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与新闻述评的写作 新闻特写

[学习与理解的要点]

1、理解新闻特写与新闻述评的相关概念。

2、掌握新闻特写与新闻述评的写作特点。

3、进行新闻特写与新闻述评的写作练习。

新闻特写与新闻述评,是新闻文体的两个重要文体形式。如果说新闻特写是对普通消息类新闻事件继通讯之后的进一步特征性突出与核心部强调,则新闻述评就是对普通消息类新闻、通讯以及新闻特写的意义阐释与内涵挖掘。新闻特写使新闻事实更为具体而彰显,新闻述评使新闻事实的意义更为鲜明而深刻;新闻特写要求的是作者对生活事件敏锐的观察力,而新闻述评则要求的是作者对新闻事实深刻的思辩力。在这个信息爆炸信息奔涌的时代,网络以其速度优势,电视以其影像直观优势,收音机以其移动中收听的便携优势,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传统纸质媒体的文字新闻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基础性优势。学会新闻特写与新闻述评的写作,是每一个新闻写作者继消息与通讯之后不可推脱的学习使命,也是每一个普通写作者基本的学习任务。

第一节新闻特写的写作

在目前以纸质新闻媒介为传统载体的新闻文体的各种常见文体中,消息与通讯之外,最为常见的就是新闻特写。和消息相比,新闻特写既有新闻事实的要素完备性,又有新闻事实的细节生动性;既有新闻事实的客观真实性,又要新闻事实的情感动人性。由于新闻特写能够以其生动饱满的细节呈现与情感激励满足广大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进一步了解愿望,所以长期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即使和新闻的另一个重要类型报告文学相比,新闻特写不仅以其篇幅的短小与文学手法的运用而获得着读者一如既往的青睐。

一、新闻特写的含义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性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通过形象描绘等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具有强烈视听觉效果及情感效果的刻画,使新闻言说具有立体感的信息效应,从而更集中地叙述新闻事实、更突出地强调新闻主题而有别于消息与通讯并介于通讯和报告文学之间的一种新闻体式。和普通的新闻写作相比,新闻特写的写作对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沈从文《论特写》说:“一个优秀的特写作者,广泛的认识与人类的温情,都不能缺少。理想的叙事高手,还必需有一个专门家或学者的知识,以及一个诗人一个思想家的气质,再加上点宗教徒的热情和悲悯,来从事这个工作。”(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第12卷.论特写.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141)

下面甘肃日报记者王雨的这篇《特别述职》,就是典型的新闻特写。

“下面,我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向各位代表作一报告……”9月9日上午,在定西西锦大酒店八楼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述职述廉会正在举行。定西交通征稽处基层征稽所所长向来自行业的服务对象及义务监督员述职述廉,诚恳纳谏。

在省交通厅、省交通征稽局及定西市纪委、交通局、信访局有关领导关注的目光中,在服务对象代表及义务监督员的注目下,安定交通征稽所所长张维祯、副所长范仲学先后走上发言席,报告了本人履行职责、廉洁自律以及本所人员依法征稽等方面的情况,并坦诚地说明了存在的问题。他们讲成绩不言过其实,说问题不避重就轻,诚恳的发言博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张维祯、范仲学的述职述廉结束后,接受服务对象的现场质询,张维祯和范仲学一一诚恳作答。

“安定交通征稽所近年来严把新车入籍、异动和减免费审批关,严格落实包缴制度,有力维护了车主的利益。全所工作人员在稽查过程中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稽查、亮证执法,严格稽查程序,规范稽查用语,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大为提高。”接着,与会的服务对象代表和监督员代表对安定交通征稽所进行了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服务对象对交通征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工作人员还向所有代表发放了《民主测评表》,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当定西市信访局副局长袁文耀当场宣布所长张维祯的满意度为100%、收集意见及建议4条,副所长范仲学的满意度为90%时,收集意见及建议1条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甘肃日报》2008年9月23日)

二、新闻特写的特点

新闻特写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重瞬间,少过程;重描绘,少叙述;重动势,少静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新闻场景的聚焦性:新闻特写的场景聚焦性指的是新闻特写对新闻场景的集中选取、对人物和事件瞬间集中描绘。新闻特写既然是“特写”,就应该局部放大某一段最典型最有表现力的新闻事实所在的时空而形成一种集中而强烈的“焦点”式言说效应,以此反映整体,折射全貌,透视本质。刘柱石《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作为一则关于新闻事实的特写性报道,就抓住了一个典型的场面——考试——进行了一番渲染与描写,考场的纪律之严明、气氛之紧张,同时这种别开生面之考试的意义之新颖重大,被作者拿捏得娴熟又妥贴,使读者深受感染。

(二)新闻事实的细节性:新闻场景的聚焦性势必派生出新闻事实的细节性。仔细观察,捕捉细节,推出形象,对准焦点而进行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的描绘,这是新闻特写给人以深刻印象和强烈感染的常用手段。在张京和陈辉二人的《时代需要最可爱的人——记著名作家魏巍同李国安的会见》这篇新闻特写中,“一双写英雄的手和一双紧握钻杆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就是细节。“老作家握着李国安的手高兴地说……”、“挂满军功章的”李国安、“魏老若有所思”、“离别时,魏老将自己撰写的们《地球的红飘带》一书和一幅亲笔题词交给李国安,上面写着:‘李国安同志:你是和平建设年代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些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有力也本真地告诉了我们比一般新闻叙述更多的信息。

(三)新闻表述的感染性:新闻特写的表述感染性指的是新闻特写在写人写事时情文并茂、感人至深地渲染新闻事实与烘托新闻气氛的情绪感染性。新闻特写是新闻事实的局部放大——局部的显微,这一放大而显微的过程,自然是新闻情景与新闻气氛的由远则近由隐而显地淡出于渲染于事实之过程,同时也是现场感渐达强烈的生动活泼的过程,自然也是读者的情感被渐渐激发的过程。

