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解读与教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解读与教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学诗》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一生的遭际来看,这个插曲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强烈了。

《香菱学诗》是小说节选,小说三要素的核心是人物,因为它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作者写香菱学诗这件事,是为塑造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教学此课不应就事论事,而应在分析学诗过程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上,并最终联系人物在小说中的命运,实现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

香菱是一个精华灵秀、悟性极强的人,也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迸发出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指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对这样一个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而这种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红楼梦》则把它发展到极致。它与作家通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人物心理相比,更显得跳脱生姿而又富于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生活实际。

在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讴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而当这样一个女子终究难逃其悲剧宿命,香魂返归故乡之时,作为读者,我们怎能不为之扼腕叹息,怎能不掬一把清泪?有人说,红楼梦是女子的悲歌,亦是女子的赞歌,文中塑造了百余位女子形象,她们或巧笑倩兮,或眉目盼兮,或袅娜风流,或娴雅贞烈,她们就那样一个个走进读者的心中,却又是那样一个个令人心碎地去了,直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黛玉的这种表现,是她性格中另一侧面的反映。从某种角度说,黛玉比宝钗其实更容易相处,也更同情弱者。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从课文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一)教学理念

本文是一篇小说,又是一篇自读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因此执教本课拟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主动合作的意识和大胆表述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欣赏作品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从而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本课的教学力求做到的是:基础建立在文本上,地位建立在平等上,方法建立在探究上,课堂体现在对话上。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读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初步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文学修养。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初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

3.学习香菱苦志学诗的勤奋与坚韧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红楼梦》,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聚焦“红楼”,关注香菱

导入:展示香菱判词《叹香菱》并交流:大家知道这首词的名字吗?出自哪本书,是写谁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引导:对《红楼梦》和香菱,大家了解多少呢?请同学展示课前所找资料或课外阅读《红楼梦》的收获。

学生展示后教师适时补充拓展。

1.谈自己所知,学同学所讲,进学习状态。

2.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收获

①关于曹雪芹。

②关于《红楼梦》。

③关于香菱。

二、整体感知——由歌入文,理清情节

1.播放音乐《叹香菱》,并解说诗意,引导学生了解香菱的性情、才情。

《叹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2.展示问题并指导学生读课文。

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学法指导:

①读课文,看注释,明文意。

②圈点勾画,标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

③标注自己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3.读书交流:

①指名学生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提升。

②解决初读中遇到的浅层次问题,整理深层次问题,带入研读环节。

1.听教师解析,并结合自己的预习,给予质疑或补充。

2.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

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3.读书交流:

①在读书和交流的基础上明确: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示法,如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三分法:拜师论诗、读诗品诗、写诗改诗;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等。

②提出并互相探究初读质疑的问题。

三、研读赏析——精读悟情,走近香菱

结合学生初读质疑,组织进入对文本的研读并展示研读探究问题:

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探究与对话中,围绕主问题解决以下问题:

① 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之处,加以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初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

②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③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引导学生体验:香菱之可悲与香菱之可赞;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围绕问题:“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认真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把握阅读的体验,走进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体验作者情感。

①香菱学诗成功在香菱的学——学的痴迷。找出文中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批注式点评;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

②香菱学诗成功在黛玉的教——教的极致。指点学诗门径:重立意,重内容,重领悟,重研究讨论;教学方式:重培养自信心,重循序渐进,重积累感悟,重实践探究,重能力培养。

③香菱学诗成功在环境的雅——大观园这个优幽雅、美好、洁净的环境使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的解放,聪明才智得以彰显。

四、迁移拓展——深刻感悟,形成积淀

1.读书交流:从香菱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课外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咏月诗。

畅所欲言,谈自己感悟,形成积淀。

【教学实录】

片段一:整体感知——由歌入文,理清情节

师:大家知道吗?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从刚才的交流中,老师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课文读得很投入,收获很多,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需要跟同学们交流吗?

(片刻安静之后,有同学举手,教师示意发言)

生1:我想问的不是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而是刚才听同学介绍《红楼梦》时的困惑,可以吗?

师:当然,请讲!

生1:刚才赵倩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在这篇文章中,我觉得香菱很幸福,并没感觉到她的悲呀?”

(下面有同学窃笑)

师:你读过《红楼梦》吗?

(生不好意思地摇头。)

师:那你产生这样的困惑就不难理解了,读过《红楼梦》的同学请举手?哪位同学能帮这位同学解答一下他的困惑?

生2:我也说不太好,但我觉得香菱很可怜,这应该是她的“悲歌”吧?(老师示意其继续说下去)在《红楼梦》中,香菱很小就被人贩子拐走了,后来又被薛蟠强买回家,做了他的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我记得,薛蟠后来又取了妻子(学生摇头表示忘记)

师:金桂吧!

生2:对,金桂对香菱也不好,后来香菱受尽折磨,很快就死了。

师:是啊,那薛蟠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是可悲的,悲其出身仕宦,却年幼无依,饱受凌辱,最终香消玉殒之命运。那香菱之可赞又表现在哪里呢?

