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阶段性报告 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我的小课题《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作为课题成员,我积极参加了课题研究,现将这一阶段我所做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通过初步探索,逐步了解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⑴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训练。

⑵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2.在这一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并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品味语言魅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发展语文能力。

二、深入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具体内容有:

1.尝试运用——仿写。

(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

(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

(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

(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

(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

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三、积极参加报研讨课

积极参加听课以及评课研讨,在研讨中发现问题,教学中深入研究,解决问题。

、获得初步成果

1、 通过对“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 课题实验研究,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训练价值,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如《一夜的工作》(六年级下册)一文中,“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点明了中心,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练笔:以“周总理的生活多么简朴啊!”和“周总理的工作多么劳苦啊!”为总起句(或总结句),找出有关内容练写两段话。 再如《匆匆》一文中,仿写段落: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根据课文语段的写法,联系生活,将时间流逝的感受描述具体。 有针对的设计教材中的有效小练笔,从中让孩子们提高习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发挥文本作用,提高写作能力。

2、在今年的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关注教学大纲对高年级的写作的要求,关注教材的特点,和关注学生写作的基础,都是达成有效随文练笔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充分了解上,按照每一课的重点,有的课是关注文体,有的是解决心理描写,有的是注重语言的表达,还有的是关注文章的题目和构段方式等等,从中来把握其写作要求上的准确性,以达到有效的目的。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由于阅读量偏少,知识面较窄,学生差距较大。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往往停留于表面,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发现有个别学生就等着同学们发表以后再写,同学说什么他也写什么。这可能是他对文本的感悟不够,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提高还须进一步研究。

2、要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评价语很重要,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这方面我需进一步改进。

3、课题实践中,由于进行了随堂的“小练笔”相对要花更多的时间,有时影响教学进度。

4、片断式随文练笔篇幅短小,难度较低,学生易于训练,可一旦要求连缀成篇许多学生却仍存在着极大的困难。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新字新词。

2.了解时代背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明确写作顺序。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阶段性报告 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明确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入手,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快速读“单元导读”,思考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划出本单元学习目标并标注1、2、3。

1.学生自由朗读单元导读内容,划出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2.指名说说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

1.了解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一些什么?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

2.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注释、查词典等方式弄懂.

2.词语学习.

(1)交流自己已懂的词语.如:

军阀:指当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课文中的张作霖就是当时北方北洋奉系军阀的首领.

宪兵:旧时国家的政治军事警察.

(2)认读生字新词,把生字和下面的词语抄写两遍.

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四、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1.标注自然段.(共32个自然段)

2.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悟.建议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1)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2)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3)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4)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研读课文,想想深深地印在作者脑海中的父亲形象是怎样的。请你写下来,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情、外貌,写法上可参考《少年闰土》的开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3/158729.html

更多阅读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微型课题研究计划

学会欣赏与修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习作评改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论文 教育教学叙事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论文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

声明:《“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阶段性报告 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为网友友独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