(四)新闻手法的描绘性:新闻特写的手法描绘性指的是新闻特写突出新闻特征的特写性与透视新闻全局的包举性。这一特性也派生出新闻特写给人以立体感和画面感的形象性和片段性。新闻特写有些类似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即它们都善于截取生活(或新闻事实)的某一个横断面,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然后通过对某一个片断的描述、对某一个场面的介绍、对某一个镜头的处理,最终对新闻事实做出形象化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是真正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写作,它虽然是对局部特征的描述,但是它的意旨却立足于高远、放眼于全局。如此言近而旨远的特点,使得新闻特写具有比较强烈的文学色彩。所谓的“华尔街日报体”新闻采写技巧,常常从某一独特具体的事例(人物故事、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人物故事、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也是一种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的写法。

下面这篇新华社记者肖春飞和汪涌的新闻特写《北川折翅“小天鹅”面对世界重新起舞》就充分地体现了上述新闻特写的特点。

天地静默,夜凉如水,乐声响起。全世界的目光,都随着光柱,投射在一个名叫李月的女孩身上。

她坐在轮椅上,右脚穿着红舞鞋,双臂缓缓张开,在夜空中曼妙而舞。

这是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现场,这一刻,无数人热泪盈眶:11岁的李月,来自北川,她是一个酷爱芭蕾的女孩,她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左腿,她不想让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得到了无数敬重生命与梦想的人们的帮助,她终于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



李月的节目,名叫“永不停跳的舞步”。

这个小女孩,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对芭蕾的追求,一刻也没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配乐是著名的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波莱罗舞曲》,全曲以单一主题反复,自和缓逐渐推向激昂的终曲。

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环绕在李月身边,众人手臂一波一波涌动,展现着作为艺术皇冠上明珠的芭蕾舞的优美雅致。被誉为“芭蕾王子”的中国优秀青年艺术家吕萌,与李月共舞。

这个晚上,身着一袭芭蕾裙装像个小公主一样的李月,是主角。

她仰望夜空,她为自己的梦想而舞,为北川的父老乡亲而舞,为自己罹难的同学而舞,为在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高昂着不屈的头颅的人们而舞……



5月12日下午,北川县城,大地咆哮,尘烟蔽天,这个建于两山之间、清流之畔的美丽小城,瞬间遭到灭顶之灾。县城内曲山小学,在山崩地裂间变成废墟,小李月清醒过来时,一片漆黑,无法动弹。她身边还有两个同学,开始他们还聊几句,互相鼓励着要出去,但两个同学的气息越来越微弱,慢慢死去,李月大声呼喊,却再也听不到回答。

李月是一个俊俏的女孩,爱好跳舞与画画,大地震发生前半年,李月开始学芭蕾舞,舞蹈老师说她的长相、身材以及天赋非常适合芭蕾舞,李月很开心,学习也更加刻苦。

求生的本能、跳舞的梦想,支撑着李月在废墟下度过了70多个小时。5月15日上午,为了挽救被坍塌物死死卡住左腿、已经危在旦夕的李月,救援人员无奈之下,作出给她截肢的决定。

截肢手术后的李月,生命仍然岌岌可危。在送往医院的急救车上,李月处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状态,为了不让她昏睡过去,护士一直想方设法和她说话:“小月小月,快醒醒!”

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接力,这个女孩顽强地挺了过来,后来,她在绵阳404医院又接受了断肢再截手术,彻底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医院,她对亲人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身边的同学都不在了,但是我一直想着跳舞,就坚持了下来!”



现在,李月终于重新起舞了。随着音乐声的加强,伴舞者的动作力度及幅度也随之递加,李月的神情,也越来越激动。

人们很难忘记这一幕:在废墟里,满面尘土的李月睁开大大的眼睛,问救援人员:“我是不是很勇敢?”

李月很勇敢,但她毕竟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身体巨大的疼痛,经常让她在病床上痛哭失声。而舞蹈梦想的破灭,更让她内心痛苦不堪。

人们挽救了李月的生命,现在,人们开始挽救她的梦想。

在6月8日端午节这一天,一直关注李月的著名独臂舞蹈家马丽再次专程从北京赶来看望李月。马丽在19岁时因为车祸失去右臂,一度意志消沉,在亲友鼓励下重新振作。她鼓励李月:残缺的肢体一样可以演绎完美的艺术。

大家都在帮助这只折翅的美丽“小天鹅”重新找回梦想。她应邀来到北京,参观了国家大剧院,在这里看了一场真正的芭蕾舞表演。在国家大剧院展览厅里的一个张着双臂正欲飞翔的女子雕像前,李月呆呆看了很久。

北京残奥会,让李月梦想飞翔。

残奥会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张继钢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残奥会开、闭幕式团队每天都十分关注灾区的情况,正好通过媒体了解到李月的故事,这与原来的一个节目的创意主题十分吻合,“因此我们对这个节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专门邀请了李月前来参加,这个角色由李月来担任,最合适。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我们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更使得李月通过残奥会开幕式的演出圆了她的芭蕾梦。”



《波莱罗舞曲》由简至繁,随着小鼓节奏渐强,开始奔向激昂。乐声如风,飘过“鸟巢”,起初如风起于青萍之末,最后,长风浩荡,高亢呼啸!

曲终一刻,“芭蕾王子”吕萌将李月托举起来!在梦想的天空,她又自由飞翔。这一瞬间,这个失去了左腿的女孩,却是这般惊人的美丽!