(刚才提问同学马上举手,老师示意回答)

生1:香菱是可赞的,在学诗过程中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如醉如痴,最终写出了好诗!这种学习的精神确实可赞!

(此时,有学生举手,师示意其发言)

生3:老师,我的困惑就是香菱所写的第三首诗是梦中所得,这不是有失真实吗?甚至搞迷信吗?

(下面又有同学笑,有同学不请自发言)

生4:照你这么说,“贾宝玉游幻境”岂不更迷信荒唐?

生5:我觉得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艺术的真实,不要按生活的真实去分析。

(师点头表示赞同)

生6: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这是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的结果。

师:你很会抓文中的“关键词语”!(示意生3)同学的分析帮你解决困惑了吗?(生点头)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好,继续我们的读书质疑。

生1: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写作文的时候要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并确定详略,这篇文章写的是香菱学诗,可我感觉写林黛玉的笔墨太多了,是否有点详略欠当了呢?

师:你能就文章在人物描写方面提出质疑,很好!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吧!

生2:本文是一篇长篇节选的文章,这题目是编者加的。

生1:(反驳)编者加的题目也该扣文章呀,不能乱加呀!

师:看来对这一解答不满意,哪位同学能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稍候片刻,无人举手)

师:读课文遇到困惑,到课文中去寻求答案。请大家再去浏览文中写林黛玉的文段,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小组交流之后)

生3: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一直是一个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的人,我觉得,在读《红楼梦》时,感觉林黛玉特别爱耍小性儿,但是在本文中,感觉不到她的小性儿,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很热情,不厌其烦。

师:关于林黛玉的形象,我们在研读课文时还要分析,现在就不再深究,但老师很赞成这位同学初读的感受,在文章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别样林黛玉。

生4(打断老师,顿悟似的):林黛玉和香菱命运很相似,她们都无父无母,无家可归,应该同病相怜吧!

生5:有了林黛玉的教,才能成就香菱的学,教学相长吗。

师:说的真好,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这节课主要探究的问题: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想抓住教学时机,顺势利导,进入研读环节,按预设组织课堂,但此时,有学生举手示意,教师放弃计划,示意发言)

生1:老师,我有个问题,林黛玉是一个好老师,她为什么要让香菱先读王维的诗,再读杜甫李白的呢?还有,为什么林黛玉不赞成香菱读陆游的诗?陆游的诗不好吗?

师:问得好,很善于动脑筋嘛。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生陷入思索。片刻,无人作答)

师:有点难度,小组交流一下。

(片刻喧闹之后,教室又归于安静,但仍无人举手)

师:看来这问题还真把大家给难住了。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首先请大家看陆游这首诗的题目(生看注释),可知这是休闲之作,谈不上有什么深邃的意境。古人云: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对休闲之作,黛玉是瞧不上眼的。所以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生若有所悟)为什么要依次学三人的诗句呢?这跟他们的诗歌特点有关。王维的诗富有诗情画意,前人评论他“诗中有画“(学生齐答“画中有诗”),而杜甫呢,大家知道,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善写真景,抒真情;李白则是唐代最伟大的(生接上来说:浪漫主义诗人),很有想象力。

生1:明白了。黛玉先让香菱感受诗歌意境,再让她明白要有真情实感,然后发挥想象力。

(师颔首赞同)……

片段二:迁移拓展——深刻感悟,形成积淀

师:香菱学诗取得成功,有教的极致的林黛玉的功劳,幽雅美好的大观园也功不可没,但我们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在香菱自己。从香菱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1:学习要像香菱那样刻苦才能学好。

生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生3:学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

生4:学习要重诵读、理解、感悟,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生5:学习要坚持不懈,一次不行,两次,直到成功为止。

生6:学习还要讲究方法,一味死读书是不行的。

(还有同学举手想发言,此时,老师感觉:学生从香菱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收获了,但这收获比较浮浅,缺少感悟和积淀,于是及时调整)

师:从同学们踊跃的发言表现中,老师发现,同学们从香菱身上学到了很多,不把这些宝贵的收获积淀成美丽的文字,岂不太可惜了!接下来,请大家把你的收获写一写,注意学习香菱学诗的精神,让你的收获变成美丽如诗的文字。

(学生开始沉思,部分同学开始动笔,老师巡回,个别指导,浏览写作情况。6分钟左右,多数同学已写完,开始交流)

师:看一看我们沉淀的收获是否更美丽!

生1: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香菱正是达到了“好之”的境界,所以她学诗成功。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今后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点评一下,他说得怎么样?

生2:他能抓住香菱学诗的特点来谈自己的收获,这是优点,不足就是他的语言没有做到美丽如诗。(同学笑)

生3(先前回答“学习要像香菱那样刻苦,才能学好”的同学):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如果怕扎手,那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香菱学诗就很好地证明了一个道理:采花莫怕刺!香菱为了“采花”,在满是刺儿的玫瑰花丛中勇敢前行,我们学习若能如此勤奋,即便是笨鸟,也有先到达目的地的一天,香菱学诗便是例证,所以请记住:采花莫怕刺!

