集,下集的名字是《局部的战斗》--这直接揭示了作品的风格--描写“局部战斗”的“战壕真实”。 在战壕真实作品中,“英雄”的含义与传统思想相比是有所拓展的。从传统的“英雄”涵义来看,只有丽达和冉妮娅才是真正的优秀的红军战士、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其余3个女战士则并非如此。但无论是作家、作品中的准尉,还是作为读者和观众的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女战士的牺牲无足轻重。她们都是英雄--因为,女战士们的力量再微薄,那也是战胜法西斯德军的力量的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战壕真实”作家在作品中一再强调的就是每一个“普通一兵”的微薄力量--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了人民战争的力量无穷的海洋。何况,这些年轻的姑娘本来就不该属于战场,应当由男子汉来保护她们;她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战斗并血洒疆场,这本身就已经是了不起的英勇行为。在电影里,5个女战士全部牺牲后,负伤的瓦斯科夫准尉满怀着悲伤与愤怒去找德寇复仇,导演用出色的运动摄影以及音响元素使得剧情达到了最高潮--准尉悲愤的面容,闪掠而过的枝叶,连续闪现的五位女战士的特写镜头,悲怆、强烈的主题音乐,这一切不仅仅体现了准尉对敌人的憎恨,也体现了准尉内心失去战友的伤痛,还有因为自己无力保护姑娘们而感到的愧疚...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艺术手法的丰富多样以及结构复杂程度上远远超过了文学原作。

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影时空结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時空結構相當復雜﹐但是安排得十分妥貼﹐不使人感到造作﹐也明了易懂。影片共有4種時空關系,不同的时空又是用不同的色彩来展现的(我们不妨称之为“色彩蒙太奇”):(1)影片以戰爭結束二十年后的和平生活為基礎--這是用真实而自然的彩色表現出來的,并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姑娘的红衣服,火红的枫叶)。(2)故事的主體發生在過去戰爭的時空--這是用黑白片表現出來的,既突出了战争年代的严酷,也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3)在故事的主體時空中又有女战士對战前和平時期的回憶﹐這就是“過去的過去”的超敘事時空(腦海中的現實)﹐但也有人物的幻想所造成的超敘事時空(第(4)种时空)﹐如嘉尓卡在回憶基礎上的幻想。回忆或幻想的时空是用夸张的高调彩色来拍摄的,并以美丽的白色为基调以突出其梦幻色彩,展示了被战争所摧毁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希望。也有观点认为存在第5层时空:准尉在战斗间隙对已经牺牲的女战士的回忆--有些用了黑白胶片,也有些用了色彩鲜艳的彩色胶片或者做旧了的彩色胶片,其中彩色胶片以军绿色和鲜红色(红军战士的绿色军装和帽徽上的红星)作为主色调。

過去戰爭的時空緊緊地嵌在戰后的和平生活這一框架中﹐同時在嚴酷的戰爭年代與寧靜的和平時期之間、在壯烈犧牲的女高射炮手們與無憂無慮的野餐的青年人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女战士们对战前和平生活的回憶、期望以及梦想,与战争的残酷现实及她们悲剧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空套层结构与色彩蒙太奇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强调所有这些不同时空的对比,在对比映衬中增加艺术感染力并突出思想主题:红军女战士的美丽与勇敢,战争的毁灭性与悲剧性...

影片的节奏变化也相当出色。节奏的变化同样蕴含着一种对比﹐一种情緒上的、氣氛的对比。影片上半部《在第二梯队》的节奏是舒缓的,几乎沒有什么情節的發展﹐都是一些插曲性的大小事件﹐它們起到了介紹人物和表現這些女戰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其不同性格的作用﹐而且尽管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也有空襲警報﹐也有德寇﹐但卻充滿了乐观的情緒。戰士們享受着從炮火中偷來的一絲快乐与轻松。同時影片上集又几乎是围绕愛情展开故事﹐一方面是姑娘們回憶中的或者想象中的愛情﹐另一方面是現實中的麗莎對准尉的含蓄的愛、房東太太對准尉的朴實的愛﹐等等。過沼澤地是影片中人物的情緒氣氛轉變的開始﹐安排得非常自然可信﹐使觀眾感覺不到有一條分界線。但是在此之后﹐前半部的那種戰時第二梯队中暫時的寧靜氣氛沒有了﹐代替它的是殘酷的局部戰斗--影片下半部的名字是《局部的战斗》﹐是残酷的战斗﹐是死亡。節奏由此从舒緩演变到緊張﹐这种节奏的加快是通过多种电影艺术手法实现的:演员的动作越来越紧张急促(配合剧情的安排);镜头段落越来越短促(单个镜头长度缩短、镜头切换频率加快);主观镜头与运动摄影的大量运用(配合镜头内部蒙太奇);此外,音响在加快电影节奏上也起了相当突出的作用,音调、音量、音色的变化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对于表现心理、渲染情绪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片尾瓦斯科夫准尉在林中穿行搜寻德寇以期为姑娘們复仇的运动摄影段落是整部电影节奏上升的顶峰,也是全剧情节发展和情绪迸发的最高潮,它成功地运用了上述各种节奏控制手段,充分体现了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独特魅力。

音乐不仅影响着影片的情绪和节奏,音乐还直接阐述电影的主题,直接体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精神气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片首的主题音乐是史诗般的、雄浑、悲壮的,它仿佛是战斗的号角,又像是悲壮的挽歌。

片尾的歌曲《寻找》则是轻柔而深情的,它是对战争年代的追思与怀念。电影音乐还以不同的旋律以及不同乐器的音色体现了五位女战士不同的精神气质:丽达的回忆段落是用轻柔的管乐及钢琴来表现的,两种乐器和谐的重奏象征着丽达与边防军军官奥夏宁纯洁美好的爱情;热尼娅的音乐主题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圆舞曲,充满了热情与浪漫色彩;犹太姑娘索尼亚的音乐主题使用了鋼琴和大提琴﹐它的音調明顯是深沉而悲怆的﹐尤其是當大提琴接在鋼琴后面出現時﹐音乐的悲劇性更加增強了--它象征着犹太民族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嘉尓卡的音乐是普罗柯菲耶夫童话剧及苏联歌舞电影常用的的轻音乐,它象征着这位孤儿院里长大的姑娘充满幻想的奇特性格;农村姑娘丽莎的音乐主题则是用最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巴拉莱卡琴演绎的,琴声如泣如诉,使人仿佛闻到俄罗斯乡村新翻耕过的土地的芬芳,听到白桦树的枝叶在风中窃窃私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9439.html

更多阅读

电影《我的长征》登陆欧洲、非洲等 我的长征电影

刚得知由我参演的电影《我的长征》、和电影《八月一日》、《夜袭》成功登陆欧洲及非洲几十个法语国家和德国、奥地利、荷兰、印度尼西亚等的影院及电视台。这是国产主流战争大片首次进入欧洲市场。在此作为中国电影的一员,衷心祝福!祝

电影《爸爸的爱》精彩评论 爸爸的爱作文400字

电影《爸爸的爱》精彩评论2007-09-1722:37:23|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让杜鹃啼血的美丽重来观龙赞许的电影《爸爸的爱》2010-06-07 00:09:32●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姚瑶深夜,伴着寂静的雨声,《爸爸的爱》带我

声明:《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评》为网友霸气小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