张继钢说,李月参加排练十分刻苦,排练经常进行到深更半夜,他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过去看这台节目的排练,去的时候经常看到小李月在轮椅上睡着了,“我们常常都不忍心叫她起来。总是先进行别的内容的排练,一直到需要她出场的内容时,才把她叫醒。她揉揉睡眼,很高兴地投入到排练中--因为芭蕾舞,是她的梦想。”

吕萌说,李月虽然学习舞蹈的时间不长,但悟性非常好,对舞蹈有一种渴望。让吕萌最难忘甚至感到震撼的,是李月进入陶醉于舞蹈世界后清澈的眼神。与李月在北京残奥会上共舞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吕萌说:因为李月,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对舞蹈有了别样的理解。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追求童话般的风格,轻盈、浪漫、温暖,这个晚上,李月就是童话的主角,一个梦想成真的小女孩,向全世界展现梦想的美丽、生命的美丽、人性的美丽。

灾难,可以毁坏人的身体,但无法毁灭人的梦想!

犹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与姚明共同入场一般,这个晚上,李月的舞蹈,让四川地震灾区与世界同在,与梦想同在,与灿烂的人性光辉同在!(新华社北京9月6日奥运专电)

三、新闻特写的种类

常见的新闻特写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一)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且关键的新闻事件的一种新闻特写。如《美国学生在中国农村》这篇新闻特写,就11名美国大学生在中国农村生活、学习、交流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特写性的报道。其中“吻别”的情景和最后“乡长的话”之结束语,极具新闻特写的品质。再如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解放军报》2005年10月12日)也是一篇优秀的事件特写。专家这样评价:“作者以军事记者特有的视角,全景式记录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太空这一举世瞩目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写法上,记者采用了零距离第一现场目击的‘镜头组合’式笔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笔触细腻、流畅生动,文中还穿插了对杨利伟当年出征太空的回顾,使全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李选清.把握好重大事件现场特写的关键要素――《英雄携手飞天》的幕后故事和获奖启示[J].新闻战线.2006.11)

根据事件的大小与文章的篇幅,事件特写有全景式大特写与细节式小特写之分。大特写指的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但是小特写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兵器’可以打‘大战役’,‘小切口’可以破‘大主题’,‘小道具’可以写‘大情怀’”,小特写也可以完成大事件的特写报道任务。小特写也能反映大主题。

(二)场面特写:也叫现场特写,即摄取与再现新闻事件中重要场面与精彩场面的一种新闻特写。《英雄携手飞天――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记》、《我空军“空中磨刀石”磨砺战鹰激烈场面》(《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2日)、《特写:奥运纪念钞北京兑换火爆场面目击》都是优秀的现场特写。现场特写的关键是场景的描写。场面特写的写作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一般而言,点是现场的描写,面是背景的铺垫;点是现实的记录,面是历史的延伸。下面这篇《汶川地震特写:一场特殊救人场面——救人者被救》写得就比较好:

新华社四川北川5月15日电(记者刘大江、海明威、余晓洁)记者15日再次奔赴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北川县城。在路上碰见了令人感佩的一幕:几名救援队员轮流背负一个几乎陷入昏迷的年轻护士,向县城跑步前进。这是一场特殊的救人场面。

被抢救的女护士是北川县擂鼓镇卫生院的王福珍,这名20岁出头的女孩子,在遭受了罕见大地震后,略微清理了几乎变成废墟的家园,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主动请缨来到县城废墟参加抢救工作。从15日不到6点钟开始,一直忙到下午2点多钟,近9个小时没有一刻休息。据同她一起的救援队员介绍,由于这两天气温上升,部分死难者的遗体开始腐烂发臭,在被严重污染的空气中,王福珍没有一点犹豫:“尽快救援,恢复家园,这是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在过度劳累中,王福珍晕倒了,嘴唇发紫,原本美丽的圆脸没有一点血色。由于交通阻断,没有车辆,救援队员赶紧背她去救援基地抢救。记者看见,三名队员轮流替换,其中包括一名女队员。这又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援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王福珍被及时抢救过来了。(新华网四川频道2008年5月15日)

(三)人物特写:绘声绘色动感强烈地再现新闻人物的外貌肖像、行为动作以及心理状态的一种新闻特写。人物特写可以写容貌穿着等现场可见元素,也可以写背景资料等非现场不可见元素,如高迪《伊辛巴耶娃特写》(BTV《特别关注》2008年08月19日)就是一篇优秀的人物特写。下面这篇张楠的人物特写,更值得我们学习:

秘鲁新总统——“斗士”托莱多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当地时间6月3日,秘鲁第二轮总统选举落下帷幕。初步统计结果表明,“秘鲁可能党”总统候选人亚历杭德罗·托莱多获胜。随后,秘鲁前总统、阿普拉党总统候选人加西亚承认在大选中失败,并向他的对手托莱多表示祝贺。

利马——托莱多的欢乐海洋

托莱多胜利的消息传出后,利马市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托莱多的支持者肩并肩聚集在市中心,他们头戴印有“托莱多”和“我爱秘鲁”的头巾,挥舞手臂,欢呼雀跃,庆祝胜利。

他们高喊托莱多的外号“帕夏丘特克”(Pachacutec),帕夏丘特克是15世纪印加帝国一位出色的国王。

托莱多竞选班子发表声明说:“就是他——一个生于安第斯、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人--成为我们的新总统。”

获胜后,托莱多发表演讲说:“兄弟姐妹们,今晚我们将开创未来……在经历了一场苦难的斗争后,就在今夜,秘鲁人民在此庆祝民主的胜利。”

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托莱多出生于秘鲁北部坎博特的一个穷苦人家。据说全家只有一间斗室,既作厨房又兼卧室和饭厅。托莱多有15个兄弟姐妹。他从5岁开始就到街头替人刷鞋,挣点小钱贴补家用。托莱多从小爱踢足球,但是由于家里贫穷,他只能用稻草塞满的球当足球踢。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托莱多从小聪明勤奋,刻苦好学,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获得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他在美国修完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曾经就职于世界银行。

今年55岁的托莱多对自己的奋斗经历十分自豪,并立志实现他从贫民到总统的梦想。

托莱多说自己是个“有目标的、固执的印第安反叛者”。他曾经3次竞选秘鲁总统。直到2000年4月,他才成为民众的瞩目中心,那时他与藤森竞争总统宝座。在第一轮选举中,他与藤森不相上下。但是后来,他突然宣布退出大选,理由是大选不公平,存在舞弊行为。他认为藤森在竞选投票中玩小把戏,将他排挤出大选。