(赢得阵阵掌声)

生4:“香菱学诗”告诉我们:成功源于勤奋,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也是成功的关键。泉水叮咚奔向大海,雄鹰展翅搏击长空,香菱正是有追求,才感受到了快乐的心境;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流始。

师:多美的语言,多深刻的启迪!

生5: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王国维治学的三境界:“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师:感谢曹雪芹,让我们认识了香菱,感谢香菱,让我们拥有了那么多的感悟体验。课后请大家把心得写成一篇短文,题目就叫《从香菱学诗说起》。

好,下课!

(时间:2008年10月地点:日照公开课情况: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公开课)

【教学反思】

关于备课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鉴于《香菱学诗》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节选,加之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所缺失的现状,上课伊始设计了相关背景介绍,目的是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铺路搭桥,采取的形式是学生预习展示,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作者写香菱学诗这件事,是为塑造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教学此课把重点放在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上,以“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研读探究的主问题,串联整堂课。

关于课堂流程中的几点总结:

1.在初读质疑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做到注重预设,也关注生成,甚至为了学生,放弃了最佳的过渡时机,应该说,尊重学生的理念在这一环节上真正落实到了行动上;另外,在对于“为什么不读陆诗”的问题上,教师抓住时机,做了必要的提升。

2.研读赏析环节能利用一个主问题去展开对文本的解读,对语言的品味,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课堂流程显得清楚明白,目标明确。但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找字、词、句的阶段,对课文缺少整体把握,对学生的回答缺少有效的提升,使得学生“天女散花”般品词品句,师生一起在课堂上转圈圈,不能够深入理解、把握人物形象。

3.迁移拓展环节,教师的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学生的收获得以沉淀,认识得以升华,但同时也放弃了对香菱咏月诗第三稿的赏析,升华了感悟,错失了鉴赏!

关于授课之后的几点反思:

回顾45分钟的授课过程,感到欣慰的是这堂课是一堂有预设,也有生成的课,在质疑探究环节和迁移拓展环节,能抓住时机,适度地生成问题,基本实现了预设后的生成,比较符合语文课堂的度。而这堂课最大的问题是对文章语言的揣摩不深不透,这缘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对文本解读的水平偏低。致使学生对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体会不深。此乃今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教学感悟】

艺术语文缺憾课堂

从教十几年来,一直在中学语文这块沃土上耕耘着,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毕生追求的艺术;而课堂又是一门缺憾艺术,因为艺术,才吸引人,因为缺憾,才更吸引人。

从刚登上讲台时的一本课本,一本教参,教师讲学生听到现在的新语文、新课堂、新理念、新方法,语文在变,课堂在变,而要适应这些变化,教师首先要“变”。

要让语文成为一门艺术,老师要转变观念:课堂要注重文本,对文本的解读不是教参的讲解,而是教师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而这个性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之上的,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过去教参的“传声筒”,当然也不能成为网络信息资料的“搬运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要树立“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应注重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杜绝过去语文课上的架空分析、过度阐释、无效讨论。让语文真正正走向艺术之路。

当然,艺术包含着技术而又高于技术,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文本解读要有广度,有深度,有层次,有创意;课堂不仅要有预设,还要有生成;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抓住他们瞬息的闪光点……

艺术语文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还远远不够,专业化发展的路还需要自己不断提升,而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习。因为艺术,我要追求;因为追求,我要学习!

为了这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不能满足于做一名教书匠,而努力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则是我的奋斗目标。

【专家点评】

课堂操作思路清晰,结构简约,重点突出。上课伊始介绍有关背景材料,接着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后,进入探究题:“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从香菱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全过程丝丝入扣,一环扣一环,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这是衔接的功力。

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的作用,这是新课程中我们所极力倡导的一种角色定位。这是理念改变的功力。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很重要,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本节课的问题就做到了层层深入。很多精彩的课,教师总是能利用一个主线或者主问题将整节课串联起来,这堂课在探究环节就做到了这一点。这是备课的功力。

本节课是有预设也有生成的课。关于预设和生成,是不是可以比作是一棵树,教师的预设就像是树干,课堂的生成可以比作是树枝和树叶。

个别环节的点拨、引导不到位,当学生阅读不到位、理解不到位、欣赏不到位时,老师如果能够及时引导,巧妙点拨,那必然会迎来教学的和谐共鸣。这一点是有待努力的。

(日照市教研室纪开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9070.html

更多阅读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 朱柏庐治家格言楷书

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解读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1627~1698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江苏省昆山玉山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昼夜恸哭。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迁徙流离,备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摘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衡量生死的标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的生死取向,一是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勇于牺牲一死;二是

《子平真诠》解读黄大陆 子平真诠评注 白话解

《子平真诠》解读(黄大陆)[转]《子平真诠》原序原文:予自束发就傅,即喜读子史诸集,暇则取子平渊海大全略为流览,亦颇晓其意。然无师授,而于五行生克之理,终若有所未得者。后复购得《三命通会》、《星学大成》诸书,悉心参究,昼夜思维,乃恍然于命之

《香菱学诗》解读与教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学诗》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香菱等一

声明:《《香菱学诗》解读与教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为网友大步向前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