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 日
学校 | 江南小学 | 年级 | 五年级 | 班别 | 506 | 任课教师 | 何中秀 | ||||||
科目 | 数学 | 课题 | 梯形的面积 | ||||||||||
教学过程概况 | 即时评价 | ||||||||||||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回忆用什么方法研究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体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 先转化已学过的图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这两种图形都是经过几个步骤得出的? 1、 先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 2、 从而推导出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师:教师:所以我们可以把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分成两个部分,第1步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第2步是用这个图形与转化的图形的关系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 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②在学习梯形面积以前我们都会计算哪些图形面积了呢?
梯形可以利用以上的图形推导出公式。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动手摆一摆或剪一剪、拼一拼,把你的发现跟同座交流或小组进行讨论。 ③说出你的想法 我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并使用图形进行拼摆和讲解。 教师:刚才这个同学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还有转化成其他图形来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吗?能给全班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推导的吗? 学生:我们组是把梯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一个三角形以梯形的上底为底,一个三角形以梯形的下底为底,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可以用“上底×高÷2”和“下底×高÷2”来求到,再把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梯形的面积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上底×高÷2+下底×高÷2。 教师:大家转化成不同的图形,推导出来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上底+下底)×高÷2”吗? 学生:计算梯形面积所需要的条件,和不能漏写除以2,同时计算要认真。 三、巩固练习 1、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cm,下底是5cm,高是3cm ,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2、看图完成表格。 3、课本第101页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在平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 1、通过让学生计算图形面积,让学生自己 找到原来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点, 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有 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主动应用所学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2、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 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这个教学环节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把前面图形面积 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应用到这个内容的学习中,有效地应用前 面掌握的学习方法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是分“转化”和“推导”两个环节来进行探讨,使研究的进程清晰,研究的重点突出。 三是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进行推导,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 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3、 教师的语言能力 很强,很有煽动性, 吐字清楚,善于使用 鼓励性语言。 4、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求梯形面积必需的一些条件,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公 式的应用能力。 | ||||||||||||
综 合 评 价 | 本节课从整体看,全课流程连贯,创设比较自由的合作环境,实现了教师的角色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倾听方面做得非常棒,整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梯形的要素,并形成相应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好完成教学任务。 听课教师:黄利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