今年,他卷土重来,再次参加大选。根据6月3日的初步结果,不计空白选票和作废选票,托莱多获得53.3%到54.4%的选票。而在1985年至1990年之间曾担任过秘鲁总统的阿普拉党候选人阿兰·加西亚仅得到了45.6%到46.7%的选票。随后,加西亚承认失败,并向托莱多表示祝贺。加西亚说:“我将是托莱多的忠诚合作者,我们将在经济、社会和祖国的制度建设上通力合作,我将尽我所能提供帮助。”

“我属于人民,我拥有梦想”

托莱多说,有两样法宝助他获胜——他属于人民,他拥有梦想。

面对秘鲁人民时,托莱多用自己坎坷而不凡的经历证明,他将给秘鲁人民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托莱多曾经是世界银行的一位顾问。他说:“如果让我继续在哈佛写一些有关贫穷的书籍,而不是为改变贫穷而尽力,我不会快乐的。”他的一句著名的豪言壮语就是:“我有一个梦想,我想为我的祖国服务。”

他发誓要改善秘鲁的经济状况,要“让秘鲁开始工作”。大选结果显示,多数选举人认为托莱多是治理秘鲁经济的最佳人选,人民相信他能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

托莱多还立誓要提高秘鲁的工资水平、帮助农业发展、加快经济步伐、增加100万个就业机会。他还胸怀自由市场理想,并庄严宣布要对国家财政负责。

平生最爱事——伸出双臂拥抱国旗

托莱多今年55岁,皮肤黝黑、精力充沛。他拥有安第斯印地安血统,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一直喜欢穿美国风格的衣服。托莱多既睿智又有野心,他总是佩带着一个绿色的印加十字架。在各种集会上,他习惯身着衬衫和牛仔裤,他最爱伸出双臂拥抱亲吻秘鲁国旗。

托莱多既是一个深得人心的普通男子,也是一个与多国政客和投资者关系密切的政治家,所以,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

托莱多与比利时红发女子埃莉娜·卡尔普结婚,现有一个18岁的女儿。他们现在住在利马郊区。

托莱多是一个网虫,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会吹排萧。

人民心中的“血性男儿”

托莱多也有一些往事“不堪回首”。他曾经受到性丑闻和毒品丑闻的骚扰。1998年,秘鲁媒体曾报道说,托莱多和3个女人出入利马的廉价酒店,而托莱多本人则称是受到绑架。据秘鲁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杂志——《假面具》披露,托莱多的夫人卡尔普曾发表声明称,她的丈夫曾于1998年遭到绑架,24小时后才获救。当时,托莱多被注射了毒品并处于精神混乱状态。卡尔普怀疑绑架是藤森手下的特工所为。

2000年3月,《假面具》披露,托莱多在1998年进行的尿样检查中,可卡因检测结果呈阳性。

另外,秘鲁媒体还报道说,托莱多生有一个私生子。

但是,选民们似乎并不在意托莱多的小毛病,倒对他敢于挑战藤森的做法钦佩不已,将他看作是一个勇敢的“血性男儿”。(中国日报网站2001年6月4日)

(四)景物特写:以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自然景物为报道对象的一种新闻特写。沈从文《论特写》一文曾这样讲述到当年的《大公报》记者萧乾:“作者作品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的,还应当数随盟军进入欧陆的报道,完全打破了新闻的纪录。用一个诗人的笔来写经过战火焚烧后欧陆的城乡印象,才真是‘特写’。虽说作品景物描绘多于事件叙事,抒情多于说理,已失去新闻叙事应有习惯,但迄今为止,我还不曾见有其他作者,能将‘新闻叙事’和‘文学抒情’结合得如此恰到好处,取得普遍而持久成功的。”(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第12卷.论特写.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139)但是现代社会,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文字对某处景物进行的特写性报道日渐减少,毕竟摄影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示美丽的山河风光。

(五)工作特写:生动再现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工作场面的新闻特写。《隆冬踏雪访农村赵乐际调研“三农”工作特写》(2007年01月17青海新闻网)和王若冰的《劳务信息进会场》(《天水日报》2005年3月3日《两会日记》)都是比较优秀的工作特写。

另外,还有所谓旅游特写、风貌特写、专题特写以及杂记性特写等新闻特写的类型,这里不再一一介绍。但是不论哪一种特写,都要求作者一定要深入现场,腿勤跑、眼勤看、手勤记、脑勤想,要尽可能地多挖出一些细节,以增强新闻的视觉化与形象化,化刻板枯燥为鲜明生动。

四、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

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简而言之就是: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语言生动,耐人寻味。具体而言则是:

(一)敏锐的现场观察: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说:“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一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96.)观察是所有写作行为的基础与前提,新闻特写的写作更要求作者具备主动的观察热情与积极的观察态度,以便发现细节特征,捕捉生动形象的“特写镜头”,实现特写意图。

(二)再现现场情景:这是新闻特写情感表现的最高境界,它通过事实本身而推出真实的感情,或者给事物附着以情感的色彩。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最好的手段莫过于让情感包融于事实与事物之中,情虽要满,却不能溢出物外。在西方记者笔下,从来不会出现“他们一致认为”、“大家都表示”之类似是而非的新闻八股话语。他们会尽量引用人物的原话,尽量写明人物的真实姓名,具体而确凿,给人强烈的真实感。

(三)题材集中突出:新闻特写的题材集中性包括最具“孕育性”情景的选取、接近高潮之片断的判断、内涵生动之情节的捕捉等,也包括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特点的抓取。

(四)语言准确而生动:所有新闻语体的语言其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清晰、通俗,在此基础之上,新闻语体也追求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华尔街日报体”新闻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就是因为他们特别注重新闻表述的情绪感染性。他们往往采用讲故事的办法来寻找事物的变化,制造出故事的悬念,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特写的语言追求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五)白描细描并用: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与现场感极强的新闻,新闻特写的语言表达方式仍然以叙述为主,但已十分注重描写,其经常用来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的描写手法是白描。但新闻特写毕竟是新闻作品而非文学作品,所以在运用描写手法的时候,既要能抓住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与事物的动态特征并精细地刻画之,同时也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不合理地进行虚构性想象——需要白描的地方,要坚决地进行白描。

[思考与研讨]

1、新闻特写的概念与消息的概念有何异同?新闻特写的写作与消息的写作有何异同?

