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八十年过去了。这期间国际风云际会,天翻地覆。八十年前,纳粹崛起,在德国民众的拥戴下,“意志的胜利”,希特勒当选登台。看着他家起高楼,二次大战如火如荼。“辛德勒的名单”,记载了滔天罪恶。看着他家楼塌了,“帝国的毁灭”,希特勒度过最后十二天。“生死朗读”从一个难得的视角,演绎小人物的战争罪行清算。战后德国成为冷战的缩影,普通人的生活,也有“窃听风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再见列宁”。独裁好像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然而“浪潮”依然动魄惊心……
意志的胜利
英文片名: Triumph of the Will
出品时间: 1934年
制片地区: 德国
类型:纪录片
主要奖项: 巴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演职员表
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 Leni Riefenstahl
配乐:赫伯特·温特 Herbert Windt
演员: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雷哈德·赫德里奇 Reinhard Heydrich
马丁·鲍曼 Martin Bormann
约瑟夫·戈培尔Josef Goebbels
尔曼·戈林 Hermann Göring
道夫·赫斯Rudolf Hess
因里希·希姆莱 Heinrich Himmler
阿道夫·瓦格纳 Adolf Wagner
维尔纳·冯·布隆贝格Werner von Blomberg
马克斯·阿曼 Max Amann
弗里茨·莱因哈特 Fritz Reinhardt
德国纪录片《意志的胜利》曾获得巴黎电影展金奖,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电影讲述的是1934年的纽伦堡纳粹党党员大会,主要是歌颂希特勒、纳粹党,宣传色彩很浓厚。抛开这个事件的背景来说,导演的拍摄手法很高超,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十分精湛,后人至今都在模仿。
上世纪30年代,当纳粹党徒聚集在纽伦堡开会期间,希特勒想拍摄一部纪录片,以反映纳粹形象。他选中了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他给里芬斯塔尔提供了空前的拍摄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无数的聚光灯,16名一流摄影师、30台摄影机所组成的规模庞大的摄影队同时开工,22辆配备司机的汽车和身着制服的机动警官,全部随时听命于里芬斯塔尔调遣,纽伦堡甚至为拍摄还专门修建了特殊的桥梁、塔和斜坡路,使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希特勒如此不惜工本,为的就是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完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
希特勒、戈贝尔和莱尼·里芬斯塔尔导演
希特勒的愿望达到了。里芬斯塔尔指挥着她的摄影大军,在梯子上、斜坡和高塔上进行拍摄,多视角的拍摄成功地渲染了现场气氛。影片后期制作花费了几个月,赫伯特·温特为影片配乐,音乐风格近似于瓦格纳,瓦格纳是希特勒最喜爱的音乐家。《意志的胜利》于1935年首映。影片完全符合当局的意图,艺术精湛,很有美学追求,被纳粹头目们称赞为“杰作”。这部影片的成功,使里芬施塔尔成为“国家社会主义自我标榜最有想象力的宣传员”。
里芬斯塔尔工作照
这部影片在宣传上获得的巨大成功是“不可饶恕的”。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部影片能够如此广泛地为对手所用,对希特勒持反对态度的国家也都把《意志的胜利》中的大部分内容借用到本国的反战宣传影片之中;也没有哪一部影片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自制力丧失殆尽的情况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对这种奇特现象的唯一解释是: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不撒谎,它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
在纳粹统治时期,许多有良知的艺术家都不愿与独裁者合作,他们不是流亡国外,就是被投入了集中营,甘愿为纳粹服务的只是少数人,莱尼·里芬斯塔尔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里芬斯塔尔对希特勒的崇拜发自内心,把希特勒看作是人民的救星。在她看来,是希特勒使德国人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长期萧条和民族自卑感,这一信念,直到战争给全世界造成毁灭性灾难,她才醒悟过来,认识到自己也成了被欺骗的历史的牺牲者。她开始不再为政治宣传效力,但她作为纳粹艺术的招牌却再也改变不了。
第三帝国倒台后,里芬施塔尔是第一批被送进监狱的电影人,她被定名为纳粹的同情人并几次遭到逮捕。1949年,她终于结束了牢狱之灾,她的导演生涯也随着帝国的覆灭而长时间的中止了。
1992年是莱尼·里芬施塔尔诞辰90周年,为了向这位德国电影界元老表示敬意,拉伊·米勒为里芬施塔尔制作了一部长达3小时的纪录片。2003年9月8日,莱尼·里芬施塔尔谢世,享年101岁。据报道:“她走得很平静,没有感受到任何痛苦,就像躺在她的床上睡着了一样。”
资料:百度百科·意志的胜利
http://baike.baidu.com/view/408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