2、新闻特写的概念与短篇小说的概念有何异同?新闻特写的写作与短篇小说的写作有何异同?

3、面对电视新闻的强烈冲击,文字新闻写作中新闻特写的写作应当如何应对电视新闻的挑战?

第二节新闻述评的写作

2008年8月18日,北京鸟巢田径跑道上,刘翔因伤退出了奥运比赛。事件被报道后,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评论文章,如《人性庆典》(新华网北京8月18日奥运专电,马邦杰 贾文军)、《刘翔因伤退赛依然是英雄》(2008年08月18日新华网评,吴定平)、《刘翔是人不是神》(新华网北京8月18日奥运专电,记者杨明 肖春飞 刘丹)等,这些文章让读者理解了奥运精神,理解了体育赛场上的拼搏与失败,也理解了刘翔。这种文章,就是新闻述评。

一、新闻述评的含义

新闻述评是以一般新闻报道的事实为述评对象,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其表扬、批评,肯定、否定,推荐、商榷,介绍、探讨等态度的一种时事论说性新闻体裁。

新闻述评事实上就是新闻评论。因为新闻述评往往要引述具体的新闻事实,于是又称新闻述评。新闻述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述”与“评”的相映生辉。如果说新闻特写满足的是读者对新闻事实进一步“看到”的阅读愿望,那么新闻述评满足的就是读者对新闻事实进一步“想到”的阅读愿望。人们喜欢新闻述评,因为新闻述评是继一般新闻的信息告知之后及时的信息答疑与准确的信息释悬。如果说有价值的新闻消息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那么,有见地的新闻述评,就是让读者“心头一亮”。

比较而言,杂文与新闻述评是比较接近的文体,但是杂文往往以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新闻性并不强烈的现象为“由头”而切入式展开言论,即杂文对新闻事实的态度,更多的是利用的态度。而新闻述评对待新闻事实的态度,就更具针对性,它往往直接以新闻事实中的某一强烈的现象展开贴近事实的议论。

新闻述评曾被称为“记者述评”,即新闻记者就某一或某些新闻事实的叙述和评论。由于后来新闻述评作者身份的多元化,即“记者述评”已成了众多新闻述评中的一种,此名称已被废弃。当年,毛泽东同志也过一篇新闻述评《评赫尔利政策的危险》,发表在1945年7月13日的《解放日报》。近年来,李本军和蔡文良同志的《走出“温州模式”——温州非国有经济发展趋势述评》也是一篇优秀的新闻述评。温州的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温州现象”包涵着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种种问题,温州模式也包含着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种种启示。那么,今天的温州人在做什么?或者说富了之后的温州人在做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综述了温州现象的昨天和今天,以事实为依据,述论结合,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和及时的评论。再如下面这篇新华社记者周文龙的新闻述评《华尔街的麻烦会影响中国经济吗》,就对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释疑:

“两房”的尘埃尚未落定,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又产生了新的冲击波;美林刚刚躲到美国银行麾下,美国国际集团又已摇摇欲坠……更加糟糕的是,人们不知道华尔街还有多少这样的金融巨头已百病缠身。如果美国金融市场这头“大象”就此倒下,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不大可能独善其身,有必要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表面上看,雷曼兄弟约6000亿美元的资产,仅占美国金融业资产规模的4%,但这可能引发世界对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进行重估。目前各国央行都在密切关注世界金融市场形势,并且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中国人民银行9月15日宣布,同时下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对世界金融市场持续恶化的直接反应。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侵蚀,导致世界经济形势近来持续恶化。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又造成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同步升值,中国出口继续减速,而今年以来增长强劲的国内消费,尚不足以弥补净出口和投资增速下降所造成的缺口。国内投资在资金紧张和外部需求下降的双重挤压下继续萎缩,使防止经济急剧减速、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成为一项艰巨任务。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市场需求潜力的释放。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是承担了全球制造业迁移的中国不愿意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财富再分配制度,从而在更广泛的层面提升内需,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新闻述评的特点

(一)对新闻事实恰到好处的述评结合性:有述有评,边述边评,述评结合。新闻述评的述评功能是:在告知读者发生了什么事的同时,又回答了读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其发展趋势又如何的问题。对新闻述评的这一特性,进一步的理解就是:新闻述评既有普通新闻的客观事实性(感性认识),又有新闻述评的主观思想性(理性认识)。主观评论(评)失去了客观事实(述)只能是无本之木,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评论则纯属现象罗列。新闻述评没有“述”则属于空谈,没有“评”则无疑肤浅。

新闻述评的这一写作特点,对其作者提出了较高的写作要求。胡乔木同志1991年11月5日约见新华社负责同志时说过:“培养名记者的一条重要方法是多写评论和述评”,“评论和述评是一种高层次的新闻报道”。可见,要写好新闻述评,必须锻炼和加强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思想素养。比如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具备相当的经济学专业知识。

(二)强烈的政策性与针对性:新闻述评的言说对象,或为国际国内形势,或为某种思想倾向,或为实际工作中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或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一般而言,都是重大题材,这就要求新闻述评的写作必须注意述评的政策性与针对性,以求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方向,给读者以正确的启迪与引导。不过,虽然新闻述评的写作也要注意于宏观处着眼而于微观处着笔,即以小见大引人思考。新闻述评的选题不一定件件都是大事,如能抓住那些不被人们注意但却关系到大多数人利益的事件、问题,并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加以透视,一定你会给读者以更为强烈的启示。

(三)见解的正确性与独特性:新闻述评是一种熔叙述和议论于一炉而突出议论,合事实与理性为一体而彰显思想的新闻体裁,于是新闻述评就具有强烈的观点正确性和见解独特性,新闻述评也因此而成为一种“深度报道”类新闻文体。

目前,我国新闻界存着一种所谓“报道强势和思维弱势”的现象,其中的思维弱势,指的就是新闻述评中独特见解与深刻观点的缺失。这既是一种客观性现象,也是一种叫做“多报道,少评论”的主观性现象。“用事实说话”是对的,但是需要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也需要毅然亮剑。另外,新闻述评虽然追求理论的纵深感,但是,不加节制的思辨即所谓“理性迷宫”也需要注意避免。

(四)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语言的生动性建立在语言的准确性之上。如果说语言的准确性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则语言的生动性就是对语言的高级要求。新闻述评要实现语言的生动活泼,在表现手法上就应该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就要注意结构的奇特别致、叙事的生动形象、情节的曲折多变、语言的诙谐深刻、修辞的自由多样等,以求得广大受众的喜闻乐见。

(五)对象的大众性与普遍性:新闻的两大功能,一是(给大众)传播信息,二是引导(大众)舆论。不论是电视新闻还是报纸新闻,新闻的接受对象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在这一点上,新闻述评也不例外。新闻述评写作对象的这一特点,要求新闻述评的写作一定要注意文字语汇的浅显畅晓,同时一定要注意语言口吻的平易近人。

《天水日报》记者王若冰的《反思:节会18年》(《天水日报》2005年7月10日)述评结合,针对天水近年里的一些节会现象,用这样三个小标题表达了自己“思维的强势”:

思考之一:寻找经济和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思考之二:改革探索举办节会新机制

思考之三:进一步突出节会的文化氛围

这确实是能够给读者以启迪与引导的典型述评。同时,作为一个诗人记者,他十分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三、新闻述评的分类

新闻述评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1)按述评对象与述评内容分类,通常有事件述评、问题述评、形势述评、事态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等。

(2)按述评性质与述评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述评、鼓舞型述评、批评型述评、论战型述评等。

(3)按述评写作中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述评、驳论性述评、阐述性述评、解释性述评、提示性述评等。

(4)按述评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短评、编后、专栏述评、漫谈、专论、杂感等。

(5)按述评的作者身份分类,有记者述评、编辑部文章、编者按、本报评论员文章等。

比如记者鹰远的《套话为何难以遁形》这篇文章,如按述评对象与述评内容分类,就是思想述评;如按述评性质与述评功用分类,就是批评型述评;如按述评写作中论述的角度分类,就是解释性述评;如按述评的形式分类,就是漫谈;如按述评的作者身份分类,就是记者述评。

8月28日,中国民营经济形势分析、预测高层论坛在云南蒙自开幕。当1300余人听众坐在云南蒙自红河会堂,等待听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院副院长陈东琪的讲座时,讲座前多位人士的客套话竟足足讲了80分钟。而陈东琪登场时,因时间有限只得加快语速,匆忙结束了讲座。当天下午,因为害怕又听到客套话,来听讲座的少了数百人。(9月1日《人民日报》)

本应唱主角的专家,时间却被某些人士的套话占用,导致讲座效果黯然失色。虽然,报道并未提及讲套话人士的身份,但能在高层论坛有资格发言的一定有些身份,政府官员肯定必不可少。这样看,就不奇怪了。如今一些干部养成了爱说套话、长话的习惯,逢会必讲,令听者苦不堪言。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官员在台上滔滔不绝,而与会人员在台下昏昏欲睡。

分析起来,官员说套话难以遁形,根子还在于会风不正。当下,套话、废话不仅是不少的会议必备“调料”,而且,热衷套话官员也习惯用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这其实成为某些地方官场一大弊病。这不,对于云南高层论坛开讲前的套话连篇,参加会议的某地一位领导竟然对记者说,他没有感到开幕式上废话多,开幕式很正常。

还记得今年初,在陕西榆林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座谈会上,一名财政局副局长一上来就讲套话,还一问三不知。市长李金柱痛斥:“我不需要你讲大道理,要务实!一问三不知,老百姓白养活了你!”这一声断喝引来无数网民对政府提高工作效率的热切企盼。而一项调查显示,63.7%的人希望官员能“少打官腔,说话直奔主题,不要讲套话、空话”。但我们看到,虽然各级政府多次强调改进会风文风,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官员讲话仍改不了“穿靴戴帽”。试想,如果官员们用千篇一律的腔调说话,说一些大话、套话、空话,永远正确的废话,怎么能解放思想,又怎么去为人民服务?

当今社会,知识信息迅猛递增,工作和生活节奏极快,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少说套话,多做实事。因为,套话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亦无任何指导作用。而在破除思想桎梏的今天,改革会风文风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十七大再次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和道德修养建设的现实下,官员应自觉去除说套话的习气。会风是一种作风,折射出党风与政风。改进会风就必须从官员的“言行举止”开始,发言力戒套话,就是重要的一方面。(《甘肃日报》2008年9月10日)

四、新闻述评的写作要领

新闻述评的写作要领简而言之就是:清楚地转述新闻事实、明确地阐述自己观点、针对性地给人解惑示趋。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闻事实的转述要清楚准确。新闻述评的第一步就是对新闻事实的转述与复述,是评论之前必要的事实引用。一般要注意:将未来的评析寓于当下的复述之中、复述时要抓住重点和要点。

(二)要有宏观远大的全局性视野。新闻的数量远远大于新闻述评的数量,因为不是所有的新闻需要述评,也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有述评的价值。评什么不评什么,如何评,要求作者要有战略思维,要能够着眼全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善于站在宏观、全局的高度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方向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引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观点和见解,起到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形势、识别事物本质的作用。”(刘明学.浅谈新闻述评的几个元素[J].军事记者.2008.10)新闻述评的作者只有在这样广阔的话语背景之下,才能更好地进行新闻述评的言说。

(三)要有较强的述评针对性。新闻述评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强烈政策性与时事针对性的新闻文体,它要求首选那些公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需要回答与解决的、与当前当下的生活趋向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新闻述评的作者为此需要主动地实践新闻写作的“三贴近”原则,即深入现实生活,热爱人民大众,体会老百姓的酸甜苦辣,从而让新闻述评的观点闪烁出现实生活的智慧之光。

(四)观点要鲜明见解要独特。新闻述评所持见解的正确性与独特性,要求新闻述评的观点必然是鲜明而正确的——鲜明的观点是新闻述评的灵魂。鲜明的观点首先来自于有力的论据,为此,新闻述评用来阐明观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必须典型而有说服力。述评的终极目标是新颖独到的观点而非新闻事实,于是新闻作品突出强调的新闻事实性在新闻述评里一变而为证据事实性。也许有的读者之前并没有读到相关的新闻,他们对新闻事实的了解,直接得之于新闻述评,于是新闻述评使用的论据性事实就显得更为重要。有时候,作者为说明观点而列出的具体事例也许更能让读者感到触目惊心。所以,新闻述评的写作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输入的各种新闻性事实、信息和资料的丰富性与准确性。比如《水乳交融一家亲》(作者谭宏凯编辑黄庆刊播单位中国日报)是批驳达赖集团编造的“西藏种族文化灭绝论”的一篇述评,但作者没有以空洞的议论来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对鲜活的事实叙述中渗入记者的主观意识。其次,鲜明的观点来自于论证的严密。新闻述评的理论评说要有一定的思辩深度。所谓思辩深度,强调的是新闻述评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只有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才能保证新闻述评的思想性,也才能保证解疑释惑的目的之实现。2008年春天,新华社针对藏独分子破坏行为所发表的述评《暴力事件戳穿达赖集团“非暴力”谎言》(新华网拉萨3月22日电,记者罗辉、朱海黎、尕玛多吉)就很鲜明地把藏独的本质清楚地揭露出来。关于新闻述评具体的思辩过程,有人认为可以具体理解为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1、这一事实究竟是个什么事?是不是针砭了时弊?2、这一事实为什么会发生?其本质是什么?3、这一事实要求我们怎么办?即如何对症下药?这往往是对作者观点预见性和见解前瞻性的考验。

(五)语言要尽可能地形象生动。新闻述评的语言第一要求固然是准确,固然要求叙述清楚、议论严谨。但是新闻述评的语言更要求基于准确性的形象性以及基于形象性的生动性。新闻述评虽然是评论性文字,但是新闻述评的语言却并不排除语言的形象化与生动性。这就要求新闻述评的写作语言要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深入浅出,力求有文采,力争使读者爱看喜看。

(六)要以事见理,事理融合。新闻述评的述而评之叙议结合这一特点,决定了新闻述评的写作应该以事见理,事理融合,即强调面对事实、突出事实、用事实说话,而不是摆开学者的架势俨然一副评论家的派头。新闻述评以事见理的第一个原则,是寻求细节性事实的佐证。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村委会主任指着村务公开栏说“我们把村里的账目都贴在这里,想看可以随时来看,非常方便,这就是公开。”但那个公开栏的玻璃却是钉死的,只能透过玻璃看到帐目的第一页,却无法翻看后面的内容。记者要求村委会主任给示范一下,看看账目,这时村委会主任却怎么也打不开玻璃……这一细节,既有力地佐证了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本身,也有力支持了新闻述评的观点。新闻述评以事见理的第二个原则,是寻求戏剧性事实的佐证。新闻述评的观点甚至可以在戏剧化事件的冲突中得以展现,即新闻述评有必要借助故事的力量来增加其说服力。新闻述评的故事性论说与新闻事实的客观真实性并不矛盾。戏剧其实正发端于现实之中。为此,新闻述评的作者既要善于带着思考去观察事物,也要养成在新闻事实中抓出观点的习惯,使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述与评两兼齐备。

(七)要注意读者对象的接受特点。新闻述评的写作对象,具有显而易见的大众性与普适性,新闻述评写作对象的这一特点,要求新闻述评的写作一定要注意文字语汇的浅显畅晓,同时一定要注意语言口吻的平易近人。为此,新闻述评的叙述亲历化特点渐渐呈现。这种叙述的亲历化口吻,主要表现为作者多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事实,并向读者述说自己的感想和观点,这样的口吻既增强了事实的可信性,也增强了观点的接受性,真正发挥着新闻述评的舆论导向作用。

[思考与研讨]

1、新闻述评的概念与消息的概念有何异同?新闻述评的写作与消息的写作有何异同?

2、新闻述评的概念与杂文的概念有何异同?新闻述评的写作与杂文的写作有何异同?

3、我国的电视新闻界曾开设过《观察与思考》、《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著名新闻述评栏目,并深受欢迎。面对电视新闻的强烈冲击,文字新闻写作中新闻述评的写作应当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例文1]

特殊的捐赠

子彬昌

下午3点刚过,门厅接待捐款的刘云杰老师告诉我:“王镜师傅又来了!”在场的人心里都一阵高兴。我撂下手头工作赶忙走到前厅:“大冷的天,这么远您怎么来了?”我问。他迎过来,右手拿着200块钱一扬:“这不,我把这钱捐了。”

王镜——就是那位住在北京黄杉木店周转房、捡破烂向希望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捐款万元的退休老工人。今天出现在我眼前的王镜老人,无论从脸色上,还是穿着上,都和以往来时大不一样了:他的脸黑中透出红润,而且胖了;身穿黑色棉外套、土黄色新工作罩裤,足下一双黑色包头胶底棉鞋,显得干净利落。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问寒问暖,他就满脸堆笑地说:“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我接过话茬:“你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人家一片好心。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区办教育吧。”说着,他转过脸对刘老师说:“你一定要写人家的名字,我把收据给他寄去,好好谢谢人家。这情我领了。”“我琢磨,退回去也太不尽人情。可我又不能要,还是给希望工程,顶好!”

我一边聆听,一边凑过去接过老人手中的一个信封,那上面写着:河南洛阳一拖公司油泵厂安环科高防。我明白了,这200块钱就是素不相识的高防同志看了《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19日刊登的《黄杉木店陋室铭》后汇给王镜老人的。

这就是数天前发生在北京北新桥香饵胡同3号——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捐款大厅——的一幕动人情景。

[简评]文章在一个比较生动的放大的“点”的事实上,特征性地刻画了王镜老人“义”的立体形象,使新闻言说具有立体感的信息效应,从而更集中地叙述了新闻事实、更突出地强调新闻主题,堪称一篇典型的新闻特写。

[例文2]

大众电影不大众

梁发芾

大众电影百花奖近日颁奖,不管是提名还是获奖的电影,许多人根本就没有看过,好像谁也不关心这个在业界有些影响的活动。人们说,电影已经越来越不大众,所以,人们的关注度也是越来越小了,谁得奖谁未得奖,也没有人议论了。

电影的题材,人物是越来越不大众。近年来中国的电影,多是大片的天下。所谓大片,就是大场面,大制作,大投入,当然,也可能是大题材,写的都是大人物。大人物,主要就是皇帝。《黄金甲》《英雄》《无极》《夜宴》,都是大导演的大片,写的都是皇帝皇后,宫廷谋杀之类的事。皇帝在历史上是最大的人物,皇宫是历史上最大的家庭,现在拍电影,皇帝也是大人物。于是也就有大配套,大场面,大投入。虽然大人物的生活,情仇,阴谋等等足以吸引眼球,但是,毕竟咱们中国的电影观众主要还是小人物,所以,小人物看大人物电影,主要也是好奇,共鸣是谈不上的,所以,虽然这类大人物电影看的人不少,票房收入不错,但是也很少有人说好,很少有人受到影响。看了也就看了,如此而已。

大片因为是大人物,大投入,大制作,票价也就配套地高了。现在一张电影票动辄是几十元。看一场电影相当于花掉一袋子面粉,够一家三口一月的口粮。虽然看电影是精神享受,人们不应该做这样庸俗的算计对比,可毕竟更多的电影观众是普通人,要吃饭穿衣,所以,面对高票价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想想:这样花掉一月面粉钱,是不是值得。电影总是没有票房,总是卖不出票,总是没有多少上座率,总是得不到回报,票价太高恐怕也是一个原因。现在是市场经济,既然价格高,不划算,大众们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看什么电影。大众与电影拉开距离了。

电影现在好像不大在乎拍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之类。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很少拍成电影。或许也有人努力在拍,比如贾樟柯,但是不知什么原因,贾樟柯的电影也是非常沉闷,简直是故意与大片的热闹对着干。虽然与老百姓距离近,可是由于太沉闷,也没有多少票房。这类电影投入少,也没有力量做广告推介,知道的人更少了,成为真正的小众电影。贾樟柯在国际上得奖不少,可是有多少是人们在电影院里看过的?

电影不但成为小众,就是百花奖的提名,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众性。这次提名的《集结号》和《云水谣》,几乎囊括了百花奖的所有单项奖提名,因此有人认为提名也不过是在体现导向的意义而已,提名是不是真的基于大众投票,人们也就只有自己问自己了,没有人会给一个解释。越是这样,当然越是没有人关心。

电影的本质就是大众,因为电影的投资很大,必须有大众消费才能收回成本。想当年,人们对于电影是何其热爱,电影没有赔本的。当然,那时候娱乐方式少,除了看电影也没有什么好看,不过,那时票价也低,人们看得起。那时电影热衷于并敢于拍摄社会中人们关心的问题,比如《人到中年》《人生》,都触及到人们关心的热点。人们关心这样的电影,电影当然是大众电影。现在,娱乐方式多了,电影又自觉地与大众拉开距离,大众有什么理由去为这些古古怪怪的电影捧场?大众电影不大众,让他们自个儿玩,自个儿乐去吧。(《甘肃日报》2008年9月19日)

[简评]本文针对大众电影百花奖的颁如期颁奖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述评,批评了中国电影“越来越不大众”的现象,选题切中时弊,见解正确深刻:中国电影现在好像不大在乎拍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文章呼唤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拍摄社会中人们普遍关心的小人物的生活,这应该是能够对中国电影起到警醒与引导作用的理性启迪。

[训练题]

1、例文1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新闻特写?

2、例文2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新闻述评?

3、例文1描述的人物细节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

4、例文2表述的作者观点有哪些?它们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5、注意阅读最近的报纸新闻,从中选择一个消息类新闻,然后通过采访,完成一篇新闻特写。

6、注意收看国际国内新闻,然后就一个或一组新闻事件写一篇新闻述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8796.html

更多阅读

总结经验与经验型论文的写作 高中英语写作经验总结

吴 剀什么是经验?《现代汉语词典》(吕淑湘主编)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的解释是:“经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只有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才能将感性

报告文学的写作 文学写作的网站

一、 报告文学的定义与特点:(一)、报告文学的定义: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它是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处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

谈学校新闻稿的写作 新闻稿写作模板

一、学校新闻稿的写作(一)学校新闻的概念学校新闻,是以宣传为手段反映学校当前学习与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学校内部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经常大量运用的一种文体。学校新闻,是学校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与速写等体裁的统称

声明:《新闻特写与新闻述评的写作 新闻特写》为网友虎口夺江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